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喜上眉头 >

第171章

喜上眉头-第171章

小说: 喜上眉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寻常药膏,下方必会拓有制药商号。
  所以,说是来路不明,也并不是假话。
  “俗话说偏方治大病,当初云娘你难产时,不就是张家姑娘带去的那位婶子出手救下的么?”万氏看了张眉寿一眼,道:“彼时我瞧她又是扎针,又是喂些稀奇古怪的药丸……倒也真是提心吊胆呢。”
  这话落在张眉寿耳中,透着深意。
  一则,似乎在说她当初过于冒险,不顾徐氏安危。
  二则,又隐约在影射婉兮心有偏见,刻意针对蒋家,甚至是她万氏。
  这位世子夫人的行事作风,似乎隐约开始有变化了。
  变得不那么能沉得住气了。
  这一世与前世处处不同,许是她周遭的人和物都有了改变——再温和的性情,若是处处不顺,也很难长久地维持下去。
  尤其是装出来的温和,更是经不起屡屡“磋磨”。
  如此想来,万氏上一世除了无子之外,想必过得颇为顺风顺水。
  徐婉兮听得颇觉恼火,却又一时不知该如何质问反驳。
  此时,徐氏笑着开口说道:“这两件事,焉能相提并论?事急从权,我彼时情况危急,命悬一线,与婧儿当下自然不同——那晚,若没有张姑娘带着那位婶子赶来,我与婧儿是必没有半分活路的。”
  受人恩惠便是受人恩惠,被救下之后,哪里有嫌弃这份恩惠太过冒险的道理?
  徐氏看向万氏,脸上虽仍在笑,可眼神较之往日却截然不同。


第410章 验看
  出身便决定了徐氏绝不会是傻乎乎软绵绵的性子。
  各人心思,是好是坏,她多少也能感受到,只是出于大局与长久着想,有时不宜小题大做罢了。
  且作为和离过的姑奶奶,多半时候她都会选择“识趣”一些。
  她生产当夜,万氏的反应,她是隐约有些印象的。
  但她从未与任何人提过问过,便是母亲也不曾有。
  她只当是各人性情不同,她便是不适,且也不说。
  可眼下万氏这般绵里藏刀地针对张家姑娘,却是她不能忍的——这里是定国公府,张家姑娘是她的救命恩人,她于情于理都不能再站在万氏那边,或是默不作声。
  她这么做,也是在保留定国公府的颜面与原则。
  她这嫂子如今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竟越发上不得台面了,而她却不能由着她来。
  她一番话说得含蓄委婉,意在掰正是非而已,也并不会真正伤及万氏的颜面。
  察觉到徐氏少见的强硬,张眉寿不由在心底感慨了一句——世家嫡女到底与寻常门第出身的万氏不同,借此小事,便高低立见了。
  万氏眼中故作随意的笑意便淡了淡。
  徐氏虽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无形之中,却仿佛是打了她的脸。
  她便知道,她这个小姑子,素日里的装得平易随和,可暗地里根本和徐婉兮一样,根本不曾将她当作世子夫人来看待。
  可眼下,她也只能点头说道:“云娘说得对,是我一时嘴快,未有细想。”
  说着,又看向张眉寿,道:“张家姑娘也别误会,我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世子夫人言重了。”张眉寿脸色如常。
  徐氏欣赏地看着她。
  这个小姑娘,相处得越久,便叫人越喜欢。
  说句不中听的话,她时而觉得,单单看张家,倒不易养出这般性情与眼界的姑娘。
  咳,毕竟她们定国公府都没能养得出来呢。
  想来,只能是天生的了。
  徐婉兮看看自家姑姑,又看看好友,只觉得这二人之间此时颇有一种互相欣赏的意味。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不带她呢?
