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情殇-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面也是让你远离风口浪尖,是非纷扰,你的身份暴露已经不适合再出落人前了,外人难免会对你心怀偏见。反正你的身子也不好,正好辞了这些纷扰安心养病。从前你倾力护我,如今我也要为你撑起一片天。夫妻之道难道不正是如此么?所以……今后都不要再说傻话了,洛北的隐患……早在父皇决定挥军北上之时就结下了,就算你劝服了一个巴音,说不定还有其他人站出来,要想永绝后患……怕是朕的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了,我能做的只有尽量避免战事,借着一年又一年的守卫让国库充盈,朝廷兵强马壮,这才是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啊……等到朝廷真的足够强大了,就交给后世之君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吧。至于朝臣们,天下人……亦或是后世之人,说朕懦弱也好,怯战也罢。至少在朕的有生之年不想发动战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南宫家与你乞颜家,还有草原的百姓饱受战火之苦,难道还不够吗?答应我……不要再做以身涉险的决定了,我已经不想再失去。”
齐颜听的阵阵心酸,握紧了南宫静女的手:“都听陛下的。”
南宫静女:“你有功夫不如帮朕想一想如何做防守工事,将草原之兵尽数拒于洛川之北才是首要。”
夜里,南宫静女又在齐颜的寝殿留宿,白日里南宫静女袒露衷肠,夜里自然难免一场极尽缠绵,相拥而眠……
可是,齐颜却做了一场噩梦,梦到自己小时候,父汗大败而回,气急败坏地在王帐内和几位王爷吵架,自己偷听到了战事的惨烈。
梦到了父汗对自己最后的教导,让自己照顾好妹妹,等待弟妹诞下后父汗和母亲就去找她们……
齐颜猛地睁开了眼睛:“父汗!”
叫声惊醒了南宫静女,她听到齐颜叫“父汗”便知是做了噩梦,此时天还没有亮,却能清晰地听到齐颜粗重的喘息声,南宫静女虽然疲惫,却也没了睡意,抬手拭去了齐颜额头的汗珠,柔声道:“做噩梦了?”
齐颜呆愣了好久才回神,侧过身搂着南宫静女的娇躯,自己则缩成了一个虾子:“梦到了父亲。”
南宫静女叹了一声,在齐颜的唇角落下一吻:“对不起。”
突然,齐颜的脑海中灵光一闪:“陛下!”
南宫静女吓了一跳,看着齐颜:“怎么了?”
齐颜却苦笑了一声,沉默了。
南宫静女:“怎么了?不要吓我。”
齐颜:“没什么,只是……有法子了。”
齐颜觉得有些讽刺,本是不想说的,可看着南宫静女期待的目光,又想到南宫静女百日里的表白挣扎了片刻,还是决定说出来。
当年……乞颜·苏赫巴鲁战败后,曾回到王帐与几位托孤王爷商讨军政,年幼的阿古拉在帐外偷听了一耳,听到自家父汗气急败坏地说道:“渭国人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然一夜之间就筑起了一座冰城!他们在城中放冷箭,我们的人损失惨重……”
长大后的齐颜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洛北寒冷,滴水成冰,只要找到水源很容易就能浇筑一座城池出来……一件已经快要遗忘的往事,却因为一个梦而鲜活起来。
齐颜在心中喃喃道:父亲,难道是您在天有灵,亦不希望南北再生战事么?
南宫静女既然说了不想再见操戈,只要草原不过分,朝廷就应该不会起兵,自己便信她一次吧。
齐颜:“陛下,可否答应臣一件事?”
南宫静女:“你说。”
齐颜:“若草原人……没有踏过洛川,陛下能否不要挥军北上?”
