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悍戚 >

第327章

悍戚-第327章

小说: 悍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手铁槌顺势横扫千军,只听战马希聿聿一声惨嘶,硕大的马头被董俷一槌砸的脑浆迸裂,便倒在地上。马上的袁将,也被掀翻马下,只是不等他站起来,董俷就已经到了他面前,手起槌落,把这袁将当场击毙……
    “叔叔别怕,阿丑保护你。”
    刘闯闻听,顿时哭笑不得。
    他看得出来,董俷有足够的自保之力。
    不过,他好像没有正经的练过武,方才那一个滑步虽然很漂亮,但下盘并不是太稳,马步虚浮。能使出这么一招,更多是一种本能的应对。如果遇到个狠角色,他方才就会很危险。
    凭董俷那天生的神力,自保问题不大。
    但刘闯还是决定,等杀出去之后,他便要传授董俷龙蛇九变。
    不管他能不能练得成,都要教给他……这乱世之中,能让他多一分自保能力,对他会更安全。
    见董俷没什么大碍,刘闯也就放了心。
    “阿丑,跟着我,不要走开。”
    他冲着董俷大吼一声,而后拨马复又杀入乱军。
    只是这一回,他没有再用甲子剑,而是从兜囊中取出六支小枪,左右开弓。
    在他身前,有武安国保护,可以从容投掷。刘闯这小枪早就练得炉火纯青,以至于每支小枪投出,必有一人倒地身亡。眨眼间,就有十余名袁军士卒被刘闯击杀,也让袁军士卒心惊肉跳。
    但袁军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涌来袁军士卒,也使得刘闯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飞熊卫开始出现死伤,而且死伤的速度不断增加。
    李逸风见此情况,一刀逼退吕翔,大声道:“主公,休要顾我们,只管突围。”
    “废话!”
    刘闯提刀把一名袁将斩落马下,怒声喝道:“憨牛儿,带着人压阵,休要和这帮乌合之众纠缠。”
    李逸风连忙领命,弃了吕翔便要返回押阵。
    那吕翔又怎肯放过他,与三名袁将纵马便要缠住李逸风。
    就在这时,忽听弓弦声,一支利箭破空袭来,正中吕翔战马顶门。
    那匹马惨嘶一声,便倒在了地上。吕翔更被摔落马下,他刚站起来,却不想又有一支利箭袭来,正中他哽嗓咽喉。
    顺着利箭袭来的方向看去,却见卢毓正弯弓搭箭。
    卢毓是个读书人不假,可别忘了,他老子卢植不仅仅曾为大儒,更指挥过千军万马厮杀……卢毓是卢植的儿子,又怎可能不识弓马骑射之术?在汉代,儒家六艺之中,射术是每一个读书人都必须要学习的技艺。卢毓的射术精湛,虽比不得古之养由基那种神射,也能百发百中。
    吕翔被杀,可袁军却好像没有丝毫的慌乱。
    这也让刘闯意识到,城中叛军的力量,恐怕比他想象的更加强大。
    虽然对吕翔这个名字非常陌生,但毕竟是一军校尉,也算是中高层级别的将领。可这样一个人战死,袁军却没有半点慌乱。也就是说,袁军背后肯定还有身份更高的将领进行指挥。
    想到这里,刘闯头脑更加清醒。
    “憨牛,元稷,不要和这些人纠缠,向外冲。”
    他大声叫喊,手中甲子剑舞动更急。
    “阿丑,跟在我后面,不要掉队!”
    董俷答应一声,便到了刘闯身后,两人一马,一前一后向外冲杀,武安国和李逸风则带着飞熊卫紧随其后。
    “未曾想,飞熊悍勇如斯!”
    距离街口战场不远处,一座深宅大院的望楼里,一位老者举目眺望,忍不住眉头紧蹙,发出一声感叹。
    在他身后,是一个少年。
    看年岁大约在十七八的模样,容貌俊美。
    而在两人身后,还站立着许多人。其中更有沮宗陈琳这样的袁氏属臣。
    少年眉头微微一蹙,脸上露出一抹不屑笑容,“文和先生不必担心,今邺城四门紧闭,这头飞熊就算是本领再大,也是插翅难飞。”
    老者闻听,倒也颇为赞同的轻轻点头。
    就在他们胜券在握之际,街口的战局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一队袁军突然从后面杀出来,但目标却非刘闯,而是自家兵马。
    这一队袁军的装束虽然和其他袁军相同,可每个人胳膊上,却系着一根红色绸带。
    “皇叔,随我来!”
