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在边关搞建设 >

第31章

我在边关搞建设-第31章

小说: 我在边关搞建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九章 
  陶倚君在屋里安排事情; 看到大哥过来,好奇的关上账本看向他。
  “不是说你走了?怎的又回来了?”
  “这不是忘记带药了么。”大郎一口气干了桌上的茶; 抹了一把下颌; “昨日将军那边传信过来让我给带点药膏过去,说你知道是什么药。”
  陶倚君想了想; 叫人去药坊那边取了一个大木盒过来; 里面瓶瓶罐罐装了有二三十个。
  “这些你先带过去给将军,告知其他的会后续再送去。今年的新药产出,药性比去年的要强; 方子还得再调整一下,另外还有一些药方也得验证过后才能制成药膏。这事儿不能急。”
  陶翕君点头; 反正他不懂这些; 妹子怎么说他怎么做就好。
  刚打算出门; 突然又顿住脚:“刚才在门口看到一个小娘子,是你闺中好友?”
  “是胡家小娘子的阿妹; 就是脸上有痕的那位女郎。怎么; 你刚才不会吓着她了吧?”
  陶翕君摸了摸脑袋; 咧嘴笑:“我刚才着急进来找你; 跑得快了些,怕是惊到她了,待会儿阿妹帮我给小娘子道个歉,以后我再找机会给她赔礼。”
  陶倚君眯眼:“你见到她长啥样了?”
  “嗯”陶翕君点头,“挺标志的小娘子,就是忒瘦弱了些。”
  他说完就抱着木盒子往外走:“我得赶紧回去; 过会儿就要出发了,下次再回来怕是得有个半年一年的,阿妹你自己多加小心。”
  陶翕君对妹子的安危并不太担心,且不说陶倚君的武力不低,就说霍桐在这里,也断不可能看着自己的未婚妻受人欺负。
  待得大郎走后老半天,陶倚君才跟突然醒悟了似的,拿着笔挑眉一笑:“我这大兄莫不是开窍了?”
  可惜就算开了窍,这一时半会儿也说不上,一来阿满家是大家族,怕是看不上他们,二来阿满脸上还没治好,这小女郎自惭形秽得很,别说定亲了,就是让她出个门都是顶困难的事儿。也就在庄子里头,比她形容更丑的多了去,她才肯带着面纱稍微走走。
  对完了帐,陶倚君领着人往织坊走,之前就有人来报过,说是阿满小娘子跟桑娘子在织坊那头对着那台织锦机在较劲儿呢。
  陶倚君是相信两人不会拿机器出气的,这较劲儿也不知是较的什么劲儿。
  刚到织坊后面的锦缎房,就看到好几个十来岁的小女郎趴在窗边儿往里看,还有些小娘子也按捺不住的站在远处朝屋里张望的。
  “这是怎么回事?”陶倚君没急着进屋,先找了负责这边的管事来问。
  “桑娘子家两孩子今日好些了,她担心误了工,就赶着过来看看,正巧阿满娘子也在摆弄那台机子,两人就断经纬起了纷争,这会儿正想着折服对方呢。”
  阿满虽然是世家出身,但是因为常年呆在别庄,在穿着打扮上并不奢华,说话也没有世家贵女那种盛气凌人之感,桑娘子还以为对方是陶倚君另外又请的女教习,生怕自己丢了这份差事,才想着跟阿满争个高下。而阿满在别庄无聊时就跟着庄里的织娘学织锦,还是学的提花锦,跟桑娘子的刻花锦很有些不同,两人都觉得自己的好,这不就争起来了。
  陶倚君笑着叹口气,也不进去,使人请了那两位出来。
  阿满出来看到陶倚君,顿时记起自己是来做客的,脸蛋霎时一片通红。而桑娘子则是提心吊胆的看着陶倚君,她才听陶倚君叫了对方名字,那语气就不是面对自己这样的帮工的。
  陶倚君招呼两人坐下,给对方介绍了一下,桑娘子更是手足无措了。
  “桑娘子放宽心,阿满娘子是个大度的,再说你二人也不是有什么仇怨,只不过是技艺不同罢了。”
  被她这么一说和,两人也觉得适才的争辩实在有些不该,又互相赔了个礼,便把这事儿揭过去了。
  “才听的说桑娘子家里两个孩子都不太好,现在如何了?若是需要郎中药材,尽管开口,家里这些都是不缺的。”
  桑娘子一听眼睛又开始迷蒙,她就剩这三个孩子可以依靠了,偏偏老大是个犟脾气,这两日跑出去不肯回家,她又得顾着两个小的,心里着急得不得了,还得强压着来看看工坊。
  “我听闻桑娘子家大郎已经可以帮忙做事了,正好阿满身边缺个跑腿的,不如让桑大郎来试试?”
