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喜上眉头 >

第212章

喜上眉头-第212章

小说: 喜上眉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女儿觉着怕是不能再等了。”刘清锦绞紧了手中的帕子。
  刘夫人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看了女儿一眼:“都说女大不中留,我看这话当真不假!咱们刘家的闺女,难道还怕嫁不出去?”
  女儿现在便如此沉不住气,待嫁了过去可怎么办。
  刘夫人话是这样说,却还是立即招来了大丫鬟,吩咐道:“去使人给老爷传个信儿,叫他今日早些回来,便说我有要紧事要与他商量。”
  心腹默默不由多看了自家夫人一眼。
  这便是嘴上说着姑娘沉不住气的夫人干出来的事?
  刘夫人察觉到她的眼神,因此处没有外人,便皱眉解释道:“……我可不是急着将闺女嫁出去,只是不舍得见煮熟的鸭子飞到旁人碗碟中罢了。”
  刘清锦低下头,眼角眉梢皆是欣喜期待的笑意。
  什么主动被动,什么占上风还是落下风——日后都是要做夫妻的人,计较这么多又有什么意思呢。
  刘健很快便赶了回来。
  “别等什么吉日了,快去张家说一说!”刘夫人上来便直接说道。
  这话题过分直接,刘大人却还是霎时间领会。
  “可那道长说了,还须再等三日……才是万全之时。”
  没错,刘家为了能一举谈成这门亲事,还特地寻人问了卦。
  “再等三日?你可知如今张家的门槛儿都快被人给踏破了!”刘夫人叹气道:“且上门的越多,如今池儿样貌极上乘的消息也传得愈发广了——我便是有意想瞒,却也根本瞒不住了呀!”
  起初有些官家夫人同她打听池儿的事情,她都是虚伪而有心机地道“样貌尚可”。
  见丈夫神情依旧犹豫,刘夫人愤愤地道:“若真给耽误了,到时女儿找你哭,你可别来找我!”
  刘健见得夫人这副模样,忽然笑了一声。
  “你笑什么?”
  “这可不是当初你一意反对的时候了。”
  眼见夫人要红脸,刘大人赶忙道:“我明日一早便去,行是不行?”
  刘夫人却立即反问:“你此时还有事忙?”
  反正也不是差媒人上门,不必非得赶在午时前去。
  刘健愣了愣。
  “我还没吃饭呢——”
  “吃饭也算事?”
  刘大人默然片刻,终究没有多说什么。
  “况且,你待到了张家再吃,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刘夫人说话间,已经取了一套衣物过来,示意丈夫快将官服换下。
  刘健出门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刘清锦耳中。
  她在窗前踱着步,一会儿扒在窗沿旁,将身子探出窗外,踮着脚去够那盆海棠;一会儿又忽地转身,返回到梳妆台前,拿起钗环,却又笑着极快地放下。
  总而言之,什么都做得,唯独安静不下来。哪怕她平日里也并非如此跳脱的性子。
  “三姑娘,老爷回来了!”
  待至深夜,丫鬟方才来禀。
  尚未能入睡的刘清锦几乎是瞬间,便坐起了身。


第510章 意下如何
  “姑娘……您这是?”
  在外间守夜的丫鬟见得自家姑娘穿衣走了出来,一时有些不解。
  前来禀话的丫鬟替自家姑娘解释道:“咱们老爷才刚回府,却是吃醉了的,姑娘想去看看——”
  守夜丫鬟复才恍然。
  可看着姑娘离去匆匆的背影,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
  老爷吃醉了酒,自有夫人和下人照料,这深更半夜的,姑娘跑去作甚?
  刘清锦带着贴身丫鬟一路来到母亲院前,眼瞧着院内一派灯火通亮,却又忽然驻足。
  “姑娘,怎么了?”丫鬟问。
  “我就这么进去……会不会显得太心急了?不然,明早再来问?”
