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锦此一言 >

第31章

锦此一言-第31章

小说: 锦此一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隔线++++++++++++++
春日迟迟,院中的辛夷落尽杏花飞,黄莺枝头鸣声懒。
窗棂大敞,穿堂风带着难以意说的香气在厅中温柔的来,又悄无声息地去。
锦言正气定神闲地练字。
确切地说是在抄经,太后娘娘是佛道两家的信徒,经常有千金贵妇们抄经书献进宫里,博太后欢心。
锦言没想凑这个热闹,哪知长公主有这个心思,说要为太后祈福,锦言就揽下了,反正都是练字,这还能得到好处,何乐而不为。
于是,她正在练字找感觉呢,还没正式开始。
那个,抄经是有讲究的,要取个好时辰,沐浴更衣焚香,心诚则灵。
水苏提着个精致的食盒进来,不知长公主又送什么好吃的了。
丫头面色激动,“夫人,侯爷遣人送的吃食。”
噢……
谁?
锦言停住笔:“是谁送的?”
“侯爷!”
水苏一脸喜色,回声响亮。
榴园的有一个算一个,但凡永安侯有个小举动,都跟中了彩票似的。
“是侯爷身边的三福管事送来的,说是侯爷在知味观宴客,见他家的翡翠虾饺与桃花糕卖相好,就差人给夫人送来一份。”
水苏喜滋滋地将食盒打开,小心取出里面的吃食。
锦言定睛观瞧,嗬,果然是好卖相!
白瓷盘里,半个婴儿拳头大小的虾饺翠绿喜人,小小的褶子整齐细密,宛如工艺品,明绿中隐约可见内中的整只粉红虾馅。
另一只甜白瓷盘里是几朵桃花,粉红色沙沙的质感,花瓣间洒落着黄色的桂花充当花蕊,精美令人不忍下箸。
“三福送来的?人还在外头吗?”
锦言不明白永安侯为何会忽然给自己打包吃食,若说是惦记着她……
嗯,如此自做多情,她可以去死了。
“是三福管事,还在外面。要他进来回话?”
锦言点点头。
倾刻间,三福就进来请安。
三福是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
永安侯的身边人,不管是小厮常随还是管事的,大多长得挺干净的。
一度有传言这些长随们都是永安侯的身边人,相当于旁人府里的暖床通房。
永安侯的人,取名很简单,大福、二福、三福、四福,然后又一禄、二禄、三禄、四禄。
锦言乍一听闻笑得打跌,难道还有一寿、二寿或是三喜四喜的吧?
……
任嬷嬷面色如常,嗯,是,侯爷身边最得用的才能被赐名福禄寿喜,贴身事务的都是福小哥们负责。
原来还真有啊?
这下轮到锦言无语了,她只是开玩笑的,没想到还真是如此。
三福见了礼,就低垂头站在下首等侯夫人发话。
说真的,他也不知道侯爷怎么忽然会给自己安排了这么个差事把自己打发回来,这个……
他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话说,他们都没有跟侯爷内宅女人打交道的经验……
“谢谢你辛苦一趟,拿去喝杯茶。”
锦言示意水苏将一个装了打赏的小荷包递过去。
“不敢当夫人辛苦二字,应该的。”
三福忙施了一礼,不卑不亢:“多谢夫人赏赐。”
大方地将荷包收下。
“回去替我向侯爷道谢,对了,侯爷是否已经回府?”
“回夫人,侯爷还在知味宴,遣了小的先回府。”
“噢……那你带了几份回府,正院殿下那里可有去过?”
“回夫人,没有。”
三福摇摇头:“侯爷知殿下素喜洁,不用外面吃食。”
想了想,他接着道:“侯爷从来不带外间食物入府。”
他也觉得奇怪呢,侯爷正与婴公子把酒相谈呢,这两道点心上来了,忽然就打发他带两包回府。
好奇怪!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锦言猜不透永安侯葫芦里卖什么药,也不怪她多疑,无论从哪里看,永安侯都没有可能给她打包叫外卖,还专人送回来的。
不知道!
猜不到就算了,反正她身上也没什么值得堂堂侯爷算计的!
