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喜上眉头 >

第251章

喜上眉头-第251章

小说: 喜上眉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难不成真是那点心的问题?
  那爱妃会不会出事……
  想到一种可能,昭丰帝脸色变了变。
  “娘娘果然也中毒了……”太医替宁贵妃诊看之后,眼中难掩震惊之色。
  他在宫里待了这些年,还是头一回见到长春宫出这样的大事。
  要知道,向来都只有贵妃毒别人的份儿,何时有人敢毒到长春宫来了!
  昭丰帝眼神一沉,问道:“可有妨碍?”
  “皇上放心,贵妃中毒症状极轻,并不会伤及性命。”太医道:“只需歇息休养几日,再服以清毒之药,不适之感便会逐渐缓解。”
  昭丰帝这才安心下来。
  “扶贵妃去休息。”
  宁贵妃眼眶微红:“可杬儿他……”
  “有朕在,爱妃不必忧心,只管去歇息就是。”
  宁贵妃唯有点头,由宫人们扶着回了内殿。
  “娘娘,可还疼得厉害?”嬷嬷支开了宫女去取药取水,遂低声问宁贵妃。
  宁贵妃倚在床头,道:“只那一会儿疼得有些受不住罢了,现下已是好多了——不过这药,也当真厉害,那点心本宫不过吃了半口而已。”
  且吃罢之后,又连吃了两盏茶。
  她向来惜命,哪怕再三确认过用量,都颇有些不敢尝试。
  但想了想,还是赌了一把。
  如此一来,应当便能彻底打消皇上的怀疑了——
  且可想而知的是,她只尝这一口,都有如此反应,那蠢东西吃了那么多,必然是活不成了。
  一个蠢货而已,没了他,还有四皇子和五皇子,且四皇子比太子没小几岁……
  方才那两名太医都说了,从未见过这种毒药,根本解不得。
  幸亏当初嬷嬷想得周到,不曾动用那些寻常毒药,不然容易被查到线索不提,说不定哪个擅解毒的太医用药及时,还能将人给救回来——若是那样,可就要白忙活一场了。
  “这次你的法子不错。”
  宁贵妃赞赏地看了嬷嬷一眼。
  “能替娘娘谋划安排,尽一份力,奴婢便已经很知足了……”嬷嬷在心底低声叹了口气。
  这些年来,贵妃屡屡冲动行事,她能拦的都拦了,这次也是眼看着没有选择,不得已之下才跟着铤而走险。
  好在眼下来看,进展还算顺利。
  “侧殿那边可有派人在盯着?”宁贵妃问。
  “娘娘放心,让人守着呢。”
  ……
  侧殿内,宫女已经奉上了那块只尝了一口的点心。
  是切的整齐的海棠糕。
  太医上前验看罢,断言道:“启禀皇上,六皇子所中之毒,应当就出自这点心之上!”
  “可确定了?”昭丰帝寒着脸色问道。
  另一名太医便将那置于碟中的海棠糕呈到了昭丰帝面前,道:“皇上且看,这点心表面淋有红酱,红酱之上却又隐隐覆着一层细粉,只因颜色相近,故而极不显眼。”
  昭丰帝细看了看,确见有淡淡褐色粉末。
  “皇上,这粉末正是毒粉。”太医语气笃定。
  他们方才已经仔细验过了,绝不会有错。
  昭丰帝攥紧了拳,砸在一旁的小几之上。
  “这道点心,是从何处而来!”
  宫女何时见过平日里和气的昭丰帝发这般脾气,当即吓得便跪了下去,瑟缩着道:“奴婢不知……”
  她只是长春宫内伺候茶水的普通宫女而已。
  此时,一名太监站了出来。
  正是六皇子的贴身内监。
  “皇上,奴才知道这点心的来处,只是……”内监神情紧绷而不安,言辞间吞吞吐吐。
  刘福见状,竖眉呵斥道:“只是什么?快说呀!”
