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喜上眉头 >

第214章

喜上眉头-第214章

小说: 喜上眉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荔。”
  “呀?这名儿可真好听,莫不是你家姑娘给取的?”桃儿惊喜抚掌,一脸笑意。
  阿荔在心中愕然了一瞬,不禁意识到这是遇到对手了。
  于是接下来,二人就着这两个平平无奇的名字,互相吹捧了许久。
  “我家兄长曾嘱托我,若哪日见着了刘姐姐,定要暗下替他赔一声不是。”四下无人,张眉寿这才切入正题。
  刘清锦闻言脸颊微红。
  赔不是?
  那照此说来,他岂不是……极有可能是知道她的心意了?
  或是说,他性情周全有礼惯了,只是顺口一提而已?
  这两者之间,可差之甚大。
  她有心想问一问,却不知该如何开这个口……倒不是觉得不好意思,而是恐怕她多此一举,暴露了自己的心意,传到他耳朵里,反而会让他心存愧疚。
  她心悦他,想嫁他,可若实在嫁不得,也不愿再过多地表露出来,给他平添困扰。
  “不必这般……这本就是家中父母之意。”刘清锦拿极自然的语气讲道。
  旋即,又说道:“且张大公子后年便要考春闱,此时不谈亲事,也确是利大于弊的。”
  张眉寿听了这话,隐约察觉到,刘家姑娘并未死心。
  而想到兄长的交待,她唯有语气无奈地道:“我家兄长是个死脑筋,非要先立业不可,我家中父母对此亦是无计可施……谁知他考了进士之后,还要不要再等着在朝中站稳脚跟儿才行?”
  刘清锦起初听着这话,不由掩嘴笑了笑。
  旋即,又听身边的小姑娘说道:“母亲还说了,得亏他没有心仪的姑娘,若不然,那姑娘可要倒霉了呢。说起来,我家兄长这模样,可半点配不上刘姐姐的。”
  刘清锦闻言,也只是笑着道:“话也不能这样说,男子有抱负,求上进,亦是难得可贵的。”
  “那便让他上进去罢。”张眉寿语气里隐约有些不满。
  刘清锦正要笑着劝上几句,却听那花朵一般娇俏的女孩子讲道:“刘姐姐可得早日寻得如意郎君才是,到时叫他后悔去。”
  刘清锦下意识地还想笑,可心底却陡然涌出苦涩来。
  她多看了张眉寿几眼。
  这些日子的接触之下,以及从母亲口中得知到的,都让她十分确信张家妹妹并非口无遮掩,多嘴多舌之人——
  那么,这些话,究竟是张家妹妹想说的,还是他有意传达的?
  几乎是瞬间,刘清锦心中便有了分辨。
  他这是知晓了她的心意,并叫她,不要再等他了吧。
  但好在,他心中无她,却也没有旁人。
  到底书中自有黄金屋来着,她输给了读书和他那大好前程,倒也谈不上不甘心。
  “这是自然。”刘清锦点着头,玩笑般说道:“那便借张妹妹吉言了。”
  到时这话传到他耳中,他就该知道,她不等他了。
  想必,他心中定能轻松许多吧。
  张眉寿看向这位心思灵巧的姑娘,二人相视一笑。
  “咱们出来也有不短的工夫了,不如边回去边说吧。”刘清锦提议道。
  前头一片竹林后,便是由香客歇息的禅院了。
  张眉寿点头道“好”,二人便一同折返。
  可刚转身走出不远处,忽听得一声惊叫传来,并着女人的呼救声。
  “救……救我!”
