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长姐怎么还没嫁人 >

第36章

长姐怎么还没嫁人-第36章

小说: 长姐怎么还没嫁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价格也着实是有些高了的,在翠峰村,上等两天也不过五两银子一亩,这五里桥竟然贵了这么多!幼金盘算了好一会儿,才决定道:“陈大叔,咱们还是先到地里瞧瞧如何?”对比过后,她才好做出决定。
  幼金在月家呆了十一年,自然也知道如何分辨一块田地是不是上等良田,到了五里桥往南七里一处叫侯家湾的村子外头,陈牙人说的十六亩良田便在河湾对过不远处。
  幼金倒是看得认真,围着陈牙人说的地方认认真真地转了一圈,又看了水渠,又下手看了看土,倒算得上满意。
  陈牙人没想到这小姑娘还会看这些,原来心里还有些看轻,如今也不敢再这么想了,顶着大太阳,笑着说到:“苏家姑娘,这地是真不错,难得的连成片的十六亩良田,灌溉也很方便,边上就是官道,只除了离洛河州远些这点不好,旁的都是一等一的好,不然也不敢要七两银子一亩不是?”
  幼金点点头,不过却也没说要立时买了下来,只道:“陈大叔,咱们绕回去看看五里桥那的再说吧。”
  陈牙人也理解,毕竟买田地不是小事,点点头,两人上了骡车便往五里桥回了。五里桥这处的良田只有八亩,就在河东边民居的后边,距离五里桥河倒是有些距离,灌溉不像侯家湾那边便利。
  看完五里桥的以后,幼金心中已经有了定夺,自家才搬来五里桥不过数月,这就要买这么多良田未免也是太扎眼了些,万一招来心怀不轨的人那可就麻烦了,相较之下,侯家湾那处已经胜出。
  幼金与陈牙人一前一后地走在河基边上往苏家去:“陈大叔,那侯家湾的地能否再便宜些?”
  “你若是十六亩都要了,算六两七钱一亩如何?”陈牙人想了片刻,便给出了一个还算优惠的价钱:“苏姑娘,那处地是真不错,又平整又便利灌溉,还难得是连成片的。”
  幼金推开院门,院子里原本或坐或趴的四条狗立马警醒起来,见原来是自家主子,便都摇着尾巴走了过来。幼金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它们让开,然后请陈牙人进来:“多得陈大叔我们一家才能在洛河州安家落户,今儿个也进来歇歇脚,喝口水。”
  陈牙人不是第一回 到这处宅子来,可之前每回来都觉得鬼气森森的,倒是今日再来,只觉得院子里人间烟火之气十足,那个荒凉的鬼宅已经变成了一个温馨齐整的农家小院。陈牙人坐在幼金搬过来的小凳上,喝了口苏家秘制酸梅汤后,才舒服地叹了口气:“看来你们在这住得挺好,想必跟那秦家姑娘也算得上是有缘人了。”
  幼金笑了笑,也不说什么,把话题往侯家湾的地上拉回来:“陈大叔,这六两七钱一亩着实也是贵了些,六两五钱,若是主人家肯,那我便都买了。”
  六两五钱,已经不是陈牙人能说了算的,他想了想,便道:“成,那我明日再去一趟侯家湾,若是主人家同意,我一准儿给你带信儿来。”
  两人说完事,陈牙人也歇够了,便笑着跟幼金道别,并约定了明日午后他再过来一趟。


第61章 开凿运河
  第二日中午,苏家人吃完午饭才没多久,外头便传来了敲门声。幼金取了擦手的帕子将手擦干,然后才往前边儿去:“来了!”心里还想着这个点来的应该是陈牙人了。
  果不其然,门外头站着的正是从侯家湾回来的陈牙人。
  一见幼金,他便笑呵呵地拱了拱手,道:“苏家姑娘,这事儿成了。”那侯家湾十六亩良田的主人等着钱使,幼金虽然压了压价,不过也还在他的接受范围,便忍痛点头同意了:“只是有一点,那地里种的庄稼还得是他家的,地要等秋收过后才归你,你看这?”