  阿满带了两个女婢两个仆妇,但是没有带男仆,她又不乐意使用姐姐家的人,可她几人都不熟悉这边情况,总不能什么事儿都去找陶倚君吧,言言而且多个使唤跑腿的小童,也方便很多。
  再有,陶倚君觉得桑大郎那孩子就是闲的,让他多做点事儿,也就没那么多心思去东想西想了。
  阿满虽然有些诧异为何会突然给她找个小童使唤跑腿,但是既然陶倚君这么安排,定然是有深意的。来之前她阿娘就教过她,说陶倚君一个女郎能在边城这地方立足,虽然背后有靠着大兄跟未婚夫,但自身肯定也是十分厉害,让她多学着些。
  桑娘子有些犹豫,她不敢轻易做儿子的主。如此陶倚君便让她回去跟她家大郎好好说说再定。
  等到桑娘子离开后,陶倚君才把这事儿的前因后果跟阿满解释了一遍。阿满从未听闻过这些事儿,但她也不多问多说,只默默记在心头,打算回去后再请教阿姐阿娘。
  “之前同你说的事儿,你可与你阿姐说说,看她如何打算。”
  说完了正事儿,陶倚君就带她往河边走,说是要给她弄个新鲜的吃食。
  “这边开春要晚一些,关内的荠菜都老成了这边才开始发嫩芽。”一人挎了个竹篮,陶倚君领着几个女郎在河边的田埂上掐荠菜,“这些菜回去择了洗干净,和着糯米粉粳米粉一起揉,等到揉出色了,再包上梅菜肉沫,腌菜末或者酸豆角碎,上屉蒸熟了,一咬一嘴油,可好吃了。”
  阿满从来没吃过这样的食物,她就算不得阿耶和大母稀罕,但她阿娘可是心疼她的,就算住到别庄了,衣食住行上一点没亏待过她,这种野菜她别说吃了,见都没见过。
  “就是,我家那边没有这么多米面和肉,我阿娘就剁碎了,用粗面调了裹着小鱼儿炸,炸到焦黄酥脆了,撒一点点盐,吃着可香了。”
  有个女郎是关中逃难过来的,家里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是指着各种野菜过活,这些东西她们吃得可不少。
  “那感情好,让磐蛮他们去河里下网,看能不能捞一些小鱼儿起来,午膳就让厨房做来吃。”
  阿满待在别庄干过最粗的活儿,也就是跟着织娘学织锦,如此下田摘野菜,她还是生平头一回,人家都掐了大半篮了,她才寥寥数根。
  其他人倒也没笑话她,本就是养尊处优的贵女,能不嫌弃的跟着来田地里就已经不错了,就算一根不摘,她们也不可能说啥的。
  陶倚君摘了半篮,就把篮子递给女婢,自己拉着阿满往另一头走,教她认路边的野草野花。
  “这是蒲公英,看上去平平无奇,却是一味良药。”陶倚君顺口给阿满讲了一些医理,然后叹到,“好多药材看上去都像是野草一般,可谁人知道那其实是能救命的东西呢?所以物不可貌相,人也一样。阿满你是个聪慧能干的女郎,有些话我不方便说太多,你自己多想一想。这天地如此广阔,人在其间不过沧海一粟,区区一点瑕疵又算得了什么。日子是自己过下去的,别人的眼光左右不了你的生活。”
  若是之前说这话,阿满断然听不进去,但是这两日跟着陶倚君东走西看,有些东西在默默的发生改变,至少这会儿她若有所思的低下了头。
  陶倚君知道什么都得适可而止,劝说也是一样,鸡汤灌多了也会反胃,还不如时不时喂两口来得强。
  “今日有青团,有酥鱼,咱们再让人去弄一只羊羔,做了蘸水羊肉吃。”陶倚君双手一合,笑着转头看她,“你没吃过五色饭吧?今儿咱们就来蒸一瓮五色饭,讨个好彩头。”
  作者有话要说:  我想吃火锅!烧烤,串串,麻辣烫,夜啤酒,小龙虾,烤羊肉!!!


