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年的时候回去吧!爸爸更惦记你”
“今年我陪你回去”程斌过来安慰雪兰,两人真是很般配,站在一起是那么养眼!看来雪兰不用自己操心了。
程斌作为东道主带着众人游览,主要的文英和建华。冰兰约好程鸿杰,“北京那边在盖商品房,大概一千多一平米。我和我二哥要买几套,留着自己住也好。那里是首都,将来发展潜力一定很大。股票我想出手一部分”
“好,出手多少?现在长得不错”
“不可能总长,你看到美股会在长势很好的时候出现调整,或者暴跌。赚了就好,明年开春我们的股票全部卖出去。小叔叔也不要贪心,哪怕等它调整好后再买”
程鸿杰不知道冰兰哪来的信心,总之他拿代理费,照办就是。
冰兰套现了约两百多万人民币的股票。带回来跟建文在新开盘的方庄购买房屋。因为是北京第一批商品楼,楼房质量很好,有些积蓄的全部过来抢购,包括一些明星。
太好的他们抢不到,只买到了甲级(1700元……1800元)的六套,乙级(1400元……1500元)十套,丙级(700……800)十套。
两人分了分。夏建文犹如做梦,“我们投资赚了很多吗?”
“当然”
“为什么还要买房不去投资?”
“天有不测风云,投资有风险,可能血本无归。二哥你有时间多看报纸,多听新闻。股票有时候比洪水猛兽更害人,不懂就不要去碰”
“哦,我记住了,你读的书多,总之钱给你我放心,我们还有多少钱?”
“明年都出来,大概还能有七百多万人民币。
“为什么这么多?我们一共没投多少呀?”
“这里很多门道,例如我们拿了一百万去投资,当时一块八换一美元。我们第一次能买700多股票。这几年呢,股票涨了,我们当初一股可能赚了将近三千美元。700股就是两百多万美元。我们在换算成人民币。现在人民币不是一块八换一块了,而是三块换一美元。
你想想两百多万美元就是六百多万人民币,另外还有这两年我们的投入,所以除去我们买房,我估算了一下,还能剩七百多万人民币”
夏建文脑袋转了一会儿才转过来,原来不单单股票赚着钱,里面还有汇率问题。“这钱也太好赚了!哈哈!”夏建文不禁大笑。
“不要光看赚钱,有跳楼的,倾家荡产那种!所以金融很深奥,好好卖鱼,我们过几年还买房子。”
87年,冰兰将股票全部清空,88年全部投入,她不买别的,只买伯克希尔,让巴菲特帮她赚钱。自己踏踏实实一心研究文物鉴定。她已经成为潘家园琉璃厂的常客,只要人在北京就想每天过去看看,不去就像丢了什么。人就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进步。
她研究是只是唐宋时期的,接下来她要将重点放在元明清时代。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高文英和夏建华面临着是在本地上学,还是去美国。
两人不说话,那意思就是想去了。程斌已经顺利进入大学,“我让姑姑帮你们办就是,过去要努力”冰兰觉得自己说的是废话。
“大姐呢?”
“我可能继续读书”
“哦!”大姐是不是要读一辈子书?两人都这样想。
冰兰还要读书,夏志信有些不理解了,不找对象,不工作,只是读书。难道人可以读一辈子书?闺女儿子又要走了,在北京,夏志信没觉得离他远,他想看就能看到。可是为什么都要走?
不光是他的孩子再走,好多人都想出去,有的为了出去嫁给老外。难道外面就那么好吗?
冰兰带着两个小的回来了,看看家里人,一走最少一两年才能回来一次。
张向云赶在计划生育前生了儿子,夏建文的媳妇厉害,一生就是双胞胎,还是儿子!每逢有人说他赚钱不要命的时候,他就会很自豪地说:“我两个儿子!都要娶媳妇!”这是他最自豪的吧!