“多谢侯爷的有心,不过,”
锦言笑得亲切又大方:“虽然殿下不喜欢,但既然侯爷有送回府,那一定要先送到正院的,这府里,少了谁的也不能缺了殿下的,公主婆婆身份尊贵又是长辈,断没有越过去的道理。再说了,只要是侯爷送的,心意在,公主婆婆就算不用,心中想必也是欢喜的,你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三福听着侯夫人细声慢语地他解说,他本是聪明人,立刻明白了,正是这个道理,越了公主只送了榴园,若殿下计较起来……额头上就出一层薄汗。
“侯爷要几时回转?”
“侯爷吩咐小人回府不必再跟回去侍候,想是与婴公子用得差不多,稍后就会回府。”
三福心道这时候再回去也来不及了,而且他回府也瞒不过长公主啊。
婴子栗?
那还是为书的事儿?
可是上回已经讲得清楚,没有诗书啊,为何又要送东西?
婴子栗不信还是又提了什么要求?
“既如此……我把这份带到正院。以后但凡有这种事,你们这些身边的人要多一份心才是。”
三福点头称是,自回浩然居不提。
锦言带食盒去了正院,长公主一听是任昆让下人送回来的,果然极为高兴,连声说昆儿自成家后果然进益了,居然还懂得用这份心思了,欣然取用。
一点也没看出有不进外食的铁律来!
锦言心道果然古今中外天下父母心!
自己家儿子带回来的,一根草也是宝贝。
这次差点被任昆害了,若她真不声不响地把东西吃了,回头长公主知道了,那还不是在心头埋了根针?时不时就得发作一回。
那时,自己冤不冤呐,为口吃食中枪。
婆媳二人说说笑笑,在锦言的建议下,冲了西湖龙井,茶甘香而不冽,啜之淡然,饮过之后,觉得一股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间,衬得翡翠虾饺,鲜美异常,而咬一口桃花糕,更是满腔的甜蜜和馥郁。
长公主连连称赞,道知味观的点心做得好,又道锦言冲泡的西湖龙井好喝。
锦言笑不敢居功,说是师父教过的,茶有特性,不同的茶对应不同的相生相克的食物,配好了,茶更香食更美。
长公主感叹,真机道长果然是妙人,高人,只是闲云野鹤,无缘得见。
大周并无三姑六婆之说,道家的地位非常之高,修行之说也颇为盛行。
正说笑间,门帘一撩,永安侯任昆走了进来,看到这两人坐在榻上说说笑笑气氛融洽,桌上摆着吃食,正中两样极为熟悉,正是自己先头让三福送去榴园的。
永安侯从知味观与婴子栗分别,回府后尚未回自己院子,想着先到正院请个安,然后再去榴园与锦言写字的事情。
见那份本应该送到榴园的点心却出现在正院,心里就有些疑惑:
再说母亲不是从来不吃外面的吃食吗,怎么端到她这儿来了?
难道是卫四好心办了坏事?
见二人平和喜乐,公主娘亲并无发作的迹象,也就没多言。
他没多言,长公主却开心得很。
吩咐端茶倒水准备醒酒汤拿醒酒石递热毛巾,一时各种关爱,恨不能拉着手搂在怀里儿长儿短。
永安侯很不自在。
娘就是这样,说话行事全无章法!
要么就是把他当孩子,象小孩子似的给糖吃,要么就是莫名其妙的发脾气,霸道不讲理,不解释砸东西,由着性子恨不得把你骂到尘埃里……
他真不知道怎么与娘相处,唯一庆幸的是她是他娘,他爹才是驸马,他不是。
所以他无比同情自己的爹爹。
这府里好象只有卫四常能逗得母亲开怀,虽然偶尔的时候,母亲也会发发脾气,骂也骂过,但没听说过她发落卫四,听到的都是公主娘四处显摆自己的好儿媳……
这小道姑是怎么做到的?