第六十章 
  第一次下田地去摘野菜; 第一次亲手做饭食,第一次跟普通人一起用膳。阿满这一天过得充实极了; 她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今日。
  午后的阳光温暖和煦; 坐在树下看女婢们围成一圈缝衣刺绣,她则跟陶倚君惬意的看书喝茶; 这日子不若以往锦衣玉食; 可要真心说起来,她并不讨厌这样的生活。
  正被太阳晒得有些迷迷瞪瞪的,就听到马蹄声传来; 老远就有人在呼喊着说什么“走水了”。
  陶倚君放下书简,起身看去; 下马的骑士疾奔而来:“大娘子; 城南走水; 现在不可控制了。”
  边城的南边都是普通人和流民聚集的地点,房屋多且杂乱; 街道也狭窄; 有些人家为了能多一点点活动的空间; 还在原本的小道边儿上搭了茅棚; 这样一来,窄处仅能让一人侧身而过。
  此番走水不能控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连去河边担水灭火都挤不过去。
  “县令大人呢?”陶倚君当即领着人骑马要走,安排了莫娘子等护着阿满暂时住在庄子上。若是城南火势无法控制,就怕会蔓延到城东城西。
  城北还好; 有个小湖,加之是县衙和大将军府,建筑没有那么密集,护卫也多,可城东是商户居多,仓库等也在此,若是被波及,损失绝非小数目。
  陶倚君一路走一路看到有好几个大农庄都奔出来人马,看方向也是冲着城里去的。
  他们家的庄子离城不远,而且离东边大营也近,在靠近城门时,已经能看到守城的将士们有组织的运水入城灭火了。
  陶倚君没有回家,直接去了大道口,在那里看到了守城的副将和李县令。
  李县令整个人都不好了,他才到任没多久就遇到这样的事情,若说得不好听,是他德政无能的表现。上一任县令在这里十余年,虽然也经历过诸多灾祸,可这样无法控制的走水却是没有发生过的。
  陶倚君靠近之后又看到了牛家郎君和其他几位主事的家主,人人脸上都是凝重之色。
  “现在情况如何?”陶倚君靠近了牛三郎,低声询问,“我过来的时候看到西南角那边浓烟滚滚,莫不是从那里开始的?”
  牛三郎点点头:“最初是油溅起了火星,不知怎的就燃大了,那一片原本少有人住,去岁多了不少流民,就沿着那边搭了些窝棚,今岁流民离开后,窝棚未拆,这下子燃起来就有些控制不住。加之本来就路窄人多,连个水桶都送不进去。看样子那一片是保不住了。”
  才经历了天灾又来人祸,陶倚君心里也是戚戚然莫可名状。
  这个时候,城西和城东的瞭望台送来了情况报告,西南角肯定保不住了,现在最好的结果就是把东南角和靠东的部分保留下来。
  然而还没等县令发话,就看到一阵巨大的爆裂声,跟着一朵蘑菇云似的的烟雾腾空而起。
  “完了,那是东南市坊的毛皮和药草仓库!”这里站着的也有东南市坊的老板,在看到那浓烟之后,有两个中年男人当即就倒了下去。
  “秦老板!”
  “白老板!”
