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清和县主 >

第75章

红楼之清和县主-第75章

小说: 红楼之清和县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糯香碎银子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枫糖 20瓶;刘斯琪 6瓶;小可爱 5瓶;林中谜 2瓶;鱼非鱼、加菲猫、锦肆、墨芷砚、桃灼夭夭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8章 家务之事
  见商婵婵煞有介事; 搜肠刮肚地开始夸胡氏做的香囊; 谢翎不由一笑。
  自打闽南战事传来后; 谢翎日日繁碌不堪; 心中时时沉甸甸的压着许多事。
  至今才终于一笑。
  他收好商婵婵送的那枚香囊; 转身刚走了两步; 就又调回头来。
  脸色一片郑重:“等父亲回京; 我请他上门提亲可好?”
  商婵婵也收了笑容,认真点了点头:“好。我等着。”
  然见谢翎还是站在对面不动; 商婵婵不解道:“你还有话要对我说?”
  这种时候; 两人不应该含泪对视,然后各自悲壮转身; 再不回头以烘托氛围嘛?
  谢翎这会儿还杵在这儿干嘛?
  只见谢翎开口道:“你还坐着我的外衣。”
  商婵婵:……
  她起身望着亭外天空道:“今年天气古怪; 这都将三月了; 却还是不见回暖。你瞧; 今天更是阴沉沉的,说不定还会下雪呢。”
  谢翎便关切道:“春捂秋冻。前年就是这时候,你因为烤鹿肉吹了风发热。今年务必要仔细。”
  提起烤鹿肉; 商婵婵忽然想起书中荣国府亦有烤鹿肉一事。
  荣国府……
  于是开口问谢翎道:“如今你们府上还在探查四大家族不法事吗?”
  谢翎以为她想听荣国府最近的热闹; 便摇头道:“放出去的人手虽在看着,但现我与父亲都顾不上那头; 也月余未召他们来问了。
  ‘’你若想听; 我叫他们整理出来送去保宁侯府?”
  商婵婵便道:“有一事,我不知道你们府上的人能否探查到,先说与你吧:荣国府替甄家敛藏财物。”
  谢翎神色一动; 望了她一会儿才道:“从前你就与我说过许多宁荣二府的阴私。”
  “你只说内宅女眷往来,能看出许多门道。”
  “然这些事,我估计他们府上的姑娘都不能知道。”
  谁家女眷聚会也不会次次讨论自家的违法乱纪和不堪内幕啊。
  商婵婵笑眯眯:“我知道的事情多了,等以后再慢慢告诉你。”
  谢翎点头:“好。”
  且说商婵婵回了凤景宫,也并不想自己呆着,就往黛玉屋里去,可巧黛玉在誊诗句。
  她就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
  只见黛玉着一身玉色薄绸袍,下面露出一色桃红折枝花绫裙,容则秀雅,穉朱颜只,行动间便真如花神一般俊逸。
  连商婵婵这样见惯了她容貌的人都忍不住感叹:世间怎么会有这样气质比仙的女儿家。
  在美色中沉迷了一会儿,才低头去看黛玉抄录的诗。
  “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不由开口问道:“姐姐倒少看这样的诗。”
  黛玉转脸一笑:“父亲回府,多少会与我提起朝堂之事。且皇后娘娘也日夜为此悬心,我不过有感而发。”
  林如海素知黛玉秉性聪慧,不似寻常后宅女子。
  且将来既要做宗妇,也不可只将眼界拘泥在一所几进的宅子里,于是许多朝中大事都会说给她听。
  兼之黛玉这几年多是由皇后娘娘教养,耳濡目染,也不会只将目光停留在风云月露上,做些膏粱纨绮之谈。
  黛玉笑意詹静:“我原要将这诗拿了你那里去,偏你自己先来了。”
  她伸手抚了抚商婵婵的鬓发,只觉得触手微凉,知她才从外面回来。就放缓了声音问道:“可见过了谢公子,一概都说明白了?”