  内监却是将头更低了几分,道:“是……点心是六皇子今早自太子宫中取回来的……”
  四下顿时一静。
  “你说什么?太子那里?”昭丰帝声音沉沉地问:“六皇子为何会去太子宫中取点心?”
  且还是一大清早——
  “本不是特地去取点心的,只因昨日六皇子去东宫与太子说过话,因时辰晚了,便未有过久打搅太子,才说定今日一早再过去……”太监答道:“恰巧遇到云妃娘娘也去了东宫,还带了好些亲手做的点心——这一道海棠糕,六皇子说了句喜欢,太子殿下便让宫人给六皇子装了一碟带回来。”
  “大致就是如此……”
  太监越说声音越低。
  “你是说,这海棠糕是云妃亲手所做?本是给太子送去的?”昭丰帝眼神微变。
  他自然不会荒唐到怀疑云妃会对太子不利。
  而这太监方才说了,六皇子昨晚与太子说定今日一早会再过去……
  所以,难道会是东宫早有预谋?
  昭丰帝下意识地想着,却很快在心底摇头否定。
  不,太子没有道理会对幼弟下手。
  云妃性情懦弱,想来也不会主动招惹麻烦。
  此事还须细查。
  “刘福,立即带人前去东宫查实此事。”昭丰帝吩咐道。
  刘福应下,退了出去,并带上了其中一名姓薛的太医。
  昭丰帝看向候在一侧的明太医。
  “如何?此毒可解得了?”
  “回皇上,此毒之中所含毒物繁多,毒性复杂,微臣……也无把握能救回六皇子。”明太医如实道。
  昭丰帝的脸色彻底冷了下来。
  “但微臣会尽力一试,且微臣可施针暂时替六皇子稳住几日——”明太医语气郑重:“若在这几日间,可另寻到高人出手医治,兴许还会有转机。”
  昭丰帝看了一眼床上的孩子,道:“朕知道了。”
  除了太医院里的诸位太医之外,他这便会命人去民间寻找擅解毒之道的名医。
  “好生看护六皇子。”
  昭丰帝吩咐了殿内太监宫女一句,便起身要离开侧殿。
  然而走了两步,不知想到了什么,忽而转回身,若有所思地看向明太医。


第605章 搜查
  “依太医之见,朕先前赐给云妃的丹药,是否能解得了此毒?”
  明太医:“……”
  他看得出来,皇上的神情很认真,半点不似在开玩笑。
  可是……
  “皇上,微臣认为不能。”
  是真的不能。
  云妃娘娘当初的‘病’是怎么好的,他这个太医比云妃娘娘自己都清楚。
  昭丰帝皱了皱眉。
  为什么答的这么快,都不用再好好思考一下吗?
  明太医只好又解释道:“陛下的丹药里有极昂贵难寻的药材,而当初云妃娘娘身体虚弱,许是恰巧对了症。而六皇子眼下是中毒之身,若贸然用此补药,只怕会适得其反。”
  苍天可鉴,他尽力在圆了。
  昭丰帝不甚满意地看了他一眼。
  将他的丹药说成补药?
  那岂不是在否定他炼丹时注入的灵气吗?
  罢了,凡夫俗子而已。
  且对方的话,隐约也有几分道理——他炼的那种丹药,虽可去病,却本就没有祛毒的效用。
  这样好了,他回去之后,照着丹书好生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炼出祛毒的新丹药来。
  很显然,上一次越过众太医,救了云妃一命的先例,给了他太多信心。
  昭丰帝转身离开了侧殿,被一群太监拥簇着出了长春宫。
  正要步上龙辇时,迎面却见一行人快步走了过来。
  为首的是一名宫装年轻妇人,其后跟着几名宫女。
  这是谁?
  似乎有些眼熟。
  昭丰帝微微拧眉思索着。
  而此时,那宫装妇人已然来到了他身前,朝他行礼。
  “臣妾参见皇上!”
