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清和县主 >

第38章

红楼之清和县主-第38章

小说: 红楼之清和县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婵婵诧异道:“可他毕竟是外人。”
  商驰一笑:“既然都决定了要对付贤妃和三皇子,我们也不能锦衣夜行,总得叫大皇子那边知道是我们动的手才好,也算我们对大皇子释放一些善意。”
  商婵婵立刻明白了:我们做好事,但我们不是活雷锋。
  既然替大皇子除掉一个竞争对手,就得让对方知道,这才不算白干嘛。
  况且以大皇子的位置,大动作出手对付亲弟弟是不可能,但来日保宁侯府动手,大皇子就近在宫中,正是天时地利,若是方便,也可以伸把手,大家合作共赢,搞掉三皇子一系,皆大欢喜。
  这就是商驰的行事,较之其父的刚硬直接,则更偏向于利益最大化。
  于是商婵婵才敢将此事透漏给谢翎。
  说完又笑道:“只是这次我托付你事情,却没有四大家族的错漏可说。最近的一个闹得满京城都知道,你只怕比我还明白呢。所以这次先算先欠你的吧。”
  谢翎摇头:“你我之间谈不上欠。何况商侯爷之举,也是帮了我们家。”
  商婵婵心道:你挺自来熟啊,还你我之间谈不上欠。你还不是我姐夫呢。
  但她一贯是有便宜不占白不占,谢翎自己开口了当然也不会反驳,只是一笑,福了福身:“那就拜托谢家哥哥了。”
  谢翎侧身,避过了她的礼,只觉得脸上有些做烧。
  说来谢家倒是真的感谢保宁侯,他们家奉命探查四王八公不法事,也算是兢兢业业,尽忠职守。但商铎无疑办的更出色:我不但探查他们的不法事,我还能制造他们的不法事。
  硬生生将一件后宅小事,发酵到如今京城流言如沸,逼的王子腾暂且离京。
  这得了便宜的还是谢家。
  谢翎可是知道,最近自己父亲忙得连府都来不及回,正在调动各种手下势力悄悄的蚕食王子腾在军中的势力。
  要是能顺利替皇上拿下京营的兵权,无疑会给大皇子的太子之位再添一处砝码。
  所以谢翎今日听商婵婵提起,贤妃母子居然昏了头,算计到保宁侯府头上,便忍不住心中一宽。
  很好,大皇子的竞争对手之一基本已经凉了。
  商婵婵在完成长兄交代的任务后,顿觉身心轻松。
  转头便与荔容郡主凑在一起研究那批新的弹丸。
  萧让格外得意:“这是我让内务府给你们两个姑娘做的,我跟阿翎还是用原来的趁手。你们要不要先试试?”
  荔容郡主扯了扯弹弓,只道:“婵婵自个儿用吧,我还是喜欢沉一些的。而且试什么?凭空打有什么意思,直接放鸽子吧。”
  萧让颇为心疼:“那鸽子可只有一笼,飞光就没了。”
  天潢贵胄却也不是自由之身。五皇子天天读书不灵,吃喝玩乐很灵,皇上要不是忙于朝政早就出手严加管教了。
  哪怕是现在,有太上皇和商太后护着,皇上还要隔几天就将五皇子拎过去考察一番呢。
  对皇上来说,自家弟弟当木工当纨绔他这个皇兄都很高兴,但自家嫡子要是有这个志向可就不行了,皮不揭了他的!
  在商婵婵看来,这些古代的孩子实在都可怜得很。
  比如谢翎,比如黛玉,明明都是才十来岁的年纪,正该是撒欢玩的时候,如今却都是大人一般,一个顶正事,一个当家理事。
  倒是五皇子才是个十一岁孩子该有的样子,贪玩坐不住,跟姊妹拌嘴,天天想着逃了功课去摸鱼。
  全因他命好,上头有个出色的嫡出兄长,皇后娘娘便为着怕兄弟阋墙,也是将他往一个富贵王爷那边养去的。
  但在皇上看来,他的儿子可不许这样没出息!