李锦绣脸上的笑多了几分真诚,准备了很多吃喝。夏建伟已经九岁了,在上小学,长得很像李锦绣。李锦绣有些发福,一直没合适的工作也就没上班。主要是不想去了,待的时间太久,她已经习惯了这种日子。
第273章 大姐 25
建文和张向云还有土地; 收秋的时候,夏志信一家会过去帮着张向云干干农活。每年没少吃人家的粮食蔬菜和鸡蛋,就是海产也没少吃。
闺女能去美国了,她是高兴的; 由衷高兴。家里的侄子侄女的没有不羡慕的。高兴之余李锦绣心里还有另一种滋味,她的闺女越来越像那几个孩子。对她很客气,没有亲近的感觉。其实她能感觉到闺女心离着自己远了。
但是她始终是自己的闺女,李锦绣觉得又开心了。夏家在夏建国那边办了一次酒席; 送送两个孩子; 也是找个由头聚在一起吃一顿。冰兰躲在厨房做饭,不然每个人都会问她有没有对象。
“知道大家都关心; 为什么不找一个?按你的条件找什么样的没有?”张向云笑道。
“就是不想找; 这辈子带了一堆孩子,不想再带了!有时间做点事。”
“你啊; 都带了好几个弟弟妹妹了还怕再带一次自己的?如果遇到喜欢孩子的男人或许你都不用带”
冰兰笑笑,自己一个人一辈子没什么不好。她不求别人理解,别逼她就行。
冰兰亲自送弟弟妹妹去美国了; 给雪兰等人租了一套公寓,除了时间点,没什么陌生的。购置东西; 然后是家人的礼物。
安排文英去见小提琴老师; 关于高文英的小提琴老师; 冰兰认真考虑过。程斌和雪兰大了; 两人已经出双入对。高文英也大了; 女孩子的心思是怎么样的?高文英很会隐藏,但是冰兰还是能捕捉得到一些细微。她不确定那是什么,是羡慕还是爱慕或者只是少女青春期对异性的吸引?
她心里很复杂,她希望看到雪兰的笑,同样不喜欢看另一个女孩心中流泪。所以她在寻找小提琴老师的时候很用心,高文英对音乐痴迷,喜欢小提琴,她就要尽心为她创造好条件。
只有这样才觉得心里好过一些,算是对她的弥补吧!她觉得真是那样她要负些责任,如果自己一开始就将她推开,就不会有这些苦恼。
冰兰还是第一次与高文英一起单独散步聊天,高文英长得属于另一种气质女孩,模样一般,但由内而发的气质让人能感觉她的独特。
“如果你想去其他学校,我会帮你找,我真心希望你过得快乐,能学有所成的,你能明白吗?”
“谢谢大姐,这里很好了,还能与哥哥姐姐们在一起,就像以前一样。我们都长大了,大姐也要多为自己想想”
“不用跟我客气,你叫我大姐,咱们就不是外人。不管遇到什么都要记得你还有我呢!”
“我知道,大姐”高文英突然抱住冰兰:“大姐,如果你是我的亲姐姐多好?”冰兰觉得有什么将自己的衣服湿透。
“我早就将你当成我的亲妹妹了,你和雪兰他们没什么不同”
冰兰轻轻抚摸女孩子的长发,任由她抱着自己。也许几个孩子里最孤独的就这她了!
几天后,冰兰将高文英带到了一位当地颇有名气的小提琴手那里。“这是我能给你找到的最好的老师,努力吧!”
“大姐,谢谢!”高文英眼里湿湿的,任何坚强的人内心都有她最柔软的一面。
冰兰没想到的是程斌大学选了临床医生。雪兰今年高考,她告诉冰兰,她学世界史,可能会考虑回国找个大学教书。当个老师也许很适合她。
高文英继续音乐,夏建华目标待定。既然都有了人生目标,就去奋斗吧!