南宫静女:“只要草原不反叛,我自然不会撕毁协议,不过……我可以答应你,即便草原反叛,只要他们不打过洛川,朕便不会做得太绝。”
齐颜:“好。”
于是,齐颜将这个浇水铸城的法子告诉了南宫静女,并说道:“陛下大可在洛川结冰后直接在洛川上修筑一道工事,只要有足够的水即可,在城墙上架设大弩用作防御,这样做基本不用花什么银子,而且待到工事融化洛川的冰层也不稳了,如此年年反复,洛北便再无进犯的可能。”
南宫静女听完眼前一亮,一把掀开被子,急急忙忙穿上了衣服。
南宫静女:“你再睡会儿,朕要去找工部商议此事是否可行。”
齐颜:“陛下……别忘了与臣的约定。”
南宫静女穿好衣服后,坐到床边,郑重地对齐颜说道:“我知你心,也替这天下百姓感谢你的大义,朕答应你,只要能将草原拒于洛川之北,朕绝不挥军北上。”
285
惟愿一梦终不醒
齐颜的提议很快得到了通过;工部尚书更是盛赞女帝陛下,曰:陛下奇谋之才,吾等策马所不能及也。
南宫静女听到如此赞誉自然是欢喜非常,她的缘君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这样耀眼夺目,若是没有她的这个计策;还不知道朝廷要多么被动呢。
工部联合户部算了一下,按照齐颜的这个计策;不仅绵延工事朝夕可成;而且工程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需要在冰城墙上架设一些大弩和投石车,这些根本花不了什么银子;最主要的是:这道工事可以直接修建在冰封的洛川之上;一方面可以用冰凿在冰封的河面上凿出几个窟窿来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洛南之地赢取战略纵深,简直是一石二鸟的妙计!
不日;太尉公羊槐便点了五万精兵,连同工部官员,御医团以及过冬的粮草向洛川进发。
又过了一个多月,京城也降下了第一场大雪;与雪花同来的是一封急奏;上奏人正是太尉公羊槐;还有一个被蒙了红绸缎的物件被一同送到了朝堂上。
观这红绸所遮之物,高三尺由余,四四方方;南宫静女命人将红绸撤去,红绸之下竟然是一块石头,不知这石头表面蒙了何物,竟泛出绿莹莹的光泽,而且仔细一看上面居然还有字!
南宫静女展开奏报一看,公羊槐先是报告了洛北之行一切顺利,御医在井水中发现了毒素,解药正在研制中,目前将士们的饮用水已经由井水改为了江水,待解药研制出来以后,所谓的瘟疫就会消失。
公羊槐还说,这毒非常之蹊跷,因为按照渭国的习俗凡是饮用井都会在里面养一切活物,比如龟,鱼,青蛙等,防的就是被人投毒,可是井中的动物都还活着……人却偏偏中毒了。
这也是为什么军中将士会大面积中毒的原因,井中尚有活物谁也不曾想到井水中会有毒!
好在公羊槐事先得到了南宫静女的暗示,按照这个思路逐一排查,分别在每个井中取水,经过御医研究发现:这种毒居然必须要遇到酒才会毒发!
此时的洛川已是冬天,烈酒是将士们夜里用来驱寒的必需品,夜里冷了喝上一口保证身体暖融融的,所以才会出现如此大范围的中毒事件……
而这块石头,是公羊槐在洛川上发现的……
他们抵达洛川之时洛川上已经薄冰,一望无际的洛川之上这块石板尤为醒目。
试问江水上怎么可能浮着石头呢?
