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汉贵女_春景 >

第57章

汉贵女_春景-第57章

小说: 汉贵女_春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堑背跚珊涎Я四掣鲅傻闹抖选U嬲此担遣⒉恢页稀
  如果每一个人都要追究其真心如何,学术界恐怕都要乱套!
  所以胡毋生开始‘求迹不求心’,只要行为上完全符合,那么内心就不需要去多想了!话说回来,真的装了一辈子,那又和真的有什么两样呢?
  到了胡毋生这个年纪,早就学会了不去纠结,转而更加豁达地看待这些问题。
  他觉得公孙弘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只是锥藏袋中,无人得知而已!如今就是一个好机会——那位翁主想要找一个有才干、有耐心的老师,公孙弘恰好合适!并且可能由此获得自己想要的机遇。
  各得其所。
  于是等到陈嫣下午再次上门的时候就见到了公孙弘,由胡毋生亲自介绍。
  “这位是菑川公孙季,和老朽一般也是治《公羊》的。且早些年通读过杂学,才干出众,翁主可愿拜其为老师?”
  陈嫣过去从没听说过‘公孙季’这么个人,但并不妨碍她相信胡毋生的眼光和信誉。所以没有什么犹豫的,立刻道:“有公孙先生这样的大学问家做老师,嫣自然喜之不胜!”
  公孙弘有什么名声?最多就是在菑川地方和临淄儒生圈子里有那么一点儿名气而已。对于这位久居长安的贵女来说,应该是一个听都没听过的名字才对!
  也就是这个时候,公孙弘意识到,自己这个女学生可能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没有贵族子弟常有的傲气、不知天高地厚,甚至比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明白事理的更早!即使对着一个一文不名的老师,也没有想到生气,而是客客气气地将话圆了回来。
  公孙弘不知道的是,胡毋生正是了解了陈嫣的性格才会推荐他!
  公孙弘有才干,吃亏就吃亏在出身太差,如今也没有搏出大名声!天家贵胄找老师,推荐公孙弘去,他的才干是足够了,可根本没听过他名字的贵人该怎么想?会不会觉得胡毋生在敷衍了事——若是只是被这样认为,那倒是没什么,胡毋生早就不在乎一两个人的看法了。
  关键是就怕因为这件事场面闹的难堪起来!
  就比如说刚才的陈嫣和公孙弘…要是陈嫣一个不满意,拂袖而去,或者说两句不阴不阳的话,公孙弘该如何?就算公孙弘是一个讲究务实的人,面子上面一向不是太过在意,可也难以接受这种程度的羞辱吧!
  真要是发展到那一步,居中介绍此事的胡毋生也会不好意思。
  如今这件事既然已经定下了,那么就是安排拜师的事情了…陈嫣也不能在临淄停留多久,所以就约定明日上门送上拜师礼。而具体的大礼,就在胡毋生府上完成。
  另外,陈嫣的老师并不像普通老师。一般的师生,都是学生跟着老师跑,在她这里就要反过来,陈嫣在哪里公孙弘就要跟到哪里。
  “公孙先生及家人可随之一同前往不夜县——不夜县临海,即使是夏日也相当舒适!正适合老人定居于此!”此时还没有拜师,所以陈嫣也就没有改口为‘老师’。
  在简单的交谈之后陈嫣已经了解了这位老师的家庭情况…可以说是上有老下有小,经济情况相当不容乐观。其中最受这位公孙先生看重的是母亲,年纪很大了,他得亲自侍奉。
  另外,还有家庭教师的待遇问题,他们没有明说,但陈嫣也都是心中有数了——西汉时期,人们一边将金钱看成是万能通行证,将贫穷看成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可对于学者来说,将金钱随便挂在嘴边,还是有些不妥当的。
  所以待遇什么的,只能是陈嫣和公孙弘的默契,而不能真的拿到台面上说。
  首先,陈嫣自然会负责老师家里一家老小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另外,直接给钱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借着节日、生辰之类的日子送上厚礼…嗯嗯,比如说这一次正好借着拜师礼就能送上一笔‘安家费’了。
