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齐欢_云霓 >

第246章

齐欢_云霓-第246章

小说: 齐欢_云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瓶很沉几乎是满的。
  “周家大爷去哪里了?”孔二爷忽然走过来道。
  “他还有些事要处置,”李煦抬起头,“走的匆忙让我向姐夫说一声。”
  孔二爷点了点头转身去与其他人说话。
  李煦坐下来拿起了酒杯,他低下头来,酒杯中仿佛映着月光。
  ……
  周玥从孔家出来。
  安义侯府外有朝廷兵马把守,虽然不是阻拦人进出,可他在这时候去徐家未免有些太过显眼,说不定会被人盯上。
  他去刑部禀告,那不如直接去问李煦。
  还能与谁说?
  他曾答应过徐大小姐若是发现端倪就会阻拦李煦,或是向她报信,现在他却有些拿不定主意。
  周玥慢慢地走在街上,前方不远是一处府衙。
  那是顺天府。
  这桩案子顺天府也不能插手,他知道顺天府通判黄清和大人很是厉害,此人一直与徐大小姐查案,应该有些交情。
  如果将心中的疑惑与黄清和说一说……
  可他却有背离李煦之嫌。
  周玥想到这里就要转身离开,正好看到有人从顺天府衙门里走出来,那人穿着一身官服带着小厮,没有骑马更没有轿子,而是一步步向前走去,如果不是身上的官服品阶,还以为只是个文吏。
  “顺天府黄大人?”周玥开口问过去。
  黄清和抬起头看到周玥立即道:“正是。”
  周玥看到黄清和手中厚厚的卷宗,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黄清和微微皱眉,听说徐大小姐被关在行宫,他就一直在衙门整理所有的案宗,不放心家中的老母,这才准备回家去,没想到却在门口遇见了这人。
  “可有事找本官?”
  听着黄清和的声音,周玥脸上仍旧是迟疑的神情。
  “我家就在不远处,”黄清和道,“不如跟我去家中坐坐?”
  依照黄清和的经验,这人八成是遇见了难事,想要报官却又不知怎么开口。
  说完黄清和向前走去。
  ……
  行宫中。
  徐清欢趴在徐夫人肩膀上说话,旁边的屋子里不时地传来徐太夫人和宋老太太的笑声。
  没想到祖母和母亲都会来行宫。
  “都是因为我。”徐清欢低声道。
  “说什么傻话,”徐夫人揽住女儿肩膀轻轻地拍抚,“十几年前太夫人带着你来这里,我心中就一直忐忑难安,心中后悔为何没有跟着一起前去,后来知晓你在行宫中被喂食了毒药……”
  徐夫人长长地叹口气:“这次你又被带来行宫,我和太夫人急的不得了,现在进来看到你,也就不那么害怕了。”
  不管生死都在一起,没有什么可恐惧的。
  徐夫人看了看窗外,低声道:“薛大人也去了我们家,我看到成暄与薛大人说话,好似……成暄不太怕薛大人,薛大人不是成暄的上峰吗?”她只是觉得很奇怪,薛沉是总兵反而对宋成暄毕恭毕敬。
  母亲察觉了,之前没有告诉母亲是怕母亲担忧,等到这桩事过去,她和父亲该仔细地与母亲说清楚。
  母亲不会舍得责罚她,不过父亲少不了要膝盖疼几日。
  想到这里徐清欢不禁笑出声。
  “在笑什么?”徐夫人道,“亏你这时候还这样开心。”
  “母亲,”徐清欢抬起头,“我现在有些担心哥哥,希望哥哥在外面一切顺利。”不要惹出太大的祸事来,万一气走了清陵道长,她还真的有些不放心。
  徐夫人长长地叹一口气,然后忽然正色道:“欢儿,你被关在这里,是不是你哥哥惹的祸?”
