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齐欢_云霓 >

第128章

齐欢_云霓-第128章

小说: 齐欢_云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浴血奋战,他来收获战功,他们自以为是紧盯着倭人不放,想要将白龙王擒获,却不知白龙王始终就在他们身边。
  天还没亮,军帐外开始有声音传来。
  三更造饭五更出发。
  一切都按他之前预计的在进行。
  “驸马爷,常州总兵来了。”
  护卫禀告之后,常州总兵大步走进帐中。
  看到苏纨,常州总兵立即道:“枉费了驸马爷一番苦心,那薛沉真是没有半点报国之心,推脱半天,就是不肯先出战,只愿意留在后面护卫泉州、常州沿岸,既然如此何必赶过来,”说到这里他冷哼一声,“我看只是为了抢些功劳。”
  果然如此,泉州不会帮安义侯,苏纨假意皱起眉头,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眼见大军开拔,看来已经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常州总兵愤愤地道:“等战事结束,我定然要在皇上面前参薛沉一本,说什么在泉州抓住了奸细,为了以防万一,不得不做这样的安排。
  这件事薛沉就有不能推卸的责任,身为总兵官竟然这样不小心,不能分辨忠奸,我听说就在抓住王家奸细之前,薛沉还跟王家人见了面,甚至接了王家送来的苍山船,一举一动简直就被人握在了手心中,最终抓到王家人的还是驸马爷,若不是驸马爷在这里,泉州说不得早就丢了。
  他偏偏不知悔改,不肯按照驸马的安排去做,也好将功折罪,若我是他,我早就向朝廷请罪,脱下这身总兵的官服,以免误国误民。”
  苏纨叹口气抬头看向常州总兵:“既然如此,这一战全都要依仗你了,等战事了结,我定然会在皇上面前为总兵大人轻功。”
  常州总兵心中一喜:“下官定会竭尽所能。”
  “安义侯准备的如何了?作为前锋非同小可,不能有半点差池。”苏纨又问过去。
  “侯爷身经百战,更何况三艘主战船齐发,虚虚实实扰乱倭人的视线,谁也不知道我军主力到底在何处,我已经命手下副将吸引倭人注意,这样安义侯就能顺利攻破那白龙王船队的防线,这声东击西的计策定会打白龙王一个措手不及。”
  常州总兵说到这里微微一顿,声东击西是好计,但是分兵本来就有危险,一旦被对方识破计谋,找到了大周主力所在,安义侯也就危险了,不过这也与他无关,出此计策的是安义侯,他帐下的副将都能作证,他已经写好了两份奏折,赢了自然要报喜,输了就是安义侯因为之前小胜一次,贪功冒进。
  反正无论如何他都可以脱身,只要伺候好这位驸马爷,自然有他的好处。
  “驸马爷,”常州总兵道,“您再歇一歇,就要去前面点兵了。”
  苏纨颔首。
  等常州总兵退了下去,苏纨重新坐下来,端起茶杯凑在嘴边,这样看来在一切开始之前,不会有任何的变故。
  这一战之后,常州就是他的了。
  张家在常州这么多年,以为处处安插了自己的人就将常州握在手心,真是肤浅至极。
  要让百姓对他彻彻底底地臣服,让王家那样的海商跪下向他求情,让他们彻底明白,只有他才能救他们性命。
  这就是他想要的权利。
  ……
  徐清欢将佩剑递给父亲,一身甲胄的安义侯威风凛凛。
  “父亲的伤还没痊愈,一定要多加小心。”徐清欢尽量让自己不要表露出太多的担忧,即便他们已经有了防备,但是常州水军不堪一击,父亲身陷战局时恐怕会少了支援。
  安义侯目光温和:“放心吧,父亲沙场征战几次都被人合围,最终还是能取胜,靠得不是运气。”
  安义侯说着伸出手抚了抚女儿的头顶:“倒是你,才让我担忧。”
  徐清欢心中一沉,或许是因为关心则乱她忽然有种感觉,总觉得父亲此行会有损伤,她不由地道:“父亲,女儿有件事瞒着您。”


第二百八十六章 索要
  安义侯看女儿神情变得郑重,心中不禁一沉。
  徐清欢其实没想要将答应婚约的事瞒着父亲,她是觉得父亲即将出战应该心无旁骛,等到常州的战事结束再说也不迟。
  “没什么大事,”徐清欢轻松一笑,“等父亲回来女儿再向您禀告。”
  这丫头鬼机灵定然是怕他战前分心,安义侯就要再追问,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细碎的声音。
