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闲女当嫁 >

第31章

闲女当嫁-第31章

小说: 闲女当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罗脚夫就喜欢郁小闲这个爽利的脾气,这样他就可以放手去给小牛治病,对牲畜在胎里带来的病,小罗还是有几次经验的。当脚夫的,牲口就是他们的命,哪能不用心呢。
吃过中午饭,郁小闲觉得挺累,倒在床上就睡上午觉了,赵岐则穿着他的雨衣去了山间各处巡视,后天他就要上路了,能帮妹子多干一点是一点。他有时候会想想当初在徽州的日子,妹子一家有多落魄,可不到两个月,妹子就成了山间的财主,她做的事让人捉摸不透,却偏偏都是对的。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郁小闲睡饱了,爬起来又要琢磨着整座山产的设施该如何建设。在现代没钱买房子,现在成了山大王,不好好建设成满意的样子,还真对不起自己。郁小闲也让锦娘给自己做一身雨衣,现在锦娘正在做雨衣,招娣一直在给锦娘打下手,头一件是给黄有才做,下一件才是郁小闲的。没办法,要尊重夫君才是好娘子,混在古代没办法。
郁小闲身上披着桐油布,手里打着雨伞,登上了最高的山峰眺望远处,脑袋里就在一直思考着把整座山变成一个独立社区的构思,等考虑地差不多了,天也就黑下来了。下山的时候,郁小闲遇到了赵岐,看见妹子一脸忧虑的样子,赵岐也觉得很奇怪,什么事能难倒这个妹子呢?
吃完晚饭,郁小闲终于忍不住了,她要找人聊天,明天她就要正式收家奴了,这么大的一个家,当起来很有压力,要找人说话减压。郁小闲把所有的担心都说给赵岐听,赵岐瞌睡地要命,郁小闲说的那些,他有的听不懂,有些不明白,干脆就带着笑,左耳进,右耳出,实际上郁小闲那些吐槽基本就算对空气说了。
郁小闲说完,心里舒服多了,赵岐也看着高兴。最后,郁小闲拍着他的肩膀说到:“大哥,全天下的人数你最好相处了。我干什么,你都不反对,由着我干。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明年后年的年成不好,再过一年天下就要大乱了,所以我要猫在这山沟子里等太平时节。你跑商跑到明年春天就一定要躲在我的地盘猫着,哪里都别去,我不想你有事,因为我觉得你就是我最亲的亲人。”
赵岐听完郁小闲这么感动人的话,立刻就傻乎乎地笑了,对郁小闲说到:“妹子,我也觉得你和我的亲妹子一般。我娘也会很喜欢你的,她也是北方人,心肠好,虽然她是我的继母,可我是把她当亲娘看的。她守着老爹留给我的两间草房,一亩薄地过日子,还纺纱赚钱,预备给我娶媳妇。我听你的话,在老家过完年,就把她带到你这里住,等太平了,我再回老家。”
郁小闲点点头,这样最好,也许有时候她做的事情不是单纯的在帮助别人,只是互相抱团,谋求共同的利益。可是在心里,她是真的把赵岐当成亲哥哥,才顾虑他的安危,人与人的缘分就是这么奇怪,表面上再客气,都不如在危难时愿意承诺保全。
次日,穿戴整齐的郁小闲和黄有才,坐上马车,后面带着三辆骡子车出发了。王山子的媳妇坐在骡子车上,今天立家奴的契书,她是一定要在场的。今天是郁小闲和赵岐他们最后一天相处了,从此就是几个月不能相见,郁小闲为此难免有些伤感。