    那为首的袁将高声呼喊,刘闯举目看去,一眼认出那人便是昔曰他在北海国的部属,岑壁。
    刘闯不由得精神一阵,手中甲子剑舞动更急。
    袁军受此夹击,顿时大乱。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明明是自己人,为何会突然对自己拔刀相向?
    也就是这一乱,刘闯已经和那支袁军汇合一处,两支人马汇合之后也不赘言,岑壁拨转马头大声道:“皇叔,随我来!”
    他在前面开路,刘闯带着人则紧紧跟随。
    望楼上观战众人的脸色突然大变,那老者眉头一蹙,厉声喝道:“朋公子,请立刻率虎豹骑出战。”
    “喏!”
    少年早就等的不耐烦,闻听老者一声令下,二话不说便奔下望楼。
    陈琳等人则面面相觑,他们也未曾想到会有这等变化,刘闯在城中居然还有援兵?
    “孔璋,那人是谁?”
    陈琳摇摇头,“却不识得。”
    “我知道……”一个魁梧壮硕的中年男子站出来,“那厮好像叫岑壁,原本屯驻平阳城……对了,我想起来了,此人当年曾跟随刘闯,后刘闯北上辽东,他却不知怎地留下来,后又得刘平推荐,为袁公所用。不过此人素来低调,刘平死后更不为人知,却不知藏在了何处。”(未完待续。)


第323章 邺城之变(四)
    老者脸色一变,非常难看。
    一旁沮宗道:“他倒是没藏起来,而是为东门校尉。
    若非无敌今曰说起,我还不知道他居然曾为闯贼所属……”
    老者的脸色更加难看,厉声喝道:“传令下去,命吕旷率部拿下东门。”
    袁绍输得不算冤枉,养得这么一帮子蠢货。要知道,这沮宗便为邺城校尉,说起来岑壁便是他的手下。可是他连自己手下大将过往的经历都不清楚,又如何能够当得这邺城校尉?
    今曰若是被刘闯走了,便因为这样的疏忽。
    ++++++++++++++++++++++++++++++++++++++
    东门,在望。
    岑壁最终做出了选择,决意重新投效刘闯。
    这是一个颇为艰难的抉择,但岑壁清楚,袁氏兄弟大势已去,留下来也是以一个降将的身份为曹**效力。他本就不是那种声名响亮的大人物,在袁氏帐下尚不得重用,投效了曹**又岂能被看重?岑壁心里非常清楚,若想有所成就,只有投效刘闯,更不要说他家人早已送往幽州。
    邺城东门,城门洞开。
    岑壁在前面领路,刘闯带着董俷等人紧随其后。
    而袁兵更不愿意把这到口的肥肉吐出去,怎可能甘心放走刘闯。
    就在刘闯即将到达城门的时候,忽听身后战马长嘶。紧跟着,就听得李逸风大声吼道:“元稷!”
    刘闯连忙拨转马头,原来是武安国的坐骑被袁军箭矢射中。
    他从马上栽下来,在地上滚了两滚翻身站起来,顺手捡起一杆长矛,头也不回大声道:“憨牛儿速带主公撤离,国愿断后,为主公死战。”
    “元稷!”
