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汉贵女_春景 >

第317章

汉贵女_春景-第317章

小说: 汉贵女_春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氏作为儒门内说得上姓名的大族,虽然没有位置特别高的族人和门生,但各个位置上的人数量却并不少。可别小看这些人,真要是有什么目的,这些人是真能帮上忙的!
  过去颜异虽然出仕了,但也就是底层小官而已,颜产自觉没有什么好说的。但这次颜异做到了郡丞的位置,关键是,根据他收到的消息,颜异在这个位置上根本就做不久,这就是个过渡性的位置。
  将来,无论是郡守,还是去长安那边做个千石以上的官员,这都是有可能的。只看颜异自己怎么想了,是想做个封疆大吏,继续积攒积攒经验,还是去中央混个眼熟兼资历,等着日后慢慢升上去?
  到了这个时候,那些‘人脉’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之前颜产不说,这个时候才慢慢提出来。
  颜异在官场上有自己的目标,当然是不会吝惜变强的,将这些一一记在心里了。
  相对而言,对这件事最不感兴趣的就是颜夫人了。只是她很清楚,这是丈夫看重儿子的表现,这个时候打扰了他们,实在没什么好处,于是一一忍了下来。
  等到父子二人说的差不多了,她才笑着插嘴道:“这都晌后了,用些小食罢!”
  这个时候规定还是一天两餐,但贵族、有钱人一天吃三餐、四餐什么的根本不算什么。毕竟所谓的两餐,更多是因为食物不足,不得不如此而已。
  贵族和有钱人不会随便打破所谓的‘礼’,但是中间吃一顿小食就没有问题了…这就像是零食一样,谁会把零食当成是一顿饭呢?
  不多时,精美而分量小巧的小食被送了上来…基本上都是点心,而点心这种东西总是以甜的居多。说起来这件事还得谢谢陈嫣,她弄出了好几种花样的蔗糖,随着产量的急剧增加,已经远比蜂蜜来的低了!而且看趋势,日后只会更低!
  这种情况下,有钱人对‘糖’的消费量大增!相应的,各种新式甜点心的‘开发’也进入了大爆发期,各家的厨房似乎都在想方设法地弄出一些甜的东西。
  话说蔗糖如此畅销也完全在陈嫣的预料之中,谁让‘糖’这种东西天然就是人类的追求呢!
  人类在还是猿人的时候,就知道甜的、富含油脂的就是好东西,只要吃下这些东西就能够给身体提供更多能量,然后再之后的生存竞争中获得一个优势一点儿的位置。这种印象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不断被强化,到了后来,人在接触到高甜、高油的食物的时候依旧会兴奋异常。
  虽然有的人会说自己吃不了太甜的,油腻腻的食物更是看到就倒胃口。但那只是被现代的饮食习惯给惯坏了,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想吃什么都佷容易,天性里面对于某类食物的渴望也就理所当然的被抵消了。
  更多的人还是保留着祖先留下来的习惯的。
  而‘糖’,正是自然界的甜味提纯之后的结果,这对于人类来说可以说是‘超常刺激’!这种原本自然界不存在,而又出现了的刺激,是能够让人疯狂的!后世人长期生活在并不缺‘糖’的生活中,对此不会有特别明显的感觉。
  有些事情陈嫣也是在这个时代生活,才知道的。
  原本大家就非常喜欢甜味了,蜂蜜的有价无市就是一个证据!而现在的蔗糖,更是让‘糖’走上无数人的餐桌。现在大家做一些腌制品就喜欢放糖,哪怕有些食物的风味本身就不太适合糖…比如说海产品吧,用盐来腌制就很合适,但现在齐地大族就喜欢糖来腌制的海产品。
  很难说味道会更好…只能说用糖比用盐更费钱,吃起来的话,满满都是金钱的味道…
  一家人在一起吃甜食…甜食又有让人放松下来的效果,就算都不是什么特别能活跃气氛的性格,这个时候气氛也好了不止一星半点儿。
  也就是这种时候,能说一些平常不会说的、非常家常、亲密的话题了。
  “异儿来信说过,在外识得了一位淑女…如今此事做了何等打算呢?”其实这句话有些明知故问的意思,能做什么打算?以颜异的性格,走到这一步,就是一切已经确定的意思了。不过颜夫人还要多问这一句,主要是为了后面的话铺路。
  颜异沉默了几息功夫,很快反应过来,声音有些低沉但清楚地道:“…自然是成亲的。”
  说到这里,颜异在父母面前行了一次大礼…古人虽然讲礼,但如果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平常是很难用得上‘大礼’的。如此做,显然就是郑重其事的意思了!