小罗赶车送郁小闲和黄有才去县衙,其余的三个人还是去买粮食和布匹,盐之类的东西回山里,郁小闲还特意嘱咐赵岐买些鱼和肉,她要亲自操办送别宴。
到了府衙门口,郁小闲揭开布帘子下车的时候,一伙人围了上来,吓了她一跳。为首的就是王顺子和他哥哥,傍边是李平安。很奇怪,斧头和水牛也来了,还有一个老头子,带着一个小姑娘,一个皮肤黑的青年人也跟来了。
王顺子对着郁小闲鞠了个长恭,然后说到:“太太,借一步说话。”
郁小闲对他说到:“有什么话,你上车说。”
王顺子爬上了车,对郁小闲说到:“太太,我们家七口都愿意到太太家当家奴,派我们两兄弟来按手印。其他这些人也想跟着太太家,不知道太太愿意收吗?”
郁小闲有点生气地说到:“你说收谁就收谁?我总要看看人吧,不知道根底的人,就都收了,岂不是要乱了家规。”
王顺子对郁小闲说到:“水牛和他兄弟,斧头,你都是知道的,也给您家干过活,他们都是好劳力,太太收了不亏,他们从此也有了照应。那个老人家姓秋,是这边最能采药的,因为年纪大了,想把孙女托付给合适的人家,才愿意投靠的。至于黑子,他是和我家一样的破落户,带着老婆进山,没有孩子,两个人都是老实人。太太,我们兄弟既然认您为主,自然不会做出背主忘恩的事情,这些人都好,您就都收了吧。”
郁小闲想了想,又看了看王顺子,就爽快地答应了,对王顺子说到:“太太我就欣赏你这样的人,就依你了,全收了,还给你一个管事的头衔,将来那些管人的事,也落在你头上了。
事情定下来了,郁小闲和黄有才秀着恩爱,夫妻两个一起到府衙立下了十九张家奴契书,从此就算是名符其实的山主了。黄举人的管家也代表主人在邓师爷拟定的文书上盖了主人家的印信,从此这十九个家奴也就不用交柴火税了,每年由黄有才夫妇缴纳十两银子山产税即可。
在籍的十九个家奴,除了李四子还在家里住着,其余的人都还散居着黄举人的山头,郁小闲问王顺子要怎么办。王顺子想了想说到:“斧头和水牛两兄弟算是我一家的,黑子两口子也愿意和我们在一处。山子的媳妇和孩子也到我们这边来,山子媳妇和我嫂子关系还不错,这些人都可以让我调度。十六个大人孩子可以一起开荒种地,把牲口管上。至于采药的祖孙两个,他们应该可以继续采药给太太家挣钱,只是太太要对那小姑娘好,这样她爷爷也能放心去采药。采药人去深山里采药收获多,可一旦失手,就回不来了。”
郁小闲听王顺子这么说,感到十分欣慰,这次的家奴,最有价值的两个人,就是王顺子和李四子了。王顺子有勇有谋,心地善良又忠心,加以调教,将来是个当管家的好材料。李四子是个极有领悟力的工匠,引导得当就是一棵摇钱树。此刻郁小闲很得意地认为,自己就是个最好的领导者,随后她又觉得自己很厚颜。不过,人吗,偶尔自吹自擂一番,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方式。以后要负担三四十人的生计,压力是难免的。
既然手下都有主意了,郁小闲也预备把自己的构想说出来,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开荒,再种上晚稻。要想活踏实,就要种出粮食,按农时种地比什么都要紧。王顺子觉得太太说的有道理,略微划算了一下,就说到:“先开出一片育秧田来,再开梯田,等最早熟的稻米成熟了,太太就带我出去买稻种,我们能开多少田就种多少稻米。这二十天就算吃住在山上,都要种出田来。”
---已经有500收藏了,还请正在看的书友继续用收藏支持,本周一个同好推的小广告,谢谢大家的支持。