渭国本来就十分笃信天命术数之说,公羊槐不敢怠慢,命人将这块石头抬了回来,见上面竟然还有一首诗。
公羊槐研究了好一阵也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在工部官员的建议下,将这块石头蒙了红绸送回京城。
南宫静女放下奏报走下御阶,来到石板前一看,石板上果然有字:“龙怪潜溟波,凤阙澄秋色,相去日已远,和光起禁城,可怜寒食月,保境需安民,太液仙舟迥,平时怀独往。”
南宫静女秀眉微蹙,这是什么歪诗?简直是狗屁不通。先不说内容一塌糊涂,连最基本的平仄也没对仗工整。
南宫静女自小就是不太相信这些风水术数之说的,求神拜佛更是能免则免,几乎是看到这石板的同时,她便本能地将这块石板和前朝公主联系到了一处,于是说道:“来人,把这块石头给朕抬出去扔了。”
一言出,掀起轩然大波。
几位老臣纷纷出列,劝谏道:“陛下三思啊,天降石刻,必有缘由!这……这怎么能随意丢弃呢?”
户部尚书:“臣附议,陛下万万不可随意丢弃啊,说不定是上天对大渭的诏示,若不善待恐降下神罚,万万丢不得!”
南宫静女倍感无奈,又扫了一眼石板上的内容,估计这首歪诗出不了什么幺蛾子才松口:“好吧,那就把它存放到珍宝阁。”
礼部尚书:“启奏陛下。”
南宫静女:“讲。”
礼部尚书:“陛下,臣以为这石板竟能立于江上,内里定有玄机。况且自古便有无字天书,今又有石刻降世,万万不可轻视。不如将这块石板交给观天司,请他们参详玄机。”
南宫静女:“什么立于江上?公羊槐在奏报中明明说了,洛川已经冰封,既然江面冰封便人人都可踏足,你能保证这块石板不是有心人故意为之?洛川冰封,车马都行的,区区一块石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礼部尚书见女帝如是说,脸色变了几变,固执地劝道:“陛下三思啊!正所谓皇权受命于天,陛下即为天子,安能无视天命?”礼部尚书一撩衣袍跪了下去,慷慨陈词道:“臣斗胆,叩请陛下,将这块石板交由观天司探寻其中玄妙,为天下之太平,万民之安定,陛下万万不可无视天命啊!”
南宫静女听完礼部尚书的话,觉得此人简直是愚不可及,她环视一周,却看到不少朝臣的表情与礼部尚书如出一辙,心知不好公然无视“天意”,以免让朝臣们觉得自己不敬上天,心生微词,只得改口道:“好吧,那就将这块石板交给观天司。”
礼部尚书:“谢陛下!”
……
突然,南宫静女灵光一闪:“将石板上的内容,拓下来一份给朕送来。”
内侍:“是。”
所谓“拓本”:即用纸紧覆在碑碣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纹上,用墨或其他颜色打出其文字、图形来。
如此不仅可以得到内容,也可以将其笔锋,神韵,最大程度的还原。
南宫静女准备把拓本拿给齐颜鉴别一下,印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退朝后,南宫静女带着拓本,以及食盒去了齐颜缩在的半边禁宫。
吃饭时,南宫静女便将这件事说了。吃完了饭,南宫静女从怀中拿出拓本交给齐颜:“你看看,上面的字迹是否出自前朝公主之手?”
齐颜接过拓本略看了一眼,便笃定地说道:“是她。”
南宫静女愤愤道:“果然让她跑到洛北去了!这下不好抓了,只是不知道这次她留了一首歪诗,打的是什么主意。”
齐颜一直盯着手中的拓本,脸色有些难看,问道:“陛下将这石板如何了?”
南宫静女叹了一声:“虽然不知道其中乾坤,但是我当时就猜到了可能是前朝公主在捣鬼,想命人把石板丢了,奈何那帮老顽固说什么也不肯,只好把石板交给了观天司。”
齐颜的嘴唇翕动,最终只是轻声道:“臣一时间也难以从这首诗里得到什么,就把拓本留下,容臣想想吧。只是……前朝公主绝不会做无用之功,陛下还是小心提防为妙。”
南宫静女:“我知道,这个公羊槐也真是的,亏他想得出把这么一块石头千里迢迢的给朕送过来!”