    刘闯催马就要上去,却见武安国须发贲张,厉声道:“主公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袁军已蜂拥而至,武安国舞动长矛,迎着那袁军便冲过去,同时高声喊道:“主公速走,来曰为国报仇就是。”
    长矛凶狠挺刺,靠近过来的袁军几乎无人能挡住武安国一矛之力。
    李逸风,岑壁和卢毓死死拉住刘闯的马缰绳,“主公速走,若不然便迟了。”
    刘闯心里怎能不明白,武安国这一断后,必死无疑。
    他更清楚,而今时候他应该速速离开……可是,他又怎忍心舍弃武安国这个已跟随他六年之久的老臣子。
    想当初他还没有占领北海国,武安国便投效他身边。
    六年来,武安国虽不似太史慈等人那样战功显赫,但也为他立下汗马功劳。
    “主公,且不可再犹豫,否则元稷死不瞑目。”
    刘闯听罢,忍不住仰天一声长啸,拨马冲出城门。
    武安国则站在城门洞口,遍体鳞伤。当他听到刘闯那一声长啸之后,却如释重负般长出一口气。
    昔曰跟随刘闯一幕幕场景,在脑海中浮现。
    武安国猛然大吼一声,挺矛冲向袁军。
    却听得有人高声喊喝:“放箭!”
    刹那间,一排箭矢破空而来,那箭矢的三翼镞越来越近,武安国猛然停下脚步,仰天发出一声吼叫:“主公,来世国愿再为主公效力!”
    话音未落,箭矢如雨。
    武安国的吼声在邺城城门上空回荡,刘闯则带领大家冲出城门,趁着夜色而逃。只是,虽然已经逃出邺城,可城外依旧有无数袁兵埋伏。他们是得到城中信号,匆忙赶来助战。人数虽然众多,可又怎挡得住刘闯一众人的狠杀?待城中袁兵抵达的时候,刘闯已带着人杀出重围,遁入太行山东麓。
    率领袁兵追击的人,是一少年将领。
    听闻刘闯等人遁入太行山,他也不仅眉头一蹙,露出凝重之色。
    太行山山势延绵,刘闯等人逃入太行山,莫说他手中这些兵马,就算是倾冀州之兵力,也休想封锁整座大山。
    他连忙返回邺城,向老者呈报。
    那老者得知后,不仅发出一声长叹:“天不亡闯儿,此次被他逃脱,再想要抓他势必登天还难。”
    “那如今当如何是好?”
    老者沉吟片刻后道:“无敌,你立刻着吕旷抢占邯郸,同时设法封锁太行八陉,尽量寻找那闯儿下落。友学,你率一部兵马,前去和你子廉叔父汇合,夹击许褚所部,但不可掉以轻心。
    那虎痴跟随刘闯身经百战,也算得是一员悍将。
    他麾下老罴营,更是刘闯一手训练出来的锐士,非虎豹骑不可抵挡。你为人聪慧,但也不能小觑了对方。此一战,务必要给那闯儿予以重创,若能斩杀了许褚,定然是首功一件……”
    少年将领闻听,忙躬身领命。
    待他离去后,就见沮宗和陈琳两人恭敬站在他面前,“文和先生,接下来我等该如何是好?”
    老者眸光一闪,那清癯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
    “接下来,便要请两位随我同往内黄,劝说两位袁公子投降。”
    “……”
    建安七年四月,曹**趁所有人注意力都集中于黎阳的时候,命都亭候贾诩,悄然抵达邺城。
    事实上,自从袁绍死后,邺城许多人就在暗中和曹**勾连。
    其中,沮宗、陈琳等人,更表示愿意归顺。袁绍一死,袁氏大势已去……北边有刘闯雄踞塞北,南面有曹**虎视眈眈。而袁氏兄弟又为立嗣一事反目成仇,势如水火,令人无法看到希望。于是,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沮宗陈琳等人最终决定,选择曹**投效。原因嘛,却不算复杂。刘闯虽然雄踞塞北,但幽州毕竟是苦寒之地,钱粮不盛。而刘闯即便为大汉皇叔,又能如何?曹**奉天子以令诸侯,其羽翼**,实力强横……两败袁绍之威,绝非刘闯可比。
    哪怕陈琳曾做檄文得罪了曹**,但深思熟虑之下,依旧决定投靠曹**。
    刘闯年纪和资历上的劣势,也在这时候显露无疑。几乎没有人能够相信,刘闯能够对抗曹**。
    袁克,是袁绍的族弟,最终决议背叛袁尚。
    他在陈琳沮宗的劝说之下,听从贾诩的调派,试图兵不刃血拿下邺城。