56 围山成城
更新时间2012710 6:08:09  字数:3012

 当天中午趁着停雨的功夫,黄顺子让女人孩子收拾家当准备搬家。男人则全部来到要开垦的山脚下,在那里忙着搭棚子做住处,接下来的二十多天就是和老天爷争时间的时候了。
郁小闲离开县衙的时候得到了邓师爷给的一封信,是方六爷托人捎来的,说是让赵岐他们不要去黄山县了,他们商路上有了变化,六月初八会在芜湖的鸿福客栈和赵岐他们会合。郁小闲接到信之后格外高兴,这下子又能把大哥他们多留二十几天了。
等到傍晚赵岐他们回来之后,郁小闲把方六爷来信的事情说了,赵岐很高兴,两个脚夫也挺开心的,可鲁贵有些郁闷。郁小闲当即就说了:“我留大伙下来帮我干活,这二十多天,每人给二两银子工钱,赵岐是我哥,不给工钱,我自有安排。”
吃过一顿丰盛的晚饭,王顺子就带着他的开荒队伍去山脚下安顿去了。郁小闲请赵岐和梅管家饭后在上寨她的住处商议大事。郁小闲首先把自己的构想说了出来,而且在纸上画出了简单的蓝图。
如今郁小闲的山头变成了两个,一个是竹山,另一个就叫田山好了。两处山产合在一起形同一片宽树叶,一条峡谷就如同叶脉把两个山头一分为二。竹山的进出口处和田山的入口都在北面,东西两侧都是悬崖,形成为天然的屏障。
竹山的南面有多山石的水泡子地,还有缺口处的泥沼还未开发,连同田山顺势而下的南坡进入一条山谷,从山谷上去有一处只能走一个人的小路,可以进入传说中有伥鬼的森林。从基本地形来看,进出两座山的出口只有在北面。从军事上而言,郁小闲家的整个山产就是一座城池,守住了北边,就守住了整个山产。
这个山产如何成为一个城池,郁小闲也有了主意,沿着这块阔叶山产的周围,有几条山溪冲击出来的沟壑,在北面形成了不少弯弯道。郁小闲想把这些弯弯道联通成像护城河一样的天然屏障,也正好充当水利设施。在山上建立一个蓄水的天池,维持山里的正常的生活生产用水。一旦山洪出现,水满的时候,就引山洪入护山沟里。这样也就基本没有了水患的忧虑。
平时在这种深沟里蓄一点水还可以分段养鱼种藕,养鸭子,鹅,总之是非常实用。沟的宽度依据山形最少都要在一丈以上,沟深两丈以上。这样一来,除非从山里拿出专门的通道板子,任何人和野兽都不能从北面进山。至于平常的进出,很简单,在原来通往竹山的路上修一座结实的桥,放上栏杆哨卡,再在桥边上建几间屋子,有人看着就成。从此之后,这里就是算围山城池,很安全,一旦有动乱,毁掉桥,大家用通道板子从别处进出就好。
梅管家和赵岐两个人听到郁小闲的规划,都愣住了,真的没想到郁小闲买了那个山,居然是要建成一个城池。郁小闲看了看他们,又接着说下去了。竹山的开发是没什么很大的变动,这边的北坡二十多亩竹林已经成了规模,自己让赵岐强行整理出来的红薯田和稻田,几块加起来不过只是两亩多。竹舍和主人家住的上寨都是在石头上建成的,没有浪费土地资源。那个平坦地上的一个菜园子不过半亩,貌似郁小闲还从来没空进去看看。
竹山南面坡的水泡子地很肥沃,由于是山谷之地,太潮湿阴冷,种水稻是不太可能。能种两亩地的芋头,也许能套种些别的药材什么的,就算是产生了效益。南面的石头坡地,今年郁小闲就是随意种了些南瓜,西瓜,丝瓜之类的爬藤瓜类,没按季节种,也不知道可以收获多少。等深秋时节,还是要想办法改造成梯田的样子,不种水稻,就种些蔬菜瓜果和花草。
那些已经播种的花草种子,也是如此,要是能开花,郁小闲就留种。梁大夫给的手抄本里可有方子可以做胭脂和香料的,等日子过平顺了,郁小闲倒是有兴趣做个风雅的人。
山田的整个规模大约可以弄出八九十亩地,可郁小闲不想违背自然,把一座山全部变成梯田。没有树木固定土壤,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毁掉庄稼,再者也不是每一块地都合适种水稻,郁小闲想物尽其用。
郁小闲想在山脚下的阴凉之地,依旧种上竹子,一来是这些地合适种竹子,二来也竹子长得很高,可以挡住整个山城,如同城墙一样。外人一眼看过去,肯定会以为山上种的全是竹子。