  颜产和妻子互相对视了一眼,心中已经非常有数了。
  看着这个从小无论对着什么都是一副平静样子的儿子,颜产还觉得挺有意思的…到底还是有难以泰然的时候了——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他都要觉得自己的儿子实在是太淡薄了一些了,淡薄到了孤独终老他也不奇怪。
  颜产想到这里,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好不容易绷住了笑容,这才能保持住做父亲的‘威严’,进而道:“哦…既有这个打算,一切便得准备起来了。”
  颜异抿了抿嘴唇,再次行大礼道:“一切谨听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安排。”
  颜产摆摆手,做出无所谓的样子,依旧‘端着’道:“我与你母亲就是想安排也安排不来,至少得让我与你母亲知道那是谁家女郎,不然如何前去提亲?”
  话说到这里,旁边的颜夫人也竖起了耳朵…她一直不知道的就是那是哪家的淑女!要是知道了,她早就先自己去拜访、考察了!
  颜异犹豫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开口了…既然是已经决定的事情,就没有什么一定要迟疑的了。
  “阿嫣是长安人氏…”听到这里还没有什么问题,虽然说长安离齐地还挺远的。但是这恰恰佐证了那位‘淑女’不是一般人家出身,真要是一般人家出身,哪能从长安来到齐地!这年头,这样距离的移动,搬来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条件。
  “她姓陈…”终于知道姓氏了,不过这个时候无论是颜产,还是颜夫人,想的都是长安姓陈的大族有哪些?倒不是说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大族的嫡脉,就算是旁支也不是不能接受……
  说到这里的时候颜异忽然停顿了一下,这个停顿非常短暂,短暂到颜产和颜夫人其实并没有太听出来。
  然后颜异就继续道:“她家门楣颇高,堂邑侯府…”
  说到堂邑侯府的时候颜产和颜夫人也还好,不是说堂邑侯府就能联想到陈娇陈嫣两姐妹的。堂邑侯府这一支可以说是一个绵延了几代的大家族了,当中子弟不少,女孩子自然也有许多。
  虽然说,堂邑侯府的旁支远亲配不配成为复圣嫡传的宗妇还有一些问题,但基本上还是可以确定为一个清白人家女儿的…这就是夫妇二人对未来儿媳妇的最低标准。
  这年头,儒家还没有成为一统思想界的学问,别说颜氏,就算是曲阜孔氏,也没有多牛!如果颜异娶的不是未来宗妇,这个出身本身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也就是因为是宗妇,所以考虑的问题要多一些罢了。
  “这女郎在家长可是长女?”颜夫人思量着便问了出来,一般来说,这种有点儿底子的人家都会注意自己的教育培养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长子,还是长女,都会获得相对多的资源。
  其中长女得学不少东西,甚至跟着母亲忙前忙后,操持家中大小事务,如此,一些能力也就被锻炼出来了。颜夫人之所以会问是不是‘长女’,正是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如果是长女的话,或许会更适应宗妇这一身份。
  “非…”颜异回忆陈嫣的情况,摇了摇头:“阿嫣是家中幼女…”
