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明月 >

第182章

大唐明月-第182章

小说: 大唐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万领寒袄?算来恰好要用五百匹马……麴崇裕抬起头来,看着满脸肃然接过军令的苏南瑾,心头的所有疑窦都消失得干干净净:原来,如此原来从这军令下达的第一天起,苏氏父子打着就是这个主意难怪他们并不知西州的征粮安排,却能快刀斩乱麻的定下那门亲事,难怪他们会用尽各种手段拉拢西州高门,原来他们原本算计的便不是让西州征集不齐粮草,而是让这些粮草根本运不到军营征兵令一下,西州已没有府兵可派,他们又把高门私兵牢牢的握在了手中,西州城便再没有多余的兵力。如今,苏南瑾冠冕堂皇的一走,那些“马贼”或“逆党”便该来袭了吧?自己这两百多名护卫加上那五百名早已被训练得无心恋战的部曲,怎么可能守得住这两千多车的粮米?若是粮车被一把火烧个精光,自己父子如何能逃得掉一个失职的罪名?
    仿佛感觉到了麴崇裕的目光,苏南瑾转头看了看麴崇裕,眼中再也没有前几日的愤怒痛恨,而是一片漠然。
    麴崇裕胸中一窒,刚想开口,裴行俭平和的声音却响了起来,“下官遵令。”
    苏南瑾的目光中顿时多了几分狐疑,看了一眼裴行俭,脸上带出了几分笑意,“长史,军令如山,下官须挑选五百名骑手,一人双马将寒袍送到龟兹……长史放心,此处离龟兹不过四百里地,南瑾交令之后,最多四日便会领军回转。”
    当头的一名传令官似乎有些不大耐烦,神色冷淡的抱了抱手,“如此甚好,下官这便回去复命。还望诸位莫让大都护久等,”说完也不多留,回身上马飞驰而去。
    苏南瑾也笑道,“我便去挑善骑之士,总要给长史留些人马才好。”
    麴崇裕忍不住冷冷的道,“不必劳烦苏公子了,公子将亲兵都带走又有什么打紧?这车队里又没有马贼的眼线,那些贼子怎会专拣公子不在时下手?公子放心离去便是,崇裕在此预祝公子先立头功”
    苏南瑾盯着麴崇裕,半晌眯着眼睛笑了起来,“借世子吉言也祝世子……一路平安”他转头看了看裴行俭,笑得更是一脸粲然,“这三四日里,便有劳长史了。”
    裴行俭神色平静的点头,“既然大都护有令,子玉先去安排要紧,这几日里行俭定然会以安稳为第一要务。”
    目送着苏南瑾大步离去的背影,麴崇裕终于冷笑出声,“苏大都护果然是,深谋远虑,用心良苦只是苏子玉也高兴得太早了一些,竟是毫无顾忌了”
    裴行俭淡淡的道,“他的确已是不必顾忌。”
    麴崇裕一时无言,的确,军令在他手中,人马在他手中,自己此时就算看出端倪,难道能拦着他不让他回去?还是能找个借口丢下车队带着护卫独自逃命?且不说荒原之上能否逃脱早有安排的精兵堵截,便算能逃走,若是为了保命,裴行俭和自己又何必坚持来这一趟?好在苏南瑾定然想不到,自己麴家可用的部曲远不止这一百只是这粮车……他回头看着长长的队伍,眉头终于皱了起来。
    足足忙了一个时辰,一千匹骏马终于从车队里被牵了出来,一半的马鞍上牢牢的挂着两大捆被扎得严严实实的冬袍,另一半的马鞍上则坐着四百余名苏氏亲兵和百来名西州部曲,都是一人双马。苏南瑾骑在领头的枣红大马上,满脸意气风发,在马上向裴行俭抱手一礼,“长史,西州部曲中能熟控双马者不多,因此下官只能留下一百名士卒听从长史调度,这几万石粮米、几十车布帛,就请长史费心了。”
    裴行俭一言不发的抱了抱手,麴崇裕则是满脸冷淡的站在一边,苏南瑾的目光在两人脸上慢慢转了一圈,突然举起马鞭一甩,绝尘而去,脸上的笑容迎着日头绽放开来。上千匹骏马跟在他的身后呼啸着奔远,马蹄震动的声音良久不绝。
    车队里的车夫们一时都有些茫然,西疆不缺良马,苏氏的五百人过来时便是一人双马,他们的离去对车队的行进并无影响,只是眼见车队四周那盔甲鲜明的骑兵转眼只剩下了百十余人,便是最没心没肺的车夫心头忍不住都嘀咕起来。
    裴行俭略一沉吟,回头便吩咐白三,“传我的命令下去,眼下要走得快些,晚间到营地,便可生火造饭”
    麴崇裕不由吃了一惊,西疆的冬日天干物燥,粮车与布帛都是易燃之物,因此一路上扎营时若遇到地形狭隘之处,为安全计,便只能以冷食果腹,怎么今日反而要生火了?
    