  母亲想到哪里去了。
  徐清欢立即摇头。
  徐夫人神情阴晴不定:“不是你哥哥,就是你父亲,你整日里就为他们遮掩,徐家的男子真是……”
  今天听到宋老太太平白无故骂了宋成暄一顿,徐夫人的脸都要臊得抬不起来。
  她虽然不知来龙去脉,可看侯爷那目光闪烁的模样,就知道这与宋大人无关,必然其中另有内情。
  这两个孩子,该不会在为侯爷遮掩。
  想到这里,徐夫人就恨不得立即回家,向侯爷问个清楚,她总觉得侯爷有事瞒着她,否则不会总是一副亏心的模样。
  看着母亲面色一变,徐清欢就知道父亲的好日子没有了。
  ……
  凤阳。
  张真人带回了消息。
  “过几天卫所的人马会去巡防,正好从这里经过,”张真人道,“那时候若是村子乱起来,县丞也无法遮掩。”
  军师和公子安排好了人手,现在就看他们如何将藏在山上的兵马引出来。
  徐青安道:“这个简单,只要混进山中闹一闹……”
  齐德芳听得这话立即提醒道:“寻常手段可能不会激怒这些人。”
  徐青安想起来:“他们藏着许多金银,搬走那些东西,这些人定要发狂,要在衙门来之前搬走一些。”
  “衙门不免将来要清点,搬走太多东西恐怕……”齐德芳担忧着道,“除非能让人无从查证。”
  “那就放一把火,”徐青安道,“烧得满目全非,将来从何查起?若是能有些火器动静会更大些,引来更多的官兵,这些人无从藏身。”
  清陵道长在一旁听着,不是要引那些人出山吗?怎么说着说着变成了炸山了?
  清陵道长将目光落在齐德芳脸上,他真没看错,这顺阳郡王世子爷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第五百九十二章 一路货色
  清陵道长不能再让这两位世子爷再商量下去,谁知道他们从炸山又会想到什么。
  “要不然让府衙的人先别来,”齐德芳道,“我以顺阳郡王世子爷的身份去阻拦他们,让他们先不出现,这样你在里面闹起来,他们也许会搬救兵,这样就能抓到更多的人。”
  听到齐德芳这话,徐青安脸上浮起几分喜色,他向周围看看,面容渐渐僵硬:“山里那么多人,我也没带多少人出来。”
  除了他之外,也就是黑脸大汉的几个近身护卫,看那些护卫的模样也不像有多聪明,想必拳脚功夫也不及他,万一出了事,他还要照顾他们……
  齐德芳道:“在常州时,你不是也带着几个人做斥候,当时倭人和海盗也不少,再说又不是正面冲突,只是暗中下手,见势不好就离开,应该没有大碍。”
  徐青安点点头,他的确很英武,在常州还曾立过大功,就算带着黑脸大汉身边的这些累赘过去应该也不妨碍他施展手脚,这些护卫虽然不如他身边的小厮,却也还算能入眼,他如果在他们眼皮底下大展神威,或许这些人会抛弃黑脸大汉转投向他。
  安义侯府粮食多,他也就勉为其难地收下了。
  不对,他要跟着妹妹去东南,吃的还是宋家的粮食,这笔买卖就更加划算。
  徐青安目光落在齐德芳身上:“县丞哪里敢跟这些人勾结,说不定凤阳知府也是他们的人,我就怕事发之后,凤阳知府遮掩住消息,不如你以世子爷的身份去周围府衙报信,就说……就说顺阳郡王爷被抓了,让他们不得不出兵。”
  这样的话,徐青安就会觉得安全许多。
  齐德芳皱起眉头,让他谎报父亲落入敌手?闹出大事他定然会被朝廷问罪,不过抓住了这些企图谋反的人,他反而算是立了大功。
  清陵道长皱起眉头,之前他还觉得师兄黑心,将几个世子骗得团团转,现在他却改变了想法,无论是安义侯世子还是顺阳郡王世子爷,不需要别人插手,自己就能将自己骗上大道。
  一个要去涉险,一个要去骗人,也不知道师兄……
  不用想了,他们都是一样的货色。
  清陵道长道:“不要轻举妄动。”
