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传播异世界-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差不多。
她松了口气,高兴的和大家一起拍起了手。
第40章 四十、再建
画皮带来的反响异乎寻常的热烈。
甚至远远超过了牛郎织女。
初演结束第二天,整个小镇都在讨论相关剧情; 第二场售票还没开始; 外面就排满了长长的队伍。
来旅游的旅客也对这部舞台剧非常满意; 当天打赏过不够,第二天又送了花篮; 而且有人为了这部舞台剧,延迟了回去的时间,连续看了好几天。
这让时玉有点惊讶。
他挑选这部的时候; 还担心加入奇诡元素会让观众觉得不舒服; 排演时弱化了许多; 像女鬼撕下画皮的恐怖场面直接过滤掉了,没想到大家反而更感兴趣。
当然; 也有可能是画皮的故事性比牛郎织女强; 牛郎织女只单纯着重在爱情上; 虽然也有反派王母出没; 但级别差的太大,只有被动挨打; 而且结局也算HE; 不至于悲壮到令人耿耿于怀。
画皮除了爱情; 还有恐怖、鬼怪、复仇等元素; 有仇报仇这种戏码从古至今经久不衰。
既然大家这么喜欢; 那就把聊斋系列都放出来?
时玉心想。
唐诗宋词他没那个本事全背下来,但电视剧倒是看过不少,什么新聊斋志异123; 聊斋奇女子,还有单独提取其中一个故事拍成的电视电影等,他几乎都记得。
感谢以前认认真真拍剧的导演,感谢那时候还勤勤恳恳出演的演员。
不过写剧本他不擅长,打算回头把大纲列出来交给尹诺克和表演班的学生。
他琢磨着也该是时候把表演班正规起来了,不能只培养演员,导演、编剧、服化道等都需要抓起来。
这倒没什么难的,就算他没接触过娱乐圈,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先把大体的架构建起来,表演班参考那些戏剧学院就行。
“我想再建一个书院。”他去找霍辞,说出自己的想法,“把表演班绘画班音乐班分出去,归整成艺校,专门培育艺术生,趁着现在学校人少早分开早制定规矩,免得以后人多乱起来。”
现在已经有不少商人选择在长安镇定居,准备将孩子带过来学习。
而且他们打算等香葵城建好,面向香葵城开放招生。
不让他们收居民,收学生总可以吧。
以现在书院免费就读的名声,到时候可能两个书院都不够。
“再建两栋。”霍辞显然也想到了,说,“我的想法是,设立四所学校,一所招收十岁到十八岁以下的少年,类似西方以前的文法学校,教授他们简单的读写算,熟读律法,三年制毕业,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培养所有孩子,这些孩子也不可能一直念下去。”
时玉点头表示明白。
人工为主的社会,人力非常重要,平民哪有空闲让一个孩子花七八年甚至十几年去念书,何况这个世界又没有科举,对平民来说,认识几个字会点算术能谋生就行了,花钱没玩没了的读书完全是脑子有病。
就算他们书院愿意免费支持,但这些十岁到十八岁的少年已经是家里的劳动主力,不可能让他们和五六岁的小孩一样花很多年去学习。
霍辞:“当然如果这些孩子里真的有天才,我们可以出面让他继续念书。”
“然后是正常六加四模式的学校,初中高中合并,分小学中学两个阶段,招收五岁到十岁的孩子。”
“再进一步就是艺术学校和技术学校,从小学升中学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天赋选择去处,要么去学艺术,要么选择一门手艺,或者继续读中学深造,文法学校的学生也一样,只要愿意,都能继续报考。”
他顿了顿,说:“其实我本来还打算再建一所军校,但这么做太明显了,等学校建起来,到时候从前两所学校里挑人出来再培训好了。”
“体育生!”时玉灵光一闪,“可以借培育体育生的名义来,把那些体育项目都搞出来,足球橄榄球羽毛球已经有了,跑步……短跑不行,没法读秒,长跑可以,像马拉松那样,不用细到秒吧,不过马拉松容易出事,这里可没有救护车……”
“危险的还是算了,像足球橄榄球这类容易评判的比较方面,或者赛马射箭?实在不行踢毽子也算一个,跳绳总没危险了吧……”
霍辞瞧着他天马行空的模样,眼里泛起笑,夸赞道:“你说的对,我们可以培养体育生。”
时玉咳咳两声以示谦虚。
然后两人一番商量,敲定了好了学校的住址,他们打算将四所学校分开来建。
一般来说,当一座学校建起来,会为周围两条街带来经济增幅,地皮、住宅、商户等等。
这四所学校,每一所都可预见会为小镇带来巨大变化。
两人调出地图,按照方位,将即将建设的三所学校放在了西南北四个点。
区域解锁的主要方向是朝着香葵城延伸的,所以将文法学校建在了西边,方便以后从香葵城过来的学生。
因为商人和奴隶的涌入,他们已经朝着香葵城的方向解锁了一半,只是目前建造出来的区域够用,甚至很多地方还没有填满,所以一直没有真正向西边拓展。
现在借着建造学校,召集建工队开始向西边平地,树木砍掉石头拉走,小坡铲平,大坡修路。
时玉和霍辞已经解锁了城墙,但是碍于教廷和贵族,两人决定继续使用土墙,不过城门的部分倒是可以取巧,使用了金手指,高大的石砖城门瞬间成形。
忽略两边的土墙,绝对会以为来到了华夏古代。
跟电视剧里演得一模一样,而且还是三洞门,中间正门,两边小门,上面三层高的城门楼,飞檐翘角,气势宏伟。
唯一的缺点是没有门。
是的,没有门。
时玉不知道是画手偷懒,还是一些城门本身就不带门,和霍辞看着宽阔的门洞,大眼瞪起了小眼。
没有门你叫什么城门,城洞还差不多。
这能防谁?
