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最佳男配-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走蔡四姐以后,生活可不平静。
楼下那厚脸皮没事就找郭玲呛呛几句,或者冷嘲热讽。
有时候郭玲烦躁就怼她几句,有时候懒得理他。
宿舍与八所不相连,但在八所正对面。
八所里面也住了不少人,都是专家他们,还有保卫处,食堂,医务室等后勤部门的值班宿舍。
住在宿舍区的家属基本是后勤部门的,专家们很少出八所,他们在所里,有单独的套间宿舍。
半个月以后,廖家人诚意满满,带着礼品上门感谢,陪同的还有樊少军。
八所家属区外,停着两辆车,除了豆豆小朋友,都手提着礼品。
大部分都是给君越未出生的孩子买的,有孩子们四季的衣服,也有奶粉,孕妇吃的营养品。
家属区不少人,都好奇的望着蔡家。
“蔡同志,真的感谢你,要不是你找到密道,一路找过去,我儿子能不能找到,还真是个问题。”廖昌安是职业军人,今天是特意调休,和妻子,还有他的弟弟,以及樊少军一起来感谢君越。
“嗨,廖同志别这么说。我就发现了一处密道,还有一处是樊同志发现的,能找到豆豆就好。别的都别说了,当时换成别的人都会一样帮着找。”
“别说我,今天老廖是来感谢你的。我,他早就感谢了。”樊少军也就是陪同来,连忙摆手。
廖家人坐了半个小时就走了。他们还有事,豆豆走的时候,还拉着郭玲的手说道,“玲姨,是妹妹。”他很执着,从见到郭玲被逗了一会儿以后,就很执着的说郭玲肚子里的是个妹妹。
还和妹妹隔着肚皮打招呼。
肚子里的孩子与豆豆的缘分从此就开始。
“好,是妹妹。”郭玲对豆豆也很喜欢,这孩子长得好,眉清目秀,小嘴又甜。
“嗯,玲姨等妹妹出生,我要来看她,你要告诉她有个豆豆哥哥。”
“好。”
豆豆走的时候,还对着郭玲的肚子说,“妹妹再见,等哥哥以后再来看你。”
廖家人离开,廖昌珉,坐在副驾驶,一脸的高深莫测,“哥,有感觉到什么没有?”
“有什么感觉?”
廖昌安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对。
“那位蔡同志给我的感觉,比我见到师父时还强烈。”廖昌珉小时候有过奇遇,见过一位高人。他的第六感很准,从没有出过错。
蔡君越给他的感觉比见到小时候遇到的那位高人师父还强烈。他靠着自己从不失误的第六感,一直顺风顺水,直上青云。这是后话。
“嘎吱……”一个紧急刹车,吉普车发出刺耳的声音,廖昌安侧过头盯着自家弟弟看,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真的吗,有多强烈?”廖昌安最是了解自己弟弟,他的第六感有多准,别人不知道,可他知道。从没有失误过一次。
这个世界,有传承下来的古武武者,也有练气士。
只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廖家人就是那知道的百分之一。廖昌珉是幸运的,他小时候因为战争,与家人分离过。被一位高人收养过三年。
三年的时间,廖昌珉跟着高人师父学了一般人学不到的功夫,也学了一些奇异手段。
三年时间一到,被送回父母身边的他,再也没有见过师父。
长大以后,和平以后,他去以前待过三年的山里找过师父,可人去楼空,再也没有找到过他。
这也是廖昌安激动的原因,要真是比弟弟的师父还厉害的高人,他想试着多了解了解那位蔡同志。也想试试,让他传一些更高超的手段给军人,以此来提高军人们的整体武力值。
希望在一些局部战争,以及未来战争中,少死些人。
他的出发点是美好的,可事实能不能如愿,此时的他也不知道。
兄弟俩都没有证据证明蔡君越是不是有超高的武力值。
“比见到我师父时要强烈很多倍。”
“可我没有什么感觉。”
“你能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很玄的。”
“也是,你说那些人本事那么高强,怎么就不出山啊?”
