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辅臣-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锦萼也就不会进东宫了。
霍承纲心里叹了气。皇上想废太子,改立楚王。也得太子在这个位子上犯错才行。
楚王和贤德妃二十年都没能如愿。
太子少年时便谨言慎行,从不犯错。让人不可思议。
人常说,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太子韩霐偏偏是那位不湿鞋,不带泥的。
连太子母族,越国公一家问斩。陈家满门男丁,无一人活下来。太子都未行差一步。
贤德妃为此暗恨已久。
华锦萼进东宫,是开局,也是收棋。
从小泉之死、太子受罚、大考翰詹、太子侧妃。一环扣一环,每一局都是太…子党和楚王党的一场互殴。
*
次日天一亮,大公主韩霏受诏进宫,在钟粹宫向贤德妃问安。
中午,钟粹宫的大太监来东宫请华侧妃过钟粹宫,陪大公主说说话。
华锦萼让白果带着钟粹宫大太监的小徒弟,去请示太子妃杭心姝。杭心姝事先受过太子叮嘱,没说什么同意了。
杭心姝对白果道:“让华侧妃好好陪陪大公主。无事便早些回来。女儿惦记娘家无可厚非,全一全念想。到底嫁入东宫了。明白吗?”
白果苦笑,眉低目顺的应是。和小太监退下去。
华锦萼换了一身宫装,乘着大公主恩赏的青帷小轿进了钟粹宫。
贤德妃是位风韵犹存的中年美妇人,她年轻时五官出众,半老徐娘时仍存风韵。和大公主长的不是很像,和鲁王殿下到很是相像。
华锦萼猜测,大公主长的应该像元熙帝。
元熙帝先后娶了两名妻子。
发妻姓曹,名玉珠。父亲是一名穷秀才。两人在民间育有一子一女。
嫡妻陈妤是晋国的开国皇后,和元熙帝韩懋之一起在泰山进行封禅大典,接受沐赐。
韩懋之称帝后,派人回老家接曹玉珠进宫。曹玉珠三番五次不愿,还口口声声称自己是民妇,蒲柳之姿配不上当今天子。能伺候过皇上一场,已是她莫大的荣幸,岂敢再奢求更多。
元熙帝大为感动,派人赏赐她无数金银良田,让她过上富足的生活。
可曹玉珠若只是满足于此的话,又哪来今天的贤德妃呢。
曹玉珠聪明无比,新帝封禅,她当然听说皇后和她的丈夫一起在泰山接受沐赐。
当今皇后是何人。绵昌候的孙女,越国公的嫡长女,簪缨陈家的千金小姐。
曹玉珠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位陈家小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她一介民妇,在乡间操劳多年,以这般姿态进宫见皇上,能有什么好下场。
昔日相公的怜悯之心能存几日?
曹玉珠选了个聪明的办法,以退为进,先用皇上的怜悯之心换取富足的生活。然后开始从头到脚改造自己,从粗糙的手指,到干如柴的枯发,还有生过两个孩子的松垮皮肉。
曹玉珠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来调养自己,从谈吐到礼仪,吃饭到走路,她无比以最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
直到她听说皇后有孕了,曹玉珠这才意识到自己眼皮有多么浅薄!
根贵虽然是皇上的长子,可根贵从小长在民间,大字不识一个,哪里会是皇子的人选。曹玉珠赶紧示弱,连夜弄病儿子。假模假样的叫郎中来看病,私下偷偷倒干净儿子的药。
直到根贵病重垂危将死的时候,曹玉珠才跪求皇上派来照顾她的人,声泪俱下的说:“这到底是韩家的血脉,老韩家的第一个儿子。无论如何,请让皇上来见儿子最后一面。”
元熙帝得知儿子病重,连夜出宫,去探望曹玉珠母子。
这一探望,不仅探望出旧情来。曹玉珠还成功把自己的一儿一女送进宫去。便是如今的大公主韩霏和鲁王殿下韩霆。
韩懋之的称帝之路,不择手段。
曹玉珠的进宫之路,同样称得上不择手段。
这夫妻二人,某种程度上还真是有夫妻相。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卑鄙程度一个比一个更甚。
曹玉珠锦衣玉食调养两年,早已非昔日姿容。
韩懋之娶曹玉珠为妻时,就是看上她的颜色。后来韩懋之见的世面广了,千金小姐,名门贵女,各个都是花容月貌。
韩懋之这才知道,所谓的双筒镇第一美女,也不过尔尔。称帝后,想接曹玉珠母子回宫。也不过是本着一个男人的责任,念及旧情。
曹玉珠拒绝后,韩懋之也没坚持。毕竟他称帝了,也不想对过往有太多染指。他以后的子嗣是要继承整个晋国的,不再是家门口那十亩薄田。
韩懋之便给了曹玉珠母子锦衣玉食的生活,之后忙于国事,不再过问。
这次因为长子的病情来探望。元熙帝看见一名美妇人坐在榻旁掩帕轻泣,元熙帝一阵恍惚,这是曹玉珠?
