状元是我儿砸-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云及颇有些紧张,因为这种题,涉及到的都是国家大事了,他只活跃在西南蜀地一隅,对于天齐的某些政策实际上不太熟悉。
但是山长会给他们讲但每次都要想很久才能够明白。
拿娘亲的话来说,他所谓的全局观念和什么抽象思维达不到一种境界,所以无法参透什么其中的政治奥妙。
ヽ( ̄д ̄;)ノ
反正一大堆他听不懂得话语,如同惊雷一般轰炸他。然后他竟然能够从中获得一些个意思。有时会惊叹,难道这就是所谓强者的世界吗?
他有疑惑,天齐的岁贡每年那么多,是如何凑出来的?
以及天齐的税制,特别是对商人的赋税,实在太可怕了。
赚十收三或四,甚至有些收五,完全不给商人活路。但是商人依旧踊跃,原因便是能够一夜致富。
云及对自家有多少财产暂时不清楚,只晓得娘亲用了好多年才弄出了如今的局面。他一心读圣贤之书,却对商事也有所了解,这些都来自于他娘亲的耳濡目染。
第259章 屈直有罪
“问棉事?”这题目不就是在给他开后门嘛!云及盯着那题目好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他有一种出题官是他肚子里的蛔虫的感觉。
这次做的题基本上他都遇到过,虽然有些侧重点偏离,可是明摆着对他也是有利的。
云及很快定下了主题,接着进行框架构造。随后洋洋洒洒在草稿纸上写了三千字,写完后发现有些地方不合理,便圈出来修改。
娘亲曾经写作一本《棉桑纪要》,如今这本书被朝廷刊印拓版,基本整个天齐国的农事官都有一本。
不过朝廷无耻的用了自己的名号,当然也不敢太过于肆意,不顾民心所知。只在书末写了娘亲的名号,称锦州黎娘子。
所以现在但凡知道娘亲身份的人都称她为黎娘子。
云及当然看过《棉桑纪要》,娘亲说过,她写此书,不过是为了让这些不要成为口耳相传的东西。得在历史上留下点痕迹,让人们知道,凡可能的东西,能为民的东西,皆可记。
天下兴亡,物事更替,百姓想要的不是别的,唯衣食所安而已。
所以棉花推广种植,无疑让百姓可以有更多的衣穿有被盖。再则棉布比起葛布麻布更柔软更暖和,而且种植可得丝,由此全民皆可用。
丝绸是供给贵人家的,那么棉布便是是最好入寻常百姓家的衣料。
棉之于国,不仅仅是表面上那般简单,可以说其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天齐的整个国力提升。新的物质基础的产生能够推动整个天齐社会的发展。
几经修改,云及定下了稿子,提笔蘸了蘸墨汁,便在考卷上写了起来。
考卷的纸容不下他这三千字,无奈他只好问杜十一再要了两张纸。
他的字已经写的够小了,考卷的纸就三张,写下来需要五张纸。
考试很灵活的,如果考试不明白题意,大可去问考官,考官会酌情给考生讲解。当然一般情况下没人敢问,谁晓得考官会不会就记住你了,然后记为末等。
杜十一今日没有像昨日那般跳脱,他巡查了其它几个考室,以及露天考场。
除了一些不了解农事抓耳捞腮的,其他人都佝着脑袋奋笔疾书。
宫德元将杜十一拉到边儿上,小声在他耳边说:“这次阅卷必须延期了,否则这么多人连考几场,哪怕我们夜晚不睡觉,也看不完啊。”
杜十一眨了眨眼睛,嘴角一抽,说道:“可啊,延期吧,五天出结果就行。”你是阅卷官,我只是个组织考试的,你说啥都行。
当然,杜十一对于举子排名有绝对的控制权,谁叫他是通判,比知州官儿大呢!
