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十八钗(完结)作者:暮兰舟 >

第66章

十八钗(完结)作者:暮兰舟-第66章

小说: 十八钗(完结)作者:暮兰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生子出身的颜姨娘和原配魏氏陪嫁丫鬟出身的温姨娘共住在一个小院子里;以院中天井葡萄架为分界线;颜姨娘因为生下四小姐青莲的原因,住在采光通风好一些的东院;温姨娘幼子夭折后一无所出;也亏了身子;就住在冬冷夏热的西院。
因今日算是和嫡母杨氏撕破脸,青莲也顾不得避嫌;扶着受伤的生母颜姨娘回到东院,亲自给她擦身上药。
脱下颜姨娘的月白中衣;赫然看见杨氏戒尺所到之处青紫交加的淤痕!
青莲强忍着泪水给患处上药,可她绝望的发现;姨娘背后几乎被打的没有几处好皮!整个药瓶都倒尽了,仍旧有一块青紫没有擦上。
青莲忍无可忍,看着空空如也的药瓶泪如雨下。
这时颜姨娘屋子的里的管事妈妈进来了,手里拿着两盒药,说:“刚才九小姐院子里的春晓姑娘送来了这两盒药,一个内服,一个外敷,说是宫里内造的。”
青莲背了墙擦了擦泪,转过身来问:“她人呢?”
“把药盒放下,告诉了如何服用外敷之法就走了。”管事妈妈拿出一个荷包,说:“老奴给的打赏也没要。”
“知道了,你来给我上药。”颜姨娘无力的摆了摆手,说:“她一个嫡小姐是要避嫌的,送来膏药已经是仁至义尽,你又何必多事,塞什么荷包打赏,这不是让她难做吗?”
管事妈妈低了头,按照春晓说得法子将药丸用滚水化开,放凉了喂给颜姨娘。又吩咐小丫鬟捣碎了芦荟,滤出芦荟汁来,搅拌在外敷的膏药里,轻轻抹在伤患处。
呲!
颜姨娘一皱眉,青莲忙停了手,问:“这膏药的药性是不是太猛了,姨娘受不住?”
“我又不是那娇生惯养的,那里就受不住了?”颜姨娘缓缓舒展眉头,道:“刚抹上去像针扎似的疼,过一会就觉得清凉,不再一抽一抽的疼了,药是好药,你继续用吧。”
青莲战战兢兢的上完药,裹着纱布,帮着颜姨娘趴在罗汉床上。
颜姨娘看着身形窈窕的亲生女儿,心里痛的厉害,叹道:“是我出生太低,拖累的你也跟着受苦了——。”
“母——姨娘千万不要这么说。我的命都是您给的,我从来没有抱怨过。”青莲坐在罗汉床边打起羽毛扇,微风徐徐而来,减轻了颜姨娘背部伤痕的灼烧感。
颜姨娘摇摇头,正色说道:“我知道你想做什么,可是同一件事情,怡莲可以做,你就不能做!”
“我和宋氏都是姨娘,享用同样的份例,可是宋姨娘是正儿八经写了纳妾文书抬进门的贵妾,她既得你父亲宠信,又惯会做人——这府里上上下下谁不说她本分老实的?连老太太房里的容嬷嬷也对她另眼相看。”
“何况她还生了一个勘哥儿,每天由奶娘抱着勘哥儿去松鹤堂老太太那里请安,老太太年纪大了,喜欢看小孩子到处跑、讨要果子。*。宋姨娘自己不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多年盛宠却不骄不躁,连老太太都说她知进退、懂规矩。”
“所以五夫人再看她不顺眼,也不敢无事生非打骂与她,上次一时激愤,发怒烫伤了怡莲,也不是没把宋姨娘怎么样?你别看怡莲和她生母一样,平时闷头闷脑的,其实内心是个聪明的,一个月能好的伤,她生生拖到三个月才好。你父亲怜惜她,名贵药材,各色珍奇吃食汤水什么的成天往她院子里送,还隔三差五的去瞧。那些日子,连三小姐品莲都有些嫉妒怡莲。”
青莲默然:品莲能嫉妒怡莲,也有自己从中挑拨的功劳……。
“为了这事你父亲和老太太都动了怒,几次警告杨氏不得再犯,杨氏心里才有了顾忌。”
“可是啊,你要搞清楚,你父亲和老太太为怡莲做的事,不见得肯为了你做啊!”颜姨娘怜悯的看着青莲,说:
“我不过是婢女出身,当初是老太太房里伺候的人,老太太把我塞给你父亲做了通房丫鬟,唉,你也知道,老太太是继母,他们母子有些不合,你父亲不信我、你祖母也怨过我背主,唉,你也觉察出来吧,我其实像九小姐听涛阁的翠帛一样,受着他们母子的夹板气。”
“后来先五夫人魏氏进了门,连续三年无子,才断了我和莫氏的避子汤,我没有莫氏两子一女那么大的福气,只生了你一个,抚养到周岁的时候,才抬了姨娘的位份。”
“你啊,平日里是极小心的,今天行事太过莽撞,差点就毁了你自己。”颜姨娘想起今早的凶险,惊魂未定的抓住青莲的手,言语间也严厉的许多,她说:
“五夫人就是看出我在五爷和老太太之间两头都不讨好,所以才淋了我一头茶水,罚跪在院子里头,因为她确定无论是老太太还是你父亲,都不会因此怪罪于她!”