  商婵婵点头,将黛玉录得诗拿起来:“这诗原是因着国难对景而发。‘几个男儿是丈夫’,姐姐是觉得谢翎没错,在替他说好话呢。”
  黛玉颌首:“皇后娘娘左右为难,也与我商议过,是否要去求皇上,令谢公子不必往闽南去。”
  “然前几日又说起谢公子本人心意坚定,想要前往剿寇。”
  黛玉想着皇后之言,不由道:“如今闽南的事儿,危险多,功劳少,根本是去收拾烂摊子。做得好也罢了,然万一再出了一点岔子,反有罪过。”
  皇上硬顶着太上皇的压力,不肯再用老臣之家的将领。
  谢家这一去,干得好是分内应当,万一不好,那太上皇绝对会借此机打压皇上这边的势力。
  商婵婵对着太上皇,只能在心内腹诽:这都中风了,您老人家怎么就不能老老实实躺着把自己当个吉祥物呢?
  黛玉继续道:“这样的差使,多少人避之不及,或是唯有口中慷慨陈词说的响亮,却都是,虚比浮词,勉励旁人。希望别人去卖命。”
  “生怕皇上派了自家去。倒是谢公子是真心肯去,为此我便觉得佩服。”
  以黛玉的心性,最厌恶那等沽名钓誉,佯装求名的人。
  商婵婵听了这话,忙摇着黛玉道:“那林姐姐,我求你一事。等你跟大哥定了亲,传递书信也不算逾矩了。”
  “到时候你手书一封,叫他别管这事了可好?我真怕大哥直接就去谢家来个一刀两断。”
  她了解商驰的脾气,商骥只好说来劝一劝妹妹,商驰却不一定——聪明人的弊端便总觉得自己比世人强,可以处处安排妥当,做出最佳的选择。
  殊不知,“为你好”三个字,有时会酿出无数的痛苦。
  商婵婵真怕商驰来个“为你好”,便自作主张断了这门姻亲。
  这回商婵婵提起黛玉的亲事,黛玉并没有露出以往的羞涩神态。
  反而握了商婵婵的手,认真道:“他不会这样做的。你往日只说他颇有些自负,凡事都要按自己的计划行。”
  “然你想想,除了算计外人,他可曾算计过自己家里人?”
  “我听闻你二哥哥也是个聪明有才之人,并不是不能,只是无心仕途罢了。”
  “子承哥哥若真是那等不顾人心意的自负人,就该将他也安排到户部给自己帮忙才是,省得他孤掌难鸣。”
  然而商驰到底没有强迫弟弟违心入仕,而是按着商骏的心意,让他进了崇文馆。
  若说有什么安排,就是因势导利,让他认了个大儒师父,在崇文馆更有面子而已。
  “他作为兄长,或许会来劝你,但并不会直接替你做这样大的选择。”
  黛玉见商婵婵有些恍惚,继续道:“去岁上元节,他与我说了一事。商侯爷本意是为你择一寒门子弟,免了你以后受委屈的。”
  “可他见过几回你与谢公子在一起玩笑说话的样子,便知你们投契,所以才去商侯爷跟前做了说客。”
  “不然”黛玉点了点商婵婵的额头:“不然,商侯爷就要去榜下捉婿了。你当他一开始就肯叫你嫁承恩公府吗?”
  商婵婵只觉得心中的不安,逐渐被黛玉抚平。
  不由靠在黛玉身边,两人继续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家务琐事。
  现在江氏烦忧,商婵婵便也接手了家中一些事务,又不敢去扰现在的江氏,就拿来请教黛玉。
  然后抱怨道:“林姐姐快进门来解救我吧。”
  “我从前只觉得管家不过算个账,有什么难的。谁知家长里短的事儿件件都麻烦,不患寡而患不均,当真是一碗水端不平都不行,只惹人背后抱怨。”
  黛玉便将从前自己的心得教给她,不由笑道:“咱们两家人口都不多,真到了谢家你可如何是好呢。”
  因两人提起商驰来,商婵婵忽想起一事,就开口道:“林姐姐,有件事从前不着急,现在却就在眼前了。我得提前告诉你:你的陪嫁丫鬟,要好好选啊。”
  黛玉先是愕然,然后忍不住拧了她的腮一把,笑道:“眼见你是不难受了,又开始说这些有的没的!”
