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小户安好 >

第13章

小户安好-第13章

小说: 小户安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镯子戴在手上去镇里。但也不是完全肯定。因为就让那二狗也去老王氏那里抢。
听到李老三的求饶,大郎也不听,砰的关上房门,然后看着屋子里都听见了李老三说话的大家。
沉默了一下,王氏还是有些犹豫
“娘,要不还是不报官了?”牢狱之灾可不是好受的,尤其是在他们这边疆之地,犯人多半会被拉到战场上去,十去一回都没有。
老王氏也皱眉,说实话,这李老三并无害人之心,说到底还是为了钱财这才做了这等事。只是若是不报官,他若是屡教不改怎么办?
一家人都皱了眉,不知要如何是好。
“要是咱家没这个镯子不就好了?”丫丫坐在一边,她晚上是被有些吓着了。听了老王氏回来的迟的缘故更是担心,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纪这入室抢劫不杀人不伤人的情况可不常见。可这李老三从始到终都没有下什么杀心毒手,她顿时心也放下不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还是知道的。
“胡说,这是你祖母的东西!”王氏瞪了眼丫丫。大郎也在一边点头。
老王氏一听也是叹气,从身后的竹匣子里掏出了包的好好的镯子。晶莹剔透的翠玉在油灯得光芒下显得格外的漂亮。这是她留下的唯一的东西了,罢罢,往事皆随云烟去了吧。
“大郎,你明日去把这镯子卖掉!”
“娘,不可啊,你这些年为了我们一家老小卖了多少东西了,这个您最喜欢了,不能卖!”大郎听后摇头。
老王氏不为所动,这东西经这个李家一闹知道的人就更多了。到时候不知道得遭多少人惦记。

