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汉贵女_春景 >

第251章

汉贵女_春景-第251章

小说: 汉贵女_春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名下到底有多少东西根本不重要…很多人就是太看重这一点了!来自未来的陈嫣见识过现代资本是如何操作的,所以知道,能调动多少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力量!
  现在的交通号,外面的人将其当成是庞然大物不假,但某种程度上还是太过于低估了!
  这不是因为外面没有聪明人,只能说人佷容易被自己时代的局限性遮住眼界!
  在此时的人眼中,商贾之事不过是末流,就算肉食者们知道士农工商都很重要!真的商业瘫痪了,国家一样要面临大。麻烦!但这不代表他们就会重视商人,重视某一件商事了!
  他们不会摧毁商业,但摧毁经营商业的人是轻而易举的。
  交通号经营的再好,在他们眼中也不过就是一茬儿韭菜而已…谁会因为韭菜长的太过茂盛而惊恐?最多就是茂盛过头的时候割一回呗!占据着绝对强势地位,没有人会真的把交通号放在心上。
  真要说交通号规模太大、影响力太大,这恐怕有风险…emmmm,怎么说呢,如果是一开始的陈嫣,她确实担心这些,但现在的她已经能很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了。
  一方面,韭菜太旺盛了确实有被割的风险,需要小心对待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却也不用太担心…实在是这个时候的人,即使是最有眼光的那批人也不明白商业、金融这些东西对一个国家到底能造成多大的影响。
  例如,当年文帝末到景帝初,那段时间天下最富的两个人是谁?吴王刘濞和邓通啊!那时节私人允许铸钱,天下许多大富豪都是靠铸币汇聚天下之财的!铸币到底有多赚钱这件事就不用多说了,那可比抢钱还快!
  顺便一说,陈嫣将齐地经营成自己的‘保留地’之后也在这里开始铸币了——其实铸币这件事难度并不在铜矿,又或者钱币的质量之类的。铜矿不是哪里都有,但中华大地上也不会少。就算一直缺铜,可对于有钱人来说搞个铜矿也绝不是太难的事情。
  至于钱币的质量就更是笑话了,如今市面上的钱币良莠不齐!最轻的是三铢钱,最重的秦半两也在流通,它们并没有因为重量不同就被划分为不同的币值!也就是说,就算造出来个三铢钱,一样可以买到五铢钱、六铢钱、八铢钱一样的东西!
  然而即使是这样,市面上依旧多的是三铢钱!并没有人就不用它们呢!反而是一些重量比较重的钱币,被人挤兑了出去——劣币驱逐良币的故事好早就发生了!
  铸币最重要的其实是有足够的力量把这些钱币散发出去,让人们接受!
  这里的接受不只是普通民众接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民众怎么会愿意接受太轻的三铢钱?重要的是地盘内的大佬们愿意接受!
  毕竟靠散发给普通民众,规模还是太小了。此时普通人用钱的时候不多,特别是农民,很可能一年也用不了几个钱!钱的流通说白了还是发生在城市中,发生在成城市大大小小的生意当中!
  如果地盘内的大佬不愿意你的钱进入地面,那就有的是办法让你的钱始终只是铜,而不是铜钱!
  陈嫣本来是没有打算靠铸币赚钱的,因为这个太需要借势了!
  吴王刘濞和邓通是当时最有钱的人,前者自己是诸侯王,而且根本不听中央的,向来把中央的话当放屁!在自己的王国内部,他就是一言堂,以他自己的势力为后盾,铸币,然后发行,这有什么问题吗?
  邓通就更牛了,他自己不算什么,关键是他是怎么发迹的呢?他最初可是文皇帝的男宠…与其说是邓通有钱,还不如说是文皇帝有钱。
  当时天下人使用的钱币,一半是吴王刘濞所铸,另一半就是邓通所铸了!
  陈嫣如果不借他人的势,只说自己的话,想要搞铸币是很麻烦的事情…而且真的要说赚钱,可能也不会比陈嫣其他生意更赚钱。处于‘保守’的心态,当时她没有放心思在铸币上。
  后来之所以染指这一行,更多是水到渠成——当齐地大量的生意、人口都被绑在她这个集团上后,她铸币赚钱就变成了一件毫不费力的事情。
  怎么说呢,有钱不赚王八蛋,反正她不赚也会有人去赚!
  而且她也不是要恰烂钱,铸的都是五铢钱!兼顾了流通性以及钱币的分量,也没有以次充好的嫌疑——齐地上下都认为这就是她行事讲究了,不像有些人得势之后就吃相难看。
  好叭,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个好名声…虽然她并没有借此邀名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地方豪强、大贵族、大商贾这些人纷纷铸币,官方发行的钱币反而没什么存在感——连钱币的问题都能这样妥协,只是生意上的事情,实在没有人将其放在顶顶重要的位置!
  交通号确实影响力很大,但在上头的眼中还不成问题。
  反正想要割韭菜的时候它也不能跑了!
  为了防备这个,陈嫣做了好几手准备,那就是分散股份!如果交通号是她一个人的,这会显得很恐怖,但要是不少人的利益都在其中,那怎么说?
