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农家欢 >

第69章

农家欢-第69章

小说: 农家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杨承欢和沐氏去了村子南边山脚下的一片旱地里给花生地松土,而曾启海则去了竹堂,杨承轩去了学堂,进学堂这事是杨承轩自己要求的,沐氏也很支持便给学堂的先生送了束修,杨承轩便成了一名学子了。

杨承欢抹了一把汗,看着眼前已经松了土的花生地,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这几日杨承欢都是跟在沐氏后面给地里的花生,黄豆之类的作物松土。

沐氏把最后一块地松完对杨承欢说“欢欢,你先回去做饭吧,我再去另一边看看你曾叔叔的地”

杨承欢点点头,背起锄头往自己家走去。而沐氏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行头便往曾启海的旱地走去。

杨承欢走在村间的小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里不由地感叹自己来到这里已经一年多了,不知不觉间也喜欢上了这个小村落,同时也爱上了自己现在的这个家。看着不远处的山丘,杨承欢突然想起了司徒睿“不知道司徒睿现在过的怎么样?”杨承欢喃喃自语,随即又摇摇头甩掉脑海里的身影。

回到家,杨承轩还没下学。杨承欢想了一下决定做个酸笋炒肉片,再煲一锅骨头汤,然后做一个青菜,中午的菜式便这么定了下来。

杨承欢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去库房里拿了一把酸笋出来,在水井旁洗干净。把酸笋切好后,杨承欢先把骨头汤煲上,才去后院摘了一把青菜回来。蹲在水井旁,杨承欢仔细地洗着每一片菜叶子,心思却不由地飞散了。

突,一个身影挡住了杨承欢前面的阳光,杨承欢抬头一看,愣住了,连手里拿着的菜也忘了洗。

司徒睿深吸一口气定定地看着呆愣了的杨承欢轻声说道“欢欢。我回来了” 其实司徒睿已经回到曾家有一会儿了,不过看到杨承欢家没人便呆在曾家没有出来,刚才他也是出来院子里看看,看到杨承欢回来了便二话不说便过来了杨承欢家这边。

司徒睿一步一步地向杨承欢走来,心跳也跟着不由地快了起来,待他走到杨承欢面前站定的时候,他都觉得自己像走了一辈子一样才走到杨承欢面前。

司徒睿轻轻的一句话让晃了神的杨承欢心里突然像被填满了一般,轻飘飘的,这些日子以来的空虚也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杨承欢灿烂一笑轻声地说道“欢迎回家,风轻”两人相视一笑。这一刻的音容笑脸也深深地印在了彼此的心里。

中午,曾启海和沐氏回来见到华姨等人回来了,都很高兴,沐氏拉着华姨的手直说“华姨要是再不回来。咱们都该忘记你长什么模样了”

华姨也是打趣说“唉,华姨老脸一张,记不住是很正常的,倒是华姨忘不掉欢欢做的饭菜啊,路上想着,都吃不惯干粮了”

“哈哈哈哈。。。”众人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

杨承欢更是直接进了厨房再多做了几个菜出来。饭桌上,华姨夹着一块酸笋炒肉说“还是欢欢做的菜好吃啊,你们看我们一回来就吃到了这么好吃的酸笋了,真是太有口福了”

大牛也笑着说“是啊。我在南临都可是天天都在想念着欢欢做的菜呢”

司徒睿嘴角微微翘起说“华姨,大牛你们这话要是让家里的厨子听见了,肯定会想着要和欢欢比试比试”

华姨和大牛听了司徒睿的话,猛地愣住了随即又大笑了起来说“哈哈哈,这话肯定不能让家里的厨子知道,要不然我们以后都没饭吃了”

杨承欢看着笑意盈盈的华姨说“华姨要是喜欢这酸笋就多吃一点,家里还有很多呢”华姨点点头又夹了几块酸笋放在碗里。一餐饭吃得华姨和大牛两人都吃撑了,司徒睿虽然没吃到撑着了地步。但是也是捂着肚子半躺在椅子上起不来了。