“说是什么不理凡俗之事。我师父是异类。”
廖昌珉自嘲的笑了笑,只是师父就像是失踪了一样,再也没有任何踪迹。
“是,是异类。挺可惜的是,你师父从那年以后,再也没有出现,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
“我挺想师父的。”廖昌珉经常会想起与师父相处的那三年。
那是充实,快乐,无忧无虑的三年。
他们说了什么,君越一概不知。
现在蔡家来一堆人,全是好奇心强烈的人。全都七嘴八舌的问,“小蔡啊,你家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朋友。”
“什么朋友啊?”
“普通朋友。”
“哟,那是什么普通朋友,人家不愿意说,咱还问什么。
人家有富贵朋友,当然不愿意告诉我们。”
“没有富贵朋友,人家家里也不是什么富贵人。”
不少人酸的不行,厚脸皮女人还在一边挑事。
别人说一句,君越好脾气的反驳一句或者回一句。
始终笑眯眯的,让有些妒忌心的人,也不好说什么。
人家的态度那样,好奇心再旺盛也不能抢过那些礼品看。再说了,那些礼品郭玲早就收进了房间。
郭玲坐在房间的床上,一一清点那些礼物,小孩子的四季衣服都有,一共八套衣服,还按照孩子成长的时间买的,冬日的衣服比春天,夏天的衣服要大一些。
第183章 末世女穿六零(18)
日子就这么平淡的过着。
转眼就是七年,七年的时间; 君越填了一个老大蔡恒霜; 老二郭恒丰; 老三蔡恒泰。
老二老三是双胞胎。一对男孩 ,已经三岁。
郭父郭母如今也常住来京城,来帮忙照看孩子。
郭玲也找了一份工作,在八所下属的一家单位做临时工。不少没有工作的家属都羡慕,说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闲话。
小小的五十平的房子; 硬是塞下了四大人三孩子。
已经进入七十年代,国家,人民的条件都有不少改善。
星期天一早; 一家人准备吃早点; 外面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霜霜放下筷子; 望着客厅的门。
“爷爷好; 奶奶好,越叔好,玲姨好,我还没吃早点。”来的少年,一点也不客气。
眼睛盯着餐桌上的软饼,还有好喝的豆浆。
“豆豆哥哥。”三孩子齐喊,声音脆脆的。
“哥哥饿了。”豆豆摸着饿瘪的肚子,做了一个怪模样; 逗三小。
霜霜拉过身边的椅子; 让豆豆坐。
“好了; 坐下吃早点。你来,你爸妈知道不?”
“嗯,知道,星期天他们都不管我,都忙着。”
“你少来我家两趟,他们就不忙了。”从霜霜出生以后,豆豆时常来,从他十二岁以后,那是每周末的都来,君越实在是无语。
“那怎么行,我说过要带弟弟妹妹们的。”小少年拿话搪塞君越。
“他们多大了,还要你带。”
豆豆才不是带弟弟,主要是带妹妹。
“玲姨,您看看,越叔总是不喜欢我。”噘着嘴还告状。
郭父,郭母一般这时候,从不插嘴。在一旁看看热闹就好。
“好了,你越叔是嫉妒你能休息,等下他还要去单位值班。”郭玲这几年越发的温婉,脾气也更加的好了,人温温柔柔的,末世的戾气早就在幸福的生活中消散。
“真惨,星期天还值班。越叔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好弟弟妹妹们的。等下,我打算带他们去公园走走。”
豆豆小朋友一脸的坏笑。
经常与越叔斗智斗勇,他知道怎么气越叔。
时光荏苒,转眼又过了十五年。
霜霜大学毕业,继续读研究生。
可,这孩子,刚大学毕业就被某豆拐进婚姻殿堂。