永安侯抬眼,满是探寻的黑眸正碰上锦言春潭般沉美静谧的眼睛……
四目相视的瞬间,那春潭中泛起笑意,如碎金一般……
(其实吧,永安侯还是蛮讲道理滴,哪怕让锦言写字,也付润笔费,翡翠虾饺桃花糕嘛……)

☆、第四十八章 鱼头鱼肉都爱吃

永安侯一直都知道卫四的眼睛长得好,但如这般不经意的视线对撞还是第一次。
那双大眼睛里流淌着春水般的温柔,他感到清晰的善意。
那忍俊不禁的笑意,如碎星闪闪,令他忽然有点小窘然……
“母亲,我没醉,只喝了一点,让她们别忙活儿了。”
永安侯接过毛巾,胡乱擦了把脸,语气无奈。
长公主没理会,又斟茶给他:“饮酒伤身,醒酒汤还是要用的,先喝杯茶,你媳妇这茶冲得不错。”
永安侯一进来,众人都在忙乱。
锦言插不上手,也不能继续歪在榻上,早就微笑着立在一旁静候。
听到提自己,对永安侯展颜笑道:“酒后不宜饮浓茶,这茶已过三泡,味道正淡。”
永安侯接过来,一饮而尽:“好了,母亲大人您休息吧,儿子找卫氏有事。”
长公主一愣,随之惊喜,忙一迭声地叫锦言:“锦言,快,昆哥儿有事,你赶紧随他回去。”
锦言施礼告退,永安侯已经长腿快步走了出去。
长公主忙催她快跟上:“赶紧的,他饮酒了,别让风吹着头,等会醒酒汤煮好了送过去。”
锦言出来后见任昆止步院中,忙快走几步,尚未开口就听到长公主在屋里吩咐将醒酒汤送到榴园。
锦言偷眼观瞧永安侯黑了一半的脸,正被他回头逮个正着,心虚地吐吐舌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永安侯黑了一半的脸全黑了。
见她装作若无其事不慌不忙走在自己身后,嘴角却还翘着,黑黑的大眼睛里溢满笑意,想想刚才母上大人的表现以及自己差不多可以称得上是逃窜而出,好看的唇线抿成条直线。
两人不紧不慢地走着,空气中弥漫着青草花木的芬芳,缥缥缈缈忽远忽近,风柔和而甜美。
锦言不声不响地跟在永安侯身后,见他是朝榴园方向而去,心中不由暗自揣测,不知什么事情值得永安侯先用美食示好?
但愿不要太过为难。
+++++++++++++++++++++++分隔线++++++++++++++
侯爷与夫人联袂回到榴园,比侯爷一个人来更令人振奋!
顿时榴园的工作人员都如哪吒三太子般装了风火轮,走路带风的。
任嬷嬷上了茶后退了出去,锦言安排榨了杯白萝卜汁,加了白糖和醋,呈给永安侯:“侯爷,公主婆婆差人送了醒酒汤来,您若不想用,这白萝卜糖醋汁也是用来解酒的。”
永安侯取过来一饮而尽,噢,酸甜带微辣,味道还不错,与府里常备的醒酒汤不同,他有些疑惑:“你说这白萝卜汁也能解酒?”
“是啊,若不是深醉,白萝卜汁极适宜酒后饮用的。侯爷若觉得味道还可以,再让她们准备一杯来。”
永安侯点点头,看锦言唤人进来。
卫四的声音婉转动人,透着一般喜悦。
这人,就是个喜娃娃,眼睛含笑,嘴角噙笑,那管子声音仿佛也在蜜里泡过了一般……
不知不觉她嫁进府里也有些时日了,成亲后的日子与他原先想得很不同。
娶这个人与不娶这个人,不但没多出什么麻烦,反倒是母亲暴怒的次数少了许多,父亲母亲之间的关系似有缓和……
任何时候她都这样笑眯眯的,遇事不哭不闹,冷静理智寻求解决之道,无欲无求,善解人意……
一时间,永安侯觉得卫四与他所认识的贵妇比起来,优点还真是不少!
是否因为这样,在他看到刚上桌的那两份据说是知味观最拿手的点心时,就忽然想起卫四一贯好吃,肯定会喜欢?
还是没经她同意就答应了婴子栗的要求?
“没问题,侯爷随时送来就是。”
听永安侯说婴子栗的要求,马上一口应下。
不会就是因为这事儿,永安侯还先拿好吃的来贿赂吧?
这样说来,任昆这人还挺靠谱的,没有因为自己是他挂名的夫人就自认为天,理所当然地可以发号施令做她的主。
虽然只是两样吃食。
任昆做事还挺上道的。
想到这里,笑笑道:“还没多谢侯爷派人送来的点心呢,那翡翠虾饺和桃花糕真是好卖相,色香味俱全,不但是我,公主婆婆都很喜欢呢。”
“唔……”
永安侯点点头,公主婆婆怎么可能会喜欢?
