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女配是大佬[快穿] >

第200章

女配是大佬[快穿]-第200章

小说: 女配是大佬[快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推开房间门时,外面的寒风卷着雪花往衡玉身上打过来。
  她看着白茫茫的雪地,轻轻垂下了眼。
  下了重药后,陆钦的精神劲逐渐好起来,但他的药物反应也很大,浑身上下经常莫名其妙发疼。
  不过,都能忍受。
  二月份考取会试时,陆钦像当初一样,亲送这些学子入考场。
  三月份殿试时,他依旧没能很好的习惯,不住的在为这些学子紧张。
  金榜题名叩谢师恩时,他一身红色长衫立在最前方,看着面前那四十多名意气风发的学子长揖到地叩谢师恩。
  入了四月,他的病越发加重,已经很难再下地,也不能轻易吹风。
  一觉睡醒,陆钦询问,“书院的玫瑰打花苞了吗?”
  衡玉温声道:“有不少都打了。依照规律,大概半个月后可以完全盛开。”
  半个月啊……
  想到刚刚做的那个梦,陆钦微微垂下眼,那他的时间也许只剩下这最后的半个月了。他想趁着这段时间写一篇文章,把自己这毕生感悟都记录其中。
  陆钦提出此事,衡玉立即答应下来,“那老师口述吧,您说,我代您写。”
  已至此时,陆钦想做什么她都会顺着。
  反正……也就这几日的时间了啊。
  在静静等待玫瑰花开放的这段时间里,陆钦昏睡的时间很多,偶尔清醒时都在口述文章。
  这天清晨,衡玉一觉睡醒,梳洗之后走出她的寝室,打算去蹴鞠场锻炼一番。
  路过玫瑰花圃时,她神色间露出几分惊讶——依照规律,这些花该是五日后盛开才对,没想到一夜之间,居然有这么多花朵盛放着。玫瑰的馥郁香味萦绕鼻端。
  看着这些灼灼如火、生机勃勃的玫瑰花,衡玉脸上不禁多出几丝笑意。
  她勾起唇角,心情轻快,也不打算再去蹴鞠场锻炼了,直奔陆钦的院子打算通知他此事。
  但门口打开,瞧着门后站着的陆钦已是一副穿戴整齐的模样,衡玉有些怔愣,“老师今天怎么起这么早?”
  而她没说的是,陆钦今天怎么这么精神,精神到面色红润神采奕奕,就像他没病倒时那般。
  如同——回光返照。
  陆钦眯着眼,看向外面那懒洋洋的阳光,“我冥冥中有种感觉,书院的玫瑰花是要开了。”
  “……我过来正是为了和老师说此事。”
  “那玉儿陪我去瞧瞧吧。”陆钦出声邀请。
  衡玉没作声,走到一旁扶着他,陪他一块儿往玫瑰花圃走去。
  陆钦今天精神劲好,话兴也很好,“我前段时间昏睡时做了个梦,梦里满园的玫瑰花全部盛开,我走在花圃间,然后你们再也寻不见我了。昨夜又做了个梦,梦中人告诉我花开了。原来人之将亡,冥冥中是真的会有预感的。”
  衡玉勉强笑应,“我不太清楚。”
  陆钦朗声大笑。自他病沉,已是许久没有这么畅快的大笑过了。
  “玉儿无需为我难过,天不假年于我,但我也看到了改革的大致方向,看到了盛世的雏形,我这一生已是了无遗憾。”
  他距离玫瑰花园只是几十来步的距离,已经可以瞧见那片灼眼的嫣红。
  瞧见两步开外有长椅,他温声道:“我有些累了,玉儿扶我过去坐下吧。”
  “游子北望,故乡迢迢。将士南望,故乡杳杳。”哼唱着这首送葬歌,陆钦在石凳上坐下,正好能面朝玫瑰花圃。
