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清和县主 >

第110章

红楼之清和县主-第110章

小说: 红楼之清和县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听商婵婵讲完今日之事,商太后也难得露出一丝惊容:“这个徐进当真是那个无父无母大字不识的将领?”
  见侄女点头,商太后觉得自己太阳穴开始疼了。
  果然次日,五皇子回宫的喜悦,就被忠勇王妃的哭声打破了。
  温温柔柔的忠勇王妃,梨花带雨地入宫坐在商太后跟前掉眼泪。
  “荔容这孩子从小就古怪,拿给她珍珠宝石不喜欢,偏要去捡地上的石子玩弹弓。”
  “谁成想到了要嫁人的时候,也是放着满京里王孙公子不理会,偏生瞧上……”
  忠勇王妃想着她了解到的徐进个人以及家庭情况,哭的更伤心了。
  毕竟徐进的家庭,就是没有家庭。
  与此同时,皇上也见到了一个哭丧着脸的弟弟。
  作为荔容郡主出宫的始作俑者,皇上十分尴尬,面对忠勇亲王幽怨的眼神,只得将负责看护的太子爷和带徐进回京的五皇子都叫过来骂了一顿。
  谁知五皇子一听眼睛就亮了:“当真?果然是荔容姐姐,好眼力!徐进是个极好的人呢!”
  忠勇亲王险些“咕咚”倒下。
  皇上扔了两个眼刀给五皇子,然萧让向来是个不怕事的性情,顶着父皇龙目的注视,继续道:“徐进此人,自幼过的苦,入军前是大字不识。但现在已经能看懂大约的军报了,可见他刻苦肯学。”
  太子看着父皇脸色,恨不得把弟弟的嘴捂上。
  然而萧让继续“叭叭叭”地说道:“且他谋勇绝伦,数次遏乱略,削贼寇。凡受命而出,皆成功而旋。当真是个难得的将才!”
  更一锤定音道:“父皇,儿子跟你担保,这徐进也就是生不逢时,要是赶上咱们萧家打江山那会子,四王八公如今就得多出了一个徐家。”
  言下之意,就算是王孙公子,谁又比谁好,往前数几辈子,不也就是泥腿子出身的徐进吗。
  太子见弟弟越说越不像话,连忙喝止:“五弟!”
  皇上也恼了,一个砚台砸在五皇子跟前,干脆利落道:“给朕滚出去!”
  五皇子缩缩脖子,连忙开溜。
  在外呆了一年余,人人都让着他,一下子回京还有点不太适应,果然又被骂了。
  这里皇上略带讪讪,安慰弟弟道:“荔容大约只是从未见过这样的男儿,女孩子心性,才想嫁一个奇闻异事里的英雄。待你回去好好劝劝她,就好了。”
  忠勇亲王蜡黄着脸,垂头丧气地告辞:“臣弟回去再想想办法。都怪臣弟从前溺爱,许她自择夫婿。如今她回府斩钉截铁非选这个徐进,臣弟真是哭都没地儿哭去。”
  然后小眼神又瞄着皇上:“皇兄,若是荔容再求到你跟前……”
  皇上连忙摆手:“你放心,这回又不是出去玩,朕绝不会容她撒个娇就顺着她。”
  待忠勇亲王告退,太子看着皇上脸色好转些,才缓缓劝道:“荔容的脾气,最是说一不二的,只怕皇叔拗不过堂妹。”
  “不过父皇,儿子昨日亲眼见了这个徐进。并不是那种大字不识的无知武夫,反而格外英武豪迈。”
  “父皇,荔容妹妹常年养在宫中,由皇祖母教导,眼界高于世上女子,她既然一眼看中,说明这个徐进当真有可取之处。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说不得来日我朝又多一位大将军呢。”
  皇上指了他道:“朕反正将荔容的婚事交给你了,这话你别跟朕说,去跟你皇叔说吧。”
  见自己亲爹这样理直气壮的甩锅,太子爷只能认命闭嘴。
  这边五皇子被亲爹骂了,照旧像儿时一样躲到皇祖母宫中来避难。谁知道正撞上哭的梨花带雨的忠勇王妃。
  忠勇王妃见了萧让,连忙拉着问了许多徐进之事,期间眼泪就没断过,直将萧让给哭的毛骨悚然。
  五皇子一股脑交代完了,趁着太后劝说王妃之际,跟商婵婵使了个眼色两人就溜了。
  本来商婵婵有许多谢翎的事想问从闽地回来的五皇子。
  然此时也只得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五皇子也直接问道:“婵婵,昨儿你跟姐姐在一处,你应当最明白。她是说着玩还是当真?”