“至于你,一来因为受我拖累,在五房这几个小姐当中最不受重视,品莲瞧不上的婚事,你父亲转手就给了你。所以啊,五夫人看菜下碟,专捻软柿子,敢对你用掌嘴之刑。”
颜姨娘露出一抹讽刺的笑意,说:“二来呢,五夫人也心如死灰啦,她二十□的大好年华,却已经失去了你父亲的尊敬和宠信,也失去了老太太的欢心,如今老太太和你父亲不过是看在她生儿育女、打理家事的份上,明面上继续让她做当家主母而已。”
“五夫人正是自知这一点,而且无法挽回,没有回头路可以走,就干脆破罐子破摔,不再演戏去做什么贤妻良母,装疯卖傻拿戒尺打我们,横竖马上就是老太太六十大寿,凡事都缺不了她这个当家主母,老太太能把她怎么样?”
青莲听得小脸煞白,喃喃道:“她若打坏我的脸,老太太和父亲真的不会为我出头吗?”
“傻丫头,你以为五夫人拿戒尺打你的脸是一时兴起吗?她为什么不打你的手,拿针扎你?”颜姨娘目光满是愤恨,说:“她是故意的!她就是要打坏你的脸!毁了你的容貌啊!”
“你毁了容,将来不是嫁个小户人家,或者是送到庙里修行,那里用得了那么多嫁妆!”颜姨娘伺候了杨氏八年了,深知其险恶禀性,说道:
“对于五夫人来说,除掉一个庶女,就少了几千、甚至上万两银子的嫁妆啊!”
“你不能嫁入张府做大少奶奶,这个婚约照样能继续——七小姐怡莲只比你小一岁!到时候她替你嫁过去,你父亲也不算毁了婚约。他为了体面,也不能追究五夫人什么的。”
青莲大惊,差点自己就撞上门给人打了。秋高气爽的天气,居然吓出了一身冷汗。
“所以五夫人敢如此大闹,她是有恃无恐啊。”颜姨娘无可奈何说道:“这次老太太和你父亲顶多是小惩,五夫人当家主母的位置不会动摇半分。”
“如今老太太年纪大了,她老人家不可能重新出山去当家;莫氏已经成了别房的媳妇,当家名不正言不顺;长房大夫人给老太太过完寿辰就要回扬州忙着你大姐姐的婚事了,不能管府里的事——再说,老太太和大夫人很是不和。”
“七房七夫人是嫡子媳妇,也很有本事,但偏偏是个寡妇,很多事情不方便做,而且老太太为了避嫌,也不会让七夫人做当家主母的;最后是九房,九夫人是庶子媳妇,还是最小的,跟着理家勉强可以,但若她做了当家主母,颜府就要成为全京城的笑柄!”
“难道——难道就只能这样忍气吞声,看着五夫人继续作恶吗?”青莲心下害怕,离婚期至少还有两年,两年内都要和这条毒蛇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想想都怕。
“你莫要慌。”颜姨娘拍了拍青莲的汗湿的手背,“既然老太太发了话要我从此在东院吃斋念佛,就是在给你体面,不容五夫人做出妹妹顶替姐姐出嫁的事来。”
“这人在世上,谁活的容易?你不要慌,也不要急,慢慢来,你年纪还小,看谁能熬得过谁。”颜姨娘劝慰青莲,说道:“颜府的几个小姐,过的最艰难的,还数你九妹妹睡莲,她都不惧不怕,你怕什么?”
