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喜上眉头 >

第202章

喜上眉头-第202章

小说: 喜上眉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的听说,她将一切都招认了,如今只等着程大人定罪了!”仆人此时又道。
  现如今,外面到处都在议论此事。
  “定罪?!”张老太太眼皮子一阵狂跳。
  张眉寿适时出声:“祖母别急,程大人办案谨慎,绝不可能仅凭她一人之言,便草草定罪。眼下真相未明,还须将父亲请回来,商议应对之策。”
  张老太太看了孙女一眼,当即点了头。
  她对这件案子的内情所知道的并不细致,一直都是儿子在同衙门跟进。
  是以,若真论起真相究竟如何,她并无十全的把握。
  凶手是不是张眉妍,对她来说并不是紧要的。若是,她不会心软,不是,她也不会硬将偏见往前大房的人身上套。
  她唯一想知道的就是真相。
  因此,若有人企图掩盖真相,她决不能眼睁睁看着。
  “赶紧去工部,请大老爷回来一趟!”
  紧接着,老太太又吩咐道:“将二老爷也一并请回来!”
  公堂之上对质,自然少不了老二。
  而前去传话的仆人刚出门尚不足一刻钟的工夫,张峦和张敬就已然赶了回来。
  原来,张峦在工部已经得了消息,此番是回来取近日来所整理出的一些线索疑点,恰在路上遇到了正赶回来的张敬。
  “张伯父,不知晚辈可否随同前往?”祝又樘开口征询道。
  张峦不假思索地点头。
  张眉寿也跟了上去。
  “蓁蓁,有我和你二叔还有既安在,你且安心在家中等消息便是。”张峦边走边劝阻女儿。
  岂料女孩子语气郑重地说道:“父亲,我手中已有证据足以证明张眉妍是在撒谎、且对下毒之事谋划已久。”
  张峦与张敬齐齐一愣。
  下一瞬,又听身边的祝又樘讲道:“此番招认之人,十之八九乃是替张氏顶罪之人。这背后,应是柳家人的安排。晚辈先前已派人时刻盯紧柳荀的动静。”
  张峦与张敬听得此言,更是微微瞪大了眼睛。
  “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张峦颇觉不可思议。
  突然觉得……他们才该是安心在家中等消息的那一个是怎么回事?
  张眉寿边走边将药方取了出来,与父亲说明了详细。
  张峦看着手中药方,一时竟要失语。
  蓁蓁使了棉花去看紧张眉妍,他们是知晓的,也是他们起初便认同的,若没有棉花,也要暗下使了旁人去——可这证据,她又是何时拿到的?
  等等,这好像并不是最令人吃惊的……
  张峦忽然意识到,女儿怀揣如此有力的铁证,却仍能平平静静地和祖母兄弟姐们坐在一处吃茶闲谈,这才是最可怕的——
  偏偏女儿好似看出了他的困惑,又细心解释道:“因是想瞧瞧她究竟想耍什么花招,这才暂时未急着告知父亲。倒没想到,她那舅舅动作这般快。”
  张峦愈发愕然。
  这解释,倒不如不说……
  越是这么说,好像越让人觉得运筹帷幄,早已洞悉一切,只等着对方自投罗网。
  眼见要出了张家,张眉寿因不便同父亲二叔同乘一辆马车,便向祝又樘说道:“时间紧迫,有劳公子在路上与我父亲二叔将近日来所得线索皆一一说明,以免到时在堂上应对不力。”
  这一刻,张峦觉得自己被安排得过分明白。
  祝又樘点头,目送着张眉寿先上了马车。
  “等等!”
  临上马车前,张峦回过神来,脸色忽然一变。
  “那文竹既是去顶罪的,且是自行招认,定早早存了必死之心!若衙役们一时不察,叫她自尽了去,来个死无对证,可就麻烦了!”