今天,小儿子们进入大学,报名的日子。
一早上,蔡父蔡母,穿的整整齐齐,要跟着孙子们去京城大学。他们是陪孙子们去报名。
五年前,君越就接来了蔡父蔡母,让他们安享晚年。
开始,他们嚷嚷着不习惯城里的生活肯定住不惯。也就没有带几件衣服,只是打算小住几天。
可来了以后,住进儿子买的老宅子,天天能见到可爱的小孙子俩。又与亲家加老友一起住,没有任何矛盾,还相处的非常好。
院子里,两对老夫妻还种菜养花,每天打扫卫生,给孩子们做饭,日子充实,和周围的街坊四邻也相处的不错,慢慢的也住了下来。
一家八口,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今年,郭玲在村里包了三百亩荒地种蔬菜,还有两座山头种水果。
现在山林,荒地都在整理。
等孩子们上大学以后,郭玲带着四老回老家住。
君越还得上班,休息放假的时候,就会回老家。
他与郭玲的想法是一样的,想回老家常住。只是他现在还需要上班,暂时还不想放弃工作。郭玲依然是农村户口,之前的工作也是临时工,辞职还是很容易。
走进热闹的校园,到处都是人。今天是报名日,人很多,陆续还有不少人来,报名有三天时间。
四位老人,东瞅瞅西瞧瞧,目不暇接。哪哪都觉得新鲜。到处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觉得自己都变年轻了。
“小丰,小泰,你们报好名没有,报好了就去你们宿舍瞅瞅。”
老爷子老太太们在报名的附近已经转了一圈。
“报好了,宿舍就不用去了吧?”
俩孩子无奈对视了一眼,老爷子老太太们,跟着去宿舍,别人会不会以为他们俩是没断奶的孩子。
“要去,你姐姐上大学的时候也是我们几个送的。也看了宿舍,你们的也一样,不看我们怎么放心。”
蔡母最喜欢的儿子就是小五,孙子孙女中最喜欢最愧疚的就是小五的孩子,她没有带几天,一直等他们长大以后,才和他们住在一起。
不去看看,她不放心。
“好吧,去吧。”俩孩子不敢对几位老人说不,最多就是建议建议。
一生过得平顺,四位老人有君越帮忙调理身体,身体倍棒。差不多都活到了一百二十岁左右。
送走几位老人,君越和郭玲再也没有离开老家,再过了三十年,夫妻俩同一天相继离世。
***
网红
“越儿,你咋那么不懂事。那些钱都是你的学费,还有两个月,咱家哪凑的出那么些学费。”潘母靠坐在病床头,埋怨自作主张的儿子。
为钱焦急的她,嘴里苦,心里却是温暖如春。
她晕倒在厨房,丈夫和儿子忙送她到医院,还花了家里给儿子准备的学费。
她身体不好,为了照顾她,丈夫不能出去打工,在家里务农。在农村种田,一年各种收入,不会超过三万,最好的一年也就两万七。
可大部分时候,都是两万左右,家里的各种开支,人情往来支出以后,一年也就能存下三千至七千块。
从儿子读大学以后,家里的积蓄急速下降。上半年她大病一场,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这两个月存了小一千,加上收了点小账,还有借了一些,才凑足儿子的学费和前三个月的生活费。
这下一花,又没钱了。
她急啊。
坐在病床边的年轻人,整理了下病床边缘的皱褶,轻声细语的说,“妈,我已经二十岁,早成年了。学费的事情,让我自己解决。相信我,在开学前一定能凑够学费。”
坐在病床另外一边的中年男人,憨憨的笑着在一边附和,“就是,就是,别担心。明天我就在市里找找有没有需要小工的工地,一天至少两百块的工钱,还有五十天才是越儿开学。一定能凑齐学费。”