  听到这里的时候颜产并不在意,在他看来,只要出身过得去就行了。至于欠缺宗妇的技能,之后由颜夫人去教就行了。而颜夫人就完全不是这么想的了,教一个有基础的学生,和教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这完全是不一样的。
  更何况还有更加难以扭转的思维习惯…这个时候,她心中的不满意更深了。
  颜异倒是没有太注意到这一点,只是继续道:“阿嫣…阿嫣她身份极高——她母亲乃大长公主…”
  原本对陈嫣有些不满的颜夫人听到这个,一时之间并没有反应过来这是个什么身份…大长公主,那是谁来着?反应过来之后才知道颜异口中的‘阿嫣’是何许人也,一时之间竟是愣住了。
  大长公主刘嫖,乃是孝文皇帝与窦太后唯一的女儿,也是孝景皇帝唯一同父同母的姐姐。虽然随着当初太皇太后薨了,权势比之当年大有不如,但依旧还是当之无愧的金枝玉叶!她的女儿有两个,一个做了皇后…现在也不是皇后了,据说这位陈皇后因无子而愧对天子,自请废后了。
  虽然是废后了,但天子显然依旧非常优待这位前皇后,吩咐各方面的待遇一如皇后从前。
  还有一个女儿,不就是…
  “那位不夜翁主…”一般的公主女儿哪有什么名气!翁主这种生物,整个大汉没有上千也有几百。不过陈嫣的名气足够大,大到颜夫人也很知道她。
  颜夫人原本的不满立刻被丢掉了,因为陈嫣的身份让她意识到这对儿子,对整个颜氏都是有着很大帮助的!在这样的好处面前,其他的问题也就不值一提了。
  只是她没有想到,差不多同一时刻,丈夫颜产的脸色已经变得极端难看,猛然站起身,断然道:“不可!这绝不可!”


第299章 东门之杨(8)
  “…说来; 最近倒是有一桩奇事。”
  颜产作为齐地名士; 平日的交往应酬还是颇多的…名士毕竟不是隐士。
  而他往来的人也大多和他身份相当,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或者同是学者,或者是官场上的人物; 再不然,也有可能是由姻亲关系联结起来的本地大族——颜氏在琅玡郡传承十多代,一代代嫁娶; 随随便便也能织成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了。
  这一日他就去邻县赴约了; 这是一位与家中有姻亲关系的同辈人邀请的他。此人真论起来; 也算是颜产的表兄。早些年出仕官场,二十多年下来; 也在长安升到了一个千石官员,不算高; 但也不能算低了。
  到了这一步; 再看看自己的年纪,自觉这辈子是无法奢望两千石了。又怀念家乡闲适日子; 向往含饴弄孙之乐,于是便上了辞官的奏表。此人又不是什么重要到不可或缺的人物; 再加上年纪在这个时代也算大了,于是准辞的文书下的很快。
  如今他倒是无官一身轻!回到家乡之后就各处见亲朋故旧,日子颇为自在。
  其实前些日子他刚刚回来的时候,琅玡郡这边的故旧就为他接风过。只是接风宴上人何其多; 本地官员都来了; 也不能和一些格外亲密的朋友多说几句话。所以在加接风宴之后; 他又各处拜访起朋友来。
  除了拜访朋友,一些格外亲近的,他还会下请帖请到家里来叙话。
  恰好,颜产就算是此人的一个密友…两人之间的亲戚关系并不算什么,真要说的话,琅玡郡有传承的家族,谁家又和谁家没个七弯八拐的亲戚关系呢?主要是两人当年求学读书的时候就十分投契,这些年也从来没有断了联系。
  此时他一邀请,颜产也就欣然而来了。
  两人一见面,就说了一些琐事。说着说着,话题就变得很发散了,这也是所有朋友间的谈话活动都会经历的——最后总是会离题千里,完全忘记一开始说的是什么了。
  忽然,对方说起有一桩‘奇事’,颜产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随口道:“不知是何事,你这见过大世面之人也说‘奇’?”