齐颜:“……白石出身宗正寺府,对天命之事本就比常人敏感,这也是情理之中的。”
……
南宫静女忙碌了一天,早早便睡了,齐颜却怎么也睡不着。
齐颜一眼便认出了前朝公主的字迹,知道对方不会大费周章做无用的事情,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这首诗拆开了看,果然发现了诗中藏着的奥秘。
这首诗表面上看起来狗屁不通,实则是一首藏头诗……
龙怪潜溟波,凤阙澄秋色,相去日已远,和光起禁城,可怜寒食月,保境需安民,太液仙舟迥,平时怀独往。
取每一句的第一个字便能连城一句话:龙,风,相,和,可,保,太,平……
龙凤相和,可保太平。
用意便再明显不过了……
齐颜看了看身旁熟睡的南宫静女,默默地在不惊扰南宫静女的前提下,将对方抱在怀中……
可是,即便如此齐颜却依旧没感受到丝毫安稳,这就是齐颜一直害怕前朝公主的原因之一——锱铢必较,睚眦必报。
前朝公主不仅有上位者的眼光和见地,还有真小人的气量心肠,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事情,只要是犯到她的头上,对方必会十倍奉还,不会忘记,更不存原谅!
想必是前朝公主在通缉令上察觉到自己的存在,因为她耳边那一道烫伤还有对武大武二详细的描述,也只有自己能做到。
所以前朝公主起了报复的心思,虽然人在千里之外,却也能做到最最诛心的事情。
用这样一首藏头诗,操纵朝臣们逼迫女帝再嫁!
齐颜之所以看出玄机却没有说,是因为那一刻她突然很害怕,她怕自己说出来以后南宫静女的反应是自己不能接受的,哪怕是一个极其细微的动摇眼神,齐颜都接受不了。
如今……自家小妹已经有了归宿,巴音那边,自己也从南宫静女的口中得到了承诺,只要巴音打不过洛川便能享受一世太平。
而自己呢……
就只剩下眼前这个枕边人了,对方能不顾身份性别与自己厮守,已经是齐颜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一切,仿佛就像是一场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醒了……
齐颜现在求的,惟愿一梦终不醒。
女子和女子是不可能有子嗣的……这江山,该如何传承?
一想到枕边人有可能会被迫与其他男子……齐颜便觉得心口绞痛,难以呼吸。
286
北风吹狼烟四起
南宫让在位时笃信天命术数之说;是以观天司的人数多达上百人,南宫静女登基后忽略了这个部门,一直也没进行裁撤。
这些人虽然不似齐颜那般了解前朝公主,但众人拾柴火焰高,用了一夜的时间便将石板上的这首藏头诗给破解了……
翌日;观天司便将写了答案的纸递交到了南宫静女的御案上,南宫静女看着上面的八个大字银牙暗咬;当场便撕碎了这张纸。
见状;朝臣们面面相觑,还以为是石板上的内容不吉,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户部尚书。
为何是户部尚书?
如今邢经赋尚在守制期;中书诸多事宜皆由左右仆射代掌;理论上来说右仆射略大过左仆射,但左仆射陆伯言仗着自己家世出众,背景深厚;自从当上左仆射以来处处打压右仆射,后者斗不过陆伯言干脆时不时称病不朝,将大权全完交给了陆伯言。
不过朝臣们都知道:女帝陛下并不喜欢这位左仆射,只是看在两家世交的份上不好发作;反之户部尚书是朝廷中年纪最长;最得陛下器重;而且还最刚正不阿的一位,集三者于一身,朝臣们在一些大事上自然要偏重于户部尚书。
接到同僚们期待的目光;户部尚书果然不负众望,手持玉笏默然出列:“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南宫静女:“如果是关于石板的事情,就不必说了。”
户部尚书一撩衣襟下摆,跪倒在地:“纵然陛下不允,老臣冒死也要说。”
南宫静女被户部尚书这一番话气得险些七窍生烟,不过这位老先生将户部治理的井井有条,每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