  于是就这一笼鸽子,还是五皇子私下威逼了雀鸟司的人弄来的。堂堂皇子搞得偷偷摸摸,生怕被父皇抓了包再给他没收了。
  荔容郡主笑道:“瞧把你小气的,一笼鸽子值什么。”
  不过到底也明白萧让的不容易,于是道:“叫他们几只几只的放,咱们三个先打,漏下的叫谢翎补上就是了。”
  经过数次打鹅大战,萧氏姐弟发现哪怕带着商婵婵这个只知道添乱的累赘,谢翎也可以一打二赢他们俩。
  于是在商婵婵水平日益进步,逐渐也能发挥作用后,萧氏姐弟就将谢翎放逐到了裁判的位置上。
  比赛改为了剩余三人各自为战。
  谁知四人还没有摆好架势,便见一小太监气喘吁吁地跑了来说:“我的殿下,你竟在这里,陛下传您问功课呢。”
  萧让的脸色霎时就变了。
  刚刚遭受过被考察功课这等伤痛的商婵婵十分理解他,见五皇子蔫头巴脑的跟着那太监去了,便宽慰了一番十分扫兴的荔容郡主。
  荔容郡主便对谢翎道:“这回先算了,四日后,咱们再出来。只是这鸽子乱飞,在碧波池边上没意思,到时候直接御花园千秋亭那里见吧。”
  依着荔容郡主的性子,恨不得晚上就来摸黑打鸽子,然而她深知以萧让的功课,每回被皇上抓去查问,都得去书房老实待几天。
  总不好他刚答了个一塌糊涂,转眼就跑来御花园玩鸽子,那真是皮紧了等着他父皇给他松筋骨呢。
  谢翎点头应了。
  只站在原地瞧着荔容郡主与商婵婵离去。
  商婵婵因邀荔容郡主往皇后宫中去:“林姐姐在那里呢,咱们找她玩去。”
  荔容郡主笑道:“你自己去吧。说来不怕你笑话,我倒有些怕皇后娘娘,她虽也不约束我,但只要娘娘端端正正的坐着,我便不敢大声说话了。”
  不比商太后如今是上了年纪的慈和,皇后却是温慧端肃,不怒而威。
  商婵婵倒是不怎么怕皇后,因她惯会在人前做个讨人喜欢的样子,不比荔容郡主从来无拘。
  于是两人便散了,独商婵婵带了两个宫人来皇后宫中拜见。
  皇后身边的霜荷亲自迎出来笑道:“商大姑娘来了,快请进来,可是巧得很,今儿承恩公世子夫人也在呢。”
  谢翎的母亲,皇后娘娘的亲嫂子,承恩公世子夫人胡氏。
  商婵婵在脑子里把这几个信息都对上,然后走了进去。
  作者有话要说:  婵婵与婆婆的将要进行第一次胜利会面。
  ————————————————————
  PS:从明天起,更新就会变成凌晨3000,下午三点3000啦。
  突然更改更新方式,为表歉意,送上一章加更~


第46章 初见胡氏
  如今且说胡氏见到黛玉的第一眼,便忍不住盯着她打量了起来。
  只是这打量却不是看儿媳的打量; 而是惊讶于黛玉的面容。
  “林姑娘生的好似……”
  好在胡氏再是天真烂漫; 也知道什么不能说,于是硬生生扭了过来:“好似娘娘年轻时的模样。”
  不比商太后在宫里少见大公主这位孙女; 胡氏从前来往王府却是常见的; 因而一见黛玉便想到了那位大公主。
  顿时什么都明白了。
  胡氏一眼瞧见皇后望着黛玉的眼神; 与一位亲身母亲几乎没有分别。
  胡氏本就是实心人,与谢皇后感情又好; 此时眼底竟禁不住一热; 略微侧头拿帕子遮掩了下; 才硬生生将眼底泪意逼退。
  同为女人,同为母亲; 她实在是明白皇后的苦。
  宾主落座后; 胡氏便笑着命身后丫鬟送上早已备好的表礼; 笑道:“今儿有幸在娘娘这见了林姑娘; 从前臣妇却是不信的,天下间还有这等人物。果然是像了咱们娘娘的缘故呢。”
  皇后一笑:“偏你会说话。”
  胡氏来之前,是得婆母邹太君提点过的; 连问的问题都是预先排练好的,于是只拉着黛玉的手问了些如今几岁; 读什么书的家常闲话。
  这样哪位长辈见了都会问的题目,黛玉也早答熟了,于是两人一问一答了一会儿,胡氏才放开黛玉的手; 对皇后笑道:“果然是太后娘娘亲自教养,林姑娘实在出色。”
  只听这时外头宫人来报,却是商婵婵到了。
  谢皇后一向肯给商太后面子,自然命请,却也疑惑:“本宫听说,商大姑娘与让儿他们去碧波池看鱼了,怎么今儿竟早早散了,别又是拌嘴才好。”
  因说去打鸟不好听,在外人面前,打鹅四人组的行为,从来都被笼统说成去看鱼。
  商婵婵入内殿后先与皇后请了安,再行礼见过世子夫人。
  想起自己方才给谢翎还福了福,心道,我今日倒是专给承恩公府的人行礼了。
  胡氏进宫,一般都预备着好几份表礼,就为了怕一时遇上这几位陪读姑娘,给不出就是失礼了。
  于是身后丫鬟连忙熟门熟路的打点出来一份,商婵婵身后的茯苓上来接了。
  因皇后问起,商婵婵便将方才之事一一道来。皇后就有几分担忧,生恐幼子被训斥责罚。
  胡氏这里则一个字不改,拉着商婵婵又将方才的问题车轱辘问了一遍。然后想起商婵婵方才的话,忍不住歪了关注点:“商大姑娘,听你方才说起,难道我儿日常还与你们一道顽不成?”
