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晋如此多娇 >

第89章

大晋如此多娇-第89章

小说: 大晋如此多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淑回过神来,“你是何方人氏?来路不明,我可不能认。”
  荀氏大大方方的做了个邀请的姿势,“外面热,我们进去说话。”
  众人走近客堂,里头门窗紧闭,居然有冰壶!
  在王家,只有王导曹淑和王悦才有资格在大白天用冰降暑,雷姨娘和三个庶子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才用冰壶。
  一个外室而已,居然如此豪奢!
  荀氏把曹淑王导让到主位上坐着,王导还要推辞,被荀氏按在席上,“既然已经无法隐藏,三个孩子渐渐长大,不能总是无名无分的跟着我,今天又闹得满城皆知,将来他们的前途怎么办呢?我不敢指望那个人,今日你们来都来了,干脆把三个孩子都带回家。”
  王导急道:“那么你——”
  荀氏打断道:“不要再说了,我意已决。”
  荀氏转首问曹淑,“不知夫人是从何人那里得知我的住处?”
  曹淑说道:“雷姨娘说,是太子告诉了我家二郎王恬。”
  “太子?”荀氏像是听了世上最大的笑话,先是大笑,而后大哭,“太子殿下,皇家的人,都是这般尔虞我诈啊。”
  众人一头雾水,包括王悦。王悦猜出了荀氏的身份,但是他搞不明白,太子为何向王恬捅破此事,难道太子不在乎生母难堪吗?
  太子想要干什么?
  王导一听,叹道:“太子对过去一无所知,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啊,这三个孩子其实是他的亲弟弟……”
  原来荀氏当年被琅琊王妃虞孟母所妒,担心她连生长子,次子后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将荀氏赶出王府,还火速配了一个丈夫给她,以此断绝她和王府的关系。
  琅琊王司马睿和原配发妻虞孟母感情不错,但是虞孟母一直没有生育,让司马睿很是头疼,荀氏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解决了子嗣的问题,对司马睿而言,荀氏出身卑微,只是个鲜卑奴婢,生育工具而已。
  琅琊王当然不会为了一个生育工具和发妻反目,同意了虞孟母将她逐出王府的要求。
  但是琅琊王万万没有想到虞孟母会把荀氏嫁人。荀氏是个工具,但琅琊王觉得,他私人拥有的生育工具,怎么可以能和别的男人分享?
  何况,将来长子和次子长大,得知此事,心里必然会怨恨他这个当父亲的,毕竟是两个儿子的生母。
  所以琅琊王司马睿要王导帮忙,解决此事——琅琊王妃盯得实在太紧了,司马睿不敢动。
  王导是个好好先生,当时和琅琊王的关系君臣和谐,彼此互相依仗,满口答应了,说必定将此事圆满解决。
  王导有智谋,国家大事都驾轻就熟,没有什么难得住他,这点宫廷争宠的小事,就更简单了。
  王导瞒着琅琊王妃,在荀氏改嫁的新婚之夜,把新郎偷偷送走,对外说急病死了,荀氏克夫,投江自尽,江水湍急,死不见尸。
  琅琊王妃心想,死了更干净,就没有深究。
  王导把荀氏抬到了桃叶渡的宅子里,将荀氏“金屋藏娇”,为了瞒住琅琊王妃,一直都是王导派人照顾荀氏。
  所有人都逃不过真香定律,荀氏被“死亡”之后,琅琊王居然经常会想起这个美貌的鲜卑婢女,于是王司马睿经常去桃叶渡私会荀氏,居然比以前还要热情,荀氏一口气生了仨。
  怀最小的那个儿子时,琅琊王妃虞孟母病逝了。
  男人也真是奇怪,或者就是贱,原配发妻一死,琅琊王司马睿满脑子都是发妻的好,和荀氏私会生孩子,是对不起死去的王妃,从此就不去桃叶渡了,和荀氏断绝来往。
  荀氏就这样带着三个儿子在桃叶渡,为了掩人耳目,荀氏一直没有要孩子们见琅琊王,怕孩子年纪小,万一说漏嘴就麻烦了。
  可是琅琊王不去桃叶渡,王导不能不管啊,他时不时去探望荀氏,看三个孩子长的如何,然后向琅琊王禀告。
  今年初夏,琅琊王登基为帝,封了庶长子司马绍为太子。
  太子司马绍努力在父皇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父皇在登基大典上公然邀请丞相王导坐龙椅之事,太子晓得父皇其实是逼王导低头。
  王导虽然自称微尘,把父皇比作太阳,但是群臣依然都只听王导的,王导说干什么就干什么,威信盖过父皇。
  太子不服气,就派人秘密盯梢王导,挖掘的王导的黑料,败坏王导的名声,一旦名声扫地,父皇就会机会崛起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太子发现了王导在桃叶渡的神秘外室。
  太子狂喜,这下揪出了王导的软肋了!