  祝又樘闻言道:“张伯父思虑果然缜密。”
  张峦总算隐隐找回了一丝自信之时,却听少年继而说道:“恰巧晚辈也想到了这一点,故而已经派人前去衙门提醒程大人多加防范了。”
  “……”
  张峦顿了顿,才僵硬地抬起手,在少年肩上轻轻拍了拍。
  “做得好……”
  所以,那句夸他思虑缜密的话,只是恐他承受不住的缓冲之言?
  可这种贴心,却让他内心有种难以消受的沉重。
  赶去京衙的马车内,祝又樘将近来所得皆细致地说了一遍。
  张峦有着久久的沉默。
  这逻辑清晰、言辞精准且条理分明的讲述,简直是像照着衙门里、经过再三梳理后缮写成的案情文书读出来的。
  他估摸着,便是程大人,都不易做到这般地步。
  至于为什么要突然拉程大人下水?
  当然是因为只有这样想,心底才能略略平衡些……
  下了马车之后,张峦和张敬走在前头,遂忍不住低声道:“二弟,你可觉得既安他……委实过于不同寻常了些?”


第486章 不要钱的神童
  他知道此时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可他实在难以压制内心的异样感受。
  既安格外出色,虽是大家早已公认过的,可今日所见所闻,还是叫他觉得惊异万分。
  见张敬不答话,张峦又不免扪心自问是不是自己的反应太大了些。
  仔细想来,二弟这一路,似乎都显得颇为平静。
  张敬确实极平静,只是这平静,是有原因可以追溯的——
  毕竟四年前,湖州一行,他心中藏了太多秘密。
  世人只知小仙子有佛缘,受天意指引救了无数灾民,可却没有几个人知晓一路出谋划策的人,也是他家侄女和此时他身后的既安。
  至于他?
  呵呵,他干得最多的事情,好像就是被侄女身边的棉花点穴丢到一旁,叫他别妨碍侄女行事吧。
  但这些不光彩的过往,侄女不提,他便也默契地守口如瓶。
  不过,他事后想想,觉得自己做得也不错——作为一个教书先生,他能有那样的应变能力和胆量,已称得上世间少见了吧。
  所以,不是他不够优秀,而是侄女和既安实在过分出色。
  再者说了,那都是四年前的事情了,如今又过了四年,侄女和既安渐渐长大,因此愈发出色,又有什么好值得奇怪的?
  别说眼下这点小事了,哪怕父亲曾说过既安能扭转大靖国运的疯话,有朝一日成了现实,他都不带过分惊讶的。
  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前无古人的大奇之事,放眼史书,旷世奇才可不止一个。
  他们有幸遇到,这是机缘造化。
  “大哥不妨仔细想想,王大人家出了个远近闻名的神童伯安,而既安家中又与王家是亲戚——伯安自幼聪慧异于常人,既安也身怀奇才,又有什么稀奇的?”
  张敬低声与自家大哥说道。
  张峦想了想,遂点头。
  这么一想,好像确实有点道理。
  可是……
  “那蓁蓁呢?”
  他们张家,祖祖辈辈可都不曾出过什么神童!
  “大哥这么想,我可就不赞同了。”张敬连忙道:“王家能出神童,朱家能出神童,如今礼部尚书李东阳大人也是赫赫有名的神童——凭什么咱们张家就不能出一个?”
  张峦怔然。
  对啊,凭什么?
  “大哥比之王大人,大嫂比之王夫人,皆是丝毫不差,大哥又何必这般妄自菲薄?”
  张峦终究点了头。
  二弟说得对。
  芩娘是这世间最好的女子,而他好歹也曾自诩是老天爷的义子来着。
  如此想来,是他太大惊小怪了……
  虽然这么一说,好像神童跟不要钱似得,到处都是——
  但他向来也知道,人的聪慧,分两种,一种是寻常人中的聪慧,如他与二弟这般,再出色些便是谢状元之流;而另一种,却是异于常人的聪慧,乃是常人倾尽毕生之力也难以与之作比的存在。
  这种人,生来似乎就是不断打破常人的认知的。
  以往,他当女儿和既安是前一种。
  可如今,却发现他们更像是后者,只是不常展露而已。
  张峦勉强说服自己去尽量坦然的接受。
  毕竟论天资,他已经输给了一群小辈,论起心理承受能力,绝不能再输给二弟了。
  可话说回来,有这样的女儿和未来女婿,论运气——谁能同他做比较?!