  “既是如此,为求妥当,这药膏不用也罢。”万氏开了口,语气温和地说道。
  如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她若是再坚持劝说,万一真有什么差池,她多少也会撇不干净。
  这同她简简单单地出于好意,从中转交药膏可不一样。
  不必担责自然怎样都好,可一旦要惹上嫌疑,她也宁可不做。
  徐氏却有些迟疑。
  此时说不用就不用,倒显得她与婉兮过于疑神疑鬼,没有凭据便这般‘刁难’满心好意的万氏。
  尤其婉兮方才等同是单方面地同万氏起了争执,许多丫鬟都看在眼里。
  万氏身边人的那些嘴,她也是见识过的。
  半点不夸张地说,婉兮之所以传出了一个娇蛮任性的名声,此中万氏只怕功不可没。
  可这等事情,你若去细说,却又偏偏不占理,也抓不着什么证据。
  今日若这药膏她就此不用,只怕又得叫婉兮来背上一层恶名。
  可让她拿婧儿的脸去试,却也是决计不可能的。
  且她心里多少又有些犹豫与侥幸——若是那药膏当真有奇效,她也不愿婧儿白白错失这样的机会。
  徐婉兮却哪里想得到这些条条道道,眼下只道:“不用最好。来日方长,不愁找不着好药,也省得再去承那蒋家人一份恩情——”
  她还要再说,却察觉到身边的张眉寿轻轻捅了捅她的胳膊。
  张眉寿看向徐氏。
  “晚辈多嘴——想着或有一个折中的法子,只是不知可行不可行。”
  “张姑娘这是哪里的话。”徐氏忙道:“若有法子,但说无妨。”
  万氏也下意识地看向张眉寿。
  张眉寿不做迟疑地讲道:“这药膏,不若让季大夫来验上一验。若季大夫说可用,那便给婧儿试一试,若季大夫说不成,那便不用——不知这样可好?”
  徐氏听罢,微微点头。
  这倒算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她一时竟是没想到。
  若季大夫笃定可用,只要无害,她便可壮着胆子一试。
  若季大夫说不可用,便也不用婉兮来扮这个黑脸了,且也能叫万氏日后再无借口拿这件事情来说事。
  季大夫最是谨慎,从来不妄下决定,若他不敢确认的话,那她便求母亲想法子让太医帮着验一验。
  不,还是不管季大夫怎么说,都叫太医再验上一遍好了,毕竟……季大夫如今在大家心中多少有些不靠谱。
  “嫂嫂意下如何?”徐氏拿定了主意,却也要问一问万氏。
  这询问,不过是走个过场,万氏自然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如此甚好。”万氏点头道。
  如此之下,季大夫很快便被请了过来。
  去请人的是莲姑,于是季大夫在路上已经得知了事情经过,和他此次背负着的任务。
  季大夫总感觉自己此行注定艰难。
  若是能用,未免会叫二姑娘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可若说不能用,兴许又要得罪世子夫人。
  不过想这么多也没有用,毕竟身为医者,他也只有一种选择——实话实说。
  这一验,季大夫足足验了近半个时辰,不可谓不细致。
  “季大夫,如何?”
  见他接过药童递来的湿布巾擦罢了手,徐氏忙问道。
  “回姑奶奶,这药膏,确有祛疤平痕之奇效,尤其是对新伤来说。”季大夫如实讲道。
  徐婉兮沉默了片刻。
  好么,竟还真有用。
  可不过一瞬而已,她便真切地高兴起来。
  婧儿有希望恢复容貌,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且任谁也不能说她过于谨慎有错,她只为求个稳妥而已,既是季大夫说有用,她便也不会多加阻拦就是了。
  小姑娘心思纯直,不作它想。
  万氏则扬起了眉梢,刚要说话时,却听季大夫再次开了口。
  “但小人却不赞同让表姑娘轻易去试。”
  季大夫神色慎重。
  几人皆看向他。
  尤其是徐氏,已称得上是紧张。
  她方才得了季大夫的肯定之言,心中无疑是希望丛生的,可这个“但”字,却如一盆冷水。
  “既说有用,且对新伤效果尤佳,那季大夫又何出此言?”