  太子故意把此事捅给王恬——王恬是庶子,庶子最关心父亲的侍妾和其他庶子。王悦是嫡长子,他才不会在乎父亲到底生了几个儿子,何况王悦性格沉稳,不会被轻易煽动。
  太子万万没有想到,王导的外室就是自己的生母。


第132章 甩锅
  太子自以为找到王导的把柄,丑闻暴露,名声败坏,却自食恶果。
  查,查,查你娘!
  你可满意了!
  这是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太兴帝真是个虚伪的渣男,荀氏给他生个五个儿子,说弃就弃了。
  他也对不起原配嫡妻虞孟母,表面上追封了虞孟母为元敬皇后,还发誓再也不立继后,搞帝王深情的人设,背后偷偷出宫和荀氏重温旧梦,一口气五年生仨,基本上荀氏刚出月子就怀孕了,对身体简直就是摧残。
  听王导讲这段宫廷往事,清河真是长见识了,本以为我皇室在洛阳的时候已经够乱了,没想到建康台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没有最乱,只有更乱。
  荀氏冷静下来,她擦干眼泪,对着王导曹淑一拜,“太子还是太年轻,太天真的,以为算计丞相就能得到皇上的喜欢。我伺候皇上这些年,深知皇上是这世上最冷情冷性的人,他眼中只有自己。”
  “夫人喊打喊杀的来到这里,皇上肯定知晓了,但是夫人和丞相都来了,皇上还不见人影,想必嫌弃我这个旧人和三个孩子碍手碍脚,彻底撒手不管了,任凭丞相和夫人处置。我无所谓,希望丞相和夫人把三个孩子接走,给他们一个身份,好生活在阳光下,堂堂正正做个人,不要像我……永远见不得光。”
  曹淑淡淡道:“你是太子生母,我哪敢处置你。至于三个孩子……”
  曹淑看着王导,“对我而言,不过是添三双筷子的事情,王家养得起。但是对丞相而言,以后三个皇子跪下叫你爹,你能受得住?”
  王导巴巴的看着王悦,“大郎,以后多出三个弟弟,你可愿意?”
  王导最在乎嫡长子,三个私生子搬到乌衣巷认祖归宗,王悦背后必定被人议论嘲讽。
  如果王悦不乐意,不愿意接受三个弟弟,王导不会勉强他。
  王悦心想,认下三个皇帝私生子为儿子、保护荀氏,在政治上对养父王导是是有利的——因为通过这件事刚好可以和太子司马绍“化敌为友”,不管太兴帝多么渣、多么过河拆迁,想要从王导手中夺
  权,在这个时候把太子笼络住,就是笼络住了将来的政治利益。
  毕竟皇帝都是要死的,尤其是最近大晋的皇帝,除了白痴晋惠帝,个个都短命。
  王悦说道:“知道了,我以后有六个弟弟。”意思就是同意,他承认。至于背后被人指指点点,他和曹淑一样,都不在乎,他们地位够高了,闲言碎语不过是蚊子哼哼,烦是烦了点,但对他们造不成实质上的伤害。
  荀氏听了,对王悦一拜,“妾会记住世子大恩大德。”
  王导歉意的看着曹淑,“这一次要委屈夫人了。”
  对于他而言,认回去三个儿子,丑闻变成风流韵事。
  但是对曹淑而言,就坐实了她是个善嫉的悍妇,容不得人。
  曹淑心想,这次闹剧,若是我谨慎一些,把二郎叫过来细问,再叫王悦出去打听,肯定不会闹成这样,至于我的名声——本来就以泼辣闻名,早就凶名在外,且一路兴师动众到了桃叶渡,建康城无人不知,纵使解释也无用,干脆一条路走走到黑。