  “谁。”
  明显是有人在外面偷听,外面的人略微有些犹豫。
  安义侯道:“滚进来。”
  雷叔在外面守着,能够接近这里做出这种龌龊举动的唯有那个不肖子。
  父亲动了怒,徐青安规规矩矩地走了进来。
  安义侯只看到进来的人,用一条花布将自己的脸捂得严严实实,只留下两只眼睛贼溜溜地看过来,不是徐青安又是谁。
  安义侯顿时怒火上涨:“你打扮成这个模样要做什么?”想及儿子在福船上的表现,他本来还在考虑要不要让儿子进军营中历练,如今这个念头去的干干净净,他不能让安义侯府的几代名声全都毁在这败家子手中。
  徐青安将脸上的花布扯了下来,冲着父亲谄媚一笑:“都怪这里蚊虫太多,儿子也是无奈之举……”他可不傻,一动不动地贴在墙根底下偷听,一身的细皮肉岂不白白便宜了蚊子。
  “父亲,这东南可不是个好地方,被这里的蚊子咬一口,浑身的精气神都被吸了大半,这里的人也是野蛮壮硕的很,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一不小心就要弄个鼻青脸肿,只过一招,屁股就要疼上好几日。
  儿子就盼着您早日凯旋归来,我们就立即动身回京,”徐青安说着可怜巴巴地看向徐清欢,“妹妹,你说对不对?”
  方才听到妹妹说话,他的心差点掉出来,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可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说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安义侯皱眉,本来屋子里父慈子孝的好气氛,这不肖子一来立即就变了味道。
  安义侯看向沙漏,转眼就到了该动身的时候,他瞪眼看向儿子:“保护好你妹妹,若是她有半点闪失,小心我打断你的腿。”
  说完这话安义侯立即觉得畅快了许多,不骂儿子一句,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思量完这些,他抬起头威风凛凛地走了出去。
  将父亲送走,徐清欢回到屋子里,看向针线笸箩中的另一条平安结,父亲甲胄上系的那条是清悦帮她一起做的,这一条看起来十分粗糙却是她的手艺。
  徐青安知道妹妹在想些什么:“我看妹妹不必操心了,宋大人就像训象卫里的神象,寻常利器都伤不到他皮肉,定然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东西给他也是浪费,不如给我防身。”
  她犹豫要不要将平安结送出去,倒不是因为哥哥说的那样,以她前世对宋侯的认知,宋成暄是个只相信自己的人,大约会厌弃这些物件儿,而且眼下也没有时间再送去,既然哥哥不嫌弃不如……
  徐清欢就要答应。
  只听外面传来孟凌云的声音:“大小姐,宋大人来了。”
  徐青安的脸立即垂下来。
  宋成暄已经穿戴完毕,身上的战衣发着森森寒光,甲胄的锁片上隐隐约约罩着一层的血腥气,他身材本就高大,这样一来更显英武,此时此刻的他与醉酒时判若两人。
  好像这才是属于宋侯的皮囊。
  徐清欢端一杯茶到宋成暄面前,父亲已经走了,可见到了点兵的时辰,宋成暄还在这里……就不怕误了事。
  军纪严明,真的违逆,就会被苏纨抓住把柄。
  徐清欢想着坐在椅子上,等着宋成暄开口,说完要紧的事,他也就可以动身了。
  不过半晌屋子里静寂无声,徐清欢不由地又抬起头来对上了他那双幽深的眼睛。
  宋成暄目光深沉,眉宇间是往日的平静,微微绷着下颌,有种统御全军的持重和端凝,他不说话,只是望着她。
  “凉了。”宋成暄看向茶杯。
  徐青安皱起眉头,这人毛病还真不少:“我去给宋大人倒茶。”然后麻利送他离开。
  徐青安一路小跑出去。
  屋子里重新陷入安静之中,仿佛宋成暄真的在等这杯茶。
  徐清欢抿了抿嘴唇:“宋大人该动身了吧,愿大人此去平安,顺利归来。”
  不知是不是她看错了,这样一句不起眼的话,让他眼角的冰霜化开了些。
  “那是什么?”宋成暄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笸箩里。
  徐清欢道:“是平安结。”
  宋成暄知道每逢打仗时,有些将士们甲胄上都会系上这样条绳结:“做什么用的?”