  “姑娘只是听闻老爷醉得厉害,放心不下,来瞧一瞧罢了——姑娘一片孝心,还怕显得心急不成?”丫鬟语气理所应当。
  刘清锦闻言不自觉点头。
  “你说得对……”
  咳,况且她那点儿心思,在父母面前早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了,还怕个什么劲儿。
  刘清锦作想间,人已走进了院中。
  刘夫人正在堂中指挥着丫鬟去煮醒酒汤,打热水。
  刘清锦上前行礼,忙问道:“母亲,父亲可是醉得厉害?”
  瞧着形势,且这满鼻子的酒气,应是差不离了。
  刘夫人往内间看了一眼,无奈叹了口气:“一把年纪了还没个分寸,竟是醉得话都说不清了!”
  刘清锦品了品自己母亲这话,不由觉得母亲真正气的似乎并不是父亲吃醉,而是醉到说不清话,让人根本问不出什么来……
  至于为何能感知如此敏锐,自然是因为她也有着同样的想法。
  无力固然是无力的,可到底是自家亲爹,心疼还是有的:“那可是要头痛的,夜里身边少不得人。”
  刘夫人点着头,边催着女儿回去歇息。
  刘清锦也不便久留,唯有折了回去。
  可这一夜,别说是好生歇息了,便是合眼都是难事。
  待得天色刚有放亮的迹象,便又跑了过去。
  守夜的丫鬟愈发茫然了。
  姑娘方才竟同她说要去给老爷夫人请安——可这安请的,未免也太早了吧?
  而此时,刘健也已经转醒。
  确切来说,是被刘夫人给晃醒的。
  “酒可醒了?”刘夫人问。
  刘大人拿手按了按疼痛的头,不满地道:“我这头疼着呢,你就不能让我多睡会儿?”
  刘夫人一听这话,也皱了眉,侧过身道:“你自己揣着一肚子话,倒是睡得同猪一般——我这一夜,可翻来覆去地难熬着呢!你快同我说说,张家那边是怎么个意思?”
  话是这般问,可刘夫人心中已是大致有了答案——两家关系向来好得没话说,她家闺女出身好,又随了她的好样貌,这桩亲事十之八九能成。
  况且,若是没成,她不信老爷还能有心情吃什么酒。
  “我记不清了!”刘健叹气道:“你不知我去时是什么情形……在我前头,柳大人和房大人竟都早早过去了!”
  刘夫人眼皮子一跳。
  “他们莫非也是……”
  柳大人家的闺女,向来是她的心腹大患来着,至于房家的姑娘,昨日女儿才同她提起过!
  刘夫人点了头,随后又庆幸道:“好在这二人都大约摸清了对方来意,相互谦让着,也都没好意思开口。”
  “那后来呢?你可说了?”
  这老糊涂该不会一起跟着谦让来谦让去吧?
  “自不好当着外人的面说……我本想着,待这两位大人离去之后,再同张贤弟细说此事。可谁知在酒桌上,几杯酒下肚,这俩人一个拉着池儿的手不肯放,一个再三夸赞——我眼瞧着怕他们失了言,抢了先,只有岔开话题,不停敬酒了!”
  说到这里,刘大人叹了口气:“后来将他们灌醉了,我也有些不大清醒了,隐约记着好像是同张贤弟说了的……可张贤弟具体是如何回话的,却是分毫印象也没有了。”
  刘夫人听得也是叹气。
  到底说是没说,对方又是如何回话的,竟是都记不清了。
  她本要骂丈夫没用,可细想想,丈夫这也算是以身力挡两位劲敌了。
  唯有道:“那今日就再去一趟,探一探张家的意思。”
  虽是太着急了些,可眼下哪里还顾得上这些?
  你觉得心急,那些对手们可不管这些。
  ……
  今日张峦休沐,与妻子一同用罢早食,便将张秋池叫到了海棠居内。
  张秋池请安时,瞧见父母脸上皆有着笑意,心下亦是愉悦。
  “不知父亲母亲唤孩儿前来,有何交待?”