第411章 处境尴尬
  “姑奶奶有所不知,这药膏之所以有此奇效,是因其中有数味‘虎狼之药’——这几味药的弊端之重,已是接近毒物。”
  季大夫神色凝重:“因每人体质各有不同,有些人用罢之后,兴许表面看不出异样。但也有人许会在用药不久之后,皮肤便逐渐出现红肿溃烂,加重原本伤情——”
  世事向来如此,利弊永远共存。
  尤其是在用药之上,若一味追求原本不可能达到的奇效,便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与风险。
  若不然,一个风寒也不至于要养上十日半月了。
  难道没有能让风寒之症一日全消的药吗?
  自然是有的,只是用不得而已。
  “竟有这等事……”徐氏满脸后怕,再看向那药膏,便只剩下了心惊。
  “从医道上来说,弊端极重的虎狼之药并非不可用,只是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决不可随意施用。”季大夫叹道:“此人为利,而用药如此肆无忌惮,已然偏离了医者救人之道。”
  实则这种乱象从来不少,也无法断绝。
  甚至他相信,有些女子为了容貌,未必不敢明知有险而执意去试。
  没办法,这世上总有人不怕死,也总有人贯爱心存侥幸。
  有病不去老老实实看大夫,偏去听信偏方者同样大有人在。
  并非说是偏方皆无用,只是能够做到理智分辨的人少之又少。
  “这……”万氏脸色发白,吃惊地道:“可蒋家太太分明说,她家中有女眷亲自用过,效果甚好,并无什么问题——”
  徐婉兮打断她的话:“季大夫已然说了,各人体质不同,未必她用了无碍,便人人皆可用得!”
  “再者,一时无碍,未必日后无碍!”
  这人究竟还能不能听得懂人话了?
  就该叫她自己去用一用,亲自吃了亏才好!
  呵呵,轮到她自己身上,她兴许便不敢如此大意了吧。
  万氏满脸通红。
  季大夫又道:“且表姑娘年纪过幼,更需加倍谨慎。”
  徐氏连连点头:“这是自然。”
  日后再有此等之事,她亦要多加留意。
  “也不知这蒋家究竟安得什么心思!”徐婉兮越想越气。
  “想来也无坏心,若不然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张眉寿说话间,目光落在了万氏身上。
  蒋家应当是因急于讨好,又亲眼见识过那药膏的奇效,才失了分寸。
  蒋家乃是武人出身,又居陕地多年,蒋家太太当初未嫁时,钟家不过籍籍无名之流,连书香门第都称不上。
  不过是这些年来因为家中出了个静妃,诞下了皇子,又攀附上了宁贵妃这棵大树,这才风光了许多。
  故而,蒋家太太即便有些小聪明,在眼界与见识之上,却也远远无法与真正出身优越的贵家妇人作比较。
  可万氏呢?
  万氏的娘家固然无法与定国公府相提并论,却也是正经官宦人家。且她嫁入定国公府多年,性情又最是谨慎,不该连这点提防之心都没有。
  来路不明的药膏,或可留下,却决不该一脸高兴地来献宝,无形之中给徐氏造成了“这药膏并无半点隐患”的误导。
  更不该在婉兮提出质疑时,倒过来暗指婉兮对蒋家和她抱有偏见,混淆视听。
  她当真不曾疑心过这药膏会存在未知的风险吗?
  还是说,佯装无知,顺水推舟?
  只因后来觉得自己说得多了,恐惹上嫌疑,这才道“不用也罢”,又借此将婉兮置于无理取闹的境地。
  张眉寿暗自猜测着。
  “此番算他们走运,若是婧儿真有什么……便是叫他们抵命也不为过!”徐婉兮气愤不已地道:“即便如此,也不能轻易饶了他们去,说什么无心之过,犯这样的蠢,那便是大错!”