  事情到此时为止都是宾主尽欢的,陈嫣虽不知道公孙季的水平,但有胡毋生这位大佬背书,也不用担心。而公孙弘呢,本来已经做好最差的打算,想着这位不夜翁主是个刁蛮贵女了,结果却相反,比他想过的最好的情况还要好。
  对方并没有对他这个一文不名的老师有任何不尊敬的地方,虽说需要他这个当老师的跟着学生跑,但她说的很客气,都是说不夜县适宜定居,邀请他带着家中老母亲前去。
  公孙弘可以说是面子里子都有了。
  正在此时,‘秦兄’从外面走来,在胡毋生耳边低声道:“老师,许师弟带了上次说的洛阳桑家的人,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第64章 击鼓(1)
  “这回家中小子之事便拜托先生了!”穿着低调的中年男子看面相是极其面善的,但精于看人就应该能看出这是一个很精明的人; 只不过眼睛里的精光向来是藏着的; 对外则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此人的身份说出来也是很了不得了!洛阳桑家——洛阳最有钱的大商人是谁家; 这谁也说不清啊!哪怕是后世,有这样那样的富豪排行榜,大家也就是随便看看随便信信!有钱人到底多有钱; 向来是不为人所知的!
  但提到洛阳桑家; 排洛阳最有钱的大商人前三名,一定不会漏掉!
  这可真是个牛坏了的大家族!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此时的桑家家主和任何一个给孩子跑好学校的家长都没有什么两样。对着眼前的青衣文士可以说是小心翼翼…即使这个文士的身家连他家的九牛一毛都没有。
  青衣文士早就受了桑家家主长子的好处,事情也是先前就说好的; 此时自然不会推脱。说起来他们这种文士虽然往往看不太起政治地位低贱的商人,但那是对小商人,真的遇上桑家这种巨贾; 除非是特别‘不合时宜’的,那也多是客客气气。
  是的; 这些商人除了有钱; 其他的都乏善可陈; 但有钱还不够吗?汉朝可是有着赀官制度的!花钱买官合理合法。实在搞不到地方推荐(此时的地方推荐制度门槛太高了; 对于大部分的读书人来说就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有些读书人就会打赀官的主意。若是此时有一个交好的大商人,这笔钱可就轻松多了!
  所以青衣文士也是相当大包大揽道:“这事无妨!桑先生家小公子确实聪敏——不过请老师胡毋生收下弟子就不太可能了。老师如今年纪大了; 没有精力教导新弟子; 且不喜挂名收徒的事。”
  说着又赶紧补充了一句:“不过在下几位师兄也是极有名气的儒生了; 请老师安排一番,小公子求学之事自然顺顺当当。”
  在华夏古代轻视商人的传统下,商人家庭有钱之后总希望能培养出几个读书人,然后当官从政什么的。此时桑家就是如此了,这一代桑家家主有三个嫡出儿子,其中老大自然要继承家业,这是家里的根本!
  然后再看老二和老三,读书这个事情老二没有什么指望,从小就能看出不是这块料!只有小儿子表现的十分灵光,让桑家家主看到了希望!
  家族嫡系如果能出做官的,这对家族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所以桑家为了这个小公子读书的事情都做了一定努力。
  刚刚启蒙的时候还好一些,找来耐心细致一些的读书人教就行了。但是启蒙过后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此时读书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不仅仅是读书,如音乐、算术、驾车等等技能都要有所涉猎。
  更重要的是,拜一个正经老师,这才能拿到相应的政治资源!
  此时还是典型的学者从政,进入政坛最简单也最常见的办法就是进一个好学派、拜一个好老师。若是自己学习成绩好,又有心从政,自然有的是资源推着走——来自学派的、来自老师的、来自同门的。
  相比之下,桑家虽然有钱,可在政治资源上真是很难帮上一点儿忙!