“都说张府家世复杂,可那个官宦人家是简单的?不过是将脏的臭的捂得严实罢了。再说你那未来公公还是你祖父的学生,将来也不至于眼睁睁看着那个继母婆婆为难与你。”
“你安安心心的绣你的嫁衣,嫁妆自有老太太和你父亲敦促着办,你就瞧着吧,五夫人再不愿意,她也要给你置办一份不薄的嫁妆——老太太和你父亲都是要脸面的人。谁叫她是你的嫡母、又是当家主母呢,她不办谁办?”
“这女人啊,不论怎么闹腾,最后还是逃不过夫为妻纲这句话,她若真的反了天去,颜家就有足够的理由休妻,她若被休,慧莲和嗣哥儿怎么办?她可以不疼自己,以所有人为敌,却不能不顾及自己子女。”颜姨娘冷笑道:“由得她闹去,其实她心里,比你姨娘我憋屈多了。”
青莲听了这些,心下稍安,又开始打起了手里的羽毛扇。
颜姨娘看见青莲脖子上的红痕,便知就是挂着那块定亲的玉佩了,目光一暖,说道:“给姨娘瞧瞧玉佩。”
青莲小脸一红,取下贴身佩戴的玉佩递给颜姨娘。
这是一块翠镂雕莲花的玉坠,白色的那一部分雕的是白莲花,中间翠色的部分雕琢的是荷叶,巧夺天工。
颜姨娘仔细瞧了,又抚摸着玉佩的大红色同心结,慎重还给青莲嘱咐她好好收着,笑道:“张家有心了,知道五房的小姐都以莲为名,就提前准备了翠镂雕莲花玉佩。”
又指着中间碧色荷叶道:“这就是缘分,恰好你的名字叫做青莲,可不就配上了?”
“姨娘——。”青莲满是小女儿态的别过身去。
颜姨娘看着女儿娇羞之态,心下叹息:其实她只是安慰女儿而已,这门亲事说得不好听些,就是品莲挑剩下不要的给青莲。可她一个从来就没有宠爱的老姨娘能做什么呢?只能认命,尽全力想办法让女儿开开心心的嫁到张家。
松鹤堂。
果然如杨氏所料的那样,这一次颜老太太并没有罚她在院外站两个时辰,而是客客气气的请她进去说话。
颜老太太没有提杨氏泰正院发疯一事,只是淡淡道:“四丫头的婚事是我和五爷一起定下来的,本该要提前知会你一声,只是一来你最近太忙了,没得给你添乱,二来呢,这桩婚事也很突然,张家急着去九江府赴任,所以就仓促定下了。你可是对这门婚事不满?”
我能说不满吗?这婚事是您和五爷定下的,我对婚事不满,就是对您和五爷不满!
杨氏强笑道:“媳妇并无此意,只是此事太过突然,四丫头明年春天就要及笄,这嫁妆要慢慢置办着,银子又不趁手,媳妇现在还忙着寿宴,所以就着急了,发了些脾气。”
“当家主母自然是要忙的,不用急,一件一件的办——只是,四丫头是五房第一个出嫁的小姐,婆家又是有名望的张家,这嫁妆肯定不能薄了,让人笑话,没得坏了名声,将来你的慧莲也是要出阁的!”
杨氏咬碎了牙齿,也只能道:“是。”
“至于那个颜姨娘,不过是个妾,生死都在你手上,何必放在心上?”颜老太太说:“我把她圈禁在佛堂里待着,少出来惹你烦心。唉,四丫头也是你的女儿,她嫁过去是要当张府大少奶奶的,将来也需要依仗娘家,你还怕她反了天不成?”
“再说了,她在张家立足稳了,对你的嗣哥儿只有好处没有歹处,你给颜姨娘体面,就是给她体面,最终还是给自己体面。”
“做正室夫人的,要宽宏大量,才能做的稳当,做的舒心,若总是纠结一点小事不放,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唉,我也是过来人,我知道你厌恶这些道理,可没有法子,事情就是如此,你除了接受,别无他法。”
杨氏默然,倔强的就是不肯点头附和。
颜老太太不急不躁,闭眼默念佛经,默默的等她回应。
正在僵持之时,彩屏来报,说:“老太太,济南的亲家杨老太太和杨大太太已经到了二门。”
杨氏如蒙大赦:母亲和大嫂来了!

