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 >

第168章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168章

小说: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首《沉思》让所有人沉醉,冰兰都有种想要学的冲动。果然,程斌、雪兰、文英全部选择了小提琴。冰兰在老师的指点下买了三把小提琴及练习用的书籍曲谱。
  都安置好后,冰兰给大家做了计划,早上晨跑锻炼,回来听英语洗漱做饭吃饭,听广播。准备上学,中午回家做饭吃饭休息,晚上放学都先完成作业,读英语写单词。做饭吃饭,程斌、雪兰、文英去外面小树林练琴,剩下的一个练毛笔。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后自由时间。
  周末上午上课练习,下午自由活动。
  冰兰一天三顿回家,一个班的几乎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号人。第一学期都是基础课公共课。北大目前没有小课堂,都是大课,很多人去一个教室听讲。
  “谁是夏冰兰?夏冰兰有人认识吗?”生活委根据入学填报的家庭情况开始发放本月的助学补贴。助学金一共分三等:一等22,二等18,三等14,四等9。6,五等五块,六等0。冰兰的是三等14,。
  生活委问女生,女生也没人认识,后来班长一查,“这个夏冰兰跑家呢”
  “她不是唐山人吗?怎么跑家?”
  “也许是住在亲戚家吧,等上大课了在前面喊一声”
  生活委在《中国古代史》的课堂上一喊,所有人都认识夏冰兰了。
  “我可以不要吗?”
  “可以,这是学校根据家庭情况评估出来的,你要是不需要我可以申请退回。从助学金里除去你的名字,但是你确定你不需要吗?”她家不是只有一个爸爸赚钱吗?家里还有五个弟弟妹妹。还不算困难?
  冰兰只是怕麻烦,如果别人知道她在外租房,一定会提出疑问,到时候更麻烦。“我不需要”
  冰兰不要助学金,在这个一元钱能买一斤肉的年代,决绝了14元。本来不好奇的也好奇了,一个系的几个女生将冰兰周围的几个人换走。
  “我是历史的蒋招娣”“我是考古专业的方敏”“我是历史系的何琼”“我是曹华”
  “你们好,我是历史考古专业的夏冰兰”
  下课后,几个女生坐一起聊起来,“你为什么跑家?你的家在这边?”曹华道。
  “我弟弟妹妹在这边上学,我堂哥给我们租了房子”
  “哦,你弟弟妹妹怎么不在老家上学?”女人很八卦。
  “我堂哥说是这边教学好”
  “为什么都是你堂哥”
  “因为他是我堂哥”
  “哦!”几个人明白了,好像又没明白,“周末怎么安排?我们想去逛公园,要不要一起”
  “我要送我弟弟妹妹去少年宫,还要做饭”冰兰很不想跟这些人八卦。
  “ 哦,那你很辛苦,每天要做饭”众人眼神开始同情。
  “那你为什么不要助学补助?你还有那么多弟弟妹妹?”方敏终于想起他们来的目的了。
  “我堂哥说钱要留给需要的人,我们的钱够用就不需要补助了”
  众女打量冰兰,跟他们穿的差不多,感觉好像是好一些。
  “你表哥干什么的?”
  “卖鱼的”有完没?冰兰一一作答。
  卖鱼的也发财了?
  事后倒是没人再来八卦,邀了几次冰兰,都被拒绝后,冰兰的日子彻底清净了。她开始大量看书,历史的内容太广,她想鉴定一件东西,就要了解东西所处的时代背景。那就需要海量的知识做基础。
  冰兰觉得,不管是音乐还是书法都是陶冶人的情操,沉淀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品味,而书籍就是最好的催化剂,她拿出很多书,也出去淘书。如果不是她亲眼所见,真不知道现在的人是如此渴望知识。
  一个书报亭前面挤满了手拿人民币的人,大家都在买书买报刊,宁可少吃一口饭一顿菜也要省出钱来买书。还有人跟她一样去旧书市场和收购站去淘书。图书馆去晚了根本没地方,这种气愤感染着冰兰,她偶尔也会带弟弟妹妹过来看看大家努力的样子。
  “他们里面很多失去了几年书读时间,要想将那些补回来就只有奋进。我带你们来就是希望你们别后悔,人的一生时间太短”冰兰道。
  孟母为什么会三迁?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的确很大。冰兰就这样偶尔激励一下几个小的,作用显而易见。
  那时候的人们真的很能吃苦,因为他们被时代落下太远。干渴的土地需要大量的水滋润,压抑多年的人们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年底一个新文件又在大学生中激起千层浪。考托福,可以去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留学深造,有能力的走公派,公派没戏的靠自己。中国八十年代留学潮再次掀起来了!