杨承欢给三人都泡了一杯山楂茶端到各人面前说“来。喝杯山楂茶,消消食”华姨喝了一口山楂茶打趣杨承欢说“看来以后不能总是让欢欢做饭啊,要不然我们天天都是撑着个肚子。活也不用干了,呵呵呵”

“好啊,那我就不做饭了”杨承欢打趣回去弄得华姨急忙改口“别别别,欢欢做的菜那么好吃,怎么能埋没了呢”沐氏闻言笑道“华姨,你这是自己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腿”众人闻言再次“哈哈”大笑起来。

饭后,华姨让大牛和曾启海去把马车上的东西搬下来,沐氏看着曾启海和大牛搬下来许多匹布匹,说“华姨,你们回来就回来了,怎么还带这么多布匹回来?”

华姨笑着说“这可不是华姨我带回来的,这些可都是我们老夫人亲自开口让我带回来的”

沐氏一听是司徒老夫人让华姨带回来的,心里更是惶恐不安了,说“咱们也没做什么,司徒老夫人怎么就让华姨你带这么多布匹回来”

一旁的司徒睿接过沐氏的话说“沐婶婶,欢欢画的脱谷机很受圣上的重视,并且重重地奖赏了我们司徒府,我奶奶就想这是欢欢画出来的图纸,就想着这奖赏已经给欢欢,本来我奶奶打算给银子的,可是转头一想又觉得太低俗了,想了好久才华姨带了这几匹布匹回来的。这点布匹跟圣上给我们司徒府的奖赏比起来少得可怜了,沐婶婶就看在我奶奶的一片心意上,收下吧”

司徒睿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沐氏不收下也得手下,心里对司徒老夫人又是多了一份敬佩。

大牛和曾启海把马车上的东西都搬进了曾家库房,杨承轩上前问司徒睿,“风轻哥哥,我的宝剑呢?”

司徒睿转身从马车上的夹缝里拿出一把上好的宝剑递给杨承轩说“喏,这是给你的宝剑,不过现在你还不够强,所以风轻哥哥先帮你保管着,等你变强了、变厉害了,风轻哥哥再把它给你,可好?”

杨承轩嘟着嘴不情愿地点点头,说“好吧”

司徒睿微微一笑,把宝剑放好,随后司徒睿又拿出一个木盒子递给杨承欢,杨承欢打开一看,都是一些素色的发带,还有一支精致的银簪子,杨承欢不好意思地说“这个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司徒睿笑着说“这是我娘给你的,本来家里的其他人也想让我带礼物给你的,可是我想到你一定不会轻易就接受,我就替你拒绝了,不过,我把我娘的这支银簪子带来了”

听司徒睿这么一说,杨承欢总觉得好像司徒府所有的人都知道她的存在似地,司徒睿仿佛猜到了杨承欢心中所想说“我奶奶他们很喜欢你弄得辣椒酱,也很喜欢你送的那些干货,还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见见你”说到这司徒睿的脸颊不由地红了。

见她?杨承欢不明所以了,但是随即一想,应该是司徒老夫人她们知道脱谷机是她弄出来,所以对她很感兴趣,这么一想,杨承欢就放心了。杨承欢拿起盒子里的一根发带,把盒子放在司徒睿手里,然后当着司徒睿的面解开头上破旧到看不出原有颜色的那根发带扔在地上,接着拿起新的发带重新扎好一头的秀发,杨承欢摆了摆自己的头发,问司徒睿“怎么样?好看吗?”

司徒睿恍惚着神点点头,轻声说“嗯,好看”其实他心里想说的是杨承欢比头上的发带更好看,但是这句话他最终没有说出口。

杨承欢嘴角绽开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看得司徒睿也忍不住微微地笑了起来。一旁的华姨看着笑得同样灿烂的两人,会心一笑,转身回了正屋。

曾家库房,沐氏正把华姨带回来的东西分类摆放好,华姨进来看了忙上来一同帮忙,沐氏感激一笑,华姨回以一笑,两人默契十足地整理了起来。

关于司徒睿和杨承欢的事华姨并没有告诉沐氏,华姨虽然没有孩子,但是也是知道为人父母的心情的,尤其是涉及自己子女的事,每个做娘的都是打起十分精神的,所以只盼着司徒睿能早日打动沐氏,早日获得杨承欢的一颗芳心。