  幼金不是那种要算到尽的人,想来那户人家在粮食都未收割就要卖地,想必也是家里出事急用银子吧?便点点头同意了。
  买卖双方都同意了,那这笔生意也就成了。幼金回房取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另十两银子出来给了陈牙人:“还有劳陈大叔帮我跑这一趟换了红契回来。”
  陈牙人倒是没想到苏家看着破破烂烂的居然还有银票,一时还愣了神。听幼金这么说,才赶忙接过银子:“苏姑娘这是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做牙人该做的不是?”
  陈牙人办事效率也快,第二日下午便将红契给送了过来,还另外退了幼金几两碎银:“苏姑娘,田地钱是一百零四两,换红契的税费是一两六钱,另牙人钱收你三钱银子,统共是一百零五两九钱。”大丰买卖东西牙人钱惯例都是由买卖双方各出一份,像陈牙人这种一次牵线卖出了十六亩地,两边牙人钱加起来怎么也有半两银子了。
  幼金笑着收下了陈牙人递过来的碎银子跟红契,看着红契上端端正正地写着“苏幼金”三个大字,便笑眯了眼:“多谢陈大叔。”
  陈牙人笑了笑,道:“苏姑娘日后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我自然尽我所能给姑娘寻到价钱合适的好田地。”
  幼金笑着点点头,然后送走了陈牙人。
  将红契放在正房的桌上给苏家众人展示了一番,众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仿佛这上头能看出一朵花儿来一般。
  苏氏咽了口口水,有些不可置信地问到:“这十六亩地就都买下来了?”陈牙人来家里的时候,为着避嫌,苏氏并没有露面,只是隐约知道女儿要买地,哪曾想她一口气买了十六亩地!
  幼金笑着点点头,然后将地契收起来,说到:“哪怕咱们家将来没银子了,好歹手里还有十几亩地不是?总不会吃不上饭不是?”摸了摸依偎在自己怀里的小七已经没那么枯黄的发丝,笑道:“总要给我几个妹妹攒些嫁妆才是呀!”
  听到幼金这么说,几个还不通人事的妹妹都“哄”地笑了,倒是苏氏这才惊觉大女儿这是在为几个孩子将来铺路呢!想起自己没有一分嫁妆嫁进月家,手里紧巴巴的过了十几年,心底便十分赞同女儿的做法:“咱们手里不是还有银子?要不再多买些地?”苏氏在乡里长了一辈子,自然是觉得土地才是最有保障的,经大女儿这么一说,还生了多屯些地的想法。
  “娘,咱们如今有十六亩良田,加上家门口还有四亩荒地跟好几亩洼地呢!”幼金笑着说到:“手里的银子总要想法子要继续生银子才是,总不能坐吃山空。”如今手里还有五百多两银子,在洛河州也将将能买个临街的小铺面,自家都是弱女子,如果能卖东西赚钱总比土里刨食轻松多了。
  苏氏听女儿这么说,也不再发表什么意见,毕竟这银子都是女儿赚回来的,幼金想怎么花便怎么花就是了。
  ***
  再说肖临瑜那头,这回回来洛河州一是为着修葺祖坟,以便明年回乡祭祖;二则是为着洛河州设立内河航道一事。肖家虽不是做航运发家,不过从肖临瑜父辈起便开始涉足内河航运这一块,加上如今肖家二叔在朝户部为官,有他的庇护之下,肖家在内河航运这块就更吃得开了。此次肖临瑜从京城北上洛河州便是因为朝中有消息,圣上要将内河航道通到洛河州这块,肖家便先人一步赶回洛河州来了。
  而如今洛河州城镇附近的水道最宽的除了水流湍急,不适宜内河航运的洛河以外,也只有五里桥这条不过四五米宽的河,若真要做内河航运,要么只得另外选址,要么就是开凿运河河道。肖临瑜来之前二叔曾说过圣上心里还是想开凿河道的,只是开凿河道花费颇大,一时间也还没做出定夺,因此肖临瑜到洛河州这十来日,一边等着京中的来信,一边则是四处探寻洛河州附近的可以开辟内河码头的地方。
  肖家别苑中,肖临瑜手里拿着京城八百里加急的信展开细细读了一遍,然后放至烛火上点燃,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跟厅中间站着的中年男子说到:“圣上心意已决,二叔信中提到要沿着洛河州南边的河开挖,如今河道不过一丈左右,估摸着是要挖到五六丈宽,向南五十里接到通往京城的运河中去,如此一来,洛河州的内河航运也算是通了。”
  那中年男子是肖家的生意上的得力助手之一,名唤肖韩,打小跟在肖临瑜父亲身边伺候的,这回肖临瑜到洛河州来,肖家家主便将肖韩派了过来协助他一二。肖韩听完大少爷的话,便道:“先前二老爷不是说朝中银钱紧缺,怎地还要开凿运河?”