  商婵婵点头笑说:“谢家哥哥在我们中最年长,十分照顾我们。”
  胡氏长舒一口气:“那我可就放心了,我原以为他那样的脾气没人同他一处呢。”
  商婵婵不想世子夫人竟然是这样的性情,因谢翎今日不要她的报酬,她也就准备投桃报李在对方家长面前表扬谢翎一下。
  于是捡了两件谢翎日常的事儿说了,只见胡氏听得兴致盎然,连连道:“原来他在外头倒是能应酬得来,商大姑娘不知道,他刚出生的时候……”
  皇后只觉得额角一抽。
  胡氏肯定又要开始讲谢翎小时候的哑巴历史了,这话别说谢羽册天天被夫人念叨的耳朵起茧子,但凡跟胡氏相熟的人,谁没听过个十遍八遍的呢。
  果然见胡氏极为熟练的讲了一遍:“……谁成想我这里还在掉眼泪只恨自己对不起谢家,生的嫡长子倒是哑巴时,翎儿那里居然忽的就开口了!且这辈子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是哑巴,还字正腔圆的。当时老爷与我就愣了,万分的不能信。”
  她说的兴起,长篇大论起来。
  雪柳见胡氏要刹不住车,忙递上一杯茶,胡氏倒是说的渴了,端过来喝了一口,然而并没有领会到雪柳的意思,放下茶杯继续说。
  “他这一开口,我们全家都欢喜疯了,老太爷还为此摆了酒呢,也好打破那些京城里传我儿是哑巴的流言蜚语。谁知那日,翎儿又不肯说话了,任凭你怎么问,就是闭着嘴……”
  这下连皇后都忍不住出言打断,半笑半嗔:“我瞧着翎儿话少,全因你这当娘的都说尽了。”
  胡氏点头:“娘娘说的有理,老夫人也这么说来着。”
  说着反而还笑了:“老夫人曾说我:你一气儿问翎儿十句话,可叫他回答哪一句呢?但娘娘也知道,我若不问十句叫他挑,他一句都不回答呢。”
  皇后:……
  今日她叫了胡氏来,不单是想两方会一面,还想叫胡氏说说谢翎素日的好。
  不比商婵婵和荔容郡主见谢翎颇多,黛玉自知无血缘亲戚,在宫里行止向来留心,从不肯见外男的。
  便是在太后宫中,也都只往几个姑娘那里去顽,非召绝不自己往前头太后殿中去,若无太后准许明示也从不往妃嫔宫中行走。
  正是为了避免遇到前来请安的皇上和诸位皇子,免生事端。
  皇后也素来赞成黛玉的谨慎。
  尤其在皇后看出贵妃那边的心思后。
  贵妃虽然不敢上商太后宫里请人。但逢年过节,给黛玉的礼总是封的仔细,一看就是细细挑过的。
  花朝节是黛玉的生日,各宫娘娘虽都也送了礼,但贵妃那里却是打发心腹女官前来,借着送礼之名与黛玉攀谈了片刻。
  贵妃为人又向来不会遮掩,种种琐事落在皇后眼里,如何不明白贵妃的心思。
  皇后怎么可能让贵妃母子算计了黛玉去,便是黛玉不进她谢家的门,也断断不能嫁与二皇子!