  心中又好气又好笑:这种陪嫁丫头的事儿,也是商婵婵这个做小姑子的女孩家能议论的?
  商婵婵不由喊冤:“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不解我!”
  “林姐姐虽总来往我们家,但到底只在母亲和我那里待过,你可知道哥哥屋里的丫鬟是什么样吗?”
  黛玉垂首不语。
  此事她还真的曾经考虑过,甚至忧心过。
  毕竟从前她在荣国府里呆了几年——贾家的丫鬟可都是副小姐,打扮行事都与别家不同。
  尤其是伺候爷们的几个大丫鬟,说话做事,比许多正经主子还有威严体面呢。
  更不必说日常生活更是锦衣玉食,甚至强过那些不得脸的主子。
  最明显的便是宝玉屋里。
  凡荣国府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宝玉屋中自然都是最顶尖的。
  连带着他屋里的丫鬟也别旁人尊贵似的。
  比如袭人能吃到贵妃赏出来的糖蒸酥酪和上贡的玫瑰香露,迎春探春那里却未必有了。
  当然贾环贾琮这种庶子更不必说,根本没人拿他们当一回事,不饿死就行了。
  黛玉是亲眼见过袭人行事的。
  宝玉虽不至于一切都听袭人调度,但也差不离,凡屋里一应事都是袭人一手捏着。
  离了袭人,他连自己的月银放在哪儿都不知道,何况数目了。
  黛玉见多了不免多心,想着将来,要是自己一进门就先遇上个这种大丫鬟,就觉得犯堵。
  听商婵婵这话,还以为是在提醒自己,到时候带两个厉害的丫鬟过去,于是便道:“我知你的好意。”
  然后略微一叹:“父亲常夸子承哥哥,是世家男儿里少见的温和性情,想必待下人也好。只要她们规矩体统不错便是了,我也懒得计较。”
  商婵婵:……
  并不是这样,你们只是被蒙蔽了双眼。
  于是直接道:“林大人也就罢了,林姐姐可是见过哥哥是怎么考教我的,难道还觉得他是好脾气不成?”
  黛玉一怔。
  商婵婵便将家里的事情和盘托出。


第99章 日常挨骂
  商婵婵再昧着良心想夸商驰; 也实在说不出自己这位长兄很和气这样的瞎话来。
  自然; 商驰在外人面前从来都是煦煦君子; 温和尤甚; 人人都以为他脾气很好。
  但他的不好伺候; 在保宁侯府却是出了名的。
  家中小厮丫鬟都盼着去三爷屋里服侍; 因为商骥才是真的宽和; 有什么事儿有说有笑的就过去了。
  所有人,最怕的就是在大爷屋里当差。
  商驰屋里规矩十分严明; 什么时辰用膳; 什么时辰用茶点,什么人干什么活; 什么地方放什么东西; 都得一丝不错。
  小厮们个个规规矩矩不说; 丫鬟们更是眼观鼻鼻观心。
  别说出现像贾宝玉身边那些副主子二小姐了; 商驰身边的丫鬟个顶个的低眉顺眼,板板正正,像是从一个模具里卡出来的。
  商驰身为未来的侯府世子; 生的又是清风朗月似的俊秀。
  这些年来; 自然也有利欲熏心想要做姨奶奶,或者真心爱慕他的丫鬟错了主意; 半夜三更想来给他红袖添香叠被铺床。
  然商驰统统都是一个做法:当场就叫人捆了送到江氏那里; 都不等天明。
  且处置也十分严厉,再不许人在府中伺候不说,若是家生子连着老子娘都得连坐; 不能再当体面差使。
  有过两回后,便再也没有丫鬟敢在他身上打主意了。
  且因他不喜浓香,屋里的丫鬟就得个个小心,连个香囊都不敢带在身上,生怕惹了大爷不高兴。
  穿着打扮也十分朴素,免得花红柳绿招了大爷的眼。
  所以走进商驰屋里,那一排丫鬟一站,简直跟进了道观似的。
  于是,保宁侯府的家生子儿,无论男女,一听被分到大爷屋里去当差,几乎都要当场痛哭出声的。
  黛玉听商婵婵这些话,也十分惊讶:“子承哥哥是这样的性情吗?往日我瞧着他很是随和。”
  商婵婵摊手:“林姐姐,那是对着你随和。你瞧哥哥考教我的时候,难道不是说一不二的脾气吗?”