曹玉珠回头后,元熙帝更惊喜了。原来他的发妻还是这样美貌。他真是慧眼识珠,当年的眼光,放在今天也不赖嘛。
曹玉珠少女时漂亮,脆生生的像个鲜藕般,让人垂涎欲滴。成为少妇后,更加成熟有风韵。昔日的念想席卷心头,元熙帝手搭在曹玉珠肩上。
曹玉珠却拉着他的手摸向根贵滚烫的额头。元熙帝大惊,什么旋旎的心思都没了。“儿子怎么会病成这样!”
曹玉珠抹着眼泪道:“我不清楚,药也吃尽了,大夫也看遍了。病就是不见好。我怕他熬不过去这一关,才豁出命求您来的。”
曹玉珠扑在元熙帝腰里嚎啕大哭,不住的说着什么本不愿意再打扰,苦于无奈之类的话。元熙帝被曹玉珠丰满温软的身子抱住,刚才搂肩不成的遗憾瞬间被弥补。
第三章 贤德妃
元熙帝搂住曹玉珠不住轻哄:“根贵是朕的长子,不会熬不过去的。民间都是什么三脚猫大夫,朕将你们母子接进宫去。让御医亲自给他诊治,儿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出人意料,曹玉珠再次拒绝了元熙帝。只让元熙帝把儿女接回宫。她住宫外就挺好,曹玉珠道:“陈家姐姐样样都胜于我,再适合当您的皇后不过。皇后贵为国母,国母有孕,您这个时候接我进宫恐怕不合适。”
她抹抹眼泪,坚强一笑:“何况,玉珠一介民妇。过惯了这简简单单粗茶淡饭的日子,怕是不适应宫里。”
此话一出,元熙帝感慨良多。
为帝两年,他的确会怀念以前简简单单的生活。曹玉珠这话简直说进了他心坎里。
曹玉珠觑着元熙帝的神色,故作惊慌,小心翼翼道:“皇上若恼我,惦记我。就常出宫来我们的小家看看。玉珠一直在这里等您。”羞涩的低下头。
从此,曹玉珠这里成了元熙帝寄托另一个念想的地方。对韩懋之有着特殊意义。
再之后,曹玉珠怀孕。这次元熙帝再不顾她反对,强势的把她接进宫。
元熙四年立太子的时候,太子韩霐才将将满周岁。楚王殿下还在贤德妃腹中尚未出生,连男女都不知。
而韩霐被立为太子的第十日,贤德妃肚子里的楚王殿下悠悠诞生。
比预产期整整晚了十五天。
而这一切,是‘人为’的。
曹玉珠抱着小儿子在钟粹宫嚎啕大哭,委屈不已:“都说立嫡立长,霄儿是嫡,霆儿是长。到最后却是长春宫那个贱人的儿子立为太子。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
宫女们乌泱泱跪成一片,玉菊知道曹妃娘娘是气傻了。捂着主子的嘴掉眼泪道:“主子快别说了,别说了!皇上还在外面呢,您好好休息。”
曹玉珠十指紧紧抓着锦衾,大哭道:“我十四岁就嫁给他。十六岁为他生下霏儿,知他要去参军。怕他有个好歹,韩家断了后。不顾霏儿才周岁,硬生生又生了霆儿。”
“那陈妤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半道上捡了金山傍上了。如今她的儿子却要压我的一头!”