  出国热引起英语热,冰兰在家几乎用英语与他们说话,录音机里播放英语,电视里播着《Follow  me》(跟我学),大街上关于英语的书籍早早被抢光。冰兰真想将《新概念英语》提早面世,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那些如饥似渴的学子。
  冰兰其实很忙碌,除了上课做作业,就是看书籍。还有几个孩子的衣食住行,春秋买秋衣秋裤外套。准备毛衣毛裤,冬季做棉袄棉裤棉大衣。她都是将布料送到裁缝那里请人做。棉鞋大衣花钱买。男孩子的棉帽子,女孩子的围巾、手套。
  往往是该用了才急急忙忙准备。雪兰后来就提前提醒冰兰,大姐说了,他们都不做,花钱都能解决。能花钱解决的不用占自己的宝贵时间。
  寒假了,夏建文过来接他们。给带了很多粘豆包、馒头,冷冻的蚶子肉、海螺肉,做熟的皮皮虾螃蟹,还有二十几条冻鱼。
  夏建文将东西都装在厢房的一口大缸里,“等你们回来吃,回去吧,大嫂生了个胖闺女,已经两个多月了,你们离得远就没告诉你”
  夏建文穿了一件蓝棉大衣,头上一顶栽绒帽子,脖子上还有一条围巾。“二哥找女朋友了?”
  “呵呵,大嫂帮着找的,等你回去了就能看见。她说你在北京,东西都比老家的好,那些粘豆包和炸糕都是她做的”
  “谢谢二嫂了,明天我们去逛街,买点年货带回去,我准备了一些,不过不知道还有二嫂。”
  夏建文呵呵笑笑,自己是应该给对象买点什么,过年是要去拜年的。


第270章 大姐 22
  连续采购了两天; 大包小包装了很多,小孩子们都是新衣服,两个嫂子奶奶是毛围巾。夏建文给对象买了一双皮鞋和一身衣服。冰兰主要买的是糖和点心。稻香村的糕点每家一份。本来想买干果,建文说他那里在卖。
  冬天水产少; 干脆搭着干货一起卖。两人去了一趟琉璃厂和潘家园,那边都是行家,建文拿了两件玩意让他们长长眼。却没想到都没赚到多少钱; 夏建文有点失望。
  “我又去了一趟南方,这边过去的人可多了,大庆能给的货少了很多,却想要老物件。我只卖给他几支野参和貂皮。下次再去东北我多弄点皮子给你们做大衣; 听说有钱的人家都穿。”夏建国告诉冰兰。
  “他们还没卖房子?”
  “听说有戏; 等有消息了就告诉我们。你为什么要关心房子?我们要买吗?”
  “只要他们卖,咱们就买,还有上海的; 你留心一下; 钱会越来越不值钱,留着钱不如弄点房子。老祖宗不是说有钱就买地吗?咱们没地,买房总可以吧”冰兰开始引导。
  冰兰将报纸上的事告诉夏建文; 赚钱要看报纸,违法的事要少做; 尽量不做。咱们算是有资本的人了; 就不能去冒险。
  卖水产一个月下来也能赚千八百的; 比上班强; 夏建文表示以后不再去倒腾私货了。自己有对象了,明年结婚,小命很重要。冰兰建议他可以建一个冷库,将水产冻上留到过年卖。就是大夏天也可以卖。
  夏志信在车站见到了孩子们,一个个都长高了,面色很好。女孩蓝棉大衣红围巾,男孩蓝棉大衣栽绒帽子。看着都是新的,心落下,孩子们都能把自己照顾好了。冰兰将一身中山装送给夏志信。这是她让裁缝做的,毛底料。
  “花那钱干哈,我随便就行”夏志信收到闺女的东西很不好意思。
  “二哥明年结婚,你也该有一身新衣服了”
  “哦,哦!”夏志信忙点头,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李锦绣将房间都生的很旺,半年丈夫心里都有疙瘩。他是怪自己对孩子不上心吧!她能怎么样?自己带着一个小的,一家子吃喝都要操心,再说不是有冰兰吗?