  他一遍一遍唱着,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微不可闻。
  直到最后——除了那刮过耳边的风声,再也没有其他声音。
  衡玉从椅子上站起来,快步走到玫瑰花圃里。她的目光来回张望,最后方才选中一朵玫瑰花。
  折下花枝,衡玉再次走回陆钦的身边,把这朵花轻轻放在他的手边。
  他手握花枝,倚着石凳靠背,眼睛轻轻阖起,脸色红润。
  好像只是坐在石凳上闭目养神一般。


第247章 泱泱千载书院
  陆钦下葬长眠那日,玫瑰花的花期正好到了,全部凋零于枝头上、泥地上。
  衡玉手上这一朵,大概是仅存的最后一朵。
  她蹲在墓碑前,把这朵开得正好的玫瑰花放下来。
  墓碑上的字是衡玉亲手所刻,她摩挲着上面的字迹,温声道:“老师,你就在这里好好休息,亲眼见证白云书院千载荣光,也见证改革成功、国家盛世安康。”
  “你要的箫。”身后,山文华用萧敲了敲她的肩膀。
  衡玉接过来,“多谢。”
  她改蹲为席地而坐,将箫抵在唇边,吹奏着陆钦哼唱过的那曲送葬歌。山文华也学着她的动作席地而坐,静静倾听,顺便送院长最后一程。
  待到一曲终了,衡玉转着长箫,“白云书院院长一职不能空缺太久,等到九月开学,你就要肩负起书院的责任了。做好准备了吗?”
  山文华深吸口气,“放心吧,我这一年多所学的东西,就是为了让我能更好的肩负起书院的责任。”
  衡玉侧头去看他。
  一身素服,背脊挺直,气质在这几年的磨砺中逐渐变得平和安定。有了几分温雅君子的感觉。
  等陆钦的葬礼结束后,衡玉继续在暗地里筹划。改革派的人已经在户部占据要职,现在正奉她的命暗查账册。
  三载岁月悠悠而过。
  这三年里,国库丰盈、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庞大的国家有了几分盛世的影子。而朝堂上,改革派和守旧派的争端愈演愈烈,改革派如今所取得的局面全部都是生生从守旧派那里撕下来的,两个党派之争早已是水火不容。
  这么多年过去,当初政治理想相合的众人或是为家族计、或是为自己计,书院第一届学子中有不少人都转投守旧派,曾经少年相交的众人在朝堂上刀光剑影。
  不过这段时间,两党之间维持了明面上的平衡。
  只因元宁帝病沉。
  此时,帝王寝宫中。
  衡玉正坐在龙榻边,握着元宁帝枯瘦如柴的手,“皇帝舅舅放心,我会好好辅佐太子殿下,让盛世到来。”
  太子穆嘉也在一旁,两眼垂泪看着他的父皇。
  元宁帝勉强压住喉间的痒意,对衡玉说:“三年前陆卿故去,当时户部右侍郎一职空缺下来,朕问你可要出仕,你推辞说身为弟子当为陆卿守孝,朕便一等再等等了三年。现在改革派势力已成,你可以顺势走到台前了。”
  “刑部左侍郎一职空缺下来,朕最属意的人选是你……”
  说着说着,元宁帝的精神就有些困倦下来。
  他轻轻侧着头,很快就闭着眼睛睡着了。
  当晚,国丧钟响,山河同悲。
  太子穆嘉在满朝文武的请谏下登基为帝。他登基后,很快下了一道圣旨,点衡玉入刑部,接任空缺的刑部左侍郎一职。
  在她之前,朝堂上从未有一名女性官员,更不必说是这等高官要职。
  但在圣旨颁布时,满朝几乎无一人可以反对。
  她这个官职,是凭借自己的实力生生夺来的。谁反对呢?谁的反对又有意义呢?