  商婵婵颌首:“当真。”
  五皇子一笑:“我与荔容姐姐从小一起长大,我最明白她。既然她择定了,就不会再改。既如此,我一定要帮她心愿达成。”
  商婵婵眼前蓦地浮现出,那年上元佳节,倒骑着驴在一片惊叹声中穿行的荔容郡主。
  她从来就是特立独行的女儿家。
  京中的王孙公子,自然也有很好很好的,然而她却都不喜欢。
  宣武六年,十月。
  皇上封忠勇王府嫡长女为明荣郡主,赐婚正三品威烈将军徐进。
  这样不匹配的婚事,自然惹得朝野议论纷纷。
  圣旨明发的这日,商婵婵久违的来到千秋亭。
  荔容郡主正挽着一张牛角弓,射宫人放出来的几只尾羽斑斓的野鸡。她回头见了商婵婵笑道:“你是来贺我的吗?”
  商婵婵点头。
  荔容郡主当然不是肯盲婚哑嫁的人,她既然一眼相中了徐进,索性就穿着少年郎的服饰去与对方结交过一番。
  此时她笑容明亮如骄阳:“婵婵,从前我总不懂,你跟谢翎这样天渊地别的人,却相处的和睦。如今落在自己身上,我就明白了。”
  商婵婵一笑:“可惜多的人是不明白。”
  荔容郡主将弓在手里转了转:“人这一世活明白自己都难,管别人作甚。”
  然后将弓递给商婵婵:“你要试试吗?”
  她笑容依旧明朗恣意,她的一生就如她的弓一样,被她牢牢握在手里。
  作者有话要说:  荔容郡主在我心中是红拂女一样的奇女子,所以给了她只属于自己的英雄。
  其实所有的人里,只有她心无旁骛,恣意的过了一生。
  比起真正是不同时代穿来的商婵婵,其实荔容郡主更像是个“外来”的人。
  也是因为时间线的缘故,没有将她的故事放在番外,就在正文里写了她的故事~祝福每个小可爱都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152章 宝钗认命
  如今且说; 进了十月后,黛玉的身孕已然满三月; 于是许多亲故都有所耳闻; 各送了礼来不提。
  只说贾家; 凤姐儿听了此事; 自然要打点一份好礼托人送去。
  又与小红抱怨道:“偏生咱们家在孝中; 不能出门的。否则这会子我也好去与林妹妹说话解闷,彼此亲近些。”
  小红在旁给贾琏熨衣服,闻言笑道:“奶奶说起这事; 倒叫我想起那日听见二房宝二奶奶和三姑娘说的话了。”
  “那日她们还在编排世子夫人没有身孕之事。如今算算这时日; 世子夫人这身孕,只怕是从咱们家晕眩那日就有征兆了!”
  凤姐儿本来在嗑瓜子,此时一听拍手道:“可不嘛,果然是你们年轻小丫头脑子灵光。”
  然后笑道:“快去将二房的主子们都请了来; 有这样的好消息,大伙儿怎么能不一起乐一乐。”
  因凤姐儿是想着独自己同林家、商家交好的,所以那两府上有什么消息,她都瞒的滴水不漏; 不叫二房知道。
  可这件事; 她不准备藏私了; 定要拿出来跟二房好好分享。
  因现在二房势弱,一听王熙凤有请,除了王氏病歪歪躺在床上外,宝钗等都到了; 连从来只顾儿子的李纨也来了。
  宝钗见了李纨,眼波一闪道:“难得大嫂子肯出门,可见是琏二嫂子有面子。”
  两府已然预备年后就彻底分家,甚至在贾母出了五七后,已然开始各走各的账。
  光靠分家得来的一点子可怜的公中财产,是撑不了几年的。于是宝钗便想着说服李纨拿出一部分嫁妆来补贴家用。
  然而李纨死活就是不松口,哪怕宝钗说了两人拿出一样的来,李纨还是不同意。
  只道:“弟妹本就是个有钱的,再加上老祖宗留给你的体己,不比我们孤儿寡母,守着死银子过日子。不如弟妹想法裁度着节省些便罢了,我们母子只消有一口饭吃就好。”
  加上贾政觉得贾兰这个孙子颇可指望,所以只夸口道,叫李纨看顾儿子即可不必管家。一时宝钗倒成了里外不是人。
  此时见面,饶是宝钗一向把心思藏得深,也不由得想刺李纨两句。
  妯娌两个便你来我往了两句。
  王熙凤听得不亦乐乎:从前宝钗凡事喜欢用钱解决,比如跟史湘云要好,是替她出钱办螃蟹宴;所有小丫头们都夸宝姑娘好,也是因为她为人和气,出手大方。
  结果如今手头紧了,还是露出峥嵘来。
  所以什么是好名声?