她历来只用府里和宫里的吃食,嫌外面的东西不干净厨子手艺不行。
知味观虽有点名气,那两样小点心还不在公主娘亲的眼里。
想是卫四一心讨好,小狗一般贴过去,怕拂了她的脸面才勉强说好的吧?
她入府时间不长,有些事不清楚,别好心办坏事……
永安侯一时心软,竟提点了两句:“你若喜欢,有机会再派人送进来,不过,以后不要将送进来的吃食拿到正院去了。”
“谢谢侯爷!”
锦言没想到永安侯竟说以后还有机会!
呵呵,她天天宅在院里,若能不定时的叫份外卖,也很幸福啊,只是不孝敬正院,自己吃独食行不行啊?
“母亲素来不用外面的吃食。”
永安侯仿佛猜透了她的心思。
“不用外面的吃食?为什么?”
不会吧,那方才长公主听到是任昆专门派人送回来的,分明很是开怀,明明吃得很开心嘛!
永安侯摇摇头,他也不清楚,打小就有这个印象,隐约听说过是与自己父亲有关。
“那侯爷以前往公主婆婆那里带的好吃的,她都没有吃?”
锦言不解,明明很高兴嘛,长公主没必要在她面前做假,她这种小喽???恢档米鱿罚?p>“没有。”
永安侯不耐烦,心说怎么这会儿又冒傻气了,她不喜欢我还去送,这不是白惹骂嘛!
“……可是,公主婆婆明明吃了三个虾饺两块桃花糕……她明明说是很好吃的!”
锦言喃喃低语辩解,永安侯听了个正着,母亲还真吃了?!
那当然,我骗你做什么?
锦言想瞪眼又没敢。
噢!明白了!
肯定是当年驸马因为什么事得罪了公主,公主一怒之下有可能说过什么气话,这气话后来就被当成玉律流传了下来,所以老公与儿子从来不给她带好吃的,因为她自己不喜欢嘛!
锦言抿嘴又笑:“侯爷,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有没有时间听一听?”
讲故事?
永安侯挑挑眉,好吧,反正暂时无事,听她说说也好,小道姑精灵古怪,说话如清泉流水,倒也好听。
“这是听来的一个故事,听说是真人真事哟。”
讲故事一直就是锦言的拿手好戏,她能把故事讲得让听故事的人觉得故事本身没有讲得好听。
“话说同州有一户人家,男主人早丧,只余孤儿寡女,母亲靠做绣活供儿子读书,日子很是清苦。家贫无钱买肉,母亲有时会去河溪里捉些小鱼小虾给儿子补养身体。”
明快的声音如泉水叮咚,永安侯听得很是认真。
“每次母亲都把鱼肉留给儿子,自己只肯吃鱼头和鱼尾。儿子不依,要母亲吃鱼肉,母亲说鱼肉不如鱼头鱼尾有吃头……
这家儿子读书很刻苦,终于考取了功名。做了官后的儿子对母亲非常孝顺,给母亲好吃的好穿的,尽自己的能力让母亲开心,素日但凡有时间都回家陪母亲吃饭……”
“……吃鱼时,他总是小心仔细地剔去鱼肉,将完好的鱼头鱼尾挑给母亲,他一直记得母亲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后来,有一日,他的同僚送给他两条鲈鱼,说令堂爱食鲈鱼,肉鲜美而无刺,他很惊讶,问对方从何处得知母亲爱吃鱼肉,他明明记得小时候每次食鱼,母亲从未挟过鱼肉的。”
“同僚说是上次自家母亲过寿,筵席之上,令堂对那道清蒸鲈鱼频频赞赏,因此而得知。”
“儿子将信将疑将鱼带回府,一边怀疑母亲当时只是客套,一边又疑惑是不是时日太久,自己真的记错了母亲的喜好。鱼做好后,他服侍母亲用饭,取了一大块鱼肉给母亲,母亲果然赞不绝口,象以往吃鱼头鱼尾那般开心的吃掉了许多鱼肉。”
“他很不解,问母亲到底是喜欢吃鱼肉还是鱼头。母亲笑道鱼头哪有鱼肉好吃。儿子愈发不解,那为何您以前说不喜鱼肉,鱼肉不如鱼头鱼尾有吃头?”
“母亲笑道,以前你读书辛苦,好不容易才在河里捉条小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