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农家喜事 >

第56章

农家喜事-第56章

小说: 农家喜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此时,她突然停住了脚步。

她感觉后面像是有人在跟着自己。

但是回头看去,只有风吹动竹林晃出婆娑的纤影,并没看到什么人。

莲子心道可能自己是幻听了,当下便也不作他想,继续往前走。

只是没走几步,她又停下了脚步,猛地回头看去。

这一回,莲子十分确定,是真的有人在后面跟着她。因为她刚刚转头的瞬间,看到一个黑影,倏忽闪进了竹林。

“谁?”莲子试探地喊了一声,但是无人应答。

在家里,此时一家人正坐在桌边,杨氏拿着一把黄铜大勺子,搅着盆里的糊糊。

“娘,能吃了吧?”栗子眼睛看着桌上那盘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鸡肉问道。

杨氏闻言往门外看了看,竟还不见莲子的影子。

“这孩子,又干啥去了?说了让她送去就回来的。”杨氏似乎是在自言自语,用大勺子给每个碗里都舀上了糊糊。

“娘”。栗子又喊了一声。

杨氏看看她,见她小嘴微撅的样子,不禁扑哧一下,点点她额头道:“吃啊,又没人绑着你的手不让你吃。”

栗子闻言大喜,连筷子都没拿,直接下手从盘子里抓起一块鸡肉,放嘴里大嚼了起来。

刘景仁和杨氏见状都呵呵笑了起来。

“整日家也没缺了你肉吃啊,咋还恁没出息呢!”杨氏笑道,但是同时,不免又有些担心起未归的莲子来。

莲子此时有些慌了心神,即使她这会儿啥都不怕,但是怎奈自己真的只是个九岁的小女娃。手不能抗肩不能挑的,更别提打架了。

她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着“淡定”。既然打是打不赢的,那就只能跑了。

好在这个位置离家并不是很远,如果跑起来的话,顶多跑上个一百来步,到时候大声喊,家里人就能够听到。

路边种着竹林,只有一条小道通向自己家,竹林也蔓延到自己家门前,是以苏可言和莲子常常约在这竹林中见面。既清净,又雅致。

“谁啊?”莲子又喊了一句,声音微微发颤,但是仍然没有人回答。

莲子突然转过身,撒腿跑了起来。

她此刻心中只想着怎么逃离这里,脚下的速度也是一步快过一步。

眼瞅着快到家了,莲子已经能看到从自家堂屋透出来的那缕缕黄晕的灯光。

竹林沙沙地响着,莲子一心想着快点跑回家,竟然忽略了身后已经没有脚步声了。

莲子此时胸如擂鼓,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嗓子里也有一种像是出血的感觉,但是她仍然不敢停下来。

近了,离家越来越近了,莲子再也不顾其他,扯开嗓子就要喊。

谁料她还没喊出口,就被一重物“砰”的一声敲在头上,当即就失去了知觉。

最后的瞬间,莲子只记得,这片尚未落尽夏叶的竹林,在晚风中依然婆娑着。

而在竹林边缘的路边,站着两个身着黑色衣裳的人,看那身形,应该是个男子。

其中一个男子抓起地上躺着的莲子,将她往肩上一扔,道:“这小丫头片子,还怪机灵的,差点被她跑了。”

另一个男子道:“快走,省的等会儿醒过来就走不了了。别看这小丫头,鬼着呢。”“不就个丫头子吗?我他妈还就不信这个邪了!”另一个男子不以为然道。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九十四章 动魄

莲子已经去了一大会儿了,此时天色早已黑透,虽说自家离鱼塘那边不远,又是熟路,但是杨氏还是放不下心来,隐隐地担忧。

“哎”,刘景仁答应着,起身走了出去。

正值月底,虽然才黑不久,但是外面早已是伸手不见五指,刘景仁走出堂屋门几步,又折回来点了盏油灯,提着出去了。

他心想拿着盏灯,就算是隔着老远,莲子也能够看到。

谁料一路上竟没瞧见莲子,一直到了鱼塘那边,还是没有找到。

刘平安夫妻俩此时已经吃完了饭,见刘景仁提着灯过来了,以为是有啥事,忙从屋里出来。

“莲子在这儿吗?”刘景仁问道。

刘平安忙回道:“没,走了有一会儿了,走的时候还没黑透,和她婶婶打了招呼才走的,早就该到家了。”

“啥?”刘景仁心中一慌,“咋没见回家呢?”