  这声音在称得上寂静的四下,显得尤为醒耳。
  张眉寿几人下意识地转回头去看,却见一名身着黛蓝刺绣褙子的年轻妇人提裙奔来,神情惊惶之极。
  与此同时,不远处禅房的方向也传出了类似于打斗的声音。
  情形未明之下,张眉寿立即转头拉起刘清锦的手,声音低而快地道:“刘姐姐,我们快走。”


第515章 赔一个
  这种时候,最不该有的便是好奇之心,而是应当避得越远越好,想听热闹,事后命人问清楚了来听也是一样的。
  刘清锦还不及点头,便被张眉寿拉着加快了脚步。
  阿荔护在自家姑娘身后,不时回头看向那求救的妇人。
  妇人跑得极快,离她们也越来越近。
  待能看清了对方形容之时,阿荔神情陡然一变,猛然抓住了自家姑娘的手臂,声音惊异地道:“姑娘您看……那是……”
  那个称谓,她没能当着刘家姑娘的面说出口。
  张眉寿闻言,即刻回头看去。
  目光触及到妇人的容貌,亦是大感意外。
  见对方身后暂时无人追上来,张眉寿忙顿下脚步。
  而那快步跑来的妇人似乎渐渐没了力气,脚下一绊,蓦地摔倒在地。
  “救救我……”她朝着张眉寿等人呼救道。
  张眉寿已然快步走上前去。
  “张妹妹!”刘清锦着急不已,心下虽怕出现未知的危险,却更怕那身份未明的妇人别有所图,再伤了张眉寿,于是干脆一同跟上前。
  虽做不成姑嫂,可人她还是得护着的!
  而匆匆走近的张眉寿,在扶起那妇人的瞬间,眼神却是大变。
  此人不是……田氏!
  方才一瞥匆忙,对方发髻散乱之下,乍一看竟像极了原本面貌的田氏。
  她本还想着,田氏应当没有胆子拿真面目擅自跑出来惹祸才是——
  此时细看,才察觉二人样貌确有七分相似,可声音气质却并无相像之处。
  “多谢姑娘相救……事后我必重谢姑娘……”妇人语气急切。
  可下一刻,却见那扶她扶到一半的小姑娘,忽然松开了她的手臂,而后转身便走。
  既与她没有利益关系,且有可能会带来麻烦的陌生人,她自然没有道理多去插手——
  妇人怔在当场。
  “我家姑娘这般柔弱,哪里是能救得了人的模样,您且莫怪,还是自行保重吧。”
  阿荔大约是觉得气氛过于尴尬,这才丢下了一句话,又连忙跟着自家姑娘离去。
  而此时,忽然有一道黑影从几人身旁闪过。
  刘清锦惊呼一声,却立即将张眉寿护在怀中。
  而此时,阿荔忽然转头,望着那道黑影,惊诧地说道:“姑娘……是老于!”
  刚来到那妇人身边的黑衣人身形一僵。
  他蒙着面,身手又这般快,竟然还能被人认出来?!
  张眉寿看向他,下意识地皱眉。
  看身形和大致轮廓,确实像是老于。
  “姑娘,就是老于,奴婢闻出了他身上的气味……”阿荔低声向自己姑娘解释道:“那是狐味儿脚臭味儿和香胰子混在一起才能有的味道,一出汗就尤为明显,错不了。”
  老于天生有狐臭脚臭,可朱家公子过分爱干净,是以老于每日都要拿香胰子里里外外将自己搓上一遍,从衣物到肉体,似乎都腌入味儿了。
  这些是赵姑姑告诉她的。
  张眉寿愕然不已。
  那这么说的话……应当就是老于无疑了。
  她再看过去,只见老于已经护着那妇人,极快地消失在了小径的尽头。
  此事透着蹊跷,张眉寿心中疑惑,却未继续在此处停留。
  很快,一行僧人快步赶了过来,朝着禅房的方向而去,为首僧人神情透着惊惶焦急。
  刘清锦回头看了一眼那群僧人,心下稍定,遂小声向张眉寿问道:“张妹妹,你认得方才那妇人,还有救人的黑衣人?”
  “不认识,起初是认错了。”张眉寿半真半假地答道。
  阿荔也跟着说:“便是奴婢也认岔了呢。”
  刘清锦微微松了口气。
  她就说,张家妹妹乖巧可爱,怎么可能认得这种奇奇怪怪,大白天都要蒙面,体味又那般重的粗糙汉子。
  原来是认错了。
  只是也不知究竟是出了何等事,有没有闹出人命来,会不会惊动官府。
  想到这里,刘清锦柔声安慰道:“张妹妹别怕,若到时衙门里查起来,须得暗下询问证人……你只说自己吓到了,什么都不记得了,一切由我来说就是。”
  面对她的好意,张眉寿便也乖乖点头。
  但她估摸着,既是老于出面,必是祝又樘的授意,想来其中牵扯,应当不是衙门能出面查实的。
  可那与田氏形容相似的妇人,究竟是谁?