  齐德芳脸上是郑重的神情:“我们只是说说不会胡来。”
  清陵道长冷笑,他就算再傻也不会相信这话。
  齐德芳看了看清陵道长,似是自言自语:“京中的局面定然很紧张,也不知道徐大小姐和宋大人处境如何。
  如果我们没有把握好这个机会,说不定就抓不住那人把柄,他们岂非更加危险。
  一定要一击得手。”
  清陵道长皱起眉头,齐德芳说的也有些道理。
  齐德芳道:“反正都是要去弄出动静,太小了不够看,不如弄个大的,这样才能让京城震一震,他们也才能安全。”
  清陵道长看向那座山,这里是凤阳,太祖的祖地,加上凤阳等八卫一起护卫皇陵,平日里很少有人注意这边的兵马。
  中都留守司这些年也很少遇见战事,在他们这些人的眼中,凤阳是个安稳之地。
  就因为这样,这里安插兵马才不会被人发现。
  布置这些的人不但聪明,而且得到不少人的拥护和支持,说不定整个中都留守司都是他的人马。
  可能真要像顺阳郡王世子爷说的那样,要将事情闹大。
  否则府衙将这些贼匪当做企图盗窃皇陵之人处置了事,就像当年宋家一样,不过让他们损失些人手,其他一无所获。
  也许真的要多准备火器。
  希望宋大人能早些来凤阳,在那之前他还没有被这几个小子折腾死。
  ……
  入冬以来,难得今日天气不错。
  葛三刚刚从凤翔县回来,县令大人命他小心谨慎些,京中可能会有动静。
  葛三立即吩咐兄弟巡视四周,有眼生的人就要紧紧地盯住,发现不轨的行径,立即想方设法将人赶走,或是冒充贼匪将人杀死,至于善后的事自有县令大人打理。
  这些年从来没有出过大事,这般手段他们早就用得熟练了,只不过龟缩在这山中不知什么时候到头。
  “很快了,”县丞安抚他道,“明年大概就会有变化,到时候兄弟们就不用再遮遮掩掩,会有人来护着我们。”
  县丞虽然没有将话说清楚,但葛三却听了进去,也相信最近两年会有大变化,因为他们的屯粮已经足够多,兵器和马匹也都有一些,现在一个令下让他们快些拿下附近的城池,他们也有几分把握。
  他们已经不再是那些四处逃窜的贼匪,在此地休养生息了几年,手下的兵马也练出了扬子。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想到这一点葛三就有些兴奋。
  “三爷,”随从过来禀告,“这几天山中附近有些动静。”
  葛三皱起眉头。
  “什么样的人?”葛三问过去。
  “像是顺物件儿的,”随从道,“不知从哪里听说了消息,在山中挖了几个洞,不过都一无所获。”
  葛三冷笑,这山中没有富贵人家的墓穴,如果有的话,其中的财宝早就已经落入他们手中,岂会便宜了别人。
  葛三跟着随从去看情形,只见那洞打的格外平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那些人做的。
  “不用在意,”葛三道,“再遇见他们,要么将他们绑起来拉他们入伙,要么……”
  葛三比划了一个杀的姿势。
  说完这话,葛三就要离开,不过忽然想到县丞大人的嘱咐。
  “你带几个人去找找这些人的踪迹,看他们在哪来落脚,如果有问题立即就将人解决了。”
  解决的意思是,有证据就通报府衙,让府衙去抓人。
  随从立即应了一声。
  葛三继续去练兵,有府衙为他们遮掩,这边不会出什么大事,就算有人找过来,他们也有足够的时间逃脱。
  所以他也不用太过担忧。
  过了两个时辰,随从带了消息回来:“三爷,那些人是肥羊,身边带了不少的东西。”
  葛三有些动心,如果在往常他大约会将那些人劫上山,但这时候不能轻举妄动。
  葛三道:“找衙门将他们抓了吧!”