 第一百二十五章 开业准备

时间飞逝,眨眼日子就到了四月尾,在村长李财富的催促下,李财富的二儿子李多禄终于找到了适合开竹子铺的店面。

这一日,翠竹村村长李财富带着小儿子李多喜去了衙门办理竹制品店铺的开业许可书。衙门的衙差把李财富父子俩带到衙门的后院里说“李村长,你们先在这等一会儿,正好今天县令大人也在衙门,我这就去把大人叫出来”

李财富客气地说“那就有劳小兄弟了,我和犬子就在这等着,让县令大人不用急”衙差向李财富父子俩拱拱手,去后院请县令大人了。

湖州城虽名为城,但是其实只是一个还算繁华的中等县城。此时湖州城的县令正在后院里办公,后院的小院里还有两个少爷小姐模样打扮的人,衙差认出了是县令家的少爷和小姐,衙差走到两人面前说“少爷,小姐,县令大人可是在房里?”县令家的少爷小姐停下了玩闹,和蔼地对衙差说“爹爹在里面呢,你有事就直接进去找爹爹吧,我们玩我们的”衙差告了礼,进去找县令大人。

在屋里办公的县令,在衙差跟自己的儿女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停下了手上的工作,等衙差一进来,便开门见山地说“是有人来找我吗?”衙差恭敬地回答“是的,是翠竹村的李村长”“哦,是吗?那就去见见吧”说罢,县令走出了房间,衙差跟在了后面。

县令的儿女看到县令要去前堂。也闹着要一块儿去,县令被闹得心都软了,便同意了。

前堂,李财富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耐心地等着县令。李多喜不是多话的人,见自家爹一举一动都是规规矩矩的。自己也是不敢乱动。正襟危坐。

县令一出来,李财富赶紧迎了上去说“这么繁忙的日子里还来打扰大人,实在是于心不安啊”

县令摆摆手,示意李财富父子二人坐下说“无碍,本官身为老百姓的父母官,自是应该为百姓办事”李财富也是连连称是,又看到跟着县令身后的少年少女说“这就是令郎和小姐吧。长得真是一表人才,端庄秀丽啊”

县令摆摆手,谦虚地说“哈哈哈,过奖了,兄妹俩好奇我办公的地方,闹着要来看看,我便带着他们来走走了”

李财富坐下恭维说“这是好事。让令郎早日熟悉这衙门的差事。今后高中当官了也就有用了”县令哈哈哈笑了几句说“承蒙李村长的吉言了”李财富见机又吹捧了县令几句,看时机到了,就直接对县令说“大人,小人这次来主要是为了向大人要一份开业的许可书”

县令抿了一口茶说“哦,开的可是什么铺子?”李财富笑着说“是个竹制品的铺子,都是卖一些竹子编织的物品。今天刚好也带了两样东西过来。是送给少爷和小姐的,请令郎和小姐看看”说完示意儿子李多喜把东西给县令家的少爷和小姐。李多喜立刻照办。

县令家的少爷和小姐听到有东西送自己,马上高兴地接过了李多喜手里的东西,两人看着自己手上的东西,从没见过,疑惑地看着自家爹爹。

李财富笑着给两位少爷小姐解释道“少爷手里拿着的这个是笔架,是用来挂毛笔的,而小姐手里拿着的是挂帘,既可以挂在窗户上,也可以挂在门上,挂帘上系着的是河贝,如果是挂在窗户上,风一吹过,就可以听到河贝相碰的清脆声,小姐可以自己晃动挂帘试一试”县令家的小姐马上试了一下,还真的有声音,高兴得她拿着挂帘跑回后院去要挂在窗户上,县令的少爷也是跟着去了后院。

县令看着两个孩子走开,笑着对李财富说“李村长领导有方呀,可以带领村民们编织出这样的物品”李财富笑了笑,谦虚了几句。刚好衙差去把开业许可书弄好了,李财富便辞过县令,带着李多喜离开了衙门。

离开衙门后,李财富和李多喜直接来了村里的竹制品铺子里。铺子里面,李财富的大儿子正带着一些人把编织的竹制品放在指定的位置里。曾启海也在,这竹子铺的摆设也是杨承欢告诉他的,他必须亲自来店铺里安排。

李财富看着曾启海把店铺的摆设弄得有条有理的,心里很欣慰,过来拍着曾启海的肩膀说“启海啊,多亏了你咱们村才有了这个竹子铺”

曾启海微微一笑说“村长,这事才刚开始呢,后面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你这么早就夸我了,到时候竹制品卖不出去,你不是要怨我吗?”