  “二叔说了,圣上有意让民间有涉足内河航运的商贾集资开凿运河,等运河开凿通运以后,凡是参与开凿运河投资超过十五万两的,即可免除内河航运赋税十年、海外航运赋税五年。”肖临瑜将肖二老爷信中提到的均说与肖韩知晓:“内河航运一年赋税银子不多,可外海航运,光是我肖家,一年赋税便已近三万两,这笔买卖,只赚不亏。”
  外海航运风险虽大,可利润更大,肖家的账上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是从外海航运那头来的,若是能减免五年外海航运的赋税,着实可观。肖韩拱手称是:“朝中要一口气拿出十五万两来,那些小的航运人家自然也是承受不起的,这样一来,能在这里头分一杯羹的便也只有咱们这几家老熟人了。”
  肖临瑜点点头,道:“洛河州要开挖运河的消息一旦传出,沿岸的土地价格想必也是要水涨船高,肖韩叔叔,你这两日辛苦些,洛河州城镇外沿岸两三里的地都可以先收着了。”如今洛河州外头的地地价也不贵,几两银子一亩的地收回来,只等开凿运河的消息传出去,那便是翻个数十番的价钱。
  肖家动作快,其他几家做内河航运的人家速度也不慢,不过三五日,洛河州外头沿河两岸的田地便都被这几大家收入囊中。原先不过八两银子一亩的良田,如今已经炒到了二十两一亩,就连幼金家原先买下来的四亩荒地,如今也都身价涨到了十两银子一亩,如今洛河州城里城外都在传着洛河州要开凿运河的消息,那些早卖了田地的人不少都捶胸顿足,懊恼不已,一时间整个洛河州都陷入一种癫狂的土地抢购风波。
  ***
  苏家如今在城里卖酸梅汤,这样的消息自然也不会错过,今儿已经是幼金第十七回 听到有客人跟自己提起五里桥要开挖运河的消息了:“苏家丫头你听说了没,你们五里桥那边儿要开挖运河了!你们家要是在河边有地啊,想必能挣不老少银子吧!”这回跟幼金说八卦的是一个比较熟识的妇人,大约知道苏家是住在五里桥那头的。
  幼金笑着叹了口气:“我们家要是有地,如今我就在家翘着二郎腿等人伺候了,哪里还要在这顶着大太阳卖酸梅汤,您说是不?”
  那妇人一听,觉得也是,便叹了口气道:“也是,你说这真是人各有命,谁能想到那些荒地如今也能卖十几两银子一亩呢?早知道是这样,我就早早叫我们当家的砸锅卖铁也要去买个十亩二十亩的了。”喝完酸梅汤,又打包了一竹筒带走,那妇人才叹着气儿走了。
  至于“家里没地”的幼金,心里至今都十分庆幸自己前段日子在侯家湾买完十六亩良田以后,又在自家原先的荒地边上又买了六亩,本来是想着凑个十亩的,那时洛河州要开凿运河的消息还未传出来,所以幼金还是以二两银子一亩的低价买入,倒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参与这次投钱开凿运河的共有十家,不足半月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便凑足上交朝廷,银钱足够,五里桥外的开凿运河也提上了日程,只等夏季过了,等秋季枯水期来临,便可以开凿运河。
  对于商人而言,运河的开凿是便利走商,可于朝廷边防而言,洛河州是大丰北边的要塞之地,一旦爆发战争,走水路运送粮草要比走陆路快上一半时日不止,当今圣上虽已年迈,不过对于军事方面也是十分有成算的,为着大丰万代江山,开凿洛河州运河也是势在必行。
  可一般小老百姓可不懂这些,他们只在乎自己能不能挣到银子,能不能吃饱肚子,朝廷大事跟他们自然没多少关系,比如幼金。


第62章 河工宿舍
  看着突然间越来越多人的洛河州,幼金便知道开挖运河一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了,开挖运河想必要不少劳力,这些开挖运河的人不一定都是洛河州的人,那他们的衣食住行便都成了问题,这便都是商机。
  “你要找人盖房子?”何浩真不知道是说苏家人有远见好还是说她们运气好好了,谁能想到苏家几个老弱妇孺,花那么些银子买了这么多荒地下来,本来自己还觉得人家傻,没成想转眼就来打脸了,傻的是自己啊!“你们家如今房子不够住了吗?”