  看到很光鲜的几个孩子,心中不知道又是什么滋味。冰兰给建伟带了一身衣服,然后就是一堆吃喝。老赵氏过来看后,低声骂了一句喂不熟的白眼狼!她都不想想冰兰吃了她闺女什么?
  大家客客气气过完年,冰兰初六就走了。开学不久夏志信带着两个陌生人过来。
  “他们是市里对外办公室的同志,想找程斌了解一些情况”夏志信道。
  冰兰隐约猜到什么,对程斌点点头,“他就是我弟弟程斌,你们有什么事?”
  “哦,是叫程斌吧?”
  “是”
  “你爸爸叫什么?你妈妈叫什么?”
  “我爸爸叫程鸿业,我妈妈叫孙淑娴”
  “你还记得你爷爷奶奶,姑姑叔叔叫什么吗?”
  程斌看了眼冰兰,冰兰点头,“我爷爷程文中,奶奶徐翠环,姑姑程思齐,叔叔程鸿杰”
  “你爸爸有没有说过他们在哪里?”
  程斌摇头:“爸爸说他们都没了”
  来人呼口气,如释重负:“老夏,应该是我们要找的人”
  “怎么?他还有亲戚?”夏志信道。
  “美国那边提供的线索与孩子说的吻合,我们这就将消息告诉那边,程斌就在北京等着”
  夏志信等人走了还不知道具体怎么回事,办事的人嘴巴严,只是来核对资料的。
  “是程斌的亲戚在找他,估计没几天就要有人来了”冰兰告诉夏志信。程斌一直站在那儿,冰兰拉他坐下:“这是好事,可能是你奶奶家的人”
  “我不想去找他们”程斌低声道。
  “不去就不去,干啥一副苦哈哈的,该干啥都干啥,程斌就是多了个亲戚”冰兰从不将这种事当事。
  夏志信犹豫自己是回去还是等着。冰兰让他先回去,估计那边办手续,准备,订票,最少也得需要十天半月。
  程斌连续几天都有些精神恍惚,冰兰告诉他:“没什么,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就是亲戚来了也就是多个亲戚。难道为了多一个亲戚就不上学、不吃饭、不睡觉了?日子不是还得照常过?人要有个好心态才能成就大事。”
  程斌慢慢想通了,建华和雪兰倒是偷偷问冰兰程斌会不会跟着亲戚走。高文英不说看那紧张的样子也知道很关心这个问题。
  “放心吧,他不会走,户口还在咱们家呢!”冰兰不确定,先骗骗小孩子。
  人来的比想象的快,一周后的周末,小院迎来一群人,为首的是一对六十开外的老人,程斌的爷爷奶奶。后面跟的是叔叔婶子,姑姑姑父加上国内相关人员。
  老人从程斌身上找到了儿子的影子,抱着就是哭,众人跟着落泪。老太太将孙子拉倒怀里,“你长得很像你爸爸,这些年让你受苦了”
  程斌摇头:“奶奶,我过得很好,一点没受委屈,您不用难过。”
  老太太看孙子长得是很结实健康,面色红润,不住点头:“这要感谢收养你的爸爸妈妈”
  冰兰等人这才被拉过来与程家的人见面。程斌一个个介绍,“都是大姐一直在照顾我”
  夏家的孩子长得都不赖,尤其雪兰更好。程家人不住点头道谢,当介绍到高文英的时候,众人略微异样,一旁跟来的唐山办事人员道:“他们是震后重组家庭,这个女孩是女方带来的”
  众人明白,别看只有五个孩子,就是三个姓氏。除了每人得到了一支派克钢笔外,还有书包和学习用具。听说还带来了一车的家电。这是很多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就是不用卖了也有好几千块。
  夏志信一家赶过来已经是下午了,所有人被请到了北京饭店。长辈聊天的时候,冰兰被程思琪拉倒一旁问程斌的学习生活情况,因为侄子一直与冰兰他们在一起的。