  但凡管家,真金白银的花销起来。就知道,笑面菩萨是没用的,还是得做铁面阎王。
  宝钗现在也算尝到了当年凤姐儿拆东墙补西墙的苦了,可惜现在的二房,连东墙都没得腾挪。
  只是李纨哪里说得过宝钗,没一会儿便叫她堵得没话说。
  索性闭着嘴不说话了:横竖我不掏钱,你说你的吧,我又不少两块肉。
  还是探春见缝插针对王熙凤笑道:“不知道琏二嫂子找我们过来有何事?”
  王熙凤笑道:“保宁公世子夫人大喜,哎哟哟,当真是好福气!又赶上闽地大捷,宫里太后皇后娘娘的欢喜的不得了,都夸这个孩子来的巧有运道,是个福星呢。”
  探春一怔,下意识就去看宝钗。
  宝钗从来身量丰润,如今有了近六个月的身孕,更是略显丰腴。探春坐得近,能觉得她身子一颤。
  李纨倒是最事不关己,反应最自然:“当真是好事。可见世子夫人有福气。”然后又叹道:“偏生老太太没听着这个喜讯,若是知道必是要欢喜的。”
  凤姐儿见宝钗发呆就乐了,越发道:“这是自然。老太太要在,只怕更得寻压箱底的宝贝给林妹妹呢。也不至于只给了些头面就叫人背后放在嘴里颠来倒去地嚼说。”
  李纨本摸不着头脑,但见探春一下子脸色变了,这才明白,王熙凤今儿哪是报喜啊,根本是寻机敲打人呢。
  于是李纨立刻变成了热心围观群众:这敲打的肯定不是她啊,反正贾母的东西半分也没落在她手里。
  宝钗面上不施脂粉,看上去有些苍白,原本珠圆玉润的脸庞,因身孕更有些浮肿,倒显得十分可怜。
  凤姐儿随手翻着账本子,继续道:“老祖宗的遗物,无论给谁都是她老人家的遗愿,咱们做儿孙的只有孝敬的去处,哪里有多嘴的份?”
  “便是要议论,也得回个人屋里关门掩户的说,在灵堂上就动些歪心思,倒不怕天打雷劈的?”
  探春气的脸色通红:王熙凤这话实在是刻薄。
  且凤姐儿本人又好到哪去?据她们私下打听着,黛玉当日身子不适匆匆离府,根本没带走什么物件。那贾母留下的东西到底去哪儿了,还不是叫王熙凤私吞了。
  这会子居然来说她们不顾贾母遗愿。
  探春本就是个嘴上不饶人的,现在眼见得跟凤姐儿也难以和睦,张口就要反驳,还是宝钗拉住了她。
  凤姐儿这话看似难听,其实确实只是敲打她们。
  当日她们议论的不只是贾母,更有黛玉无子女这件事!
  如今凤姐儿能说出这些,可见当日两人的话是叫人听了去告诉凤姐的。
  所以,凤姐儿并没有直说最要命的这件事——要是她们背后议论黛玉和国公府子嗣之事叫凤姐儿传出去,可就惹了大祸——保宁公府可从来不是宽宏大量不计较的人!
  尤其是商婵婵,薛宝钗跟她在宫中是打过交道的,那何止是得理不饶人,而是没理也要找出理来不饶人。
  现在的贾家,保宁公府随便伸手就能像摁灭蚊香一样摁死!