  那人呵呵一笑,然后神秘道:“你这些年久居乡里,未出齐地,总该知道‘不夜翁主’罢?”
  “她啊…我当是谁…”颜产一下明白过来…陈嫣在齐地的影响力不是假的,或许普通的小老百姓并不知道她,但是凡是上层一点儿的人物,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她的名字。哪怕是有些人人家和她没有交集,必然也会有一两个和她有很大交集的亲朋。
  如此,不可避免地就得知晓她的名字了。
  比方说,颜氏本身以田产为业,没有太多生意上的事。但就算是这样,他家也和陈嫣名下的一个小产业有合作。实际上,颜氏家有一块土地就租给陈嫣种花,成为花田了…虽然从长远来看,买田是更加稳妥,也更加划算的方式,但想要用更少的成本,达到最大的规模,租其实更好。
  再加上陈嫣也没有兴趣做超级大地主,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租就可以了。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她都是做长租的。
  这笔生意和齐地许多地主都谈过,不少人也是愿意的。相比起租给零散佃户,租给陈嫣有好也有坏。坏处就是钱会少一些,毕竟批发和零售不可能是一个价格。好处则更多,第一,少了风险,第二少了许多琐碎事务。
  别以为当地主就没有风险了,实际上风险还不小呢!
  一般来说,遭灾之后地主是有好处的,因为小地主和自耕农抗风险能力不够,灾年时候就得低价卖地活命。对于大地主,趁这个机会逢低买进,简直不能更好了!但是,这种事情是有限度的,说白了,地主也得以来这块土地上的人才能活。
  灾荒年间,收不上租子就是收不上租子,对佃户苦苦相逼也没有太大的效果,最多就是对方卖身给自己。而且真的逼到了绝境,这些佃户就会外逃,甚至跑到山里去当野人…真到了那个时候就真是鸡飞蛋打了。
  而这种佃户外逃情况非常普遍,达到史书上记载的十室九空(甚至不用十室九空,只要跑一半的人),地主就得头疼了!因为种地的人会非常不够——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田地和种地的人应该保持一个动态稳定的数字,略多或者略少也有可能,田地多而人少的时候,地租会低一些,而人多而田地少,地租就会高的惊人,也算是市场操控了。
  但,如果某一方出现断崖式的下跌,情况就糟糕了!
  田地是这个社会有价值的资产,可是一旦没有种田的人,那就只是一块地而已,不会有任何产出的地!虽然这种情况很快会恢复,因为佃户会向地租低的地方迁移。但是这是有周期的,一年、两年…且不说这其中地主的损失,光是等佃户重新躲起来的时候,自己的田地已经荒了,这就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了!
  没有人会愿意接手这样的土地的,这就只比开荒强一点儿,但是开荒不需要地租啊!
  陈嫣长租土地,既替他们免了这一风险,也省了向零零散散的佃户收租的琐碎事务,事情确实简单了很多。至于那些佃户,给谁家做佃户不是做呢?陈嫣租下了这么多土地,总是要种东西的,所以还是得用人。
  齐地就是陈嫣的大本营、基本盘,她在这块土地上的经营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生活在其中的人很难有感觉,但是外界的人就能一下发觉——齐地的经济这几年提振效果明显!
  这很正常啊,陈嫣开办了许多产业,其中不少的生产都是在齐地完成的。只要陈嫣多创造了几万个工作岗位,就意味着几万个家庭能生活的不错,那就是十几万人的生活水准提高,达到这个时代的中产了。
  而这些人又会有消费(他们又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人口)…总之,带动作用明显,一切都仿佛是魔法一样呢!
  更何况,真要说零零散散分散在各地的、属于集团的雇工,可能还不止这个数!
  考虑到整个齐地的人口总数,这个带动作用已经非常强力了!
  所以,对于齐地上生活的人,如颜产这样地位比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