  如此一想,张峦总算彻底找回了自信。
  兄弟二人并肩踏进了京衙内。
  堂外,已不复先前的嘈杂,更不见寻常百姓身影,只有四名衙役立在两侧。
  堂内更是空空如也。
  张峦被一名衙役拦下,心中有了计较——这是已经审完了。
  他很快寻到了程大人手下的那名得力下属,悄声打听了一番。
  “大人并未当堂定其罪,只以疑点过多为由,暂时将人押入了牢中,严加看管。”对方如实说道。
  张峦听罢在心底大松了口气。
  对方前来投案自首,必是做了周全的准备,她一意认罪,程大人将能问的皆审问罢,也只有暂时将人押入牢中。
  若换作头脑昏庸者,或是只图尽快结案息事,只怕今日这罪定也就定了。
  “我等寻到了新证据,不知可否与程大人当面详谈?”
  为首官差纪琤听得此言,精神一振,忙应下前去通传。
  听范九来传话,说父亲和二叔已被请入了后衙,张眉寿适才让阿荔放下了马车帘。
  那她就在这儿等着——
  这案子,今日必然要有个了结了。
  而此时,得了消息的张眉妍,心中顿时安定了下来。
  她就知道,一切都会依照她的计划进行……!
  文竹招认罪行,已被关押。
  只是,程然竟没有当堂定下她的罪名——这个程大人,还真是过分谨慎小心,结案的机会分明就在眼前,却仍要这般吊着。
  这是最后一步,可不能出任何差池……
  约一刻钟后,张眉妍从房中走了出来。
  院中的张义龄看到她,怔了怔,旋即问道:“姐姐,你可是要去找邓大哥?”
  不是他变敏锐了,而是姐姐每次这般用心打扮,十之八九都是去见邓大哥。
  至于他和父亲,好像不太够资格让她浪费脂粉。
  张眉妍没说话,只淡淡看了他一眼,脚下未作停留。
  张义龄却笑嘻嘻地追上前两步,讨好地问:“姐姐,可要我送你?”
  如今姐姐嫌疑得洗,嫁入邓家已是指日可待。
  张眉妍眼底划过嫌弃:“不必了,你且好生呆在家中看着父亲。如此关头,就不要让他再出去闹事丢人现眼了。”
  张义龄悻悻地笑了笑,点着头答应下来。
  张眉妍离开了庄子,就近租赁了一辆青驴车,朝着城中赶去。
  一路上,她便是连掀开车帘往后瞧,都不曾瞧过一眼。
  便是官府和张家的人还在盯着她,又能如何,她只是悄悄去见一见自己日后的夫君而已。
  想到此处,她满心欢喜难以抑制,却并不是因为要见到邓誉的缘故,而是一直想得到的荣华富贵就在眼前——伸手,便能摘下了。
  ……
  邓府中,有下人来到了薛姨娘院中,悄声禀道:“……那位张姑娘来了,如今正等在后门处,说是要见大公子。依姨娘之意,可要告知大公子?”
  薛姨娘有些讶然,很快笑了笑。
  这是哪门子的书香门第出身?