  幼金笑着解释到:“我瞧着这洛河州如今人来人往的,怕是修建运河一事也是板上钉钉,想着在荒地上盖些茅草泥砖房,多多少少也能挣些银子。”苏家如今在距离五里桥河边大约一箭之地的距离的十亩地,只有四亩是种了东西的,还有六亩空着,若是盖些房子,将来租给河工当宿舍,倒也是生财的法子不是?与苏氏商量过后,幼金便来找里正找人帮忙了:“我们家在五里桥也没啥熟人,所以就想找里正叔您帮帮忙,找个工匠队。”
  何浩心中感慨万千,也怪不得人家苏家人日子过得好啊!这苏家大丫头还真是敢想敢做,何浩点点头,道:“成,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如今整个五里桥就苏家一家在河西边有十亩空地,自己若想趁着这开凿运河的东风挣些银子,也要跟苏家搞搞关系才行了。
  “那就多谢里正叔了,等房子盖好,到时赵婶子也可以做些包子馒头啥的到那边去卖,多少也能挣够一家老小花销的。”幼金自然知道有来有往,若光是你一家把银子都挣了,旁人不得眼红死?
  一旁的赵春华听完便眼前一亮,她们家大儿子在洛河州的私塾读书,每年都要抛费不少,若是能多挣些银子,倒也是不错:“成啊!到时还要靠幼金你多多帮衬我们才是了!”赵春华真是越来越喜欢这苏家大丫头了,嘴又甜还会来事儿,就是年岁还小,不然娶回家当儿媳妇倒是不错的选择。
  跟里正说妥以后,两日后,一支十八个人的施工队便到了河西边儿的荒地上按照幼金的设想开始打地基建造房子。幼金的想法也很简单,宿舍主要是分成两种,一是大通铺,一间房能住下二十个人;另一种则是小单间,小小的炕床,再配上简单的桌椅板凳,这种则是为河工中的管事准备的。
  河西边盖房子的动静也惊动了不少五里桥的村民,往河西边来看热闹的村民越来越多,对突然间发起来的苏家,有羡慕的,也自然有眼红的。幼金也懒得跟他们计较,如今家里的狗崽子已经长大到可以看家护院的时候了,为着打消有些心怀不轨的人,还特意牵着大黄小黑在村里转悠过几圈,看着渗着寒光的牙齿,威风凛凛地跟在苏家小丫头身后的狗,确实吓退了不少有想法的人。
  如今苏家众人的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每日卖着酸梅汤,然后带着几个妹妹锻炼身体,训练狗子,还加上一个上山挖金蝉花的工作,幼金的日子可以说是充实了不少。日子一天天地过,转眼就到了七月流火季节,苏家河边上的一片房子已经盖好了:幼金采取的是跟一般民居差不多的格局,只有一个大门可以出去,分为正房跟东西厢房,不过全都是做成了大通铺,没有厨房,增加了淋浴跟茅房的数量,后院也没有仓库,也都做成了大通铺的房间,这样一个前后两个正房、东西厢房两侧共六个大通铺房,最多能容纳一百二十人住下。
  至于大通铺房旁边的则是盖得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