  周遭的商贾们又赶紧围了过去,掐人中的掐人中,灌水的灌水。
  “这两位就是东南市坊最大的毛皮商和药材商。”牛三郎看了两眼,摇摇头叹息不已。
  他家也经营很多皮毛和贵重物资,但是牛家的货物大部分都存放在庄子单独的仓库里面,需要的时候再运送过来,所以即便商铺遭灾,受到的损失也不大。
  “县令大人,不能再等了,需得把部分房屋推倒,阻隔开来,才能避免火势蔓延。”守城的副将冉将军脸皱成一团,急声劝道,“与全数烧光相比,虽然推倒一部分未燃的房屋很可惜,但是这样也不至于什么都保不下来。”
  其余几个受灾还不重或者还未被波及的商贾大户也齐声劝说,李县令也是个颇为果断的人,一声令下,让人先推了那些火场边缘的房屋,若是有人阻拦,全数拉开看管起来。
  “西南角那边离护城河近,不若先开一条水道,让人可以将水龙送进来。”
  这水龙就是古代版的消防水管,用木车推行,末端有数个阀头可以放水。这样就避免了每接一桶水就得往河边跑一趟。
  城里只有三辆水龙,而且东南角跟西南角也相差不大,虽然不是人住得密集,却大部分被仓库占用,一时半会儿也搬不走。
  李县令下了令之后,西南角那块儿很快被平出一条路来,两架水龙虽然慢腾腾的,可有序的接放水总比之前一团乱来得好,加之那边也多是茅草棚屋,烧完了就没有了。相反东南市坊货物繁多,有些东西烧起来慢,可一旦烧着就难以熄灭。
  一场大火折腾到半夜才算熄灭,其间晕过去不少商户,更不用说那些贫民了。还有不少因为逃不出来而葬身火海的老人和孩子。
  陶倚君家这片还算好,没有被波及到。她留下了护家守院的必要人手后,便让家里的男仆们全部加入了救灾的行列。
  房屋被烧毁的贫民们一个个要么悲痛欲绝,要么僵若木质,虽然已是春天,可到底夜里寒凉,加上衣物家财全数被焚,好多人都不想活了,一个个往河里跳,救灾的人还得分出人手来救人,那场面恍若地狱。
  傍晚的时候,陶倚君就已经让人从农庄里运送了十几顶帐篷过来,虽然每顶帐篷面积不大,只能挤七八个人坐着,但也比露天席地的好。
  这些还是她当初开荒的时候,赶制出来让老兵士们在荒田旁边过夜用的,已经有小半年没动过了,翻出来看看也还好,没有被虫蛀鼠咬。
  在河堤对面的平地,陶倚君让人将帐篷一字排开,又使人熬了些稀粥分发下去。
  也是运气,今年李家商队送粮来得早,若是照约定的时间送过来,怕还赶不上这场灾难。
  陶倚君做出了表率,其他几个富户也跟着做了些安排,但是帐篷不多,其他人家也不会准备这个东西。只有施粥还能赶着趟,至少让被救出来的人能暖暖肚子。
  除开这些,陶倚君也让自己药坊的学徒们全数出动,帮着处理一些受伤的百姓,另外还派了几个手艺好的学徒协助城里的郎中处置救灾官兵衙役的伤情。
  也不是没有趁乱抢劫的,但冉将军是个火爆的性子,专门去大营借了人手,将那些趁火打劫的家伙全部揍个半死然后捆在路边。边城的民风本就彪悍,有些遭灾又被打劫的老妇人和小娘子,都抡起棍子要跟地痞流氓拼命。
  “火势控制住了,不过春日本就多瘟症,此番遭灾说不定还有疫情发生,大人可都安排妥当了?”
  牛三郎也忙了半宿,好不容易歇下来,找到李县令说了几句话。
  李县令已经一脸憔悴,眼袋黑青嘴皮发干,闻言只是点头:“已有准备,然……”
  他摇头长叹,牛三郎也明白他没有说出口的话是啥,毕竟这次火灾,南市三分之二都被烧毁,受灾的人数占了整个边城的四分之三,一个不小心只怕会造成动荡。
  “当务之急是要先安置好灾民,另外还得安排人将废墟清理出来,官府还要统计受灾的具体情况报至上级,诸多事宜迫在眉睫,大人若是需要只管开口,三郎不才还有几分人面,也能帮忙做些事儿。”
  李县令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拱手做谢。
  “大人也不必如此。”陶倚君一直陪坐在旁,看到李县令颓唐的样子眉头微蹙,“虽然此番遭灾必然会被追责,但也不是没有将功补过的机会。所幸受灾的人虽多,死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