  妇人声音沙哑,语气有些微喘,显然是一路着急赶过来的。
  想来该是静妃——昭丰帝连蒙带猜地想着。
  毕竟在贵妃的作用下,一旦诞下了龙子的妃子,基本上就很难出现在他面前了。
  “平身吧。”
  “多谢皇上。”静妃克制着声音里的哭意,道:“臣妾来看看六皇子……”
  平日里她畏惧宁贵妃,未得贵妃准话,几乎不敢轻易踏足长春宫,可今日却顾不得这么多了。
  但她没想到,皇上竟都亲自过来了,莫非杬儿的情况当真十分不妙吗?
  想到这种可能,静妃几乎要站不稳。
  昭丰帝看她一眼,叹了口气,道:“进去看看吧。”
  言罢,便踩着脚踏,上了龙辇而去。
  静妃行礼目送了片刻,便立即抬步奔入了长春宫内。
  ……
  刘福已带人赶到了东宫。
  “奴才给殿下请安了。”
  刘福入得正殿之内,向祝又樘行礼。
  祝又樘看了一眼他身后殿外的太监及一名太医,语气如常地道:“刘公公只管例行公事便是,无需有顾忌。”
  六弟的事情,他已经听闻了,也无必要假装还不曾听到风声。
  刘福恭敬地应了声“是”,才向着手下吩咐了下去。
  “不知六弟情况如何?”祝又樘向刘福问道。
  他只听说六弟用点心中了毒,如今昏迷不醒。
  至于此事会牵扯到东宫,他在听闻到这个消息之时,便已经料到了。
  刘福看着面前的少年,在心中赞叹了一声。
  单凭此,他也不信此事是太子殿下所为。
  他不是凡事只看表面之人,只因太子冷静镇定,再说一句关切的话,便尽信了对方——他在这深宫之中,除却后来是得了怀公的赏识之外,先前也是一步步滚打摸爬才得以存活出头。
  见的人多了,被算计的多了,眼光自认也比寻常人毒辣几分。
  当然,也不能否定太子殿下生来便极擅伪装——到底这宫里,本也不是什么能催生善意的净土。
  刘福叹了口气。
  “不瞒殿下,六皇子如今情形不妙,陛下正命太医全力施救。”
  祝又樘心底微沉,微微皱了眉。
  前世六弟出事的时间,比眼下要早。
  他尚且记得,那日他陪着六弟去了御花园中,当时他被一旁花丛中传来的动静分散了注意力,一转眼的功夫,六弟就不知去了何处。
  他亲自带人找了许久。
  待到天黑,六弟被侍卫寻到时,是在一口深井中。
  十一月里,井水寒凉刺骨。
  六弟被救上来时,早已没了气息……
  而种种‘证据’和证词,都证明了他是害死六弟的凶手。
  便是后来泰山地动之后,父皇下令重查此事,还了他清白,可此事仍是他心中的一件心结。
  他那时尚且年轻,便常想,如若他不曾暗下与六弟关系亲近,对方兴许也不会有机会借六弟的性命来对付他。
  是以,这一世,哪怕偶然遇到六弟悄悄示好,他亦刻意保持着距离。
  许是再加上其它变故,这一世六弟确实不曾遭遇前世之事。
  但昨晚六弟前来,他亦心存警惕。六弟走后,他立即就吩咐了心腹暗中保护。
  可他不曾想到,今日就出了这等事。
  那点心从东宫好端端地被带了出去,回了一趟长春宫,便成了有毒之物。
  如今想来,即便六弟不曾带点心离去,而只要来过东宫,甚至在东宫之外见过他,更甚无需见到他,也一样躲不过此劫。
  他能防得住东宫里不会差池,能防得住有人向六弟下上一世那样的黑手——
  却到底还是没防住……
  只因只要动了心思,便不缺手段。
  祝又樘坐在椅中,心绪起伏着。
  经了两世,他自是早看清了这宫中的阴诡算计,却到底做不到麻木旁观。
  “刘公公可知六弟所中之毒,是何毒?”祝又樘心中仍寻一丝希望。
  “这个奴才倒是不知,据明太医言,此毒毒性复杂罕见。”
  此时,殿外有一名太监折返。
  刘福见状,朝着祝又樘行了一礼,道:“奴才先去外头瞧瞧。”
  祝又樘点头。
  “福公,经查验,今日云妃娘娘使人送来的几样点心里,包含海棠糕在内,皆是无毒。”太监在殿外廊下,向刘福禀道。
  刘福一时没说话,只点了点头。
  东宫里的点心没毒,证明不了东宫就是清白的。
  这些点心没毒,唯独将毒下在六皇子带走的那一碟点心中——这说法也是站得住脚的。
  是以,刘福交待道:“再仔细搜查一番,不可有遗漏之处!”