  张眉寿一路都有些心不在焉。
  因恐宋氏和刘夫人等急了,她和刘清锦没敢再耽搁,一路未停地赶回了前院。
  待到时,才发现是她们想多了。
  宋氏与刘夫人在菩提树下,正说着话,二人皆是满脸笑意,刘夫人拉着宋氏的手,正看着她手腕上的那只白玉镯。
  见着女儿回来,刘夫人不禁笑着道:“怎这么快便回来了?这开元寺里的好去处,可多着呢。”
  她这边还没说够呢。
  “母亲,我们可去了好些时候了。”刘清锦打趣笑道:“只怕是您和张太太聊得过分投机,这才觉得快了。”
  宋氏便也笑起来。
  不远处,张秋池瞧着这一幕,到底没有走上前来。
  两家人一同出了开元寺,宋氏先目送着刘夫人母女上了马车。
  马车渐渐驶远,刘清锦几番想掀了马车帘瞧一瞧,却都生生忍住了。
  只盼着风能再大些,将车帘卷起,好叫她装作漫不经心地瞧上一眼他的马车,只瞧一眼也好。
  可奈何风不解人意。
  一路上,将女儿的模样看在眼中,刘夫人心情也有些发闷。
  本想着回到家中,同丈夫吵一架解解气,可谁知丈夫反倒给她摆起了脸色。
  “当初我都说了,要等三日再上门,你偏是不听……如今好了,亲事没能成,你上哪儿赔我一个这么好的女婿?”
  刘大人想起了这茬,直气得肝疼。
  就知道,这无知妇人的话,绝不该听的!
  刘夫人听得愕然,一肚子到了嘴边,竟再没办法说出口。
  有一种坏了女儿姻缘的罪恶感是怎么回事?
  可自尊心使她无法承认,因此只能嘴硬道:“姻缘自有天定,岂会因早一天晚一天就变样儿了?我家女儿样样出色,还怕找不到更如意的?赔一个就赔一个,你给我等着!”


第516章 云妃
  刘大人气得直吸冷气。
  “有本事就赔一个一模一样的!”
  刘夫人不服输地道:“呵呵,一模一样算什么难事,要赔自然就赔一个更出色的!”
  话罢,便转身去了内间。
  待至内间,却是愁得心中发苦。
  赔一个更出色的?
  还不如叫她今夜就投缳自尽来得实际些!
  ……
  时值金乌西坠,偌大的皇宫被笼罩于一片昏黄之中,矗立于天地之间,更显庄严肃穆。
  养心殿中,昭丰帝正与大国师问话。
  “当真非国师挑选来的那两位童子不可?”
  继晓微微敛目,道:“炼丹童子的人选,并非是定要贫僧挑选而来的,而是经过卜算推演,此二人的生辰八字与命格,于陛下而言最为有益。”
  先前邓常恩出事,使得昭丰帝心中不安,于是连忙命继晓给出弥补之法。
  选两位炼丹童子入宫,意便在此。
  “国师说得自是没错。”出于大局考虑,昭丰帝到底点了头。
  旋即却又道:“只是张家那对双生子,着实讨朕喜欢,且二人的面相,瞧着便福缘不浅……”
  同样看过张鹤龄兄弟二人画像的刘福,此时闻言不禁在心里干笑了两声——皇上在看面相上似乎并无太多造诣,唯一的技巧大概就是看对方够不够白胖……
  巧得是,那对双生子,一胖还胖了一对儿,那模样落在皇上眼中,岂止是福缘不浅,想来得是福缘满的直往外溢了吧?
  昭丰帝还在继续感慨:“若能梳个小仙童髻,那可就跟从画儿里出来的一模一样了。”
  继晓听他坚持,便也未有执意去悖他的意,只道:“既是陛下喜欢,一并召入宫中便是。”
  到底只是两个寻常小儿罢了,也无甚值得去过于忌讳的。
  昭丰帝忙问:“如此可行?”