  在衡玉入仕后,镇国公傅岑致仕,回府颐养天年。所以衡玉除了刑部左侍郎一职外,身上还挂了镇国公这一爵位。
  又是两年,白云书院不局限于性别之见,招收下一名姓孙的女督学。随后,白云书院开始招收一切有志于学习圣贤之道的女学子,只要她们能够通过白云书院的入学考核即可顺利入学。
  熹平七年,边境掀起动乱。改革派中流砥柱之一的神威侯赵侃于边境力克众敌,接连拿下几场战役的胜利,不堕其父威名。
  本着“趁他病要他命”的想法,以衡玉为首的主战派在朝廷上据理力争,最后朝廷增兵十万赶赴边境。
  熹平九年春,狄戎政权被彻底打散,五十年内都别想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赵侃携此功劳回京,被册封为兵部左侍郎。
  趁着休沐日,他约着甘语一道上白云书院。
  果然,休沐日里衡玉一般都在书院里。赵侃把她和山文华拉去碧湖,四个人泛舟饮酒,顺便聊着趣事。
  赵侃朝衡玉笑道:“我们两现在的官职可是平起平坐了,小夫子你的进展太慢啊。”
  衡玉斜睨他一眼,唇角勾起,“前段时间左督御史空缺下来,陛下问我可欲接任此职,被我温声婉拒。”
  左督御史乃正二品官职,和六部尚书平起平坐。
  赵侃:“……”
  甘语和山文华纷纷出声嘲笑,“你说说这是何苦呢,非要拿小夫子和你比。”
  “就是,有些人啊就是过于不自量力。”
  衡玉直接拎起酒坛喝了几口,随意擦了擦嘴角,“灭掉狄戎还有羌人,待你灭掉羌人应该就够资格升任兵部尚书,记得在那个时候再来我面前张狂。”
  甘语和山文华又是一阵大笑。就连赵侃自己,也只得苦笑摇头,装作没听到她这一句话。
  熹平十五年羌人政权被打散,新政改革顺利完成,上至朝堂下至普通民生皆是焕然一新之态,盛世已至。
  凭此功劳衡玉被点入内阁,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权力之盛令人震惊。
  更令人震惊的是她的低调,以及熹平帝对她极致的信赖。
  白云书院创办三十年时,衡玉亲自督造一所院史馆。
  如同史书一样,这个院史馆里陈列的一切,就是白云书院自己的史书。
  在院史馆督造完成后,熹平帝亲笔赐下“院史馆”三字,并宣称自己是“白云书院不记名学子”。
  在这一刻,白云书院真真正正有了魂魄,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圣贤文化的代号。
  它彻彻底底达到了当年杜卢的评价——
  “这样一所书院,就是古之先贤前来,怕也是要动心的。”
  “讲究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白云书院达到了先贤所要求的极致。”
  白云书院创办五十年时,很多故人都化为一捧黄土,化为史书中的一个符号。白云书院依旧静静矗立在帝都郊外,历经岁月而不朽。
  在这个极为隆重的日子,书院第二任院长山文华身着鸦青色长衫,领着白云书院所有在读学子、所有从天南海北赶过来的历届学子,在山门外俯身叩谢白云书院所有先贤。
  是他们,成就了白云书院之偌大美名。
  礼毕,山文华缓缓转身。
  他早已不复少年时俊秀锐利,时光也已经将他打磨成这般温雅通透的模样。
  他看向一旁的石碑,看向石碑上的训言。
  历经五十年时光,时至今日,书院已经成功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训言。
  白云书院百年历史时,朝廷颁下旨意,将白云书院的创办日子定为朝廷的谢师日,在这一日天下间所有书院放假三日。
  而白云书院自己更是放假七日,将山门大开,让天下人尽览白云之盛景。
  时至多年后,燕朝逐渐走向末路。燕朝最后一任帝王荒淫奢靡无度,举朝上下怨声载道。
  蒙古政权在边境虎视眈眈时,末帝生辰将至。彼时国库空虚,末帝打算挪用仗时银两为自己庆寿。
  从白云书院中走出来的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力谏无果,悲愤过度,兵部尚书当场死谏,血洒御书房。
  蒙古兵临城下,攻克帝都。
  在蒙古兵临城下时,白云书院就一直在尽力转移馆藏阁中的藏书和院史馆中的字画。
  书院第五任院长白雨华动员呼喊,“只要书院之藏书和记载着书院历史的字画得以保存,白云书院的传承就永远不会灭绝。”
  “弦歌不绝,薪火相传,愿诸位佑我白云!”
