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农家喜事 >

第202章

农家喜事-第202章

小说: 农家喜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苏可言和莲子去了京城,他心中盘算着,或许也可以到京城去发展一番。

从张子贺家里出来之后,已经过了晌午,莲子盘算着,下午该去地里看一看。

她这一走,还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回来,临行之前,一定要再回去看一看,这样也好放心。

虽然还没出年,但是地里依然有人在忙活。莲子也体谅这些人的辛苦,因此,这几日的工钱,都是照着三倍来给的。

地里忙碌的人见她来了,都赶着上来打招呼。

莲子一一回应了,又绕着这五百亩地,一一走了一圈。

走完这一圈之后,大半个下午便已经过去了。

现在看来,地里的蔬菜和水果的长势,都还不错,看样子是不会有什么困难出现。

王颂川此时也在地里,因此莲子便带着他一起,看了这五百亩地,又详细地给他讲了一番。

看过这一圈之后,王颂川不由得感叹。这五百亩地,只有在她手里,才能被开发出如此巨大的价值。要是还在他家的名下,只怕会一年比一年的收成差,哪里又能得来如今的收益?

莲子又仔细地教给了他一些简单的管理方法,以及这种菜的法子。

他还是一个崭新的新人,要说的事情,自然还有很多很多,但是此时已经来不及。所以,莲子少不得嘱咐他,让他多多地看着平日里,田园是怎么做的,让他如果有了什么困难,就去找田园。

王颂川少不得一一点头答应了。

莲子也放下了心。

王颂川是个稳重的人,她相信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一定会做的很好。并且,现在他身上还背着给豆子一个幸福安宁的生活的重大责任。

嘱咐完王颂川之后,莲子又和那边忙碌的村民打了招呼,便离开了。临走之前,她又特意嘱咐了王颂川,说是如果以后地里遇到了什么困难,一定要及时地写信告诉她知道。

这暖棚的盈利,采取的是分红利的方法,因此,每到年底,自然是有红利送到她那里去的,她也不用担心其他。

这日一过,离启程的日子,便只剩下明天这最后一天了。

这一天,莲子什么都没做,和苏可言一起,早早地便离开了家,去了刘家庄。

其他的人都已经告别了,这边是生她养她的地方,也是她奋斗到大的地方,自然也是要再来看看的。

今儿才初五,鱼塘里还没有开工,杨氏和栗子也都在家,并没有急着回城里去。

栗子的铺子如今发展得很好,以前培养的绣娘和裁缝也都能独当一面,就算她十天半月的不在,也不会出了岔子。

但是,她“锦绣坊”当家大姐儿的名声,却早已远扬在外。最近她不大做衣裳了,但是只要做了,必定是一番疯抢。

杨氏心中计算着,莲子离开之前,必定是要回家一趟的。果不其然,今日回来了。

一想着这次一别,今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杨氏的心里,便沉甸甸的。

莲子是她最小的姑娘,在她身上倾注的心血最多,也数她最懂事,如今嫁了人,即将离家遥远,她心里怎么想,都不是个滋味。

“娘,快来帮我搬一下东西啊。”莲子欢喜的话语,打断了杨氏的沉思。

“哎”,她答应一声,便走上前去,帮着莲子和苏可言搬马车里面的东西。

这回回来,礼品可是带了不少,以至于一辆马车根本就装不下,不得又套了一辆,专门来放这些东西。

衣裳什么的,栗子本身就是开铺子的,自然用不着,莲子拿来的,只是一些上好的锦缎,还有一些十分舒适的细棉布。可以让杨氏斟酌着,或是做衣裳,或是送人,都是极好的。

除此之外,还有苏老夫人给准备的一些药材和补品之类的东西。

“拿恁多东西干啥?家里啥都不缺。”杨氏嗔怪一声。

莲子自然知道家里什么都不缺,但是她此番远行,不能常伴父母身边,心里不是个滋味,唯一能做的,便是临行前多送点东西。以弥补一下自己心内的不安。

“祖母和母亲惦记着爹娘的身体,给置办了这么多,娘可一定要收下。”苏可言笑着说道。

他这么一说,杨氏心里更是高兴了,说道:“替我谢谢你祖母和母亲。”