第二十四章 小地主……

“总好过把这东西留在家里给家里带来祸害要好,你别忘了家里还有一屋的孩子,还有待嫁的二丫呢!”
“……”大郎被老王氏这么一堵,也不知道说什么,到最后还是堵着气“反正娘,您这镯子不能卖!”
孩子们都不明白这个镯子卖不卖有什么事儿,只是愣愣的坐在大炕上。往日里这时候都是只挂着竹帘子,大炕底下的那个洞里也塞了清凉的河水,屋子里并不热。可今日大门紧闭,也没有河水,屋子里热的厉害,个个鼻尖都冒出了大颗的汗珠。
到底是二丫想的要远些,她思量了会儿这才说道“祖母,你若是把这镯子换成了银子不是一样的招人惦记?二丫觉得还是不卖的好!”
大郎也是点头,这只是镯子就有人眼睛盯着了。这要是家里放了这么多银子那还不更是召人?
老王氏这才态度松软了些,但还是没有改口,屋子里的人又是陷入了沉默里。不多时外面却响起了声响,大郎起身去看,发现是李老头带着李婆子李三娘抹黑过来了。
大郎自是知道他们是过来做什么的。并不让他进那砖屋,而是领进了一旁的茅草屋,然后王氏搀着老王氏也还有大哥儿王武也到了隔壁来。
李老头眼睛还气的有点儿发红,但说话却还是镇定。也不说话反倒是先把那布口袋给推到老王氏的面前。后面的李三娘这时候也只是把头发随意的梳理了下,看到那布口袋眼里闪过不甘之色。
王氏在老王氏的示意下去拿了那布口袋看一下,是一袋铜钱,看数量约莫有三贯之多。
“王妹子,我李老头托一声大,喊你妹子,这事儿是我家老三的错,我代我家老三给你赔礼了!”李老头儿起身给老王氏行了一个大礼。而坐在老王氏身边的王氏和大郎则是跳开来不受。
“不是我心眼儿小,我家中还有待字闺中的丫头,这趁着大人们都出去了,来祸害家里孩子这事儿可不小!况且我和儿媳在镇上碰到的跟踪之人也是你家老三派的人!”老王氏受了这一礼后,这才慢条斯理的说道。
那李老头儿面色更是发紫,回头朝那还在嘤嘤啼哭的李三娘狠狠的瞪了一眼。这才回头又从怀里摸出了一个小口袋推到老王氏的手边儿。
“这事儿我家老三做的混帐,还请王大妹子多见谅放三儿一条生路,那牢狱真的是要我儿的命呐”
还没等老王是开口,一旁的李婆子先是狠狠甩了李三娘一巴掌,然后站起来作势要跪倒在老王氏的左脚边儿去哭喊道“王家妹子,算是我李婆子求你,要是三儿去县大牢,哪还有回来的人呐!”
老王氏吩咐王氏把那两个口袋都收了回去,然后才把李婆子扶起来,对着那边看到她收了口袋明显松了口气的李老头说道“李嫂子请放心,我明日不会去报官的,你们看,你们的赔礼我也已经收下了,放心吧”
虽说是心里还有些不舒服,到底老王氏还是让李老头儿把李老三给带了回去。只是她知晓这是保住了李老三的一条命而已,他们李家可是必须得搬出去,不然在这五沟村永远抬不起头来。
第三天,丫丫就听见五哥儿回来兴高采烈的宣布说李家搬走了。听到这个消息,丫丫并没有太过的欣喜,怪不得人心不古人心不古,这时候的人心真的是要善良许多。就连那犯了过错的人良心都要厚上几寸。
老刘头自然是不负众望的做了五沟村的村长。这八月桂花才飘香的时候就听到老刘头差人过来喊大郎说是军爷下来买粮了。果然是有了村长好办事,这买粮都是集体行动。
青玉也是一早早的就拿了昨日里丫丫偷偷让她带回去给她娘绣得铜钱纹的布条回来。见到丫丫和二丫正在茅草屋的一角舂米欢喜的喊道“丫丫,我家也有地种了!”
听到青玉的话,二丫和丫丫都笑着说着恭喜的话儿。她们知道青玉家是只有半亩地的,早早的就被牛叔种了稻子为的是过年能有粮吃。可是半亩地种出的粮食又能吃多久,总归不是办法。
“我听我娘说,让我爹今儿就过来你家交租子!先占上三亩!”青玉把绣件儿递到丫丫的手里,过来帮忙。
挺到她这么说,二丫和丫丫就愣了,上自己家来交租是什么意思?
青玉看到二丫和丫丫的表情也奇了
“你们不知道?王叔买了好多地,村子里没地种的人都上你家来租地种哩!”