  随从抿了抿嘴唇:“这些人有些来头,他们好像是从庐州府来的。”
  庐州那边有一队盗匪,葛三想要招揽过来,却没有将他们拿下,差点还丢了一条手臂,是不是那些人找上了门。
  随从道:“我听他们说要找人来帮忙,拿走我们的财物。”


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动静
  葛三觉得自己有必要亲自去看看那些人,说不定是仇家找上来了,撞在他手里,他就会让他们消失的无影无踪。
  如果不是县丞说京中情势紧张,他已经带着人去庐州杀了那些盗匪,并非是他害怕什么,已经好几天没有听到崔兆的消息,他向县丞打听才知道,崔兆已经被抓了,如今人在刑部大牢中。
  所以他不得不收回自己的心思。
  他不去惹那些人,不代表能够让人欺负上门,而且那些盗匪很有可能已经发现了他们的秘密,为了大事也不能放那些人活着回去。
  等到天黑下来,葛三换了衣服悄悄地下了山,一路向凤阳县走去。
  让葛三没有想到的是,那些人仿佛有所预料准备离开。
  眼看着一箱箱东西被搬上了马车,这些人准备借月色出城。
  “他们找了镖局的人,要将箱子运出城外十里,到时候会有人接应,我们是现在动手,还是等那时候……”
  葛三听着随从禀告淡淡地道:“自然要等到那时候动手,说不定他们已经将我们山中的情形传递出去,必须要将他们都留在凤阳,否则会为我们带来麻烦。”虽然他也有假公济私的意思,但就如县丞所说小心点总是好的。
  县丞还可以因此立下大功,马上就要过年了,这时候盗匪作乱也是寻常事,再说,这里可是凤阳城,离皇陵不远,祭祀皇陵的东西若是丢了,朝廷可担待不起。
  将这些都想了清楚,葛三觉得自己的安排已经万无一失,今晚要大开杀戒,让那些人知道在他的地盘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不要说他们,就算是朝廷官员发现了他们的秘密也是要死。
  两年前他们就杀了一个刚上任的县令,那个书生科举入仕想要一展宏图,到了秋收时亲自去田里看收成,因此发现了山里的蹊跷,于是向县丞说出猜测,想要向卫所借兵剿灭他们。
  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
  那县令被他一刀洞穿胸口,县令那不敢置信的眼神现在他还记得清清楚楚。
  不管是谁,只要敢来窥探他们,都必须要死。
  葛三冷笑一声吩咐人带一队精锐前来。
  镖局拉着车马按时启程,镖师小心谨慎地戒备着,生怕会有什么闪失。
  离城十里并不算远,雇主给了不少银钱,那些货物沉甸甸的,有的还发出阵阵清香,应该是香料等物,这样贵重的东西他们自然要小心谨慎,眼看就要到了交货的地方,领头的镖师打开了雇主给他的书信。
  这雇主说来也很奇怪,不肯与他多说话,只是让他按书信上所写行事,仔细想一想这货物只怕来路不明,那些人不想暴露了行踪。
  “就是这里了,”镖师看着信函脸上露出狐疑的神情,向周围看了看半晌才道,“留下货物……我们离开。”
  这么贵重的货物留下就走?
  所有人不禁有些奇怪,万一丢了……
  镖师又将信仔细看了一遍,没错,雇主就是这样吩咐的。
  “走吧!”
  有信函做证据,就算货物在这里丢失也与他们镖局无关,他们算是完成了这趟买卖,该问的问,不该问的不要打听。
  跟在暗处的葛三见到镖师准备离开,立即谨慎的向周围看去。
  “那些接货的人没有来。”随从上前禀告。
  “他们应该在暗处监视,”葛三道,“这些人倒是小心的很,生怕会有人暗中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所有人不要出声,只要盯紧了那些货物,那些人就跑不掉。”
  随从点了点头。
  葛三很有耐心,他会等到那些人出面。
  ……
  ……
  时间未免有些太长了些。
  葛三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周围去探查了没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