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_春景-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陈娇给了赏赐,陈嫣就不可能装作没看见了,也从妆奁中拿了两颗玉珠出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散落到妆奁中的,这应该是她做手工的箱子里的东西。
大概是陈娇陈嫣比较磨蹭,等到他们出来的时候,宫殿内已经开始烹饪那些带回来的猎物了。
庖厨早已对猎物进行了初步处理,放血、去毛、清理、切块、腌制、穿串,然后一盘盘地呈上来,这些王子皇孙们也很喜欢自己动手进行烧烤。当然了,也有不乐意动手的,自有宫人呈上庖厨精心烤好的肉串。
上位之中,天子朝陈嫣招了招手,陈嫣立刻过去了。
“阿嫣食什么?”刘启低声问道,手指着一旁的烧烤方炉,还有一盘各种生肉串,显然是打算自己动手。
其实陈嫣什么都不想吃,此时的调味料有限,即使是皇室也只是那样。再加上野生动物的气味…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至少烤出来的野味并不太合她的口味。
偶尔也有味道不错的,但想想她脆弱的脾胃,她也只能浅尝辄止。相比之下,吃点儿菜叶子什么的,这对她反而比较友好。
但大舅舅亲自动手诶…陈嫣犹豫了一下,确信自己分不出哪种肉是哪种,这才小声道:“阿嫣食一点儿牛肉就行了。”
虽然方才围猎的动物里面肯定没有牛,但作为自上古以来就是贵族餐桌上必不可少食物的牛肉,又怎么会没有呢!
刘启挑了两串牛肉,然后又按照自己的口味选了几样,就像模像样地翻动烤叉起来——说起来他少年时也经常自己动手烤肉,当时和他一起的还有亲弟弟刘武…而如今也只能是回忆了。
大型BBQ活动显然很得人心,即使内殿还有天子太后,大家也吃喝放松下来。甚至后头上林苑还安排了歌伎舞伎前来助兴,聚会活动的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
陈嫣咬着一串烤好的牛肉,小口小口吹了吹,慢慢吃着。
还分神看到刘彻身为太子,这时候像是个交际花一样满场游走,到处打招呼。真看不出来,这厮如今是这样平易近人的样子,将来他可是傲慢的不行,成为华夏历史上有名的有威慑力的皇帝!
到底是现在假装,还是登上九五至尊之位后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又或者,刘彻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人,这两种属性并存在他的身上?
陈嫣不知道。
出神地同时,刘彻正好溜达到了陈嫣这里。见陈嫣吃的秀气,仿佛小动物进食,笑了起来:“谁食炙肉是你这般的!”
即使是贵女,吃肉串的时候也秀气不起来…西汉时的烤肉可比后世烧烤摊上的烤肉实在的多,肉都是大块大块的。
大概是觉得陈嫣坐在台阶上吃烤肉很有意思,刘彻干脆也坐在台阶上和她一起吃。
这个过程中陈嫣一句话都没有多说,最多就是刘彻偶尔说句话后,她回上一句而已。
刘彻有的时候觉得陈嫣真的很有意思…她似乎总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出最恰当不过的反应。他想要结交一个不在意他太子身份的人时,陈嫣就不在意他的太子身份了。他想要一个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十分理解自己志向的人时,陈嫣就真能做到…甚至此时,他应付了一大帮堂兄堂弟的奉承,只想安安静静的时候,陈嫣也恰恰好就是那一个。
有时候想想,陈嫣不过是个小孩子而已,他却总是忽略这一点,这本身已经很神奇了!
快乐地BBQ大联欢之后,就要过寒食节了,这对于刘彻这样半大小子来说绝对是个灾难!私底下偷偷搞点东西吃显然是众所周知的秘密。而对于陈嫣来说,其实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寒食节,按照习俗来说三天内不用火,食物也是提前就做好的,这三天吃冷食就好。
最常见的冷食就是粥了,各种各样的粥。宫中有的是东西,粥的花样就更多了!还有其他的能够冷食的点心,总之保证了皇室寒食节时依旧能吃的开心。
但无论怎么吹嘘,那就是冷食!陈嫣身体弱,刘启从没让她正经过过寒食节,都是偷偷开小灶。差不多待遇的还有长乐宫的太后,老人一样身体弱,不可能跟着过寒食节。
当然,这都是私下进行的…因为这涉及到一个‘礼’的问题。
寒食节当然不是后世传说的,为了纪念介子推产生,这就像是端午节不是因为屈原一样。寒食节的起源和天气变化有关,这是季节转变,按照上古传统,引火的来源也要改变。而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是需要禁火的!
另外也是因为这段时间的天象属青龙,青龙在五行之中又是‘木’,容易引发火灾,所以也需要禁火——这些东西陈嫣以前都不知道,也是来到这个时代后才一一弄清楚的。
整个宫里其实也没什么人喜欢寒食节,只是因为礼仪规范的原因,不得不过而已。而且大家都很期待寒食节之后的清明和上巳节!这可是春游、踏青、男女交往的好时节!