波涛暗涌唇枪舌战,春花秋月没完没了

今天是承平二十八年七月三十日;距离颜老太太寿辰还有两天。
今天颜府发生大事情有:四小姐青莲婚事已定、五夫人杨氏在泰正院悉心“教导”妾侍庶女、五夫人娘家人杨老太太等人乘专车抵达燕京什刹海颜府。下面请看详细内容。
七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鲜花斗艳;四处欢声笑语;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
颜老太太率颜府四位夫人和几位孙女,在松鹤堂正厅亲切会见亲家杨老太太以及大媳妇杨大太太和孙女杨五小姐一行;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双边会谈。
双方高度赞赏了对方的孙女漂亮懂事;并互赠见面礼例如手镯簪子若干。
杨老太太用长长的礼单和真诚的问候;表达了对亲家六十岁生日的祝福。
颜老太太对杨老太太亲自带着贺礼拜寿的举动表示感谢,颜老太太说:“路途遥远;亲家一路辛苦了。”
杨老太太说:“亲家说那里的话,我此次来京;一来是为了给亲家祝寿,二来是看看我这个不成器的女儿有没有给您添麻烦。”
颜老太太高度赞扬了五夫人杨氏管家理事的本领;对杨老太太的到来再次表示欢迎,最后说:“五儿媳妇贤惠,自打她做了当家主母,我就能清闲下来念佛了。”
接下来的时间,两位老太太和几个媳妇亲切的拉起了家常,松鹤堂里,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席间,杨大太太“愉快”的回忆起去年冬天造访颜府的情况,感谢那些颜府的“热情”接待,并夸赞“贵府九小姐睡莲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并再次对那句“成都是个乡下地方”表示深刻的歉意。
颜老太太和杨老太太听到这话都但笑不语。
七夫人柳氏“亲切”的笑道:“让杨大太太见笑了,九丫头是个小孩子家,难免有些口直心快,您别往心里去,睡莲,还不快给你杨大舅母道歉?”
睡莲愉快的端了一杯茶,要给杨大舅母奉茶道歉,杨老太太朝随行的管事嬷嬷使了个眼神,管事嬷嬷在半路上截住了茶杯,转手搁在杨老太太面前的案几上——如果这茶到了杨大舅母手里,就坐实她不仅不得理、而且还不饶人的错处。
杨老太太笑着对颜老太太说,“上次我这个大儿媳妇给您添了不少麻烦吧,唉,孩子们不懂事,您只管和我说就是,我一定好好教训她们。”
言下之意,就是我的媳妇,我自己来教训,就不用麻烦您了,上次毕竟是您给了我的大儿媳妇没脸,下了逐客令。
颜老太太毫不含糊,也笑着对睡莲招了招了手,睡莲乖巧的走过去,颜老太太好不慈爱的拍了拍她的手,对杨老太太说:“我这个孙女啊,是个最孝顺的不过的孩子,在成都的时候,家庙祠堂祭祀都是她亲自打理的,就是心直了些,得罪了亲家大太太,还请亲家莫要与小孩子见识,原谅她这一宗吧。”
睡莲心直?这小鬼心里不知有多少弯弯绕绕!五夫人听得直冒火,都快憋出内伤了。
颜老太太言下之意,就是我的睡莲是“二十四孝”好孙女,若她真有什么错处,也是因为你大儿媳妇口不择言,辱及颜氏祖先,睡莲只是出言相驳而已——总之,还是你大儿媳妇的错!
颜家既然摆明了在这件事情上坚决不会让步,杨老太太只得另辟捷径,她谈笑自若,也拉过睡莲的手好生安慰着,说道:“说起来,她也是我的外孙女,亲家将这个孩子调/教的如此之好,我心里甚是安慰。”
这便是讲和了,颜老太太也给了台阶,轻飘飘的撇过这个话题不谈,又重新拉起了家常,再次对杨老太太不远百里远道而来祝寿表示感谢,双方开始对子女教育问题深入愉快的交换意见。
杨大太太对上次受辱之事依旧忿忿不平,本来还要对此事表示遗憾,暗示抗议,并打算继续关注时,被杨老太太一记眼刀杀过去,不得不住嘴喝茶吃点心了。
时隔八年多,这是杨氏第一次见到生母,她激动万分,在席间屡次表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