  “毕竟我们家妻管严的特色,可是祖传的。”
  “比如父亲,他极讨厌药材的味道,从来连参汤都不肯喝的。然母亲但凡觉得他近来疲乏,就会命人熬药膳。我瞧着父亲也不敢不喝。”
  “所以林姐姐,我说大哥脾气不好,你根本不用放在心上,他对你只有千好万好的。”
  “我就想着先告诉你一声,你带的陪嫁丫鬟,最好都是老实本分,像个木偶的那种,不然在哥哥屋里只怕格格不入。”
  黛玉莞尔:“这几年常在宫里,除了雪雁,我也并无旁的用的顺手的人。倒是皇后娘娘说到时给我挑四个宫女带出去。”
  商婵婵连连点头:“也对,姐姐的县主之位下来后,原该有宫女之例的。皇后娘娘挑的人肯定错不了。”
  同在皇宫中,商婵婵和黛玉两人在其乐融融讨论家常事务。
  而保宁侯则非常不幸,又被太上皇指名拎过去斥责了一通。
  起因就在于南安郡王又上了一封弹劾甄应嘉的奏章。
  南安郡王周恒与镇海总制周琼乃是同一个祖父的堂兄弟。不过周琼的父亲是三房,早二十年就分了出去。
  但一笔写不出两个周字,此事的锅两人自然要一起背。
  说来,此次闽南之事,确实跟周家无关。
  毕竟南安王府的先祖,还是靠跟着太/祖皇帝打掉前朝江山才封王的,这会子他们想要跟前朝叛逆联盟,人家也不收他们呀。
  不光不收,盘踞在凤山城的叛贼甚至还打出了诛灭周家的旗号。
  口口声声说是要报当年颠覆社稷之仇。
  可将南安郡王气坏了:你们既然要报仇,有本事到京城举旗子说要攻打皇族萧家啊,在闽南之地宣扬要灭掉我们周家是怎么回事呢!
  这皇位又不在我们姓周的头上,没看见我们堂兄弟二人还在这边境吃沙子吗?
  因现在他两个嫡女也在闽南,南安郡王就更是提心吊胆。
  为这事,周恒和周琼这堂兄弟两个当真是恨死了甄应嘉和二皇子。
  两年前二皇子被发配来闽地,周家就傻眼了,尤其是周文然,险些没晕过去:她跟妹妹为了躲这位大爷,跑到这里来吃苦,结果不到一年的功夫,这位殿下居然也跟着来了。
  好在他已然娶了王妃,又失势至极,周家才暂且放下心来。
  况且这位二皇子名义上是甄应嘉的手下,自然是甄应嘉的责任。
  于是,南安郡王除了年节送点礼表示一下,平时根本不过问二皇子的相关事宜,美其名曰对皇子的尊重。
  然而他这尊重就尊出了大篓子。
  他也不想两个人能勾结起来,胆大包天,侵吞军饷至此。
  五日失三城,南安郡王哭都哭不出来:他们兄弟二人在闽地驻守八年,也算是耗尽了心血,如今俱是毁于一旦。
  他俩绝对比皇上更想掐死甄应嘉。
  不等皇命下达,两人就死盯着甄应嘉不放,立刻架空了他。
  果然天使带着圣命而来,要押解甄应嘉上京。当然天使也代表皇上,痛骂了周家兄弟二人。
  尤其将周琼点名批评为“废物”,还威胁要是再失城池,就立刻革了他所有职务,充为最普通的士卒,直接编到前锋队里去打头阵。
  至于南安郡王,毕竟还有个郡王的头衔,皇上给他留了一丝丝颜面。
  并没有叫天使骂他,只是“提醒”他,南安王府的爵位可不是世袭罔替,要不想自己的儿子变成白身无法袭爵,就好好戴罪立功。
  两个人被训得灰头土脸,自然心中怀恨。
  于是这些日子一直在收集甄应嘉的罪状,以证明自身的清白。
  当然一个督查不严的渎职罪过已经跑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