  他一番动员,除了白云书院学子外,还有很多仰慕白云书院的士人都特意赶来,出力为白云书院转移字画书籍。
  蒙古攻占帝都后,身为天下士人精神支柱的白云书院难以幸免,被蒙古军队围堵山门,放火将这百年书院付之一炬。
  书籍的转移只是接近尾声,还有几万册书籍置于馆藏阁中没有得以转移。几百名白云书院学子舍生忘死,只身奔赴火场之中转移书籍。
  最后,大多身陨火场。
  国家凋亡,百姓被异族统率,白雨华眼睁睁看着那象征着书院魂魄的石碑被人生生敲碎,愤而殉国。
  蒙古统治期间民不聊生,他们入帝都方才半载,闽地就有人揭竿而起反抗蒙古,此人为白云书院第二十五届学子蔺书。
  他揭竿而起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相应。
  不过一年时间就顺利推翻蒙古统治,创立新朝“宋”,依旧定都洛阳。
  待到民生渐定已是过去十余载时间,宋帝下旨于白云书院旧址上重建书院。
  此旨一下,宋帝在士林间的声望达到鼎盛,天下人纷纷响应。
  依照保存下来的白云书院图纸,上千名工匠被聘请修建书院。各方士人、商贾捐赠大量银钱,希望书院能完全恢复原貌。
  在馆藏阁、院史馆一一修建完毕后,有上千辆马车缓缓驶向书院。里面装载的,就是十几年前那些被转移走的书籍字画。
  除了殉国的五位督学、病死的四位督学外,白云书院其余所有督学皆尽回归白云书院。他们回来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统计这些书籍字画可有丢失损坏。
  耗费近一个月,最后统计出来的结果是——当年被转移走的书籍字画,几乎完璧归赵。
  在那之后,白云书院经历过战火洗礼,也曾在混战中被毁。
  白云书院成为了华夏脊梁中的重要一脉。
  它一次次毁灭,一次次新生。
  千年学府弦歌不绝,薪火相传。
  作者有话要说:  ——有参考岳麓书院的历史,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百度一番岳麓书院。
  ——这个世界篇幅会这么长,是因为一开始设定的主角只是陆钦,但写到中途我又加了一个主角——白云书院。
  着重写很多人很多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突显白云书院。
  ——第二部 还剩下最后一个世界,三月底就可以完结了。


第248章 我有一间道观1
  两个穿着校服的女生在摆放着符咒的桌子前停留,时不时耳语一番。
  她们两个都是附近高中的学生,今天结伴出来玩,路过这家道观,觉得道观的名字有趣就走进了道观,一下子就被道观这些符咒吸引了目光。
  很快,身材娇小的柴悦通红着脸,侧过头去问懒洋洋坐在树荫底下喝茶的观主,“老板,你这里的桃花符多少钱一张?”
  她今天是出门玩,所以带的钱还挺多的。这家道观这么僻静,想来符咒卖的价格不高。
  像她闺蜜说的,不管桃花符灵不灵,反正不算贵,买一张也没什么。
  听到有人问价格,穿着一身青色道袍、头发用一根木簪挽起的衡玉放下茶杯,缓缓抬起头。
  她的脸一露出来,两个女生忍不住低声惊呼。这张脸艳若芙蓉,比电视上那些明星还要漂亮几分。
  不过这道观的观主这么年轻,看来桃花符是不可能灵的了。柴悦隐隐又有些后悔。
  衡玉目光落在柴悦身上——有淡淡的邪气缠身。
  她微微一笑,纠正柴悦的称呼,“这里是道观,要叫我观主。”
  柴悦微愣,连忙道:“不好意思,观主……”
  实在是这家道观太冷清,一走进来就是符咒摊子,完全不像个正正经经的道观,反而像个专门卖符咒坑游客的景点。
  “无妨。你我有缘,这张桃花符十块钱卖给你,顺便白送你一张辟邪符。”
  又做了个掐指一算的动作,“你房间的布局是不是改动过?现在是梳妆柜正对着你的床,每天清醒第一件事就是看到自己对面的镜子?”
  柴悦脸上流露出几分惊讶,“观主你怎么知道?”
  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