  说话间,她的目光一直定在万氏身上。
  张眉寿看着这一幕,心底忽有些不合时宜的感慨——她家婉兮,如今竟也学会“指桑骂槐”,免得叫人捉住话柄了。
  万氏又哪里听不出这话也是在指责她。
  “……此事确是我大意了。”她满脸愧责之色:“我若知是如此,哪里还敢拿到云娘面前来。”
  徐氏看她一眼,不置可否地道:“嫂嫂不必自责。”
  在此等之事上,便是情真意切的自责都毫无意义,更遑论是这般的虚情假意了。
  待张眉寿离去之后,徐氏与徐婉兮一同找去了定国公夫人那里。
  定国公夫人听罢此事,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口气,叹的不是蒋家,而是万氏。
  万氏初嫁入定国公府之时,她倒没觉得哪里不满,除去性情过于柔和,做事缺乏些果断之外,她瞧着其余都好。
  待人接物,细心又温和,从不与人红脸。
  可近几年下来,她渐渐发觉,这份‘温和’委实弊端良多。
  若说徐氏今日收下蒋家送来的药膏,便是性子使然,拉不下面子去拒绝,亦是出于为婧儿着想的话——她愿意信,却也没办法全信。
  “明早差人去一趟蒋家,将这药膏送还回去。”定国公夫人收回神思,向身边的婆子吩咐道。
  “母亲,此事也非是什么大事,他们确也是一片好意。”徐氏及时说道。
  她怕母亲是为了顾忌她与婧儿的感受,才选择给蒋家难看。
  她也不是充什么好人,只是此事确实不易说蒋家当真有错,而婧儿如今也平安无事,此时若是对蒋家发难,传出去怕是对定国公府也没有太多好处。
  徐婉兮正要开口时,定国公夫人已在前面摇头讲道:“咱们又不是去为难他们,只是叫他们知道,这药膏风险甚大——他们府上不是亦有女眷在用着?如此也是提醒他们,勿要在不知情时,再祸及己人。”
  她若是要表现出发难的架势来,也不会特地等到明早再登门了。
  徐氏听得一怔,而后才点了头。
  “母亲说得是。”
  如此一来,既能与蒋家捅开了此事,又不会叫定国公府颜面有损。
  当晚,定国公夫人使人将万氏叫了过来。
  婆媳二人并未说太久,不过小半时辰而已。
  然而,万氏离开时,眼眶却微有些泛红。
  定国公夫人院子里的丫鬟婆子们虽未有因此侧目,却也叫万氏察觉到了自己的处境尴尬。
  她回到世子院中,有心要向丈夫解释一番,再从中得到些许安慰。
  路上,她已想好了说辞,她很清楚要怎么说,才能博得丈夫的信任与垂怜。
  可事实却根本不遂她愿——
  她攥着帕子坐在内间攒着眼泪时,大丫鬟神色复杂地走了进来。


第412章 怕什么来什么
  “夫人,世子身边的小厮方才过来传话,道是世子今晚歇在外书房,叫夫人不必等他,早些歇着。”
  万氏听罢,心中既是羞恼,又有不安。
  今日之事,早已在府中传开了,可她的丈夫却连院子都不肯回,连解释的机会都不曾留给她,使她的境地愈发艰难……
  万氏眼中闪过嘲弄之色。
  她到底做了什么十恶不赦之事?
  那药膏又非是她使蒋家人送来的!
  至少在明面上,她只是出于好意,从中转交罢了!
  为何起初便有徐婉兮不分青红皂白的质疑,徐氏在外人面前驳她的话,后又有婆母对她言语敲打?
  眼下竟连世子也这般态度冷漠!
  说到底,千错万错,错在她不该嫁入定国公府做这个继室。
  她嫁进来,便已是错了。
  万氏越想,心中寒意便越深重。
  身边的陪嫁乳母一直在细声劝说,可她半个字都未曾听进去。
  当然,听了也只是火上浇油。
  不知过了多久,她才回过神来,交待了丫鬟打水进来,净脸洗漱罢,便更衣歇下了。
  夜间,她躺在床上,将今日之事又翻来覆去地想。
  徐婉兮的刁难,徐氏隐隐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