  张峦吃着茶,看向宋氏。
  “还是让你母亲说罢。”
  张秋池在心中笑了笑,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宋氏屏退了下人,身边只留了一个赵姑姑。
  “并非是什么交待,而是有一桩极好的亲事,我和你父亲,想问一问你的意思。”
  张秋池闻言一愣。
  “是刘大人家的三姑娘。想来你偶有出入刘府,该是见过的?”宋氏笑着问。
  眼前闪过一张有些朦胧的少女脸庞,以及那精致可口的点心,满心意外的少年,蓦地就脸红了起来。
  “回母亲,见过……”
  宋氏和丈夫互看一眼,眼中笑意更深了些:“那你瞧着,好是不好?”
  她宋家人本都不是拖泥带水的性子,且自古以来婚姻大事本该由父母做主,她本不必这般过问张秋池的意思——
  可一则,她同丈夫的这段姻缘本是在父母之外,又因有长姐的例子摆在前头,使她深知夫妻能否合得来这一点,究竟有多么紧要。
  人这一辈子漫长地很,若终日面对不喜之人,于己于彼于家人,都不是什么好事。
  二来,张秋池并非是在她跟前长大,她做主把关之余,却也不愿过分勉强于他。
  说实话,近来上门有意议亲的人不在少数,有几家是她瞧着方方面面都不错的,可不知为何,池儿的态度总有些不大对劲。
  她便也未有擅自做主。
  且老太太也说了,如今不着急。
  可刘家这门亲事,她和丈夫都实在是过分满意,这才又将人叫了过来。
  见父母皆在等自己开口回答,张秋池权衡再三,适才开口。


第511章 顾虑
  “刘家姑娘自是甚好。”他微微垂眸,道:“只是孩儿自觉与之不配,不敢有此妄想。”
  宋氏微微怔了怔。
  这话是何意?
  张峦忙摇头笑着说道:“可不是咱们要去上门提亲,而是刘大人昨晚主动与为父提起的——刘大人说了,他一早便有此打算,只是怕耽误了你乡试,这才等到今日。”
  关于‘刘大人为何不惜为池儿操劳至头秃’这桩谜案,如今总算是水落石出了。
  只是,他本以为刘大人是因与他过分投缘,多半是看在了他的面子上,故待池儿百般好——
  如今细细想来,刘大人极有可能是看在了池儿的面子上,才同他称兄道弟也说不定……
  咳,这个认知,还真是让人有些淡淡地失落呢。
  “身为男子,你又身负才学,刻苦上进,日后只有一番好前程在,可不该如此妄自菲薄。”宋氏认真说道:“再者道,刘大人既开了这个口,显是与家中早已商议过的。”
  况且,两家皆是书香门第,也不算是相差甚远。
  至于池儿的庶子出身,刘家既不介意,又主动说起——他们若以此作为理由推脱,倒显得半点不大气。
  与其这般黏糊,倒不如将人姑娘娶回来之后,好生善待,好叫刘家觉得不曾看错人家、选错女婿。
  “刘大人待孩儿的好,孩儿皆铭记在心。只是……”
  张秋池欲言又止。
  宋氏和丈夫交换了一记眼神。
  这似乎并不是‘自觉不配’的问题。
  宋氏悄悄捅了捅丈夫。
  张峦会意,却仍犹豫了片刻,适才问道:“池儿,你与父亲如实说,可是……有心仪之人了?”
  若不然,这么多家姑娘,怎就没一个看中的?
  张秋池连忙摇头否认。
  “父亲,绝无此事。”他颇感不自在地道:“……孩儿只是,只是觉得如今功名未成,不宜过早谈婚论嫁罢了。”
  “先成家后立业,又有何不可?”张峦问。
  张秋池低下头:“世事难两头顾全,孩儿只怕因此委屈了刘家姑娘,到时反倒有愧于刘大人这般厚爱……”
  张峦还欲再说,却被妻子以眼神制止了。
  “既如此,就暂且将此事放一放便是。”宋氏看着张秋池说道,话中之意模棱两可。
  她又问了些张秋池一些闲话,待气氛缓和了些,适才让人回去。
  “芩娘,你且别生气,待我同他慢慢说一说。”
  张秋池前脚刚走,张峦便抛了尊严,连忙替妻子捏起了肩。
  “我有什么可气的?只是有些想不通罢了……多好的一门亲事。”宋氏叹气道:“我是怕他日后后悔。”
  两家的交情没话说,刘姑娘她也是见过的,样样皆好。
  张峦连忙称“是”,又思索道:“兴许是有什么旁的想法?不便与咱们明说?”