  尤其等年后一分家,二房更是无依无靠,家中连个做官的人都没有。
  所以宝钗立刻伸手拉住了探春:不能跟王熙凤撕破脸,哪怕这将永远是王熙凤手中的把柄。
  凤姐儿眉毛一挑:“果然是宝妹妹看的明白。”
  她是烦死了二房,又眼见的二房这一堆人,王氏、薛宝钗、探春都是有心机的人,反观自己这边,邢夫人着三不着两,对上这几个任何一个都会被算计的骨头都不剩。
  自己双拳难敌四手,只怕总有疏漏的地方,就叫二房钻了空子。
  可以说,凤姐儿是把二房看成了食人鱼,生怕叫他们沾上撕了块肉。现在索性把这个当了把柄,准备拿捏薛宝钗,好叫她以后不敢惹大房。
  探春叫宝钗一拉,也反应过来凤姐儿的意思,通红的脸又转为雪白。
  是啊,她也是见过那位商大姑娘是怎么为了一点子小事发作的,她们背后这样论及保宁公府的子嗣,她焉能放过?
  如今她可是因为夫婿的军功,刚封了县主,真要发作一个贾家落魄的二房,估计都不需要保宁公府伸手。
  退一步说,宝钗也就罢了,横竖这辈子就是在贾家养孩子,好些差些都是如此一生罢了。
  可自己的亲事还没定,要是叫人耽误了岂不是误了一辈子。
  于是探春也缩回来不敢再说。
  李纨本以为有热闹可以看,谁知道宝钗探春宛如叫人拿住了七寸的蛇,一时居然都畏惧闭嘴,倒叫她好生没趣。
  凤姐儿见目的达到,就端茶谢客,直接请走了她们。
  小红一直在旁候着,见此不免道:“奶奶就这样轻轻放过了她们?怎么不告诉世子夫人和商大姑娘去!”
  凤姐儿摇头一笑:“什么会叫人怕?只有悬在头顶掉不下来的祸事才叫人怕。”
  然后她继续低头翻册子,给黛玉选礼物,口中叹道:“你跟了我这些年,应该知道我的脾气,最是不饶人的。但这回,我却是本来就不打算说:林妹妹心思细致,何苦将此事告诉她,叫她烦忧。”
  黛玉是个会将人言放在心中掂量的人,这些话不过添了她的伤感罢了。
  小红这才吐吐舌头笑道:“还是奶奶有筹谋,奴婢混忘了世子夫人怀着身孕,听不得这些话呢。”
  及至宝钗回到二房的院落,将自己关在屋中,这才落下泪来。
  这些日子她流了太多的泪:薛蟠流放,薛姨妈大病,而后宝玉出家,再到贾母过身。
  一桩桩一件件,压得她透不气来。
  以至于她时常梦中回到在宫里学规矩的那段压抑的时日。
  宝钗惊醒后总是宽慰自己:风水轮流转,人这一生总不能处处顺心遂意。比如黛玉无子嗣,比如商婵婵定了亲事,未来夫婿却在战场上,生死前途未卜。
  她没有法子!必须这样劝自己,否则自怨自艾会将她逼疯!
  毕竟曾经她是怀着那样的凌云壮志来到京城的,以为凭她的才貌,可以扶持家族,让薛家再恢复四大家族起初的荣光。
  今日听到黛玉有孕的消息,简直就像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连自欺欺人的借口都没了。
  次日探春再见到宝钗,不由吓了一跳。
  宝钗的面容并无甚变化,只是一双眼睛,看着灰沉沉的。
  虽然宝钗仍旧照常去给贾政王氏请安,照常安排二房一天的事务,然探春看着她,却觉得心悸。
  这样的人探春见过。
  那时候她还小,只记得贾珠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李纨就是这般,好似枯木死灰。
  探春生生打了个寒颤:宝钗竟然变成了李纨!


第153章 王氏之死
  宣武六年十一月; 贾政忽然提出想要整个二房一同送贾母的灵柩返乡,葬入金陵祖坟。
  铁槛寺是贾家一贯停灵之处; 皇上是抄家又不是灭门; 当然不至于连停灵之所都给人端了; 所以贾母的灵柩正停放于此。
  贾琏本等着明年开春分过家后; 再由大房送贾母返回金陵; 也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