    第103章 自投罗网 判若两人
    
    麴崇裕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不妥生火造饭必要远离粮车,届时遍野是人,万一有贼来袭,如何防护?今日何必冒此风险?”
    裴行俭笑吟吟的看了他一眼,“怎会有风险?今日扎营之所还在平野,又有世子在此坐镇,便是不设防护,也妥当得很。”
    麴崇裕心思一转,脸色顿时黑了下来:荒野之上,四面来敌,守住粮车自不容易,但由心腹部曲护着自己逃命却不算太难。苏南瑾临行前看着自己的目光,几乎就像在看着一具尸首,因此……他恨恨的咬了咬牙,抬头看着裴行俭的笑脸,忍不住冷笑起来,“彼此彼此,守约不必过谦”
    裴行俭毫不介意的笑着点头,“若依苏子玉的主意,行俭的人头自然不及玉郎的贵重。只是在苏大都护眼里,大约也还值得一搏,这两日,咱们正该好吃好睡,养足精神,方能不辜负他们父子的一番美意。”
    之后两日,粮车的防卫比平日更为松散,一切却是风平浪静,张怀寂的风寒已养得好了些,每日里打起精神上马指挥着苏南瑾留下的百余亲兵和四百西州部曲,裴行俭也不理会,只是将斥候派得更勤,得回的消息倒是看不出任何异样。
    到了第三日午后,道路的两旁,终于出现了零星的乱石丘陵,渐渐的连成了一片。裴行俭抬头看着前方那条蜿蜒着伸入群山的道路,挥手止住了车队,“今日在山外扎营,多备干粮,明日入山之后,不得再举火”
    一夜无话,待到次日清晨,车队缓缓走进这片丘陵之中,不少人的眉头都皱了起来,这一大片的山丘都不算高,只是乱石嶙峋,有些暗红色的山岩几乎寸草不生,看着自有一份险恶。而两山之间有时极为宽敞,起伏甚缓的平野上满是枯草,有时却十分狭窄,只能容数辆大车并排而过。山间的道路虽然不算十分崎岖,到底不能与一马平川的荒野相比。车队的速度明显的慢了下来,饶是天未亮便已出发,日过中天时,第四个堠子才遥遥在望。
    麴崇裕看着山谷前方越来越狭窄的道路,脸色不由有些沉凝,“今日的宿处可已定下?若是前方还有没有这般平缓宽阔的山谷,我看今夜不如便在此处安歇”
    裴行俭摇了摇头:“不必,今夜的营地还要再往前几里,那处山间平地更宽。”
    麴崇裕不由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你何时走过此路?”
    裴行俭的语气里一片淡然,“两个月前,苏子玉来西州前后那几日,我和白三、阿成将这七百里官道跑了一遍,险些累死了两匹马。再往前三十里出了山丘便是细石滩地,离军镇也近了,我便没再往前去。这山间几处大些的山谷地势都差不离,正是天然的葫芦口,最是宜于两头封口,一网打尽。”
    麴崇裕挑了挑眉,“如此说来,咱们今日岂不是自投落网?守约,你也莫太过大意了,听闻半个多月前,苏大都护便将身边最得力的三团亲兵都派出来剿灭马贼,谁知有没有别的变数?”
    裴行俭笑了起来,“三团亲兵?不过是六百骑兵,玉郎何惧之有?”
    麴崇裕冷笑一声,“我倒是不惧,只是你总得让这些人多撑一会儿才好。莫待援兵到时,咱们已做了新鬼”
    裴行俭点头,“那我倒是要打起精神守它一夜了”
    麴崇裕见他虽然说得煞有其事,神情间依然是一脸风轻云淡,不由有些气不打一处来。只是想了半日,神色却是微微一变,调转马头,招来几个长随,细细的叮嘱了一番才罢。
    车队又足足走了将近半个多时辰,前方果然出现了一片长达数里的宽阔山谷,背靠一座虽不甚高,却岩石陡峭的山丘,大片大片的枯草足有半人多高,山脚下还有一片小小的树林,若是春夏之日,想来定是一处水草丰美之地,此时却只剩下了枯草寒枝。裴行俭止住车队,一面让马车依序在山脚下紧紧的排成相隔十几步的两列半圆形屏障,一面便让护卫和车夫们将营地内外的枯草小树都清理干净,堆在了离粮车足有数丈远的地方,足足的又忙了一两个时辰,直到日头西斜,这才清理妥当。
    众人刚要坐下休息,裴行俭的第二道命令又传了下来,所有的马匹都牵入内圈马车与山脚之间临时围出的栅栏,加派人手看护,一百名唐军的帐篷也安置在内营,西州部曲与近三百名护卫则在两列粮车之间的空地处歇息,今夜要马不卸鞍,人不解甲,明暗哨位按平日三倍布置。
    整个营地顿时又是一通忙碌。旁人也罢了,那些西州府兵平日都与唐军在一处行止,猛然听到这样一道命令,免不了便嘀咕起来:裴长史今日怎么会这般安排?
    苏南瑾留下的一百唐军为首的乃是旅正绥观,听到这样一道命令,他不由也是愕然,沉吟半响,还是找到了张怀寂,“张参军,苏公子令我等留下,是为了给这些健卒做个主心骨,更是要护着参军,长史如今却这般安排,似乎有些不大妥当。”