  曹淑说道:“你记住欠我这一次,将来要还的。”曹淑已经将此事记在无形的账本上。
  王导忙道:“为夫将来定做牛做马报答夫人。”
  曹淑白了一眼,“得了吧,你想当牛,我不想当牛夫人。”
  王导得了三个皇子当儿子,这是一笔政治资本,被夫人怼得心甘情愿,自是作揖感谢不迭。
  好戏开场。
  桃叶渡人山人海,围观王家正室手撕外室、郎君亲自赶车救人的狗血大戏。
  他们都亲眼看见到了王家人从宅子里抱出两个相貌俊秀的小男童,送到王家的大船上,还有一个更是由麒麟子王悦亲手牵着登船,那个孩子生得雪肤大眼,姿容绝伦,小小年纪就有淡然高雅之风——看起来就是亲兄弟。
  桃叶渡上,一个头戴一顶轻纱垂到脚背帷帽的高挑女子挥泪送别王家的船,然后坐在了一顶轿子,由仆人抬回宅子里。
  显而易见是王导和曹淑商量的结果——去母留子,曹淑认回三个庶子,但是外室不能有名分、不能接到家里头。
  子嗣为大是封建社会主流观念,王导固然有畏惧嫡妻、私养外室、生下三个私生子的丑闻,但是他成功的要三个儿子认祖归宗,这就是个标准封建士大夫的行为。
  丑闻变成了风流韵事,并不影响王导在朝中的威信,这个世界对男子总是更宽容。
  台城。
  就像荀氏猜测的那样,乌衣巷谢家人派人去台城秘奏太兴帝,太兴帝司马睿当即命人去阻止曹淑去桃叶渡“行凶”,可是监视王导的眼线从尚书台传来的密报:
  王导急匆匆出去了,还亲自用麈尾赶牛车,为了快一点,连车棚和护栏都拆了,引起官员们夹道围观,估摸今天会传遍建康城。
  事已至此,覆水难收。
  太兴帝立刻收回口谕,“回来,不用去桃叶渡了。”
  太兴帝当年把荀氏托付给王导时,他和王导的关系还处于“蜜月期”。君臣之间比鱼水还和谐。
  太兴帝那时候是充分信任王导的,为了表达这种信任,他甚至把最私密的后宫之事交给王导料理,表示绝对的信任,以换取王导对他绝对的支持。
  王导利用他施展抱负,实现政治理想;太兴帝利用王导的才能,去攀附他以前想都不想的龙椅。
  从结果看,两人实现了双赢。
  然而,达到了目标就像爬山,王导和太兴帝努力爬到了山峰,却发现还要更高的山峰等着他们,而彼此从队友,变成绊脚石。
  太兴帝成功登基之后,只封了长子司马绍为太子,没有封继后,宫里的女人都是嫔妃,无论续娶还是把某个嫔妃封为皇后,都会影响太子的地位——嫔妃之子会变成嫡子。即使没有儿子,万一继后以后生个儿子,也是嫡子,那么作为庶长子的太子必然储位不稳。
  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太子生母荀氏接到宫里册封为继后。
  但是荀氏出宫后改嫁的事情,早就在被虞孟母故意传扬出去了,断了荀氏回宫的后路,太兴帝好面子,他不能把已经和其他男子睡过的女人重新要回来。
  在太兴帝看来,失去贞洁的女人如何当母仪天下的皇后?
  他不能认啊!
  一旦皇帝的人去了桃叶渡,那么荀氏的秘密,还有他和荀氏生下三个私生子的事情都会被抖出来,被世人嘲笑太子的生母见不得人。
  既然王导在众目睽睽之下去桃叶渡,只要太兴帝始终不现身,那么王导无形之中就替皇帝扛起了丑闻。
  太兴帝心想:兄弟,都靠你了,这口锅你必须给我顶住。
  太兴帝猜中了开头,猜不中结果:他没想到王导不仅仅认下了“外室”,连同三个皇子都接到乌衣巷当儿子去了!