  去年的时候桑家家主长子在临淄结识了胡毋生门下的许先生,对其相当照顾。等到两人关系亲近到一定程度之后,桑家长子便说出了自己的请求——想让自己的亲弟弟能在临淄拜一个好老师。
  许先生当时就大包大揽地答应了下来。
  他本就是儒家的人,而儒家收徒本就宽松许多。再者说了,桑家也是大商人,这样有钱的人家可不比平头老百姓,能量要大得多!他家的子弟入了儒门,对自家学派也是有好处的。
  父亲和许先生正等着去见儒家公羊学派的领袖胡毋生,桑家幼子桑弘羊只能百无聊赖地盯着脚尖看。其实他不太喜欢儒家的道理,他最喜欢的是法家,当然了,相比法家他或许更喜欢经商。
  只不过父亲、母亲、兄长都希望他读书做官,为了他读书的事情奔忙了许久,他没办法张口说自己不愿意。而且偶尔他也会想,当官儿也不错,威风的很呢!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刚刚过来了一次,然后又急匆匆走掉的‘秦先生’回来了。
  “老师正在招待不夜翁主和一位公孙先生,不过也不要紧,让你们直接过去——老师心绪不错,当着客人的面应该好说话一些。”‘秦兄’一直都是师兄弟中的老好人,这些师兄师弟若是有事回来,他能帮的都是尽量帮。
  许先生谢过师兄之后赶紧带着桑家家主父子进去。
  一路上桑弘羊有些好奇地左右看看,这里自然是比不上桑家在洛阳的庄园,但他好奇,好奇胡毋生这位天下闻名的大学问家到底住在什么样的地方。
  相比起父亲的紧张,桑弘羊是相当放松的。甚至他隐隐希望这位胡毋生不喜欢自己,这样自己就不用拜入儒门了,回头找个法家老师也很好啊!
  正是因为这种放松和大胆,在他被引进内室之后依旧敢四处乱看!一个个座位看过去,他也在心里对号入座——年纪最老、头发已经稀疏的当然就是胡毋生,唔,其他的是胡毋生的客人?
  他的目光从公孙弘身上略过,虽然这是个美大爷没错了,但对于小桑弘羊来说有咩意思~?相比之下,另外一个似乎比他小上两三岁的小姑娘要有意思的多!
  桑弘羊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了,即使算上堂亲表亲,比他小的也不多。在家的时候最多见的是兄长和阿姊,至于女弟?那还真是不多见!
  他这个年纪的小男孩自然不会关注到人家小姑娘可爱不可爱,他就是觉得好稀奇啊…她也是胡毋生的客人吗?可是她年纪看起来好小!要说是另外一位客人带来的女眷,更不像了!
  桑弘羊自小生长在大商人家庭,眼力还是有的!小姑娘浑身上下都是宝,一看就知道是权贵之家的女郎,而另外一位客人,就和曾经给他上过课的那位法家学子一样,虽说是个读书人,但没钱就是没钱!
  这两人自然不会是一起的。
  在席上经人介绍,桑弘羊才知道小姑娘是长安来的一位翁主——皇帝陛下是她的亲舅舅,太后是她外祖母,长公主是她的母亲,她的父亲也有着彻侯爵位!
  至于另一位客人,也是一位儒生,名叫公孙弘。在日后的一段时间他会成为这位翁主的老师,随她去她的封地不夜县,也会随她去长安!
  相比起桑弘羊的不明所以,桑家家主则更加清楚‘不夜翁主’这个身份的威力!他是真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这样的贵人。不过也就是这么感慨一句而已,毕竟不夜翁主虽然身份高贵,但和他一个地头在洛阳的商人有什么相干的呢?