    张怀寂骑了一日的马,正靠着马车休息,皱着眉头想了片刻,点头道,“我去与长史说一说。”言罢走向营地另一边,好容易才在一群车夫中找到裴行俭,拨开人群抱手笑道,“长史辛苦了。”
    裴行俭向他点了点头,转身交代一旁的阿成,“我与参军有事要商议,你再去找找各车队的头领,按我适才说的,让他们把健壮胆大的马夫安置在外圈的马车上歇息,明日再换回各自的马车。”
    两人走出人群,张怀寂正想着如何开口,裴行俭已开门见山道,“你可是来问今日为何将苏公子留下的人马都安置在内营?”
    张怀寂忙点头笑道,“正是,下官带的这些部曲原是听惯了他们号令的,若是无人指挥,不过是一盘散沙,下官适才问过,这些军卒也愿意在外营驻扎,长史可否重新安排一回?”
    裴行俭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张参军也不是外人,裴某不妨直言相告,今夜明晨,必有大股马贼来袭。裴某若猜得不错,苏公子临行前大约也交代过,若有马贼来袭,便会让那些亲兵护着你平安突围,因此,今夜这些兵卒绝不能留在外营,而且裴某烦扰参军一回,就请参军陪着裴某一道守夜如何?”
    张怀寂不由大吃一惊,忙道,“长史莫开……”抬头对上裴行俭的目光,“玩笑”两字顿时再也说不出口。
    裴行俭的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目光也是一片平静,张怀寂却突然间只觉得心头如同压上了一块巨石,什么话都说不出来,脑子里只剩下几个乱纷纷的念头:他怎么知道苏公子临行时的交代?他会怎么处置自己……明明是寒意刺骨的严冬,他的背后却冒出了一层汗来。
    仿佛过了很久,裴行俭才终于开口,“有劳参军这便同我一道过去。”
    张怀寂身子一震,忙讷讷的应了个“是”,跟着裴行俭向自己的部曲走去,那位绥旅正立刻迎了上来,含笑行了一礼,“下官正想与长史商议,不如我等也宿在外营,也好与大伙儿有个照应。”
    裴行俭笑微微的看着他,“请恕裴某孤陋寡闻,裴某只知凡入军营者,当令行禁止,却不知还苏大都护的亲兵却是可以讨价还价的,若是旅正觉得裴某不配调度贵军,请自行离营便是,裴某绝不阻拦。”
    绥旅正愕然的看着裴行俭,几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些日子以来,裴行俭对人一直极为客气,此刻说话怎会如此强硬?他怔了一会儿才忙道,“下官不敢”
    裴行俭微笑着点头,“那便请旅正带上士卒到内营休息。”
    他转身直面着那几百名部曲和唐军,提声道,“今夜露宿山谷,所有人等必得听从号令,但凡安排在内营之人敢出来半步,或是外营之人敢进内营,都以临阵脱逃论处——”
    “杀无赦”
    他一贯温和的声音带上了金石般的铿锵,所有的人顿时都呆住了。
    裴行俭的眸子缓缓的在众人脸上掠过,目光里有一种令人屏息的压力,良久才转头看向了张怀寂,“参军,请跟我来”
    眼见张怀寂一声不响的跟着裴行俭走远,绥观的脸色不由变得越发难看,转身厉声道,“进内营”
    四位队副忙开始带着人从粮车间空出地方进了内营,两位队正却凑了上来,低声道,“旅正,今日这位裴长史……他莫不是看出了什么?”
    绥观神色阴沉的点了点头,“看他的模样或是起了疑心,也不知是哪里走漏了消息?”沉吟了半晌又冷笑道,“只是今日既然已经到了此处,他这般安排不过是垂死挣扎,难道真到了那时候,咱们还会怕什么临阵脱逃的罪名,怕什么杀无赦?咱们,用得着听一个死人的命令?”
    一名队正叹道,“正是只是那张参军又该如何是好?他若有了万一,公子那边咱们只怕不好交代”
    绥观冷冷的道,“该如何交代便如何交代莫忘了,咱们是大都护的亲兵,不是公子的亲兵,事已至此,总不能为了一个张参军坏了大事”
    营地的另一头,麴崇裕与探路归来的随从低声交谈了几句,抬头看见裴行俭与张怀寂一前一后的走了过来,扬声笑道,“今日难得,张参军乃是稀客,只是麴某这里只有拿暖炉烘热的胡饼数枚,酱菜一罐,还望两位莫要嫌弃。”
    裴行俭也不客套,接过胡饼便吃了起来,吃完一个,转头才看见张怀寂将胡饼拿在手里,一副食不知味的模样,不由笑了起来,“张参军,乘着此时无事,你还是多吃几口才好,明日咱们还吃不吃得上早膳,如今还未可知”
    张怀寂手指一颤,抬起了头,“长史,难道真会有马贼来袭?”
    裴行俭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讽刺的笑容,“大唐最精锐的马贼,今夜便会光临此谷”
    