  王导分别给三个庶子取了小名,大奴,二奴,三奴。
  王导没猜中结果:加上他最爱的嫡长子王悦,他其实替司马家养了四个儿子了,比亲儿子还多。
  王导带着三个新儿子回家,曹淑吩咐战战兢兢的雷姨娘按照好房间,照顾三个儿子,还特意强调,“……一切都比照二郎他们的份例伺候着,若有任何不敬、克扣、或者区别对待的,我只好纳个听话懂事明理的新人进来,帮雷姨娘料理家务了。”
  反正曹淑自己是懒得给王导养便宜儿子的。
  雷姨娘连忙跪下说不敢。夫主带回三个儿子,但是没有带女人回来,可见夫人曹淑已经去母留子,替她将争宠的女人拦在门外了。
  看着三个小男孩个个漂亮,想必外室生的年轻貌美,雷姨娘年老色衰,自觉争不过也生了三个儿子的新姨娘,幸亏曹淑把对手除掉了。
  雷姨娘感激涕零,“妾遵命,夫人放心,妾不会辜负夫人的嘱咐。”
  雷姨娘去安置三个小公子,王导去了书房,板着脸,“把二郎叫来。”
  这臭小子闯了大祸!居然被太子利用,捅破亲爹的丑闻!
  过了一会,听到脚步声,不见二郎,却是二郎身边的书童。
  王导问:“二郎人呢?”
  书童说道:“二郎说……说忙了一下午,天气热,出了不少汗,身上有异味,去洗个澡再来拜见父亲。”
  王导差点气得一口老血喷出来。
  过了好一会,二郎王恬才披散着湿漉漉的头发,穿着青纱单衣,缓步走来。
  背上的纱料都被湿发浸透了,紧紧贴住脊背的曲线,少年人骨头还没长开,看起来瘦瘦长长,像挺拔的翠竹。
  王恬不仅洗澡,他还洗头发了,难怪那么慢,齐腰的长发散发着皂角的香气。
  好一个飘逸洒脱的美少年!
  王恬的身姿、容貌都神似少年时期的王导,甚至比王导更帅气俊逸一些,脾气也更大一些。
  王恬慢腾腾的走进书房,一边走,还一边用手指拨弄着湿发,想让头发干的快一些。
  他的手指甩着湿长发,发梢一滴滴水都甩了王导脸上——此时是跽坐,王导坐在凉席上,王恬脱了鞋站着,居高临下,所以发梢的水能够撒到父亲脸上。
  王导被二儿子甩了一脸皂角水,用手一摸,“你要干什么?”
  “把头发弄干啊。”王恬继续用手指撩湿发,“是父亲催儿子来的,儿子怕来迟了,唯恐对父亲不敬,就披着湿发过来。”
  王导指着脸上的水珠,“你觉得这样对我就是恭敬吗?”
  “那么等头发干了,梳好发髻,我再来听父亲教导。”王恬转身就走,湿发狂甩,在空中画出优美的弧线,又甩了王导一脸。
  王导这下连脸都不擦了,猛拍案几,“你给我回来!”
  王恬止步,转身,“父亲有何事?”
  王导指着王恬骂道:“你这个逆子,听信太子谗言,还把此事告诉了雷姨娘,你轻而易举的被人挑唆利用,差点坏我大事、毁我名声!桃叶渡那一幕你也看到了,哼,你还有脸回这个家!”
  王恬毒舌,“我为什么没脸回家?外室又不是我包养的,三个男孩也不是我生的。”
  王恬心道:你这个伪君子,我一直把你视为偶像尊敬,发誓将来要成为和你一样的男人,你却在外头包养女人,还给我生了三个私生子弟弟,让我被人耻笑,看你以后还有什么脸面教我礼仪道德。
  王恬今年十五岁,一直崇拜父亲王导,听到太子司马绍说父亲养外室,还有在桃叶渡看到突然多出
  三个弟弟,王恬心中的信仰宣布崩塌,对父亲王导脱粉回踩,正式进入了叛逆期,可劲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王导心道:还是长子王悦好啊,一眼就看穿了荀氏的真实身份,为了演的更像一些,还在上船的时候故意牵着大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