  故而皇后本意再看两年,因着贵妃这事儿便不肯再拖,这就将胡氏宣进宫里,准备若看好了两家的婚事,便早早请陛下的圣旨,不能叫贵妃钻了空子。
  只是黛玉与谢翎虽同在宫中,但未曾见过。皇后既拿黛玉当女儿看,自然是规矩不如人情,还是想日后黛玉得一个举案齐眉,琴瑟和鸣的夫君才好。
  于是便想着胡氏先说说谢翎的好处,日后有机会让两个孩子在年节场合下彼此见一见,正是两全其美。
  谁知这第一步打算,就叫胡氏给她砸了场子。
  胡氏倒是说了谢翎之事,可说的是些什么?不说他得圣人看重,不说他为人稳重,不说他孝顺知礼也罢了,哪怕你说说谢家的家世富贵也好啊,结果胡氏却是说起了谢翎的哑巴历史,且说的没完没了。
  黛玉这样玲珑剔透的孩子,能看上不说话的人?
  况且谢皇后也为侄子叫屈:谢翎也不是有言语障碍,不过是寡言些罢了。正事问着他,他也能说的条理分明。
  唯有胡氏觉得儿子格外沉默,无非是胡氏本人说话就没有重点,说起来就跑偏的刹不住车,谢翎回答也无从答起,所以才对母亲格外敷衍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一律按照“嗯”来回答。
  偏胡氏就把这事儿拿出来说。
  谢皇后险些没叫胡氏气倒。
  但瞧着胡氏天真烂漫的样子,谢皇后也无从责怪起,只能安慰自己:这位弟媳妇虽然话多了些,但人却是极好的,横竖府上有母亲做主,胡氏不添乱就罢了,总比那些淘气坏事的强。
  黛玉听了胡氏说话也觉有趣,她见得多是精明厉害人,一句话说不得就有好几个意思,甚至好几个陷阱。
  远了不说,昨儿贤妃娘娘可不就是这样的人。
  黛玉见过的人里,大约也就王熙凤这样多话,然而凤姐儿虽然话多俏皮,但句句也都是有用的,不似胡氏这般,真的是坐了就开始闲聊,都不需要人应和就能自己无缝衔接从一个话题流水转入下一个话题。
  于是她也只含笑坐着不语。
  倒是商婵婵听得乐不可支,虽说也听父亲讲过谢翎的哑巴历史,但那哪有胡氏亲口说得活灵活现。
  更想不到谢翎那样严肃凌厉的人,倒有这样一位亲娘。
  胡氏这里虽被皇后嗔了一句,但话匣子仍然关不上,不多时就又绕了回来,继续说起了谢翎的往事。
  皇后明白哪怕是自己,也拉不回胡氏这位弟媳妇了,于是当机立断只道:“玉儿,今日花房送了几盆极好的山茶,你与商大姑娘去挑两盆摆着玩吧。”
  黛玉与商婵婵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这是谢皇后有话与胡氏单独说,于是忙起身告退,跟着雪柳到了外头,各挑了一盆玛瑙山茶回了凤景宫。
  这里谢皇后看着仍然欢欢喜喜的胡氏,无奈道:“宣你进宫可不是为了揭翎儿的短的。”
  胡氏疑道:“翎儿如今会说话了,这算不得短处呢。”
  谢皇后彻底没脾气了,反而笑了:“罢了,你只回去将今日见玉儿的事儿转告母亲吧。再者,也请父亲和哥哥多上心,虽则是儿女婚事,但咱们府上和林家都不是寻常人家,朝堂上头的牵扯也得虑到。”
  胡氏虽然说话没有重点,但倒也有自己的好处,就是听话。
  胡氏虽从前是个娇养的女孩,却没有惯坏了她的脾气,将她养成自大的性情。因知自己的不足疏漏,便事事都听从老夫人的安排。如今皇上登基,谢家又成了国公府,身份愈重,胡氏就愈发不肯自己拿主意,事事请婆母的意思。
  更盼着日后的媳妇儿能跟婆母一般,精明能干,这样她就过的更舒服了: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