一亩多竹林为屏障之后,郁小闲要种树,种做宣纸的原料树,青檀树,等天下太平之后,宣纸还是一项好买卖,手里有原料就少受人拿捏。现在能种下去的树都是要请山民挖来的小树,树的间距弄大些,树中间还能套种些红薯,地瓜之类。以后树长大了,成了林子,可以散养些土鸡,这些就弄二十多亩吧。
在林子间的不能种植的山石间,郁小闲打算盖两间房子作为守林护林之用,靠近山顶的地方风沙大,郁小闲打算在山顶上种一些樟树,它的气味可以让林间的害虫少一些。在青檀树和樟树中间的三亩地,郁小闲预备交给秋老头打理,建一个种植园,挖些药草来种植,酸浆果,野辣椒,金银花,大青叶都可以种,再种些菜和浆果,山葡萄就很不错。到时候在一些林间养殖些鸡鸭,也可以把这里当做圈舍。
整个南坡的土地毫无悬念地要开垦梯田了,山脚下有一块极好的土地,有两亩不到,可以建成培育秧苗的田,剩下的就是梯田了,依山而开,能开出三十亩吧,以后这三十多亩地,就是整个山中城的粮仓了。在有良种的情况下,不借助任何化肥和杀虫剂,现代的生态农业一季晚稻的产量都几乎不会超过一千斤的收获,早稻大约七百斤。在大明朝,郁小闲的理想是精工细作,达到这个时代良田的出产,两季稻一共收获八百斤,套种黄豆每亩一百五十斤。也就是说梯田,每年最多产两万四千斤粮食,四千多斤大豆。
这样的收成意味着每年除了养活这个山里的所有人,还能多出一万多斤粮食,变成其他的收入。这还不算上芋头,红薯这些杂粮的收成,还有家禽家畜的收入。如果真的能实现,这个地主真是可以当的非常欢欣。
梅管家和赵岐都被郁小闲描述蓝图的高亢情绪所感染,也变得激动起来,未来的小康生活确实让人对眼前的一切充满信心。梅管家是个稳重的老人,他计算过了,就算只是每亩地,每年只产五石米,现在家里的二十七口人都可以靠自家出产的米养活了。加上其他山产,这日子就可以过得很富足了。
梅管家笑呵呵地对郁小闲和赵岐说到:“外甥女,我不说什么了,以后我就等着想你的福了。还有赵岐,你是傻人有傻福呀,你一心对你这个妹子好,将来就等着当老爷,娶大户人家的小姐过富足的日子吧。”
赵岐憨厚的笑了,对郁小闲说到:“妹子,我不娶什么大户人家的小姐,就娶你看中的姑娘。要是她有你一半的能耐,我就满意了。”
郁小闲说到:“大家先别得意了,这些好事要等做了再说,我估计还要投不少人力,就算不再添家奴了,也要请些短工长工来帮着干活。看见了今年秋天的收成,就知道以后的事了。还有这么多人要过冬,还要在峡谷的出口盖房子,这些都要钱,我还要想办法多赚些钱出来。”
赵岐说到:“妹子,不如我就从此留下来跟你干,你跑商的时候也要个帮手不是。”
郁小闲说到:“不,大哥还是跟着方六爷去闯荡一下外面的世界,才可以成为真正的当家男人。我只恨自己是个有孩子的妇人,不然我也是愿意去外面磨砺一番,建立一番功业。”
听到郁小闲居然有如此男儿志,梅管家和赵岐都笑了起来。郁小闲这下子郁闷了,她心里在叹息:“身为一个女人,谁想大包大揽当个救生包。我情愿是个傻乎乎的大妞,出嫁前被家人宠着,护着,出嫁了,万事由疼我的夫婿做主。等老了,跟前有孝顺的孩子,一辈子不求富贵,但求平安自在。小闲的日子,就是想这么简单。”
得到了梅管家和赵岐的支持,郁小闲和他们又讨论起细节问题来。大家一直认为要想把田山开发出来,只靠自己人是不成的,要去找帮手。北面坡可以雇佣依附黄举人生活的山民,可南面的梯田和泥沼的开发,就要找外面的人了。毕竟在城池真正运行前,这里的一切应该是个秘密。可如何做才能守住秘密呢?
--求真实收藏。


57统筹安排
更新时间2012711 6:08:36  字数:3054

 梅管家在泾县生活了多年,对周围几个镇子的情况比较熟悉,他对郁小闲说到:“山里山多地少,种田为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