这个时候青年男女可以自由交往,不会有人认为这有害风俗。不过相比春秋战国时期还是差了很多,那时青年男女甚至可以在此时野合!就算因此怀孕生子,也不是什么大事。
果然还是祖宗们比较牛…
因为这些活动,整个宫中都人心浮动起来了,包括一部分宫女!如果宫中贵人过上巳节,出门游玩,那必然是会带些人的,至少一些比较得宠的宫人也能跟着出去放放风。
至于宫中已经懂的男女之事的公主皇子们就更别提了,早早就准备了起来——特别是公主们!那天要用的衣服、首饰、妆容,那都是提前好久就计划好了!
在这件事上,陈嫣也是个小小受害者!陈娇试衣服、试首饰的时候她成为了替她参考的那一个…这真是很辛苦的工作啊!
赞美一百遍嫌你没诚意,觉得你想也不想就说出口了。要是挑剔一两句,就会得到‘你小孩子懂什么’。
陈嫣又不是什么彩虹屁小能手,这个时候也只能认怂,随便陈娇怎么说她,反正她已经是一条咸鱼了。
“阿嫣怎么不准备准备上巳节?”陈娇好不容易磨磨蹭蹭选好了衣服,开始关心起女弟来了。
陈嫣放下手上的一册《尚书》,随口道:“我要准备什么?到时候踏青春游而已…”
陈娇自己也听的笑了起来:“对!阿嫣你还是个孩子呢…日后才能明白这些!”
第57章 板荡(2)
对于陈娇的‘日后才能明白这些’; 陈嫣悄悄地腹诽了起来——她才不是不知道呢!真要说的话; 她可比陈娇知道的多得多!
不过争论这种事情是不可能成功的; 毕竟她拿什么说服别人相信她呢?所以她保持了沉默,默默拿回了那一册《尚书》,兢兢业业地背诵起来。
明日还得上课; 说的就是《尚书》; 得先把明天要讲的章节倒背如流!
陈嫣虽然对于此时的典籍大都阅读过,但背诵是绝对没有的。她也不觉得因为自己多了一份记忆; 现在就能躺在过去的‘遗产’上睡大觉了!若真是那样; 她最后只会再次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没有人喜欢平庸!没有什么比渴望不凡更平凡了…第一次听到这个话的时候陈嫣深以为然,因为她确确实实就是这样想的。只不过受到自身条件限制; 很多人只能在平凡的泥淖里挣扎; 曾经的陈嫣也是一样!
现在有了重来一次的机会; 她当然要好好抓住!
将来她具体能够做什么,她还不知道。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谁知道那时候会有怎样无法预料的发展呢?但她知道在现在,年纪还小的时候最好是默默做积累; 因为积累的东西越多,将来就有越多的可能性!
大概是小孩子记忆力都比较好吧; 而她又没有小孩子的贪玩,自制力要好的多,所以背书什么的倒是比过去要强的多了。说不上过目成诵; 但朗读默背十来遍也就差不多了!
陈嫣不知道这个速度是好是坏; 因为身边也没个参照系。不过联系到上辈子新闻里看到的各种‘小天才’; 她又觉得没什么了。
这就是陈嫣的误会了,其实她在各个老师那里都得到了不低的评价!关于背书这一点,也是让人吃惊过的!
在汲黯等老师看来,陈嫣有好几个特点。第一,她刻苦!要知道她这个年纪的孩子,就算出身一般,也很难坚持长时间学习,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学习有着怎样的意义!
更何况以陈嫣的身份,她更应该对这种事情一无所知才对。但她展现出来的坚持、自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倒更像是十几岁,已经明白要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少年。
第二,陈嫣的理解能力很强!最明显的就是断句问题了。古代的典籍文章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需要老师领着读——为什么电视剧里教书先生会领着学生读书,而且是反复地读?这可不是电视剧沙雕,而是古代真就这样!通过这种反复的方式,让学生记住了如何断句。而只有正确地断句,才能正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就像陈嫣曾经说过的‘民可使由之’的段子,很大程度上就是断句的分歧导致了理解的分歧。
而陈嫣好像天生自动就能凭着直觉去断句,而且八九不离十都是正确的。
这里其实就是老师们把陈嫣想的太神了,说到底,这也是陈嫣的过去留给她的一份礼物。其一,她有着相对成熟的思维,经过应试教育锻炼出来的理解能力,凭借这样的能力去断句,正确的可能性本来就很大。
再加上过去学习古文的时候有标点符号辅助,而且在多次学习中,渐渐掌握了古文的一些写作方法——倒装、互文、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长久下来,哪怕拿到一篇陌生的古文也能下手断句了!实际上给句子断句本来就是语文卷子古文题里常常遇到,并且被认为比较好得分的一种题型。
第三,就是陈嫣背书的速度了。是的,她不是那种过目成诵的天才,而作为当代学界大佬的老师们,别的或许没有,见识却是肯定有一些的。他们见过不少有天分的年轻人,其中有的还收为了学生!这些人里确实存在比陈嫣背书更快的,但那又能说明什么呢?