    第104章 赶尽杀绝 里应外合
    
    二更时分刚过,示警的声音便蓦然响了起来。
    远远的山谷入口处传来了一声凄厉的叫喊:“敌袭”片刻之后,山谷的地面便震动起来,马蹄声越来越响,似乎有千军万马同时冲进了山谷,马贼特有的呼啸之声随之响彻夜空,转眼之间便逼近了粮车的营地。
    黑沉沉的营地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惊叫,无数马夫和部曲同时从车厢或帐篷里跳将出来,有人惊慌失措的想往里跑,也有人慌不择路的要往外逃,好在立刻便有数十道严厉的声音响了起来,“想活命的,都不许乱跑”“违抗命令者,杀无赦”
    惊叫声顿时歇了一歇,这些声音发布的命令清晰的传遍了整个营地:“立刻靠近马车,躲避箭雨”
    吼声中,所有的人都不假思索的躲到了马车后面。几乎在同一时刻,一阵令人胆寒的长箭破空之声从夜空中传来,无数箭支落在营地之中,在马车的厢板上发出“咄、咄”的声音,有人在吸着凉气的惊叫,有人在低声的咒骂,好在并没有响起惨叫呼痛之声。
    “咱们人多,马贼绝不敢夜袭只是佯攻来扰乱人心,大伙儿不必惊慌,拿好枪棒,守在各自的马车背后便是”
    类似的话语在外营的各处此起彼伏,语气严厉而沉着,伴随着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