  当初交通号全面铺开的时候花费实在是太大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难有人能再建一个交通号,成本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为了搞到这笔钱,陈嫣在整个集团内调度。
  陈嫣确实有钱,但也架不住当时花钱的地方也多,开发蓬莱岛和海运方面更是牵扯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最后陈嫣选择了出售交通号的一部分股份。
  其实当时她可以拆借到款项的,不说其他的,就她名下的泰和钱庄就有大量存款。她先拿来用一用,不过就是左手倒右手的事儿,一点儿难度都没有!
  但她还是选择了出售股份!就是想要将更多的人绑定在自己的战车上!
  出售股份的时候就说的很清楚了,话事人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干股超过五成的那一个!如果未来最高股份持有者也达不到五成,就内部推选代表!只要有股份超过五成的股东一起认同,这个人就是话事人了。
  陈嫣当时分割出去的股份就是两成,安全的很!后来又陆陆续续再分割出去了两成。
  这四成股份分散在商贾、地方豪强、贵族手中…这些人要么是亲自家集团的,被利益绑定在自家这条船上。要么干脆就是自己人,就像管理交通号的马魁,他手上就有交通号百分之二的股份!
  交通号依旧被牢牢地掌控在了手中,但在其他人看来已经不怎么危险了——就算有人依旧想要杀鸡取卵,这些手握交通号股份的人也会阻止!
  现在的交通号像输血管一样连结全国各地,日日夜夜奔流不息!在运输货物的同时,也运输着金流!
  这些获利前期大部分被用来再次投入了交通号的建设中,股东其实赚的不多。但只要稍有眼光的股份持有者也能明白,未来交通号能有多赚钱!就算有人鼠目寸光,根本想不到将来,也有的是人愿意接手这股份!
  有钱能使鬼推磨,为了保护这一份利益,这些人都会尽力为交通号保驾护航!


第240章 摽有梅(4)
  桑弘羊和陈嫣的话题集中到了公事上; 更确切地说就是交通号和海运号!
  交通号是陈嫣集团内最复杂的一份产业了; 不只是因为底下雇员人数多; 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多,也是因为股权最为复杂。不过排除掉这一点; 其实交通号也和其他的产业没有太大的不同。
  特别在这个时候提到,是因为交通号的工作已经进入新阶段了——到现在为止,交通号的建设时期正式结束了!即稍微重要的城市、物产区都被联络了起来。
  当然了; 还有许多地方没有连接,伸向末端的路线做的很不好; 或者说基本没有做。
  但在这个时代是没办法要求那么多的!没有人口,又没有足够有吸引力的物产; 就算联络到交通号的网络内又有什么意义呢?说到底; 交通号并不是公家单位; 不可能完全赔本赚吆喝,要不要开通一条路线; 这些都是做过经济效益评估以后才会决定的。
  总之; 现阶段内交通号已经做到了它能做到的极限!
  而关于交通号的成果,相关方面; 无论是陈嫣这里、股东这里; 还是交通号上上下下; 都是满意的,因为这比之前计划的还要提前了一年多呢!
  而度过建设期; 也意味着集团内部一个吞。钱机器总算肯缓一缓了!虽然交通号这个庞大的运输帝国仅仅只是维持日常的运转; 花费也是天文数字; 但这样的数字相比于交通号的进账,又不算什么了。
  简单来说,苦日子过去了,无论是陈嫣,还是别的股东,都到了享受红利的时候了!
  而相较于交通号的情况,海运号就远未到放心的时候了。
  海运号的体量从雇员层面来说不如交通号,但从资本层面却不比交通号弱!
  交通号是单一投资不算多,一家货栈,又或者一辆马车的投资都算不得巨大。但因为辐射范围广,总体上的负担就上来呢!而海运号呢,这方面相反,海运号这个海上运输王国相比交通号蛛网一样的路线其实很简单,毕竟他的路线就是单单一根线而已。
  这是‘面’和‘线’的差别。
  但一艘船、一座港口是什么投资?这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上的比较啊!
  不过正如众所周知的,这个世界上门槛格外高的产业往往伴随着顶级的利润!这个时代的海运无论是资本门槛,还是技术门槛,无疑都是一等一的!
  而且不同于交通号惹眼且随时可能产生竞争对手,海运号既利润巨大又能陈嫣闷声发大财的需求——虽然这也只是附带的好处,毕竟在陈嫣看来,海运赚钱当然很好,可即便海运不赚钱,她也会尝试开辟东西方海上商路!
  毕竟她可是想要从外国引进物种、文化,促进东西方交流的!
  钱很重要,因为有钱才能做成很多事!但钱也不是全部,毕竟对于陈嫣来说钱已经完全足够了,她这个人就算再奢侈也花不完自己的财产了…她总得有些金钱以外的追求。
  海运号体量不输于交通号,运作的资金非常可怕…不过相较于交通号,它就不起眼多了。这个时代人们的目光还大多集中在自身,对于外国,就算是有识之士也只是停留在模模糊糊知道的程度。至于开辟对外贸易意味着什么,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
  大概对于跨国贸易,这些人的印象仅仅停留在边郡往来的那些高鼻深目外邦人、与中原风格迥异的宝货上吧。
  这本身也没什么,毕竟即使是东边这些走海运的商人也很难对对外贸易有相当的认识。他们走海运没错,但大多只是走吴越之地到齐地、辽地这一线而已,了不得了,和南越有生意往来,再多实在没有了!