玉菊不住道:“我知道,我都知道。曹妃娘娘您受苦了。”玉菊替她擦着眼泪缓声道:“无论如何你要保重身子啊。你才刚生了小皇子,月里正虚着。哭不得啊。”
玉菊一劝再劝,“您便是气,你打我骂我也好。这样落下了病,苦的还是您跟小殿下。奴婢说句不该说的,如今立太子已成定局。如今把您气死在这也无济于事。长春宫还要得意呢。”
“小殿下还这么小。您若不在了。失了母亲的庇佑,小殿下孤零零在这后宫里。如何平平安安的长大成人。”
说着,玉菊也潸然泪下。曹玉珠慢慢被劝住了,是啊。她的儿子还小,未来的日子还长着。
立太子怎么了。立了太子之后还能废太子呢。
曹玉珠遂不在哭,安安稳稳的调养好身子。温柔乖顺的听从元熙帝的话。
比起不断施压的陈家,让韩懋之倍感压力的陈妤。曹玉珠的温顺让韩懋之又满足又怜惜。
韩霐周岁立太子后没多久。元熙帝为了弥补曹妃,晋曹妃为贤德妃。曹妃刚满月的幼子封为楚王。
自此楚王党和太…子…党,成为朝廷争执不休的两个党派。
*
长春宫的陈皇后知道曹妃生下了个儿子。又心惊又后怕,抱着刚满周岁的小韩霐,满殿里乱转,哄慰。
掌事嬷嬷无不庆幸道:“还好娘娘当机立断,不然让曹妃的儿子生在立太子之前。这还得了。”
陈皇后触碰着儿子稚嫩的小脸,摸摸他身上的软黄色小缎褂。“是啊,老天保佑。”
陈妤贴着儿子奶香的小脸,喃喃道:“你是娘泰山封禅回来没多久就有的儿子,命定的天子。谁也抢不走。”
掌事嬷嬷殷殷道:“可不是么。不然不赶早不赶巧,偏偏是泰山回来后就有的小殿下。偏偏生下来是个小皇子不是个小公主。这可不是命中注定嘛!”
陈妤苦笑一声,没有说话。当年她若知道皇上早有妻儿,说什么也不会嫁的。
要嫁,也会将曹氏处理干净再嫁。
陈家从皇上‘借道任邱,夺幽州的时候’就跟着皇上。
当年越国公还不是越国公。只是绵昌候三子,普通的世家子弟。
绵昌候和元熙帝韩懋之达成协议后。不仅同意借道任邱,还做主把自己的孙女,陈呈恺的嫡长女陈妤,许配给韩懋之。
当时韩懋之并没有说,自己在从军前已经有妻室,还育有一子一女。
绵昌候问他:“韩大人可曾有婚配?”
韩懋之说,“已捐身报国,不敢谈儿女私情。”
绵昌候哈哈大笑,对眼前的青年才俊很是满意。
后来韩懋之一路挥兵向东。灭卫国,立新晋。成为晋国的开国皇帝,元熙帝。
绵昌候的孙女陈妤自然而然被封为皇后。其父也赐丹书铁劵,封越国公。
*
皇家的过往辛密无论何时都格外吸引人。廿七曾只是在豫让阁的案几前看这些情报。尽管知道,有朝一日,她会和名单上遥远的人近距离接触。
真的见到本尊,华锦萼心中还是颇为震撼。
贤德妃和大公主在说话。华锦萼并不敢打扰,看着自己脚下猩红织锦文软毯,颜色很接近正红。
就这么明目张胆的铺在钟粹宫大殿。任谁进来都能看见。
华锦萼若有所思。大红色是嫡妻方有的待遇。贤德妃已经这么不遮掩了吗。
不过元熙帝若没有当皇帝,陈皇后没有跟他接受泰山封禅沐赐。这嫡妻之名,还真轮不到陈妤来当。
再怎么说,陈妤都是后进门的。薛平贵先娶了王宝钏,后娶了西凉公主。最终接王宝钏回去,也只是和稀泥说做平妻,和西凉公主不分大小。
一如华锦萼,背靠华家,家世背景高于杭心姝。难道在东宫就真能和杭心姝平起平坐了不成?