东西多少轻重的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她们有这份心。既然有了这份心,便比什么东西都要弥足珍贵了。

莲子和苏可言到了家之后,杨氏便和豆子进了灶间,开始准备饭食。

而莲子和苏可言两人,又带了栗子,将带来的给各家的东西一一拿去送了。

李氏见他们夫妻二人来了,一番热情地迎接,又是要端茶,又是要做饭的。被莲子谢绝了,这才作罢。

莲子如今的身份可是不同了,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瘦弱的,任谁想欺负都可以欺负的小丫头片子。

李氏清楚地记得,自从她六岁那年死里逃生之后,就好像突然之间被点化了一样,变得十分聪明,聪明到不像一个孩子。

如今,她也长大了,成了官家的正室夫人。她当年穷的吃不饱肚子的时候,以为能给富人做妾,当上半个主子,便是天大的福分了。那个时候,打死她她也想不到,老二家的这几个姑娘,不但能嫁给有钱人做正室,而且莲子还嫁进了官家。

既然他们二人来了,李氏便也不再客气,一个劲儿地说着让他们多多关照她的一双儿女的话。

莲子虽说答应的勉强,但还是答应了。

娘说了,打断骨头连着筋,这血亲关系,不管到了何时,何种地步,该关照的,都还要关照。

送完了东西之后,三人便回了家。

此时,杨氏和豆子也已经将饭菜做的差不多了,就等着徐先生回来一起吃了。徐先生今儿早上吃过了饭之后,便去了刘先生家里拜访,现在还没有回来。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八十三章 记忆

“我就猜着,你们肯定回来了。”徐先生爽朗笑着,说着话进了家门。

莲子和苏可言两人忙迎了出去。

“义父竟然猜着我们回来了,那还要躲出去?”莲子开玩笑说道。

徐先生又是哈哈一声大笑,进了堂屋。

“我就是去看了看那老小子,他竟然躲这里来了,日子过得可叫一个清闲。”徐先生又说道。

莲子知道他口中的老小子,就是她们村的刘先生。

当初两人一同在朝为官,徐先生身为太子太傅,与翰林院掌院学士刘先生,两人之间的交情虽说不上深,但也不算浅。

后来刘先生辞官归乡,没几年之后,徐先生也卸了任。

真是没有想到,这回跟着莲子和苏可言来他们的老家,竟然还能再遇上他。一上午,两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的,就到了晌午。刘先生留饭,但是徐先生想着莲子和苏可言今日必定会来,因此就直接告辞了。

徐先生回来了之后,一家人便围着桌子坐了起来,开始吃饭。

“义父,我们明日就要启程了,要不你再在这里住上一段日子吧。”莲子说道。

启程的日子年前就定下来了,也和徐先生说了,但是到了这时候,他还一副为所谓的样子,看来是还想在这里再住上一段日子的。

莲子和苏可言都以为他还想继续留在这里,但是谁料突然听他说道:“不了,我明日与你们一同回去。”

两人双双惊讶。

徐先生以往出游,少则数月,多则大半年,如今才来这里不到一个月,怎么如此快的就要回去了?

“义父,京城那边的事我都提前打点着了,就不用劳烦您跟回去的。”苏可言说道。

自从莲子拜了徐先生为义父之后,他也就跟着喊起了义父。

徐先生闻言,笑道:“你想多了,我只是怕你路上照顾不好这丫头,让她受了委屈。”

他说着这话,看了莲子一眼。

旁边坐着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苏可言知道他只是在说玩笑话,嘴角也不由得扬了起来。

“我东西都收拾好了,等下午你们回去的时候,我就跟着一起了,也不用明儿早上再麻烦了。”徐先生又说道。

听他如此说,杨氏惊讶问道:“我咋就没见着先生收拾呢?”