  “祈福。”
  果然就像她想的那样,宋大人从来不会注意到这些。
  宋成暄道:“系在哪里?”
  徐清欢将平安结拿起来:“就在甲胄上……宋大人要不要系一条,也算图个吉利。”
  宋成暄没有动,徐清欢思量着大约他也不排斥这样的作为,还真是有些出乎意料。
  徐清欢拿起了平安结,走到宋成暄身前,找到了肩膀上的位置,她伸出手去碰触肩吞下的连环,其实她已经给父亲绑过一次平安结,手法也该娴熟了,可不知是什么原因几次都没有将绳结穿过去,紧张之中手心泌出了汗,好像更加笨拙了。
  她多希望宋大人因此烦躁,拒绝系这绳结了。
  想及这里,徐清欢向窗外看去,只见院子里站着两个人,他们穿着锁甲握着腰间的佩剑,手举火把静静地等候。
  她可是要误了宋大人的大事。
  心中苦笑一声,徐清欢只得更凑近了些。
  她低着头,专注地对付着他身上的甲胄,眉头微微蹙起好像在做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徐清欢摆弄了半天终于将绳结系好了,然后长长地舒了口气,她抬起头来才发现竟然离他如此的近,近得能看到他眼睛中一闪而逝的微光,还有他呼出的气息。
  她立即向后退了两步,这才去端详他的神情,看起来还似平日里那么冷清,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拿起了桌边的茶,一声不吭地一饮而尽。
  喝完茶,宋成暄站起身淡淡地道:“院子外面的人是留给你的,张真人都识得,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徐清欢点了点头。
  宋成暄不再说什么转身走了出去。
  随着几个将士随着宋成暄一起离开,徐清欢耳边传来徐青安的声音:“该死的老杂毛,竟敢偷袭小爷,小爷抓到你,定然要你好看。”
  怪不得哥哥迟迟未归,原来是被张真人绊住了。
  徐清欢看向穿堂,只见两个人影抱在一起难解难分,本来战前很紧张的气氛,如今被哥哥一搅和,倒是多了几分轻松和欢快。
  “好了,”徐清欢制止住徐青安,“我们也该动手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动手
  大周的一艘艘战船启航,苏纨站在不远处眺望着海上,一直目送着船队越来越远,半晌他才转过头来,不知何时身后站着许多常州的百姓。
  “驸马爷,”百姓们跪下道,“是您救了我们啊。”
  苏纨似是心中激荡,脸上也不禁动容,他快走几步将百姓搀扶起来:“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为首的是常州百姓们尊敬的三老。
  聂老先生须发皆白,双眼却依旧炯炯有神,他抹着眼角道:“张家人在常州这么多年了,许多人有冤情无数申诉,大家真是有苦难言,驸马爷来到常州不久,不但抓了那些贪官,还救下了海盗手中的百姓,现在又主持大局,发兵抗击倭人,让我等看了心中热血沸腾,也想要为国出力。
  只可惜我已年迈,不过常州城中还有不少的青壮年男子,只要驸马爷一声令下,我们虽非兵隶,却也有一身的力气,只要能保住常州,哪怕拼上性命。”
  苏纨感动地看着面前的百姓们,久久不能言语。
  聂老先生接着道:“现如今我们只有一事相求。”
  苏纨道:“聂老但说无妨。”
  聂老先生点点头,亲切地拉着苏纨向旁边走了两步,压低声音道:“驸马爷并非武将,留在前面恐怕会有危险,您已经为常州做了那么多事,我们定然要护得您周全,否则……无法向长公主交代。”
  苏纨微微皱起眉头,脸上有了几分的怀疑。
  聂老先生接着道:“既然已经开战,那就是常州、泉州两位总兵和安义侯之责,您不可再涉险,再说……”
  聂老先生后面的话没有全说出来,不过苏纨已经明白,这话的意思是,他一个文弱书生不会打仗留在这里也是无用。
  这是那女人的口气,这聂老先生是那女人派来监视他的,方才说的那些话都是言不由衷。
  苏纨沉下眼睛:“是谁让你来说这些话?”