不过以往来参与州试的,最多不过三百人,今年却有四百多,实在是世所罕见。
这也说明锦州的百姓过的比以往好了。
若是连饭都吃不起,谁送孩子读书?男子都是劳动力,一旦读了书,变成了柔弱书生一枚,谁还敢让他们下地呀?
“那下官就这么定下了,立刻张榜出去通知百姓。”宫德元对杜十一抱手一礼,心想自己还要给自家侄子一条功名之路呢,可不能把杜十一给得罪了。
下午,考生们陆陆续续交了卷。
云及几人提前交了等在门口,有一种考完就解放了的既视感。
“酉正,日入,考试结束。”报时之人敲响了铜锣,考院大门打开,一群书生涌了出去。
黎清和钟氏闲的没事儿做,亲自来接了几个考生。
云及迫不及待的将今日的考题说与了黎清听。
黎清诧然,那考官可真是……便宜了他们!
“走吧,今日请你们大餐。”黎清眼睛笑成月牙状,看着几个考生说道。
考完了,不管考得好坏,总算考完了不是?该庆祝!
“咚!知州宣,大家过来看。”两个小吏站在考院旁的布告栏处,敲锣提醒着行人。
“由于今年州考人数过多,特阅卷延时两日,五日后张榜公示,请各位考生相互转告,务必争相传达。”
一行人听了这布告,纷纷笑了起来。
这分明就是州府玩儿不转了。
黎清今晚做了几道大菜,吃的几人满嘴流油。
当然燕青的黎清单独给他准备了,一大盆糖醋鱼。
昨日他吃了那糖醋排骨之后,心心念的竟然是那糖醋味。这家伙跑到城外的河沟里抓了几条大鱼,愣是让黎清给他做了糖醋鱼吃。
钟氏以为这鱼是买来的,连连赞叹买的好。
天知道这其实是燕青伸手在河里捉的。
翌日一早,东门微生便请了云及尚轩前往州府,通行的还有医馆大夫,一大早的便敲开了州府大门,强烈要求州府审案。
知州宫德元正忙着阅卷,派了他的协助师爷来审理案子。
屈直犯了事,州试虽然让他考了,但他的人一直被州府控制着。
他没发儿跑路。
屈直一脸阴霾的站在堂上,他知晓自己逃不过,这一天始终都会来的。
“屈直,按天齐律法你收人钱财,谋害人命,虽未成功,但尤有伤害,论律当下狱,你可认?”
师爷不是正官,他站在桌案旁,堂上摆着知州的令牌,见令牌如见知州。
“屈直认,但屈直不想让这件事被家里知道,还请各位隐瞒此事,倘若有一天父母找来,就说屈直进京谋生去了,断了他们的念想吧。”屈直一拂衣裳,跪在堂前,声泪俱下。
“屈直有罪,多谢宫大人让屈直考完州试,屈直愿意被下狱,以此赎罪,还望黄兄不要再追究屈直的过错。”
这副模样,可真是感天动地,大义凛然。
“你背后之人若是知道你替他抗下了所有罪过怕是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吧。”东门微生指着屈直的鼻子说道。
指人本就无礼,何况是指着别人的鼻子。
屈直除了双眼含泪,血丝暴涨,还有便是手指逐渐成拳了。
他身后之人,的确眼睛都不会眨,因为收下钱币那一刻,交易就已经达成,他们也已经毫无干系,两清了。
如今他失败了,让对方的钱打了水漂,还将自己给套了进去。
其实不管如何他都难逃一死。
因为那个人还掌握着他的家人。
第260章 似乎有更大阴谋
“背后之人,我不会说的,总之你们小心,我一次不成功,他一定会找下一个人来的。”
屈直已经自暴自弃,反正横竖都是入狱,他何不再挽救一下自己的名声,或许对方就放过他了呢?屈直如是想着。
只可惜,这些人都是硬心肠,对于害人之人,绝不姑息。
“师爷,认证物证确凿,按照天齐律法处置了吧。”东门微生拱手道。