最后只能一边让木匠去研究造门,一边派护卫轮流值守。
长安镇北面和东面被高耸连绵的白山遮挡,南面是绿河,西面虽然也有山,但是横向延伸,而不是竖向,前往香葵城这条路是唯一的正规出路。
不正规出路自然是横渡绿河,在时玉和霍辞来之前,农奴跨越领地界限,一旦被抓到会直接处决,就算逃到其它领地,也只能去城中依靠力气或者乞讨为生,所以农奴即使受到再大的压迫,也不会丢掉土地逃亡。
当然,也不排除真的有人胆大翻山越岭来寻神使。
但穿越森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极有可能会丢掉性命,再者长安镇和这个世界的小镇不同,有人想混进来很难。
自从和教廷贵族达成协议后,时玉和霍辞就着手推广起了身份牌,几乎每一个进入长安镇的人都记录在册。
同时让每一个居民知道私藏外人的严重性,只要看到奇怪的人,立即找护卫举报。
虽然开通了和绿河对岸来往,但仅限于运送奴隶。
不过时玉倒是听雷奥尼斯说,他两个表兄正争着想要绿河对岸的领地,打算像他一样在对岸也打造一座“香葵城”。
时玉和霍辞对此举双手双脚欢迎,有城就意味着有人,只要能建起来,他们不吝啬花大价钱建一座桥出来,他们试过,游戏自带的路具现化后除了上山,也能下河,上山变成台阶,下河就变成了石桥,只是需要大量的金币。
时玉大略算过,如果连接绿河,需要花费的金币甚至超过了建造土楼和留园加起来的全部。
不过这些在人口面前都不是问题,只要城建起来,他们完全可以将收集材料的任务交给对面,让对方帮他们来刷金币。
文法学校建在了靠近城门主干道的右边,方便以后有对岸的学生坐船过来。
两人直接在书院的基础上将学校扩建,除了本身大小,又按照现代建筑样式,建造了两座二层教学楼,跟本身书院古色古香的教室一起使用。
操场和宿舍也跟着扩大。
同时规划好附近的街区。
剩下两所如法炮制,大同小异,只是按照功能,在建造教学楼时有所变化。
像艺术类学校,没有使用建工队,两人在游戏建筑里挑挑拣拣,选出几个适合当教室的房屋,保证了学校建筑的统一性。
三个学校都是在书院的基础上改建,有图纸,不需要时玉和霍辞亲自监督,剩下交给建工队,两人开始筹备起了另一件事。
教廷将准备好的炼药师送来了。
从穿越至今,时玉和霍辞一直记挂着一件事——医疗问题。
这是他们唯一提供不了的。
幸好一开始他们面对的是什么都不懂的农奴,用凭空变物忽悠住了他们,让他们没有注意到为什么神使不会治愈术这个问题。
等后来时玉和霍辞建立威望,统一口径抬出和平女神,治愈术不治愈术就更没有人提了,对使团他们也振振有词,如果人们知道他们有治愈术,会加速发生战争,因为知道他们受伤不会死,女神仁慈,不忍心发生这样的事,所以禁止他们使用这个能力。
如今长安镇有人生病,主要是购买教廷的圣水,按照对应病症服用,然后听天由命。
时玉和霍辞觉得,是时候该把医术搞一搞了。
第41章 四十一、发现
在和使团达成友好协议后,时玉和霍辞通过教廷送来的神官; 对这个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个世界并没有医生这个说法。
直白的说; 就是没有这个词语。
在教廷的宣扬下; 人们将生病视作沾染了魔鬼之气,小病说明沾染少; 大病意味着被大面积浸染。
时玉和霍辞对此没有发表意见,事实上,就算他们发表; 也不见得对方听得懂。
所以治病这个职业交给了牧师。
是的; 牧师; 而不是炼药师。
炼药师如其名,只是单纯的炼药; 某种程度上来说; 他们相当于被教廷养起来的农奴; 只是农奴种植的是食物; 他们负责种植的是药草,然后将药草按照功效做成圣水; 交给教廷让牧师和神官去发放。
治好了就是神保佑; 治不好就是罪孽深重魔鬼感染。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至于这些药水的来历; 时玉和霍辞翻到的记载是这么说的; 大约五百年前; 一位主教铲除了一伙用毒液控制民众的邪教,这位主教并没有将邪教留下来的手记销毁,而是潜心研究; 将这些毒液重新调配,变成了可以祛除魔气的圣水。
时玉和霍辞看完一致持保留意见。
如果真的有控制人的毒液,教廷还会存在?