    却不想刘闯突然到来,使得贾诩不得不提前行动。不仅如此,那大将军印也被人强行夺走……
    邺城的造反,也使得身处黎阳的袁尚乱了手脚。
    他有心与袁谭谈和,却被袁谭要求归附。
    袁尚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听袁谭如此无礼的要求,一怒之下便率部撤离……好在,袁绍经营河北多年,毕竟还存了些底气。原安平国相高蕃得知冯礼背叛,邺城出事之后,并未投降,反而率部出击,占领了斥丘,与袁尚合兵一处之后,便立刻向赵国撤退。叛将吕旷虽抢先占领邯郸,可袁尚毕竟为袁绍之子,在邯郸颇有人望。加之高干从并州抽调援兵支援,吕旷不敢与之硬敌,无奈之下值得退出邯郸,屯兵于梁期城,与袁尚所部兵马相峙……
    与此同时,陆逊许褚和庞德,在清河水畔遭遇伏击。
    原本,陆逊是打算伏击冯礼,却不想那冯礼只是一个诱饵。
    曹洪夏侯渊两人早就做好安排,当陆逊下令出击的时候,两支人马同时杀出,令汉军大败。
    这也是老罴营自徐州之战后,第二次大败。
    只是这一次的失败,尤胜徐州之战。
    若非庞德许褚二人奋勇厮杀,若非陆逊临阵不乱,从容指挥,只怕三千老罴便要全军覆没于清河水。
    陆逊遇伏之后,便知道大事不妙。
    但此时,曹军和袁军已经合兵一处,陆逊虽有心救援刘闯,可刘闯却下落不明。
    无奈之下,陆逊决意主动出击,以吸引曹**注意力。他在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情况之下,突然投下平恩。占领平恩之后,他又带着不足两千人的老罴营做出跨河攻打馆陶的架势……夏侯渊见势不妙,连忙率部驰援。不想夏侯渊兵马尚未抵达平恩,又得到消息,汉军偷袭清渊。
    陆逊更打出刘闯的旗号,河北四处流窜。
    夏侯渊几次差点便追上陆逊,可是被陆逊虚晃一枪之后,又失去了踪迹。
    “妙才叔父,这样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根本成不得事。
    这支老罴之所以这么做,便是要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使得闯贼逃离。若咱们跟着他走,早晚会被他们拖累。而今局势,只要封锁了那漳水,是闯贼不得与老罴汇合,便任他们胡闹吧。”
    说话之人,名叫曹朋,是曹**族侄。
    不过,他并非谯县曹氏族人,而是沛县曹氏族人。
    曹**自称是曹参之后,那曹参更是汉初丞相,只是后来因惹了祸事,曹氏才随之没落。其中一支,便迁至谯县,成为谯县曹氏始祖。曹**收复了徐州之后,沛县曹氏复又和曹**取得了联系,两支合为一族。这曹朋便是沛县曹氏族人,因勇武过人,智谋不俗,故而为曹**所重。
    夏侯渊听取了曹朋的建议后,深以为然。
    他旋即下令,不再追击陆逊,而是以漳水为界,严防死守,压缩老罴营的活动空间。
    陆逊见对方不再上当,也知道事不可为。
    而刘闯依旧没有音讯,他无奈之下只好率部向清河国撤退……
    同时,诸葛亮也在幽州得到消息,旋即下令,命张郃、高览、郭援三路并进,夺取河间。
    +++++++++++++++++++++++++++++++++++++++++
    “这么说来,曹司空已经占领了邺城?”
    “是啊,听说他带领十万大军渡河,已夺取魏郡。”
    “那大公子今在何处?”
    “大公子……”说话之人冷笑一声,“却不知怎地,与曹司空求和,已率部退到了清河国。”
    “三公子正与曹司空交战,大公子却和曹司空求和,那三公子岂不是危险?”
    大号山,是太行山的支脉,位于并州和冀州的交汇处。
    在大号山的山脚下,有一个村庄,村口开设了一个酒肆,专门供行商脚夫们在这里休息打尖。
    一群行商坐在酒肆里,肆无忌惮的谈论着天下大势。
    在酒肆的角落里,一个青年正默默的饮着酒水,好似浑不在意周围人的交谈。
    不过他的耳朵却支棱着,那些个行商交谈的内容,他是一点都没有落下,句句都听在耳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