  他既奉命查实此事,自然也不会在规矩上包庇任何人。
  且若太子当真是被冤枉的,他的包庇反而是在帮倒忙。
  太监应下来。
  而此时,院中一名太监的异样举动,引起了刘福的注意。


第606章 过于冷静的太子
  太监未站在甬道上,而是穿过甬道一侧栽种着的几株桃花树,来到一座假山之下,正弯身打量着什么。
  那是刘福带来的人,且算是他一手提拔到司礼监,颇为得力的心腹。
  “福公。”
  那名太监出声唤了一句。
  刘福察觉有异,遂走了过去。
  “这处假山下的土,似乎不久前刚被翻动过。”太监低声说道。
  刘福低头看了看,微微眯了眯眼睛。
  虽是被特意踩实过了,但是否被翻过,从土壤的颜色的深浅上还是能够分辨得出来。
  “挖开看看。”
  刘福当即吩咐道。
  “是。”
  太监招了其他两名小太监过来,取了小铲,将此处挖开了来。
  确是新翻过的土,踩得再实,也极易挖动。
  “福公,下面埋了东西。”
  刘福道:“小心些,取出来——”
  太监放下手中铲子,改用了手挖,不多时,便取出了一小团被深蓝色棉布包着的东西来。
  “福公——”
  太监将其上沾着的土壤大致抖落,便交给了刘福察看。
  刘福正色接过。
  深蓝色棉布布质粗糙且寻常,不像是宫中贵人会用的东西,因此若想顺着用料材质去查,必然是查不出什么来的。
  刘福脑海中边快速地想着,边将棉布打开了来。
  只见其中包着的,赫然是一粒约指甲盖大小的褐色药丸。
  且随着他打开的动作,隐隐有一股淡淡香气在四下传开。
  出于谨慎,刘福未有凑近鼻间去嗅,但也可以大致确认,确是这药丸散发出的香气。
  “这莫不是香丸不成?”一名太监在旁轻声猜测道。
  刘福在心底叹了口气。
  若真是香丸就好了——
  但若是香丸的话,也不会被埋在这半隐蔽之处了。
  “交给太医查验。”刘福将东西递给了心腹太监。
  太监接过,去寻了在东宫小厨房中正仔细查验着的薛太医。
  约是半刻钟的工夫,薛太医便找到了刘福。
  此时,刘福正在殿中向祝又樘细禀着事情的前后经过——
  祝又樘点着头。
  刘福同他说的,正是他需要打听的。
  “殿下。”
  薛太医走了进来,神情复杂地向祝又樘行礼。
  “太医不必多礼。”少年语气里听不出丝毫情绪。
  薛太医悄悄看向刘福。
  刘福道:“薛太医有话直说便是。”
  事到如今,哪里还有什么需要避讳的,到底最后都是要摆在明面上的证据——
  薛太医已是一头冷汗,说起话来亦不大利索:“这药丸……与六皇子所中之毒,乃是同一种毒。想来,那点心上的毒粉,极有可能是类似……类似此等药丸研磨而成。”
  至于药丸的香气,研磨成粉之后必然减淡,又被点心的甜腻之气遮掩,故而在长春宫中并未留意到什么特殊的气味也并不奇怪。
  他话说的还算隐晦,可在场谁又会听不明白。
  既是同一种毒,又是这般罕见的毒,便足以说明一切了。
  今早六皇子从东宫带走了有毒的点心,东宫为了防止被查到线索,匆忙之下将毒药埋了起来——这是摆在明面上的‘真相’。
  “吾知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