  若不是今日巧合在这里遇上了,根本没有任何交集的可能——遇上了也不会有什么不同!至少此时的桑家家主是这样想的。
  许先生大概向自己老师说明了来意,胡毋生一听,微微眯缝着的眼睛也弯了弯,但并没有立刻说话。
  说实在的,这种上门拜师的人平日实在见的太多了,经历的次数一多,胡毋生也就练出了一身不动声色的本事。是自己学生介绍来的,不会直接拒绝,但也不太可能答应下来。
  正如之前许先生和桑家父子解释的那样,他这个年纪了,教导新弟子尚且心力不足,更别说是桑弘羊这种刚刚启蒙完毕的小孩子了。挂名做老师,实际上是自己手下的学生去教?这样的事不是不可以。但胡毋生在这件事上有自己的坚持,不太愿意纯粹挂名。
  陈嫣听到桑弘羊名字的时候是有一点惊讶的,她可没有想到会巧合地遇上一个自己知道的‘历史人物’…虽然她一大家子都算是历史人物了,但那和野生捕捉到的历史人物还是有些不一样吧。
  桑弘羊这个人的事情陈嫣知道的不多,只笼统地知道他是汉武一朝是主管经济这一块的官员。类似盐铁专卖、统一货币之类的就是他的意见,也正是因为有他在后方撑着,刘彻才能打那么多年的仗!
  不过这个人在他那个时代名声不太好,大概是他重商主义的理论,又或者别的政见不太符合主流吧。
  具体的陈嫣也说不上来,毕竟她也不是专门学历史的,这方面的知识很零散。有的来自课本,有的来自电视剧,有的干脆只是某个公众号上的一篇小文章里的只言片语。
  不过桑弘羊给人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毕竟在这个时期,他的想法就是一个另类!他的商业思维是超出自己所属时代的,也正是因为此,他才能每次都在国家没钱的时候给刘彻搞来真金白银。
  不过短暂惊讶与兴趣之后陈嫣也就不甚在意了,虽然野生的历史人物比较难得,但说到底就是历史人物而已!
  汉武帝和陈阿娇她都见过了呢!汉武帝还在长青春痘!!!
  她对历史人物的敬畏心早就在年复一年中被消磨的差不多了。
  相比之下另一个巧合还有意思一些…啊,原来这位和自己一样也是来拜师的吗?那还真是巧合了。
  而此时被桑家家主寄予厚望的胡毋生并没有接收这个弟子的意思,任凭自己的学生给自己推荐。等到说的差不多了,这才看向比陈嫣大不了几岁的桑弘羊,缓缓道:“吾已是这样的年纪了,哪里还能教学生!若是令公子有意入我门下,在临淄求学,不若拜我这学生做老师罢!”
  说话时胡毋生朝自己的学生‘秦兄’指了指。
  按理来说这也不错了,‘秦兄’虽然不是有名的儒生,但他有一门好处,他可还没和自己老师胡毋生分家!也就是说桑弘羊若真拜入‘秦兄’门下,也是能沾到胡毋生不少光的!
  但这个结果却是桑家家主不太愿意接受的,他虽然听许先生介绍过,知道他这个师兄上课耐心,是个好人。但他给自己儿子找老师,又不是找个老好人的!他想的是让儿子将来有更坦荡的前途!
  虽说此人如今还没有和胡毋生分家,可桑家家主也是知道的,学生年纪大了,总要分家的,总不能一辈子不分吧?胡毋生又不是没有亲儿子奉养。
  那个时候自己儿子估计还不到步入政坛的年纪…总不能到时再找一个好一点儿的老师吧?
  此时虽然不说只能拜一个老师,就像陈嫣之前在太子宫上文化课,又有窦婴做音乐老师一样,老师当然能有很多个!但同一个领域内,认认真真行过拜师礼的老师一般只能有一个。
  此时的师徒关系近于父子,这可是很严肃的!
  现在拜师就等于是第一粒扣子,要是扣错了,接下来的都会乱套!
  似乎是看出了桑家家主的犹豫,做惯了老好人的‘秦兄’立刻道:“老师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如今只能教教蒙童而已。真正开始进学的学生,尚且不足以去教,还是不要耽搁到桑小公子了。”
  胡毋生听了这话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哦’了一声,然后重新闭上了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