师爷摇了摇手中的扇子,微微笑道:“按照天齐律法,他伤人未遂,又主动认罪,只需关上三个月。”
几人对这个惩罚很满意,屈直虽然可恶,但本质上不坏,只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物罢了。
一旁的小吏呈上供词,屈直很干脆的签字画押,随后被人拖去了牢房。
云及没见过牢房,他也想跟着去看看,却被管尚轩给拉住了。
管尚轩摇摇头道:“我们回去吧。”
云及点点头,两人对东门微生与黄竹予做了拜别礼之后便离开了。
之前医馆大夫怕自己离开太久会误了病人的病情,呈上了一份证词匆匆走了。
云及与尚轩走在街上,身后跟着燕青。
锦州城比起乐旭县来说就热闹多了,街上的行人不断,到处都有叫卖声,店铺林立,街头小吃也十分丰富。
“没想到人心如此险恶,之前我们遭人暗算,现在黄师兄也是如此,这同样的作案手法不禁让我怀疑,幕后是同一个人。”云及手上拿着一串儿糖葫芦,红的发亮,煞是可爱。
后面的燕青手上拿了四串儿,听说黎清也喜欢糖葫芦,他决定忍痛给黎清一串儿,但是只黎清一个人有钟氏没有又说不过去,于是他决定再给钟氏一串儿。
好心痛噢!
“你是说幕后是谢方恒,亦或者是伏广德?”管尚轩有些惊讶,因为这两人在他们的世界里,已经快两年未曾出现了。
要说幕后是这两人,那他们也太沉得住气了吧!
说到这里,管尚轩不禁打了个寒颤,若真的是他们,那么他和云及将会面临更大的阴谋。
敌人暗处操作,他们在明处,如此一来,便是防不胜防。
云及的想法与管尚轩的不谋而合,他琢磨着这件事要不要告诉他娘亲。想了想还是算了,他不愿意自家娘亲也卷进来,对方家大业大,搞不好牵连娘亲受苦。
“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云及道。
“可。”管尚轩道。“但是我又疑惑,以前伏广德不是对我们恨之入骨吗?怎么这次在科考上做手脚的不是我们,而是黄师兄?”
“谢方恒是黄师兄亲自赶出书院的,大概是这个缘故吧……或许伏广德真的不知情。”云及心中有不祥的预感,似乎这次的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不管幕后的人是不是伏广德一行人,他都觉得有诈。
似乎黄竹予差点断手只是杀鸡儆猴的操作罢了。
两人一路览尽了锦州城的风物,直到客栈。
“回来啦!”
黎清正在房间里收拾东西,五天之后才知道科考结果,为了避免麻烦,她还要再住五天。只是钟氏等不了了,她明日就要离去,原因是沐州那边的生意出了点儿问题。
瞥见管尚轩闪过的一丝落寞,黎清开导他道:“你娘去给你挣下家业,为的是你以后仕途更顺,孩子乖昂。”
管尚轩道:“我宁愿她多陪陪我,只可惜生意比我重要,我爹也是,读书比我重要,两人几乎一年四季不着家,而我也不能着家,因为每次都会出事。”管尚轩觉得十分委屈。
他真的是有家不能回,有爹娘不疼不爱。
好羡慕云及啊!清姨再忙也会去书院看他,再累也会帮他讲学解惑。自己母亲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陪陪他的时间总是有的吧!可是连这点要求都达不到。
“轩哥儿,我……我也是迫不得已的。”钟氏知道管尚轩心中不好受,她也如此。要是沐州那边的人能够消停点,她也不至于经常跑来跑去。
谁不想成亲后安稳度日呢?