徐先生笑道:“我就老头子孤身一人,哪里需要那么多东西?”

他来时只带了一身换洗的衣裳,走时候,自然也是一样,根本就不需要收拾。

吃罢饭之后,苏可言和莲子一起,去了鱼塘。

站在鱼塘高高的沿上,莲子俯视着底下只留着一截矮根的桑田。

这片鱼塘,是她的主意,也是她一手打造起来的,如今要离开了,心里总归还是舍不得的。

正月的天气,虽说离早春不远了,但是一阵寒风吹来,还是让莲子忍不住地打了个寒战。

忽然觉得手上一暖,她低头,见苏可言的大手早已将她的小手包裹其中。

“咱们以后只要是得了空,就能回来的”,他说着这话,停顿了片刻,又说道,“等咱们到了京城之后,可以在城郊买一个鱼塘,也弄成这样。”

莲子闻言,忙抬头看着他,忽又听他说道:“只是,要买一个小一点的,若是太大了的话,只怕你又要忙不过来了。”

他说的,固然好,也是莲子心中想做的事。只是这几日,婆母和她说了不少话,都是关于官家妇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到了京城,这些事情,必定是不少的吧,所以,她喜欢做的事情,真不一定能不能做。

“好啊”,虽然心中顾虑重重,莲子仍然笑着答应了。

离开鱼塘之后,两人经过那片竹林,又忆起了曾经的点点滴滴。

那时候他们都还年幼,每日午后,都会在这竹林里,听着风吹过,竹叶发出的沙沙声响,两人同看一本书,一个问,一个答。

记忆中的事都已经渐渐远去,但是那些记忆,却在心底,永远不会褪色。

回去的时候,他们看见竹林后面的那块空地上,如今已经开始建房子了。

这里正在建的房子,将是豆子和王颂川的新家。

虽然王颂川如今父母全无,亲人不在身边,虽然这并不是豆子的第一次出嫁,但是王颂川却不想仓促,亲自去找了媒婆,一定要三媒六聘,绝对不能委屈了豆子。

莲子打心眼里感到欣慰,姐姐们都找到了好归宿,一生平安幸福,便是她最大的希望。

回到家里之后,又略坐了坐,便到了傍晚。

虽然不想离去,但是这分别的时刻,还是到来了。

莲子和苏可言,还有徐先生三人一起到了门口,杨氏和刘景仁自然带着孩子们相送。

心里沉重,但是莲子仍然在强忍着。

她脸上还带着笑,向栗子说道:“我不在家了,以后你可得照顾好爹娘和二姐。”

“那还用你说?”栗子瞪了她一眼,在她胳膊上轻轻捶了一下。

她二人从小到大一直斗嘴,此时要分别,心里的那些伤感,说都说不出来。

杨氏又嘱咐了莲子一些为人妻子的责任,拉着她的手,就是不舍得放开。

“时候不早了,行了,回去吧。”刘景仁深深地吸了一口旱烟,说道。

但是杨氏还是拉着莲子的手不忍放开,直到莲子说不能不走了,这才恋恋不舍地放开。

落日西沉,暮色降临,将整个刘家庄笼上了一层紫色的光彩,也将门前那几人的身影,染上一层紫色的光。

挥手道别,就算是再舍不得,但是该走的,还是要走。

她穿越来这异世,一睁开眼睛便是在这里。她在这里整整生活了十一年,也奋斗了十一年,此时离开,一时间,心里难免接受不了。

徐先生在和苏可言说着他们进京之后的打算,但是苏可言理解不了莲子此刻的心情,他温暖的手,一直将她指尖冰凉的小手握在手里,给她温暖,让她不再冰冷。

马车进了城的时候,天色已经全黑了下来。

莲子心里此时还是打不起精神来,对于外面的动静,也没怎么注意。

但是突然的,马儿受惊,抬蹄长嘶一声后,停止了前行。

这下不由得莲子还不回过神来。

“咋了?”她看向苏可言问道。

苏可言一直在和徐先生说着话,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何事?”他撩开帘子,向赶车的小厮问道。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应