二丫和丫丫互相对视一眼,这消息她们还真不知道。二丫想了想,喊了在外面编蔑篮的四哥儿进来问问。四哥儿对这事儿也不清楚,不过他说他是见着有村里的人上家里来和阿爹商量种地的事儿。
如今地的冬麦该种的也种了,棉花该摘的也摘了,番薯该挖的也挖了。地里除了肥田还真没什么活儿,有些什么事儿要商量的都赶在这个时候,等天儿下了几层霜的时候,都不愿意去走亲了。
青玉只是过来送绣品的,她家里的事儿也不少,他家那半亩稻子要收了。二丫给她塞了几个烙饼才让她走。见到老王氏和王氏从菜地里扎了白菘回来后。趁着做饭的时候丫丫一边给老王氏检查铜钱纹一边问一问“祖母,家里买了很多地吗?”美人祖母看着绣好的铜钱纹点点头,回道“嗯,也不是很多,只有二十五亩”但后又去看那剩下的丝线,只看一眼,脸色就沉了下来。
一旁的丫丫还不知所觉
“那祖母咱家的地是要租给别人种吗?是不是要收租子的?丫丫有个好法子!”
“嗯”不在意的嗯一声,美人祖母把剩下的丝线拿出来细看,看着看着就眼前一亮。拿了手细细的去比尺寸。
“祖母,地里收租可以收成好的时候多收一些,收成不好的时候少收一些”丫丫兴奋的说道。
“哦?”美人祖母面露疑色。
“祖母,我们租人一亩地收多少租子?”丫丫又问道。
“三百文”美人祖母把彩色丝线放到一边应道。
“那就收四百五十文,若是有天灾人祸就只收一百五十文”丫丫撑着小下巴,点点头的说道。不过心里还是狂呼,天哪收租收这么少,怪不得传说那些地主们其实吃的也很不好只是不饿肚子而已。
美人祖母略略盘算了下,比别家多收一百五十文,这种法子似乎并不是很妥当。于是摇摇头,并不赞成丫丫的话。顿时把丫丫给急了,这可是她好不容易想出的能帮家里创收的法子,总是作为家里的米虫啥农活儿都干不了,她也不想啊。
“祖母,这是给人一种保障,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碰上天灾人祸是不是,我们在年前的时候便把下一年的租子收上来,然后若是这一年收成出了事儿,或是家里的干活儿的人出了什么事儿,只有往年的一半不到,我们就退上三百文给他们”
美人祖母不以为然,这事儿一准行不通,权当丫丫是在说笑,并不答话,只是拿出了那件绣品。
“丫丫这是你绣得?”
顿时丫丫一惊,难道美人祖母看出了什么?镇定的点点头。
“绣得非常好”美人祖母又说。
“祖母夸奖了,祖母绣得好不知多少倍”丫丫赶紧谦虚,抿嘴笑,顺带再拍一拍祖母的马屁。
“祖母可达不到这个水平,这丝线剩下的可是你往常的一倍之多啊”美人祖母拿起了那只剩下一点点的黄色丝线说道。
哎呀,不好,没想到丝线的问题。当时只是拜托青玉姐姐让她娘绣得和自己的一般的丑。头顶祖母那锐利的像刀子一般的目光,丫丫决定了,反正伸头一刀,缩头一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对不对这句错了。
“祖母,丫丫对刺绣实在是上不了心,这是青玉姐姐的娘亲,牛婶儿绣的”丫丫老老实实的说道。
“春燕绣得?”美人祖母又拿了那绣品过来看。
“她绣得就不奇怪了,不过怎么会绣得这么歪歪扭扭的?”
丫丫汗颜一个,自己缝缝补补还是可以的,可是说道这刺绣真是一大折磨“祖母,这是我特意让青玉姐姐说的”声音变小。
美人祖母的凤眼扫了过来。
“原本是想懵一懵祖母的,没想到祖母马上就发现了”赶紧接着拍马屁,直到拍青为止“祖母真厉害”然后撒娇,窝进祖母的怀里滚上一滚,然后再凑到祖母光滑的脸颊边亲上一口:谬啊!
美人祖母掂量了下手里的绣品,又细细的去看了针脚心里就有了数。丫丫将来并不需要绣工到上品,又不是将来要做绣娘。她只是让丫丫学会,不要这女红太难看罢了。正想着脸上被偷袭,虽然还是板着颜色,但心里还是很乐呵的。也就没有多深究,只是目光就停到了丫丫的眼睛上,皱了眉。