显然不是。华锦萼出趟门,见个人都要禀告杭心姝。经她允许,方能见客。
麻烦就麻烦在陈皇后是和元熙帝一起在泰山封禅的。
史上从来只有皇帝封禅登顶泰山,谁听过哪个皇后也在泰山接受沐赐的?
陈家助韩懋之夺得半壁江山,让女儿以嫡妻的身份。享受这史所未有的殊荣。
封禅是要告天的。
比起韩懋之和曹玉珠在城隍庙对着城隍爷嗑的三个礼头。陈妤和韩懋之的封禅祭祀大典,可要隆重的多。
华锦萼脑中跑马,脚下站的酸疼。竖起耳朵听贤德妃和大公主在说什么。
方才引她进来的宫女是贤德妃身边的掌事宫女玉菊。
这就意味着,贤德妃是默许她进来的。华锦萼进门时,贤德妃和长公主也并未避着她,停止说话。
华锦萼就当自己同意被听了。
大公主韩霏摇头道:“……说不清楚。长春宫如今大门紧锁,外面的消息进不去,里面的消息出不来。也就是这两日太子要太子府搬回东宫了,长春宫叫了内务府的人过去问了几句。”
内务府?
华锦萼心里敲边鼓,七司三院就是隶属内务府。她一下子想起昨天那个不同寻常的营造司总管太监。
挺拔魁梧的身影在脑海中萦绕不散。
华锦萼心里有个大胆的想法,心跳到嗓子眼。该不会皇后在久居长春宫,寂寞空虚,召宫外的进来侍……奉?
华锦萼赶紧摇摇头,把这个可怕的想法晃出脑袋。
贤德妃蹙眉道:“这么说,迁宫一事已成定局。”口气很是不满。这时才刚看到华锦萼一般,召她上前说话。
华锦萼笑盈盈的上前行礼,甜甜道:“方才见娘娘和大公主正在叙旧。不敢打扰,一直杵在旁边没有见礼。臣女华锦萼,给贤德妃见安,给大公主见安。”
大公主韩霏给华锦萼使个眼色,华锦萼心领神会。上前道:“先前我在东宫水榭歇息,恰好遇见太子殿下带着内务府和工部的几位大人。去量舆排章程……”将小周公公受罚一事说了。
贤德妃恨的咬牙切齿。她现在眼皮子没那么浅了。只有身无长物的人,才会盯着皇上的宠爱不放。
韩霐这个狗东西。明着太子被擢出东宫,可韩霐放出去和六部一起参政议政的时候。她的儿子还在太学读书。
鲁王已经废了,楚王再窝囊,她这辈子还有什么挣头!
第四章 美人恩
贤德妃让大公主和华锦萼先退下,叫玉菊去请一个叫周正的太监过来问话。
华锦萼和大公主齐齐应了声是,避在偏殿说话。
大公主韩霏问她:“在东宫可还适应。”
华锦萼道:“谢长公主关心。一切都好,只是太子防我防的厉害。我什么都接触不到。”
大公主韩霏淡淡道:“别心急。你以这样的身份嫁入东宫,太子若对你丝毫不防备。我们就要怀疑你带回来的消息真假了。”
华锦萼垂首道:“是。”
大公主韩霏摘下腰间绣着玉枝莲花的碧色荷包,递给华锦萼道:“回去把这个荷包拆了,照做两个送回来。”
华锦萼看着熟悉的玉枝莲花和鲜草绿色,做了个口型‘楚’?
大公主道:“这段时间,你先按照殿下的吩咐去做。有什么变动,我会通知你。以后这个荷包,我就不拆了。过段时间我就要离京了,隔一段时间会派人从雲州送些特产过来。以后要是发现拆过的。你就不用看了。”
大公主这是把她直接交给楚王了。
华锦萼有些不安,踌躇道:“您要是不管,那鲁……”
“噤声!”大公主冷冷道:“这是我们商量过的。你无需担忧。”
商量过的……华锦萼叹气道:“是。”
大公主又问了她几件东宫的事。“我知道,你如今的情况接触不到什么紧要的事。挑些旁的无关的事说说也好。”
华锦萼犹豫片刻,将营造司那位太监给韩霏说了。
大公主韩霏沉思片刻,“此话当真?”
“什么此话当真?”一声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