  继晓道:“炼丹之事且不叫二人过多插手,只陪着陛下解闷即可。”
  昭丰帝闻言满意点头。
  旋即,不知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
  什么叫陪他解闷?
  要两个年幼白嫩的官家子弟入宫,单单是为作陪……这话若是传出去,他的脸还要不要了?
  他可不是那种荒唐无道的皇帝。
  咳了一声,道:“朕素日里哪里有什么空闲可言,单叫他们一同守在炼丹炉旁,图个吉利便是了。”
  毕竟二人长得就极像一对吉祥物。
  “是贫僧失言了,陛下恕罪。”继晓神色没有波澜。
  昭丰帝好脾气地笑了笑,旋即转头看向掌印大太监。
  “刘福,速去拟旨。”
  刘福应下来。
  而此时,忽有太监入得殿内,通禀道:“皇上,陆指挥使在殿外求见。”
  陆塬?
  他来做什么?
  昭丰帝想了想,觉得自己这两日似乎并没有交待陆塬什么差事。
  那想必又是有了什么新的八卦了。
  刚定下了两个中意的炼丹童子入宫之事,眼下又有新鲜事听,昭丰帝心情颇好地道:“将人传进来。”
  陆塬很快走了进来,向昭丰帝行礼。
  “你此时进宫,所为何事?”
  昭丰帝坐在矮榻之上,端起了一盏茶,摆出一副等着听热闹的架势。
  陆塬却一时未语,只看了看昭丰帝左右。
  不必昭丰帝开口,继晓已自行道:“若陛下没有其它差遣,那贫僧便告退了。”
  昭丰帝点头,又命内侍相送。
  不相干的太监亦被屏退,陆塬这才开口说道:“皇上,云妃娘娘今日在开元寺中遇刺了。”
  昭丰帝脸上等着看热闹的表情一滞。
  怎么……竟是自家的热闹?!
  “云妃可有恙?刺客可抓到了?”昭丰帝忙问。
  妃嫔在宫外被行刺,这可不是小事。
  “回皇上,云妃娘娘只是受了些惊吓,并无大碍,眼下已被护送回宫。至于刺客,抓到了一个活口,已暗中押至诏狱审讯。”
  陆塬的声音不大,却仍清晰地传入了刻意放缓脚步的继晓耳中。
  僧人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
  再抬步时,已恢复了一贯平静。
  殿中,昭丰帝正不解地问:“云妃好端端地为何突然出宫?”
  莫非还跟太子学上了?
  “……”陆塬觉得关于云妃是否好端端地这个问题,似乎几日前才同陛下讨论过。
  “据闻是云妃娘娘近来身体抱恙,久治不愈,这才出宫祈福——事先乃是得了宁贵妃娘娘准允的。”
  昭丰帝轻咳一声。
  他将云妃抱病的事情倒是忘了。
  “既是出宫,身边难道没有护卫相随?怎还能叫刺客近了身受惊?”昭丰帝岔开了话题掩饰尴尬。
  “云妃娘娘行事向来谨慎低调,不愿惊动百姓,故而只带了两名宫女内监,及四名护卫。”陆塬如实道:“而对方刺客来势汹汹,足有十余人,且个个身手不凡,以一当十。”
  昭丰帝神情一震,“嚯”了一声。
  “如此情形之下,云妃还毫发未损,这四名护卫倒是不简单。”
  看来贵妃此番也是难得用心了。
  陆塬却道:“四名护卫皆身负重伤,真正救下云妃娘娘的,是隐匿在暗中、太子殿下的人。”
  “太子?”昭丰帝大感意外。
  旋即,眼神微动地道:“既有宫中侍卫相随,太子为何又特地差人暗中相护?”
  “云妃娘娘甚少出宫,殿下想来也是放心不下,为保万全。”刘福在一旁轻声说道。
  昭丰帝下意识地点头。
  应是如此。
  毕竟太子总也不可能事先就料到云妃一定会被刺杀。
  但是……
  想到某处,昭丰帝又忽然觉得不无可能。
  “如此说来,太子眼下必然已经得知此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