她的轩哥儿从小就不在她身边啊!她的心也痛,可是任何事情都想将他们一家人分开。
“娘,我懂得的,你安心去吧,我有清姨和云及弟弟陪着,也不孤单。”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谁都知道他心中是万分不舍的。
“那好,你一定好好照顾自己,小巷和王婆我留在这,出门务必让小巷跟着,他是你的书童,同时也保护你的安全。”钟氏揉了揉管尚轩的脑袋。
管尚轩亲自将钟氏送到渡口,直到看不见船了,才转身。他摸了摸有些模糊的眼睛,道:“小巷我们回去吧。”
“公子看这是什么?”小巷将一只芦苇杆儿做的犀牛呈给管尚轩。
“犀牛!”管尚轩惊喜一笑。
他就喜欢这种小模型的动物,家里收集了好多。
“在哪里买到的?”管尚轩急切的问道。
小巷呼了口气,开心了就好,真怕因为主家大娘子走了,公子伤心郁结。
“是云哥儿做的。”小巷笑答道。
“云弟做的?怎么会,他啥时候会这些了?”打死他都不会相信这是云及做出来的,肯定是小巷为了让他高兴,因此而哄骗他。
云及的动手能力他是从小看到大的。
和清姨是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确实是云哥儿做的,他昨日见你伤心,偷跑到客栈外二街上找了个手艺人学的,一晚上都在编织这个东西,废弃了好多个才堪堪对这个满意。”
管尚轩心里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还是云及弟弟懂他。
仔细端详,发现这个犀牛确实是新手编织,边角都不够老辣。
云及还真是,死小子,偷偷学了也不告诉他。
又四日,天还未亮,便有许多书生打着火把等候在布告处了。
今日是出榜的日子。
众人又兴奋又紧张。
考上的,便要准备明年春三月的省试,若是省试中了,紧接着便是殿试。
若是没有过省试,那便要重新再考举人。
没错,州试是一次性的,省试不过,州试作废。
没有人敢冒这个风险,当然每年依旧有大量的人死在省试上。
第261章 榜上无名
不一会儿,几个小吏便来张贴好了红榜,上面有名字的,都是入围了的。
管尚轩后背已经浸湿了,他紧张到手发抖。
云及看他紧张异常,安慰道:“轩哥会过的,我们不是核对过答案吗?没什么大问题。”
“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想一想三年前我考得那次,榜单最后都没有我的名字。”
管尚轩回想起三年前的绝望,心中一阵战栗。鬼知道当时那个情景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他躲在客栈里哭了一夜,并且暗暗发誓好好读书,三年后一定会傲视一众考生。
而事实上,他这次处在有信心和没信心的边缘。
有时候人的直觉真的会看到未来。
等到人都走的差不多了,管尚轩和云及才到榜前看。
“快看,你在一等第九名,我就说嘛,轩哥一定行的。”云及高兴道。
管尚轩按捺住心中的喜悦,在榜单上搜索起云及的名字来。
怎么回事?云及的名字呢?
两人找了数十遍,甚至让小巷和燕青来看,云及的名字这个榜单上根本没有。
云及心中闪过一丝慌乱,旋即他安静下来,笑道:“或许是我能力还不够,所以没有名字吧。”他拍了拍管尚轩的肩膀,又说道:“轩哥我们走吧,回去将这个消息告诉娘亲。”
管尚轩迟疑了片刻道:“可是清姨不会不高兴吗?”
“我娘……你又不是不知道,让我来参考又不是图名利,她不会不高兴,也不会伤心,更不会因此而嫌弃我。”云及撇了撇嘴巴,就差翻白眼了。
他娘亲,除非天塌下来了,否则面色都不会崩一下的。
不应该关心一下他吗?明明没考中的是他好吗?居然只想到了他娘亲的脸色。
云及在心里吐槽着,忽然心中忽然泛起了阵阵苦涩。
准备了这么久,结果临门的时候,失败了。
任谁也不好受啊。
他终于明白轩哥之前的感受了。
“杜大人这是这次州试一甲前十的名册,籍贯、祖宗三代什么的都在上头。”小吏将一份名册呈给杜十一。
“这上面怎么没有姜云及的名字?”杜十一疑惑道。
他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