不能因为有人比陈嫣更厉害,就说陈嫣不厉害了。那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精英,比他们稍微弱一些,有什么丢人的?更何况,就真的弱一些吗?这不见得。在老师们看来,陈嫣总是能够从一些别人没有想到的角度提出问题,而且还不是胡搅蛮缠,这已经说明她是对那些知识最基本的东西理解了!
这就像是大佬玩花样,那必然是对基本套路了如指掌了才对。不然整个故事就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方向——装逼不成成傻逼。
背书背的快自然是好事,但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很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为背书这种事,只要不是笨的天怒人怨的,下足了苦功夫,总能背下来的。可要说对知识的理解,只是去‘死记硬背’?即使有天下第一的老师去教导,最终出来的也只能是个庸人了。
不过,虽然老师们都挺欣赏陈嫣的,却没有一个人对她表示过这种欣赏。一部分原因是怕陈嫣因此骄傲自满起来,另一部分原因则更加真实——就算再欣赏又如何呢?陈嫣只不过是女孩子,她能当这些博士们真正的学生吗?能为学派增光添彩吗?能带来最实际的利益吗?…
要是真问陈嫣能不能,说不定考虑再三,她会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因为她知道自己是有底牌的。
但其他人不知道啊!他们心里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在这个事上大大地画了个叉了。
陈嫣可不知道这些老师心里还有这样一番心理活动,她现在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到她长大了,自己能够做一些有益于时代,甚至改变世界的事情的时候,不会因为现在的自己懈怠了,而变得没有那个可能性。
——这不是没可能的。如果她从现在开始,像一个普通的汉代贵女一样,学点儿最基本的东西,然后剩下的就是保持姿态、坚守礼仪,以及悠闲自在地玩乐。那么,等到她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她需要准备的就是嫁人了,哪还有做事情的余地!
也正是想到这些,所以陈嫣才有了更大的动力每天坚持不懈地学习!
重新拿起那一册《尚书》,陈嫣再次钻研起来。不止要把下次上课的内容背下来,还得去理解,并且写上自己的想法——她读书的时候常常会准备空白竹简,有什么想法也会顺手记下来!灵感这种东西来去都很快的,要是不记下来,说不定以后就忘记了。
这个时候她就怀念白纸了,轻巧的一个本子就能写很多内容了!不像现在,她随随便便就能攒下一堆的读书笔记。无论是存放还是翻找,都相当的不方便。
她自己是在网上放过古法造纸的视屏的,等于是自己原原本本地做过手工纸,所以是知道如何制造出廉价的、方便使用的白纸的。她可以保证,纸张的质量会远超于未来蔡伦改进之后的版本——毕竟蔡伦那个版本那么多年也没有干掉竹简,还是后来再次经过不断改进,到了隋唐时期才将竹简彻底赶出了书写市场,足以看出蔡伦时期的纸张必然是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的。
但是不能做…白纸和其他很多会带来巨大变化的事情都不是现在的陈嫣可以做的,至少得等她长大一点点。这可不是做个拍卖会、弄个当铺那么简单!拍卖会、当铺,均可以解释为她的奇思妙想,也没有超出此时人们的固有认知,更不会对现有的大格局产生明显的影响。
但类似造纸这样的事就不一样了!
就像陈嫣曾经考虑过的磨面粉一样,影响都太过深远了!不是不能做,而是做了之后的后续反响会让人头皮发麻!
磨面粉极有可能改变现有的种植结构,在这个绝大多数人口为农业人口的时代,这无异于开天辟地的大事!造纸也是一样,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对文化领域的冲击!
陈嫣敢保证,从长远来看这都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但问题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出现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即使这确实是个好东西——人类的历史已经反复说明了这个道理了。
而偏偏这样大的事,轻易不允许一点点问题!否则连锁反应之下就是一个火药桶!
陈嫣作为事情的始作俑者,会遭遇什么样的事情,她不敢去考量!
不是说因为顾虑就不去做事了,只是要找到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机会!
思危、思安、思变,三思而后行,这是她逐渐学会的事情——说到底,她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没办法拥有布鲁诺支持‘日心说’甚至愿意牺牲生命的热情与勇气。她想做些什么,但那是她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
陈嫣的预习工作做得极好,具体表现就是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无论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抽背什么的就更不在话下了!相比起她这个附读的,刘彻的几个伴读更像是来混日子的(虽然他们本来就是来混日子的)。
等到下课之后,陈嫣也不着急走,很自觉地等刘彻请教完问题了才接着上前请教。而等到老师走了,她也不急着收拾东西离开画堂,而是打算将复习回顾的工作做完了再走。
她最近发现这样做效率会比较高,效果也更好。
刘彻将他的用功看在眼里,摇头道:“阿嫣要是个男子就好了!”
“?”陈嫣给了他一个疑惑的眼神。
“阿嫣要是个男子,日后定是国之肱骨!”刘彻早就为这个可惜来着,现在是越加扼腕了。多好的人才啊,却只能干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