冰兰很享受坐在户外听那小提琴的声音,一般都是程斌和雪兰合奏。而每天早晚的户外,经常能听到高文英独奏。一样的优美,是冰兰喜欢的《沉思》和《梁祝》《卡农》。
同样的曲子,高文英的意境远远高于雪兰和程斌,冰兰归结为天赋和心境。热恋中的男女绝体会不到乐曲中分离失去后的悲伤。冰兰越加心疼那个从几岁就跟着自己的女孩了。
冰兰回来继续在北大跟着老师做古瓷研究考察,偶尔参加个鉴定会,抽时间跟老工匠学学老家具的维护和整修。有时候带着学弟学妹去挖古墓,或者跟着老专家去对谋个大型墓葬清理鉴定。那种日子时间过得特别快,等冰兰将事情告一段落后,又是一年。
将那些学术性报告论文完成后,才想起自己应该去上海买房,这都89年了也该有房子了吧!
老上海都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眼下的浦东还没开发,房子没有新建的。
自己真的是来早了,冰兰打听着有没有人卖房,一问才知道,这里的房子很不值钱,几乎八千到一万就能买一处房子。路不好走,赶上下雨,到处都说泥泞。
好在能买,没多买,陆家嘴和以后城中心位置购买两套房子,只等着拆迁。北京房屋买卖开始火热起来,一万能买一个一般的四合院,两万就能买一个很大的院子。当然都是那种老旧的,真的好院子还是很值钱的。
将自己事情处理完,一年没回家,都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从北京匆匆到家看了看,夏志信告诉冰兰,单位终于分新楼房了,说是卖给个人,“大家都觉得贵,工龄短的一家都要上万块,老职工可能要三五千就能下来。”
“按您的资格能分多大?”
“咱们家孩子多,能分到边三的八十多平米户型。除去我工龄给的优惠,还需要九千多”
“哦,不贵,买了吧,我给你一万,住楼房还是很方便的”
“不用你的钱,这几年攒的够花了,只是你们结婚家里可能帮不上了。”夏志信有些愧疚。
原来这样,冰兰有些好笑,也难为他们了,每月几十块钱,一家子花,想攒钱很难。“没钱买的怎么办?”
“单位说是租,每月花租金。什么时候能买再买”
还是共。党。好!冰兰回来硬塞给夏志信一万,买了房子还要收拾,手里怎么能一分都没有?
夏志信有些尴尬地收了闺女给的钱。除了感慨还是感慨。自己的孩子都出息了,他却没为他们做什么。
冰兰叫出夏建文,两人找了一间茶楼坐下。将在上海办的两个房产证交给他:“我出去不一定会到哪个山沟,穷乡僻壤的,根本没信号。房产证你拿着。听到消息就去办理手续,我买的可能要拆迁。电话留的是你这里的”
“既然拆迁怎么不多买几套?”肖建文在商场已经摸到了一些门道。
“多了怕本地人不干,拆迁的时候做手脚。这种事沾点就行了,等那边盖起好的咱们去买就是,开始不会很贵”
两人研究了一下未来投资计划,冰兰告诉他股票又翻了一番。“我刚刚给了我爸爸一万块钱,你抽空再给他送两万去,要是有别人家不要的房子就买了。我们都回来还有地方住”
“行,这事交给我就是!二叔真是有福了!钱你就别出去,我手头还有不少,算是我孝敬二叔的吧!”
冰兰笑笑,算是答应了。两人背地里做的这些暂时都没公开,也不想公开。
冰兰回去便跟着教授和考古组的去南海了,那里发现了一艘宋代的沉船,里面装满了大量瓷器,需要他们配合整理。学术鉴定的离不开考古,那些搞了一辈子文物的老头脑袋里都装着东西。
其实冰兰身份有些特殊,她已经研究生毕业,学校暂时没有设文物鉴定博士课题。学校意思是想让她可以留校先从助教做起,带带学生。冰兰不想被束缚,又想跟着学校参加一些鉴定会活动。
她就是这么存在着,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老头们都跟她混熟了,从中指点一二。这对冰兰帮助很大,有的东西别人不说,你永远也看不透。这样一待就到了90年。
上海的房子拆迁了,夏建文笑着告诉冰兰:“你应该多写几口人”
“为什么?这跟拆迁有关系?”