直接把主教都控制住不就完了,只要搞定一个,就可以控制这个人去给剩下的主教们全部下毒,占领教廷so easy。
这要是能被一网打尽,简直白瞎了邪教两个字。
再者财帛动人心,就算真的被消灭了,有这么一个控制人的配方,难道没有人心动?
仔细研究起来,这段记载根本经不起推敲。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至于真相是什么,也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时玉和霍辞更在意的,是经过了五百年的发展,居然还停留在圣水阶段,甚至连种类都没多出多少。
放在华夏古代,五百年不知道传出多少本神医著集,研究出多少新药方了。
这么一对比,这个世界的治疗水平可以称为原始。
不管大病小病,全靠圣水,然后听天由命。
唯一让两人欣慰的,这个世界并没有地球中世纪的放血治疗法。
以及其它各种稀奇古怪耸人听闻的治疗手段,什么鸡血鸽子血牛血敷脸,烙铁烫痔疮,铁钉钉脑子之类。
免了人们遭受二次痛苦伤害。
还有一点值得庆幸,这些炼药师的技术足够成熟,并不是时玉和霍辞以为的知道谁有病,然后当场拔来药草熬煮。
他们知道怎么炮制保存药草!
这非常重要。
时玉和霍辞虽然不懂中医,但好歹见过猪跑,中医的根本是药材,没有药材,就算空有一肚子药方也没有用。
至少眼下,药材的炮制不需要他们发愁。
至于发掘药草功效和配比,就需要这些炼药师去尝试研究了,不然他们将人要过来做什么呢。
为的就是组建实验室来研究。
为此两人几乎绞尽脑汁,将知道的药草或者药方默写下来,哪怕食疗也算,但奈何现代习惯了西医,知道的实在有限。
也就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片、川贝枇杷糖浆等等这类耳熟能详的中成药。
其中还有一些尽管知道名字功效,却不知道药材长什么样的。
时玉和霍辞已经尽了全力。
如果他们是穿越到华夏古代任何一个朝代,完全不用这么发愁,甚至还能见缝插针将西医手法贯穿进去,偏偏这个连基本医疗体系都没有形成的世界,两个非医疗专业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至于说西医方面,他们倒是很想立刻提出来,但开肠破肚这种手段,就算他们是神使,现在说出来教廷和贵族也不会接受,需要慢慢来,先学会走再说跑。
缝合截肢等外伤一类倒是可以,但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手术遥遥无期中。
送来的炼药师一共有两百人,时玉和霍辞进行了一次小测试,挑选出二十个最优秀的,然后以十个人为一组分成二十个小组,以竞争的模式让他们研究新药方。
只要研究出来,就能得到奖励。
最直观的,除了金银,便是可以留在长安镇,成为长安镇的居民,炼药师虽然名义上听起来不错,但说到底也不过是仆从阶级,能从仆从变成自由民,几乎没有人不愿意。
当然,也只是几乎。
时玉和霍辞估摸着这里面肯定有送来的探子,或许不到探子这么严重,摸着良心讲,如果现代忽然出现超自然异能者,他们肯定也希望能知道对方的一切。
两人根本不在意探子不探子,反正他们即没有要造反的心,也没有要推翻教廷的意思,巴不得将长安镇里的一切宣扬出去,人人皆知。
随着使团和游客的来访,他们手心里的能量槽肉眼可见增长了一大截,大约从原来的个位涨到了两位数,差不多有百分之十二、三。
显然宣扬传播,才是增长能量最大的途径。
话说回来,有了炼药师,之前的永和堂终于派上了真正的用途,为了迎接这些炼药师,时玉和霍辞早就建好了医学区。
在靠近军区的偏僻区域,集药田、宿舍、药堂、实验室为一体。
药田宿舍不用说,药堂用来炮制存放药品,时玉还专门按照记忆,让木匠打造出了药店里的中医药材柜。
实验室顾名思义,用来研究新药和手术的地方,能想出来的玻璃器皿都添了进去,至于更进一步的放大镜显微镜等还在研究中。
实验对象也找好了,专门建造了小白鼠小白兔饲养区。
时玉和霍辞在发展医术上下了狠心,几乎将手头的事都停了下来,专门盯着这些炼药师。
反正眼下长安镇一切都上了正轨,耕种分产到户,两人能记得的传统农具都做出来了,水车、引渠早在初夏就修建好了,几个属官也培养出来,大事做不了,小事已经没问题,至少再也不需要为了谁家田埂多出一寸,谁家渠少修几米这种鸡毛蒜皮的事让他们亲自跑一趟。
工厂从一开始就设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按章执行就行。
其它也都正常,居民申请升级房屋也不再需要两人出面到现场,直接拉出游戏地图操作就可以。
唯一需要花费精力的是书院。
随着其它三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