  聂老先生不卑不亢道:“小民只是担忧驸马爷,驸马爷不要做他想,如今府衙人手不足,行宫那边还有护卫,驸马爷……”
  “不用你来教本官做事,”苏纨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证实,眼睛中一闪阴沉,不过很快他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又变得大义凛然,“整个常州都可能随时陷入战火之中,本官岂能独善其身,皇上让本官来到这里,不是走走过场,而是要解常州之困。”
  聂老先生沉默着,等苏纨将话说完,然后接着道:“我们准备好了足够的粮食和水,都放在了行宫,没有人知晓,驸马爷就算在行宫中,每日也能听到外面的战报。”
  苏纨心中冷笑,华阳的一贯手段就是如此,她可能还不知晓,如今他已是今非昔比。
  “白龙王不容小觑,”聂老先生道,“那些海盗凶狠,您只是监军……”
  “住嘴,”苏纨勃然大怒,“你只是三老,做好你自己本分的事,不用对我指手画脚。”
  聂老先生不再说话,站在那里,显得十分顺从,却脸上没有半点的惧怕。
  明明已经不同了,可苏纨却感觉还没有脱离她的手掌心。
  苏纨很厌恶这样的感觉,尤其是在这种时候。
  聂老先生道:“您是准备要坐船出海吗?恐怕这样不好,不如再仔细想想,小民也有时间安排。”
  所谓的有时间安排,是要禀告给华阳。
  难不成华阳就在附近?
  不太可能,常州战乱,华阳怎么可能会来。
  苏纨目光重新落在那些百姓身上,撇开聂老先生重新走到百姓身边:“很快本官也会出海,你们放心,只要有本官在,绝不会放倭人上岸。”
  百姓们纷纷跪下。
  等着百姓和聂老先生离开,苏纨将长公主府长史叫到身边:“去查查看,看看公主在哪里?”
  长史目光一闪立即明白苏纨的意思,点了点头立即快走几步消失在苏纨面前。
  苏纨一直等到了傍晚,长史才来回话:“那聂老先生去了江阴城内一处大宅中,老先生进宅子的时候,有人出来仔细盘查,老先生手中还有一块腰牌。”
  苏纨看向长史:“什么样的腰牌?”
  长史道:“紫檀做的,像是……咱们府上用的腰牌。”
  长公主命身边的人出去做事,就会给一块紫檀木的腰牌,上面刻着一个“华”字。
  苏纨面色更加阴沉。
  长史道:“按理说若是长公主来了,长公主应该会立即让人知会驸马爷。”
  除非,是有什么事要瞒着他。
  长公主会因为什么事来到常州?又为何而来?
  苏纨心中思量,眼前浮起徐大小姐的面容。
  是她查到了什么,所以知会了长公主?长公主果然就在那处大宅之中吗,还是有人故布疑云。
  苏纨绷起了脸,轻轻地捏着手指,然后慢慢地摩挲,这样关键的时刻,谁来坏他的事,都是要自找死路,即便是华阳。
  他已经忍耐她多时,如果不是因为时机未到,早就除掉了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