“小工,你那身体怎么能做小工。别去了,实在不行。等出院以后,我再去找三妹借一些。下半年,咱俩多努力努力,争取多挣点。”潘母心疼丈夫,她平时就是种点菜,打扫家里卫生,做做饭。
田里地里的活都是丈夫一个人做,农闲是,丈夫还得出去做短工赚些钱。
短工大部分都是在村里或者镇上,离家不远,当天能来回。
村里,镇上给的工钱,都不高。她知道丈夫是为了照顾她,生怕她一个人病倒在家里没有人照顾。
这些年,风里雨里的,丈夫辛苦劳作。身体也不是很好,只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凭着一股精气神在支撑着。
在工地做小工,听着收入不错,可劳动强度大,还有一些无法预知的危险。
她宁肯家里少赚点,也不敢让丈夫去工地挣那快钱。
听到找三姨妹借钱,潘父眉头紧皱,眼角,眉心的皱纹,能夹死蚊子,才四十四岁,但透支的劳作,让他的苍老的很快。看着就像五十五,六十的人。
“我的身体很好,做小工一点问题也没有。别再去找三妹借钱,我能凑够越儿的学费。没事的。”
坚毅的脸上是信心满满。
“爸,别去做小工。我已经想到了挣钱的办法,说不定还不止挣点学费。”年轻人其实还没有细想,到底要干嘛,但是先稳住要出去做小工的父亲再说。
“你挣钱,你个学生伢子,一个多月能挣多少,别倒什么歪门邪道。”
潘父不相信一个学生娃,一个多月能挣小一万。
一下问住了还没有想好的年轻人,君越不知道说什么,隔壁病床的一位大妈,拿着手机在看直播,一位小帅哥在屏幕另一端正在使劲的推销床上用品。
年轻人集中生智,指着隔壁病床大妈的手机说道,“爸,妈你们知道直播啵?”
潘父潘母在家里有做不完的活,有做不完的家务,哪有时间刷手机,再说他们对直播,对短视频都不懂。
也不会弄那玩意,两人齐齐摇头,“啥是直播?”
“直播啊,能在上面唱歌,讲故事等,喜欢看直播的人,可以打赏让直播的人赚取生活费。
也能一边直播一边卖东西。我想着咱家是农村的,自家种的东西都没有打农药施化肥,把自家吃不完的,在直播上卖,既能解决家里吃不完的蔬菜,鸡蛋,粮食,还能赚一些零花钱。
我记得,咱家还有一些祖上留下来的老物件,虽然不值钱,也是看头。
擦拭干净,直播的时候介绍介绍,也是看点。”
越说越兴奋,年轻人的样子感染了潘父潘母,他们俩半信半疑的问,“真的能卖出去吗,你可不许坑别人啊?”
隔壁看小帅哥直播床上用品的潮大妈,转头过来说,“能,肯定能赚钱。我支持你,小伙子,加我的微信,到时告诉我一声,我买你家自己种的蔬菜。”
“阿姨,谢谢你。”年轻人打开微信,扫扫隔壁潮人大妈的微信。
并注明,在上面写明。
“不谢,我长期在网上买直播产品。远处地方的蔬菜买来以后不咋新鲜,买你家的刚刚好,都是一个市的,一两天就能到,肯定很新鲜。”
潮人大妈的说起网上买东西,头头是道,还给潘父潘母普及讲解。
经过她绘声绘色的讲解,潘父潘母大概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大妈还给他们用手机演示。
大妈真是潮,淘宝上直播的她也看,专门的直播平台也看。
短视频,微博上的直播也看。
第184章 我不是网红(01)
被普及过高科技知识的潘父潘母,还看着潮人大妈直接在网上买了一箱水果。
看的他们瞠目结舌:还能这么玩; 老喽老喽。
年轻人潘君越有了想法; 下午就直奔市中心; 他想买点简易设备。
直播需要一些设备,电脑直播,手机直播,这两样他都有。手机是去年寒假时新换的。是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