李财富马上笑骂了曾启海几句说“去去去,你这乌鸦嘴,明日可是咱们村的店铺开业的日子,没得来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众人马上笑了,接着干活。

曾启海指挥着众人把明天开业要用的货品都摆好,看到李多福搬了一张竹桌子出来,曾启海急忙上前帮忙说“多福大哥,这凳子桌子之类就放在这一边吧”李多福应了一声说“好,都听你的。也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东西,卖东西还要分好类,不过这样一摆,还真的是不错,至少如果是我一进这店铺里,我一眼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呵呵呵”

听了李多福的话,曾启海也是很不好意思,毕竟这些都是杨承欢告诉他的,他也只是沾了杨承欢的光,不过这事曾启海是不会让其他人知道的。曾启海随便说了几句把话题岔开了,帮李多福把桌子放好,曾启海看了一下四周,对正在店铺左手边的架子上摆放货物的李财富的三儿子李多寿说“多寿哥,那些装胭脂水粉的小竹筐都摆在正中间的那一层”李多寿听了曾启海的提示。笑着应了,把所有的小竹筐都摆在了中间那一层。

李财富很欣慰地看着在店铺里忙活的几个青壮年,以前村里的小伙子为了挣钱都往外跑,现在好了,都可以留在村里了,村里的老人也不会整天为出门在外的儿子担心。身为一村之长。李财富最大的心愿就是带领村民们致富。过上好日子。李财富在店铺里待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让店铺里的几个小伙子们自己做主,看着办事。

竹子铺的店铺是村长的二儿子李多禄找的,店面不算小,不过难得的是后面还带有一个独立的院子,这给在店里忙活的人提供了休息和住的地方,这也是当初李多禄选择这家店铺的原因之一。店铺共划分为四个区域。左手边放了一排架子共五层,靠门处的架子放的是装胭脂水粉的小竹筐,以及一些小件的礼品盒,往里的架子比外面的大,放的是各式的挂帘,然后留出一条道,店铺最中央摆着一套竹制品的家具。就连放在桌上的茶壶、茶杯都是用竹子做的。店铺的右手边。没有架子,都是在地上垫了一层木板,在上面摆了竹席,箩筐、背篓之类的大件物品。右边的靠近门口的地方还摆着一张桌子和凳子,这是客人买东西后,付钱的地方相当于收银台。

曾启海打量了一下店铺。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曾启海一拍脑袋想起来了。去后院拿了一些牌子出来,众人不解,一看只见木牌上面写着竹席、桌子、小竹筐之类的字样,曾启海把木牌放到相应的货品上,看了看,嗯终于完成了。李多福看着立在货品上的木牌,拍了一下曾启海的肩膀说“兄弟,我是真的服了你了,这种法子都能想到”

曾启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也是突然间就想到的,多福大哥不用夸我的”李多福感慨地说“我是真心地佩服你啊,兄弟”“就是啊,就是啊”店铺里的其余人也是附和道。曾启海只是挠挠自己的脑袋,笑了。

还真是人多力量大,竹子铺的货品都摆放整齐了,就等着开业了。李财富的二儿子李多禄又检查了一遍,没什么遗漏的,把店铺门锁好,跟着众人回村了。李多禄常年在外走货,收到自家爹的口信之后,马上辞了马队的活儿,回来村里帮忙弄竹子铺。因为李多禄见的人多,也会打交道,所以经过村里人的认可,让李多禄当了竹子铺的掌柜,负责卖编织品。李多禄也是很欣喜地接受了,常年在外,开始是逼不得已,现在他是只想留在家里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