  甚至和南越的生意都没有做成规模,只不过贩一些珍奇之物而已…和海运号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人总是会用自己的认知去类比别的事物,以此形成新的认知!这就是人的认识受时代与自身经历局限的原因了。
  其他人看海运号就是这样,他们很难明白海运号和交通号一样,是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
  得益于这种‘短视’,海运号不用像交通号那样分散股权,也不必想着遮遮掩掩什么的。
  “唔…所以港口已经差不多了啊…”陈嫣有些愉快地道。
  海运号一直很烧钱,造船烧钱,建港口烧钱,打通商路烧钱,给外国高层做公关烧钱…可以想见的,这种烧钱还将继续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陈嫣并不在乎,光是从天竺带回来的棉花、茉莉等等物种就足够抵消一些开支了!钱放在那里也只是死物而已,而这些带回来的东西是真的能改变这个时代的!
  当初陈嫣在会稽看到的那些棉花此时已经被农家研究了个差不多,正要开始寻求试种,过不了几年,就会有大面积的棉田出现!
  另一边陈嫣也积极培养市场,从印度贩来的棉布虽然只是在齐地贩卖的新鲜布料,但由于其价格相对丝绸低廉,质感比麻料舒适,甚至在一些特性上有胜过丝绸之处,已经在中产阶层很受欢迎了。
  陈嫣甚至想,将来可以试着研究丝棉混纺…如果真的能够成功,这是很有前途的。
  海运号在东部沿海建立了好几个港口,这些港口在最近也陆陆续续完成了大概建设——未来为了适应新情况,肯定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改建,但不会有大规模建设是肯定的了。
  这的确是一个重要消息,一方面少了一个烧钱的点,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海运号的营收能力大大提升、体系也越来越完整。
  陈嫣在地图上扒拉了一会儿,在标注着汉帝国的地区点了点,有些心不在焉。这样看起来,从陆路运输到海上运输,两者相互连接,这一交通网络已经彻底成型了,交通号和海运号甚至能合作起来,发挥更大的规模效应。
  手指轻轻一划拉,是海运号的商道路线…她知道,还远远不够。
  天竺这边初步建立起了稳定的大宗贸易,但离挖掘出这片土地的潜力还远着呢。手指继续往西方划拉,南洋地区、中亚地区都有不少国家,大的小的都有,安息帝国这样的大帝国就不说了,就算是比较小的国家也被她看作是大金矿!
  再怎么小,只要是个成气候的国家,举国之力也不小了!
  就像现在对朝鲜的贸易,朝鲜地区现在就是几股势力在打生打死,就算加起来都不算大,更别说单个势力了!但是齐地海商还有不少开辟了对朝鲜地区的贸易,人家的小是相对汉这个庞然大物来说的,贸易额本身并不小好么!
  手指划过这些国家,最终指向了地图上恐怕的西方——这幅地图是陈嫣手下的人根据探路船发回来的资料绘制的,也就是说,探路船探到哪里,地图才能画到哪里…对于现在的海运号来说,西方别说具体的样子,就算是存在什么,那都是未知的。
  想到这些,陈嫣叹了一口气,刚刚还有一点儿志得意满来着,这个时候也不剩什么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啊!
  陈嫣听桑弘羊说着交通号、海运号的最新进度,这些东西有些她是知道的,有些却没有那么细致…到底不夜县才是他的大本营,集团内部的信息都在那里汇聚!现在她来了东莞县,有些重要的消息会送到这边来,但到底比不上不夜县那边。
  集团的许多部门都留在不夜县,这些部门分管不同,像是中枢一样处理着集团各项事务。这也是陈嫣人在东莞县,平常过的很悠闲,只用专注于一些大方向上的工作的原因。
  细节的事情都有人干了嘛!
  而这些部门想要做事,就不能完全不讲究!问题和资讯在他们那里汇聚,这才能够进行处理,并安排执行…现在的不夜县就是集团的情报汇聚处,东莞县这边当然比不上!
  听桑弘羊说着这些,陈嫣沉思了一会儿:“此事我得好好想想,过几日拟出一个差不多的章程来,交通号、海运号接着还有一些安排…”
  是的,这些事情陈嫣并不是听过就完了的!既然交通号和海运号都进入了新阶段,很多方针政策都要发生变化才是,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嘛!而这种层面的问题,就只有陈嫣能够决定了!
  两边的话事人是马魁和裴英,不是说两人就没有见识,没有决断力了!只是陈嫣人还在呢,也只有她才能从通盘考虑某一个产业,所以做决定的只能是她——最多就是马魁和裴英自己有一些想法,然后写了个章程给陈嫣,如果陈嫣觉得可以的话,就采纳了…
  但本质没有变。
  这可是很重要、很严肃的事情,虽然在此之前陈嫣也有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