  “自然要去告知大公子,总归都是要定亲的人了,哪里好再一味拘着不让他们相见。这种事情,越是拦,越是拦不住的。”
  下人得了这话,才去了邓誉院中通禀。
  邓誉犹豫了片刻,终究也去了。


第487章 传唤
  张眉妍见到他出来,心底松了口气,唇边立即挂上了笑意。
  “誉哥哥,你来了。”
  她上前两步,眼神中有欣喜,又有着恰到好处的矜持。
  邓誉看着她。
  这是从她被卷入张大公子这件案子之后,二人第一次相见——可不知为何,他心中忽然有了同以往不一样的感受。
  “誉哥哥,你怎瘦了这么多?”张眉妍满眼关切愧疚,旋即低声自责道:“定都是为了我的事情……”
  邓誉未有接这话,只在心底莫名疲累地叹了口气,后开口说道:“我听闻张家公子的案子,有人前去官府投案招认了。”
  这件事情邓家既然插了手,自会格外留意消息。
  张眉妍连忙点头。
  她笑着说道:“我急着赶来,就是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你——誉哥哥,多谢你那时替我出面作证,让我有机会洗脱嫌疑。”
  邓誉笑了笑,却像是在苦笑。
  他做这个证,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这几日甚至常忍不住想,究竟是对是错,值得还是不值得。
  他本不该有动摇,可从父亲到母亲,再到外面的流言蜚语,甚至是这桩突如其来的亲事……这些过于沉重的东西忽然压在他一人身上,他实在是透不过气。
  好在……如今结果是好的。
  至少他向所有人,也向自己证明了他是对的。
  若是这中间再出了什么变故,他当真不知道要如何坚持下去。
  “没事就好。”邓誉看着她,道:“如今真相大白,凶手伏法,便是再有人想为难你,却也找不到借口了。”
  张眉妍听到这里,眼中却浮现出担忧之色。
  “话虽如此,可程大人不知为何并未当堂定那凶手之罪……她分明已经招认,白记茶楼的伙计也来认罢了人……”
  邓誉一时没说话。
  这位程大人的办案作风如何,他便也不予置评了。
  “事到如今,你也不必着急,耐心等着就是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定论的。”
  “可我担心……”张眉妍低下头,低声道:“人人都说,我二叔他在朝中交友甚广,我是不敢细想和胡乱揣测的……但这案子一日不了结,我心中就始终难安。”
  邓誉微微皱眉。
  他听懂了张眉妍的意思。
  同样的担忧他先前也曾有过。
  但是,与当初那青梅的指认不同,如今案子已进展到了这般地步,想必也不是张家能够轻易颠倒黑白的了吧?
  且他认为,张家人不笨,不至于分不清眼下的局势,事到如今还执意非要污蔑妍儿妹妹一家不可。
  此时,他只见抬起头来的张眉妍泪眼婆娑,欲言又止地看着他。
  邓誉静静等着她开口。
  见他这幅模样,张眉妍心中莫名有些不安。
  以往的他,待她也称不上多么亲近,但她能感觉得到,那是守礼。
  可眼下,她总觉得他身上似乎隐隐透着疏离……
  不管这直觉是对是错,放在往常,这种时候,她最该做的是以退为进,做出不叫他为难的模样——
  但是如今她没有时间去耗,这最后一步对她而言至关重要。
  于是,她只能鼓起勇气开口说道:“我想着……邓伯父在京中也有许多相熟的大人,能不能想想法子,尽快将案子定下来……”
  邓誉眼底神情微凝。
  “你是想让我父亲在此时插手此事?”
  他语气半点也不凌厉,可却叫张眉妍心底一紧。
  她顿时红了眼睛,似受到了误解和惊吓。
  “誉哥哥你误会了……当日将邓伯父牵扯进去,让邓家遭受了许多议论,我已是愧疚难当,我……我只是想趁早了结此事,也好让那些对邓家不利的谣言不攻自破。”
  见她委屈至此,邓誉眼底一软,紧攥的拳也逐渐松开。
  “你别哭,我并无他意。”
  他也不知自己为何忽然变得如此多疑敏感,可能是近来实在太累了。
  “你的心思我明白,只是如今案情已经明朗,已无必要再刻意去做些什么,如此反倒显得我们心虚,万一弄巧成拙才是麻烦。”他还算清醒地说道。
  见张眉妍还想再说,他又安慰道:“我知道,你近来担惊受怕,难免会胡思乱想——别怕,此事很快就会过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