“关系大了!这次拆迁按人头算,房子里有几个户口就分几套房。我们每套都能拿到三套房”夏建文笑道。
冰兰直拍头,真是的,早知道干脆把弟弟妹妹都写进去好了。世上没有后悔药,人也要知足。
老张氏在夏志信新房住了一个月后便离开人世,老太太自己都说活得值了!老头子活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她到老了却享福了,享受到了村里所有人没享受的福!
雪兰在92年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她与程斌在美国举行了婚礼。夏家人全部出席,除了冰兰他们都是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
婚礼是西式的,在新购买的一处山庄别墅举行,是程家为小两口准备的。绿草如荫,繁花似锦,冰兰将自己呵护长大的宝贝交到了夏志信手中,新郎用最动听的乐曲迎接世上最美的新娘。婚礼过去,新浪带着新娘去蜜月旅行了。
夏家的人住下接受程家热情款待,先在周边游。偌大庄园景色怡人,远处山岩上站着一个裙摆舞动的少女,凄美悠扬的音符从她的指尖流淌。依旧是那首《沉思》,同样的音乐却蕴含了不同的情感。
少女拉的很用心,很专注,那曲子是那么悲伤,悲伤地听了就想流泪,就想哭。少女不停地拉动琴弦,指尖在琴弦上不停滑行,乐曲带着舞动者的思绪随风飘向远方。帕格尼尼说小提琴的弦是用情人的肠子做的,所以它带着魔性。
它能深入你的骨髓,它能穿透一个人的灵魂,它能与你的灵魂对话。它能舞动出世界上最动听的乐章,它能将演奏者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宣泄!它的旋律是人与人沟通最好的纽带。
你能读懂,你能明白,你却无可奈何!冰兰深深陷入其中,将自己融进了那悲伤的曲子中
泪水模糊了视线,她发出由衷一声感叹。
就是那一声叹息打断了少女的思绪,打断了那悲伤的琴音。
曲停良久,“大姐”声音有些颤抖。
“你拉的非常动听,我相信你在音乐上更有成就”冰兰说完默默转身离开,她不想看到少女流满泪水的脸。谁都有自己的秘密,就让那秘密永远封存吧!
第274章 大姐 26
九十年代房地产有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冰兰谢绝学校的挽留在各地寻找自己喜欢的房子; 那些以后可望而不及的房子。
88年投资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每股由买入的单股三千多美元涨到了每股七万多。他们盈利了二十倍。冰兰提现后,彻底与夏建文分开。每人都拥有了上千万的资产和数处房产。
冰兰将自己部分钱再次买入伯克希尔。夏建文和程鸿杰跟了部分。她负责几个弟弟妹妹读完书后就没再干涉过他们的生活。夏志信与李锦绣一直在唐山生活,冰兰没有管过夏建伟,他爸爸足够能供养一个儿子。她更知道即使她不管也会有人管。
两千年左右; 冰兰很少出现在家人面前,她跟着考古队经常进入深山老林,荒漠原野。她一直是特殊地存在,感兴趣就跟着去; 不感兴趣谁叫也不走。
后来她与国外一些探险家; 考古队结伴探险,倒是被他们发现了多处有价值的古代遗迹甚至宝藏。朋友很多; 却没一个她想与其相伴一生的人。
QQ里不停闪动着头像; 那些都是与她相熟的人。有家人有朋友,科技进步; 手机越来越小,世界越来越小。
挨个看了留言,都是问她在哪儿?什么时候回来?或邀请她参加XX古迹探秘。。。。。。。
夏建国哥俩带着一队人马在唐山做房地产开发; 雪兰夫妻还在上海过着幸福生活,建华夫妻在深圳办了一个什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