第二十五章 要成为美人第二条

第二日祖母穿着叶青色的深衣让四哥儿背着背篓就上了山,直到午后才回来进行晾晒,还让大哥儿王武赶去了镇上的药铺买回了半钱首乌,花了足足半两银子。幸好上次的镯子卖了二百八十两银钱,这才买了二十五亩地花费二百五十两。再加上卖粮余下的银钱,家中倒也还有些余钱。
晒草药的时候,丫丫还在一旁左翻翻右翻翻的,好奇的询问祖母怎么熟知这些药材,要知道祖母是不会看病的。
美人祖母并未回答她,只是专心的晒制蜜炙药材,然后再将制好的药草捣好,制成黑色的乳膏。看着那颜色,丫丫觉得有些熟悉,闻上去还略微带些香味。真的是很像自己曾今见过的某种药膏,只是想不起来了。
就在药膏制好的那天晚上砖屋里了就传来丫丫惨痛的叫声,那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啊。惊的大郎和王氏都跑了进来,众人就看到王氏拿着做针线活儿用的绣花针,在灯上烧红了,在丫丫的眼睛处在挑东西出来。看着就觉着渗人。
于此同时感觉到自己的眼睫上每一根睫毛都在遭受祖母的摧残的丫丫只觉得痛哭无泪。那膏药黑色的带着微香的为什么这么熟悉,那是自己被祖母把全身上下的毛都拔了一遍的时候涂的那个黑壳壳啊。
时辰回到半个时辰之前
美人祖母拿出三根绣花针,放在白色的帕子上。一旁用小罐子装着黑色的膏药,据说是叫首乌膏。和蔼可亲的把正在窗边看窗外夜景的丫丫叫了过来。
“丫丫,你已经过六岁了马上要过七岁的生日了”
“是的祖母”丫丫赶紧点头,还有十多日就是她的生日,她记得好好的哩。
“你已经是个小姑娘了,所以要控制自己的行为!”祖母语气一转变得有些严厉起来。
丫丫继续点头,她的控制力已经在祖母的魔鬼训练下可以紧贴墙壁站一个时辰了。虽然每次站完后会摊成一团泥。
“这次你不用费多大力气,但是祖母要求你一定不能睁眼,而且不能流泪”美人祖母见到丫丫的神色放下了一般的心然后又慎重的说道。
以为又是什么体能训练的丫丫连忙手握拳头,坚定的点头。
然后美人祖母幽幽的说了句
“一个月”
还没等丫丫有疑问说出口,祖母速度极快的搂过丫丫然后把一直在灯上烧的绣花针拿了过来,手脚麻利的就开始挑丫丫眼睫上的睫毛。
要成为美人第二条:不论是大眼睛美人,小眼睛美人,圆眼睛美人,三角眼的美人,无一例外,长长的眼睫是必须的。显然作为一位候选美人,丫丫的眼睫是完全无法达到美人祖母的标准的。要想拥有密睫,最便捷并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拔掉它们然后用首乌膏让它们二次生长。
由于眼泪可以帮助减少感染的作用,美人祖母在在下手的时候丝毫没有放轻动作。希望借助更多的丫丫更所的泪水来减少发烧的可能,当初她们那一批的小姊妹们有人为此发烧了许久。虽说当时的春姨请了大夫,可那个小姐妹到底是伤了身子。
等开始重新生眼睫的时候则是一滴眼泪也不许流。眼泪洗掉了药膏那个地方就不会生长出新的眼睫,这样不仅起不到密睫的效果还有反作。
丫丫的眼睛上系上了一层月白的帕子。什么都看不见了,并且美人祖母对她的喝水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为的就是不能让她有任何多余的水需要从眼睫里流出。
至于整个眼皮都是刺痛已经麻木了的丫丫来说,睁不睁眼已经没有什么好纠结的了。她只能拼命忍着眼泪,忍着疼痛,甚至于她期待已久的生辰都没有任何欢喜的神色。
丫丫的生辰是九月二十八日,这时候家里的除了每日都要上地理拔草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重要的农活。往年里这个时候正是孩子们上街去的时候。天寒了,冬衣该买了,新年的新衣的布也要扯回来了。开春赶往南方做买办生意的人也会趁着这个大家手里都有余钱的时候拿出南方的稀罕玩意儿干货来卖。
大街上很是热闹只是再热闹,丫丫也高兴不起来。昨日里阿爹就说今日是她的生辰全家都要上城里来玩闹,美人祖母最终还是不肯去说是要留在家里,娘亲见祖母不去,她也不去,也不许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的二丫去。
一大家子浩浩荡荡的要去城里耍,阿爹去借了村长老刘头的牛车。得知明日张大哥和张二哥也要去城里,就结伴而行。
虽然从没见过梨州城,但是丫丫一点儿都不高兴。没办法,就是今儿去了她也看不见。眼睛这会儿已经没有最初的那几日那么疼了。可是还是慢慢的有些疼痒,可还是不许流眼泪,摘下来那更是不成。
这时候天的东边儿还能看见星星,明月是早就不见了影子。但不知打哪儿的光亮,山间的土路还是能模模糊糊看清,老牛哞了一声,就从五沟旁的土路还是往前走。
车上坐着张鸿云张鸿朗两兄弟,还有大郎,王武,三丫,四哥儿,五哥儿,六丫,八哥儿和丫丫。这么些人牛车显的有些挤,好在几个小的都趴在大的的怀里,倒还能勉强坐下去。
张鸿朗坐在靠着车辕子的前头,手里的拿着鞭子赶车。只不过这是头老牛,知道该往哪里走,也不费多大的力气。
坐在张鸿朗后面的张鸿云正对着另一侧的大郎大郎怀里搂着丫丫,这时候霜都下了晨间有些冷,丫丫身上裹了件兔毛褥子,只露出头来透透气。看了丫丫几眼,从他这个方向看过去,只能看到丫丫眼睛上蒙着布带便向大郎问了问丫丫是不是眼睛受伤了。得知是老王氏对丫丫的眼睛做了什么,但是并不是伤着了,又见大郎只是心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