苏可言才撩开帘子,便见着一个身穿靛蓝色华服的身影,踉踉跄跄地倒了过来。他费了好大一番劲,这才勉强站住了。

“一个醉汉。”苏可言放下帘子,向莲子一笑,示意她放心。

没什么事便好,莲子平复了一个心情,也会给她一个微笑,随即便听到苏可言吩咐小厮继续赶车的声音。

“你他娘的算什么东西?敢和老子抢女人?狗娘养的,活,活腻歪了,也不,不打听打听,小爷是谁?”

马车才又重新走了起来,外面那不堪的谩骂便充耳袭来。

非礼勿听,莲子只当做没听见。

苍山县城虽然不大,但是富户却是不少,纨绔子弟,更是不少。

刚刚苏可言撩开帘子的时候,她也跟着看了一眼,见前面是一个气派的大门,门前挂着两行从二楼一直垂下的大红灯笼。而在这大红灯笼映照下,几个衣着暴露的女子,被这红色的灯光照的更加妩媚。

不用说,这种地方,好人家的子弟必定是不会来的。这醉汉,看来是在与人抢窑姐儿。

莲子心里埋怨了一声小厮怎么走了这条路,之后便没在意,径直回了家。

回去之后,天色已晚,本来苏老夫人早已经要睡下的,但是听丫头进来禀报说徐先生也跟来了,于是忙又让丫头给梳了头,见了见徐先生。

先不说徐先生如今是莲子的义父,两家也算是亲戚,就冲着他是苏可言的恩师,帮过这么大的忙,并且今后还是要依靠他,她就绝对不能怠慢了。

好在徐先生也是个随和的人,和苏老夫人还有苏夫人说了几句话,之后,便由小厮带去客房歇息了。

“走了吗?”苏老夫人看向苏夫人问道。

苏夫人摇头:“我来的时候还没呢,说是要等着莲子回来。”

且说莲子刚一进门,便听说了,她姐姐来了。

姐姐?哪个姐姐?

豆子和栗子都在老家,她下午的时候刚见了的,不可能过来。难道,是大姐谷子?

但是也不对啊,前几日刚刚去了她家,该交代的也都交代完了,再说大姐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这个时候,不可能还不回去。

直到进了自己院子之后,她这才知道来的这位“姐姐”,究竟是何人。

“妹妹回来了?”刘晓暖笑着问道。

她本下午就来了,但是却被告知莲子不在府里。本来想走的,但是一想,如果这事儿办不成的话,只怕今后在老爷面前,更是抬不起头来了。于是,她便在这里等着了。

莲子见是她,心中惊讶一番,但是仍然笑着打了招呼,让她坐。

“堂姐这个时候过来,是有什么事情?”莲子看着丫鬟给刘晓暖上了茶,笑问道。

她看上去,年岁长了,原本明媚的小脸,变得黯淡了不少。身上虽然穿着绫罗绸缎,还是喜庆的颜色,但是仍然掩盖不住她憔悴的神色。

“妹妹,我可是在这里等了不少时候了。”刘晓暖说道。

莲子微微一笑,她年纪长了,稳重却是丝毫没长。

“让堂姐久等了。”莲子说道。

等了这么一大会儿了,她感觉有些饿了,于是将桌上摆着的精致茶果吃了几块。

莲子就等着她吃完,也不说话。

她身上穿的衣裳,虽然是好料子,款式也时新,但是戴的首饰,却未免过于寒酸了一点。发上只戴着一根素银的簪子,除了耳垂上的一对鎏金耳坠之外,竟然别无他物。

宁家二老爷虽然不是长房,但是在这城里,也是数得着的殷实人家,对一个姨娘,也不至于刻薄到如此地步。

莲子不经意地看了她一眼,刘晓暖也同样看了莲子。

只见她身上穿着茄花紫色缎子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