  顿了顿,忽而提议道:“对了,不如叫蓁蓁去问一问?”
  这兄妹俩向来交心,池儿待蓁蓁,更少了几分防备。
  宋氏觉得可行,遂点头,唤来芳菊,叫她去找了张眉寿来。
  夫妻二人细细交代了女儿一番。
  张眉寿离了海棠居,便直接去了张秋池院中。
  张秋池正在练字,却总也无法凝神。
  听得阿福来禀,他忙就搁下了笔。
  “二妹,你来得正好。”
  张眉寿愣了愣。
  大哥这种好像看到了救兵一般的神情是怎么回事,须得知道,她此番可是来做说客的。
  但究竟要如何做,她还得先听一听自家大哥的心里话,才能做决定。
  半个时辰之后,张眉寿离开张秋池的院子,回了海棠居。
  “蓁蓁,你大哥怎么说?”
  张峦迫不及待地问。
  宋氏也看向女儿。
  “父亲,母亲。如今大哥既一心求功名,亲事还是稍放一放吧。”张眉寿看着父母,语气认真地讲道。
  张峦和宋氏皆怔住。
  “蓁蓁……”张峦怀疑女儿脑子此时不甚清醒:“你可知,我和你母亲是托你干什么去了?”
  等等,女儿反而一脸无奈地叹气又是怎么回事?
  “你大哥他,当真不是有了心上人?”张峦换了个问法。
  张眉寿摇头,神情笃定。
  宋氏问:“那他……当真就是单单为了读书?”
  张眉寿点头:“应当是。”
  宋氏不由惊呆了去。
  不想成亲,只是为了能够清净些读书考功名——
  她觉得她家中好像出了一个百年不遇的绝顶书呆子可怎么办?
  “池儿这孩子平日里怎么说怎么好,可一旦认定了的事情,却又是十分固执的。从乡试之时,我便看出来了。”张峦叹了口气,道:“罢了,就且随他去吧。”
  宋氏默然了片刻,也只得点头。
  毕竟连点头不肯的亲事,强逼着不过是徒增麻烦罢了。
  “大哥还要我代他向父亲母亲赔不是。”
  “一家人赔什么不是……只是刘家那边,又该如何回话才好?”宋氏看向丈夫。
  “自然是要实话实说。”张峦权衡着道:“到底池儿一心上进,确也称不上是什么过错……刘大人想必也能体谅。”
  宋氏点头道:“既如此,还要趁早回话。刘家姑娘年纪也不小了,可别耽误了人家议亲才是。”
  张眉寿闻言,不禁在心底有些感慨。
  依着她看,刘家姑娘之所以迟迟未嫁,十之八九就是在等着她家兄长。
  可兄长的思量与顾虑,也不无道理。
  张峦正合计着回话之事时,却听下人来禀,道是刘大人来了。
  张峦怀揣着一颗沉甸甸的愧疚之心,去了花厅见客。
  待瞧见刘大人满脸笑意,张峦一颗心更是揪扯得厉害。
  若是可以,他又和何尝不愿同刘大人做亲家……
  只是,今生怕是注定无缘了。
  一席话,刘大人含蓄地问,张峦也含蓄地答。
  “怪只怪我这长子不开窍,一门心思皆放在了读书上,别的不怕,只怕委屈了贵府千金……我这做父亲的,也是干着急没办法。”张峦笑着叹气。
  刘健跟着艰难地笑了笑。
  “不打紧,我也是着实喜欢池儿这孩子,昨日才酒后提了一嘴而已。”
  是将多年来的悉心栽培,耐心等候祈盼,皆化为了一句酒后临时之言。
  大家都是聪明人,知道话该怎么说才显得体面。
  再加上,他也不愿让池儿那孩子因此心存不安。
  “只是……”刘大人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