  冰兰事无大小,一一告知,程思琪没想到夏家一直用心培养侄子,心中感激更是感恩。说起往事,程思琪道:“都是命吧,我们本来的印尼华侨的,大哥大嫂去美国留学。那时候他们没结婚,大嫂是他的同学,也是印尼华人。我们都知道大哥谈了一个女朋友,却没有正式定亲。
  五十年代末,印尼开始对华人加以限制,排华越来越严重。甚至公开杀人抢劫,华人已经没了立足之地。那时候很多人坐船转道香港回国。六零年印尼政府开始驱逐华人,我们就打算去美国找大哥,发了一封电报我们就坐船走了。
  那时候很急,你不走随时会被杀被掠夺走你一生的财富。而我们到美国后才知道大哥带着大嫂回去接我们和大嫂的家人去了。再想回去根本不可能,那时候很乱,回去也找不到”
  原来还有这事?冰兰知道印尼多次发生屠华人事件,原来六零年有发生过。
  “等在美国稳定后,我们就想办法找大哥他们。我们猜他们回去找不到我们应该跟着大嫂家人或独自离开。我们不敢想他们遇到意外,那时候什么都可能发生。
  美国没等到人,就去香港打听,香港没打听到,就托人在国内打听。回来的人大多定居在广州、香港。还有去别的国家的,人海茫茫,打听一个人很难。
  六。四。年我们才收到一封由国内转道香港再到美国他原来住所的一封信,那封信是大哥写的,报着可能被我们看到的希望。
  他说他跟大嫂已经到了国内,一直没找到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有没有事。总之他们都好,只是大嫂的家人不幸遇难了,他希望我们都活着。我们想来找他们,当时社会环境已经不允许了。没想到一等就是二十年。”
  很沉重,很无奈,老夫妻都没看到自己已经没了的孙子孙女,儿子最后一眼也没看到,就是尸体都不知道在哪里!历史就是这样残酷又无情,一行人又返回了唐山,他们要去祭拜亲人,却不知道去哪儿祭拜。
  经人指点,他们去了当时埋人最多的地方,那时候为了安全,都是挖一个大坑埋进一车或两车人。他们悼念亲人,也祭拜着无数亡灵。
  程家参观了儿子工作的地方,见了几个与儿子相熟的工友和领导。看了夏家的小院子,那一车家电弄的院子更加狭窄。最后就涉及到程斌去留问题,程家是想带着孙子走的,夏家不差这个儿子,大儿子就剩下一个孙子,当然要带着。
  夏志信没意见,尊重程斌的选择。老头老太太跟孙子商量了多次都无果。
  程思琪决定与冰兰谈谈,她觉得冰兰更能影响到侄子。“老太太是一定要带走小斌的,我看他很听你的话,这事请你一定帮忙”
  冰兰道:“你们不来,我的计划是让他去美国读大学,美国的教育领先于国内,他今年刚刚初中,小提琴也是刚起步。我觉得你们不能逼他太紧,让他有一段适应接受时间。
  美国是春季开学吧,你们就是想带走他也需要办办手续。我看不如暑期后接他过去,最迟过春节我一定说服他让他跟你们走”
  没有更好的办法,程家最终答应暑假接他过去,程斌要到寒假。寒假就寒假,总之是要年前去美国。程家留给夏家十万美元,夏志信婉拒,老娘媳妇都戴着程家给的金镯子呢,还有那一车家电,他怎么还好意思要钱!程家诚心实意,夏志信意志坚定。
  相持的最后程斌按冰兰的示意将钱给了小叔叔:“我长大了会报答爸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