刘平安媳妇张氏道:“是真真儿的走了,要是回家的话早就该到了,兴许是又去别的地方了也说不定。”

刘景仁也没心情细说,忙顺着原路折了回去。从鱼塘到他家,统共只有这么一条路,如果莲子要是回家的话,必定会走这条路。

但是,刘景仁路上四下张望,仍是不见一个人影,只有风吹竹林,发出沙沙的声响。

“孩她娘,莲子回来了没有?”刘景仁还没进大门,就冲家里大声喊道。

杨氏忙从堂屋里出来,脸上的神色也是凝重非常,摇摇头道“没,还没。”

“会不会去别的地方了?”刘景仁看向杨氏问道,他多么希望杨氏能说是。

但是,杨氏却十分肯定地道:“不可能,那孩子一向是个稳重懂事的,要去哪里都会先和我说一声。”

此话一出口,二人心中皆是慌乱异常,一时间竟不知该咋办才好。

“那咱快出去找找吧,说不定事情匆忙,没来得及说。”谷子从屋里走出来,说道。

杨氏和刘景仁这才回过神来,对谷子道:“你在家里看家,照顾妹妹,我去你大奶奶家和你奶家看看,要是莲子回来了,就让她先吃饭。”

“哎”,谷子答应着,见杨氏和刘景仁疾步出了家门。

此时已是八月底,薄薄的单衫已经抵不住夜晚阵阵秋凉,谷子紧了紧身上的衣裳,心想爹娘出门的时候也没来得及拿上件衣裳。

“这个莲子,没事儿瞎折腾啥?看她回来我不教训她!”栗子口中愤愤,但是脸上满是担忧的神色,早已没了刚才那般吃鸡肉的心情。

谷子安慰了豆子和栗子,让她们不要担心,兴许莲子一会儿就回来了。

但是她们在家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那个小小的玲珑的身影回来。

杨氏和刘景仁出了家门后,先是去了赵氏家里,但是得到的消息却是莲子并没有去过她家。这让杨氏越发担忧了起来。

随后,二人又去了老家那边,去了那里陪陪杏儿说话也是说不定。但是,结果依然让杨氏和刘景仁焦躁不安。

没来过,没有来过,没见着。

找了好几家,得到的答语都是这样。

“她爹,你说咱闺女上哪去了?”杨氏再也受不住,眼泪瞬间汹涌而出。

刘景仁心中也是不好受,她一个九岁的小女娃,又是自己一个人走夜路,搁谁身上都得担心。

莲子平日除了虎子家,其余并不经常和村人走动,杨氏和刘景仁再也想不出她能去了哪里。

“咱再去鱼塘那边看看吧,说不定走了又回去了,平安两口子没瞧见。”刘景仁道。

杨氏擦了擦眼泪,点点头跟着刘景仁走了。

自从刘景仁走了之后,刘平安夫妻俩也是担心不已,莲子那么好一个姑娘,要是出了啥事儿,可不得让人心疼死。

刘景仁和杨氏到了鱼塘,刘平安两口子忙出来问找到了没有。

这么一问,杨氏的眼泪瞬间又哗啦而下。

见此情景,张氏眼中也是蓄满了泪珠。

“咱再沿着这周围找找吧,兴许是半路上又折回来了。”刘景仁道,说着提着煤油灯,沿着鱼塘的岸开始呼喊莲子。

几个人找了一圈,但是仍然没得到丝毫回音。

此时早已夜深,张氏向杨氏道:“嫂子,都这时候了,要不再回家看看,要是能回家,也该回去了。”

杨氏眼中含泪,点点头,和刘景仁一起往家走去。

要是还没回去,只怕是不能回去的。

路上走得很慢,二人四处张望,同时喊着莲子的名字。没人回答,但是杨氏心中还存着几分侥幸,兴许现在已经在家了。对,已经在家了。

一直到了家,见三个姑娘并排坐在门槛上,没有了另一个孩子的身影。

杨氏只觉的心中一堵,眼前一黑,就要往后面倒去。幸好刘景仁眼疾手快,忙扶住了她。

三个孩子见杨氏晕倒了,也忙跑过来,喊娘的喊娘,掐人中的掐人中。

折腾了一番,杨氏才悠悠醒转,双眼空洞,还没完全睁开,眼泪就流了出来。

当初莲子被宣判断了气儿,她就是不相信这孩子是真的去了,抱着她就是不让别人碰,不许下葬,这才留住了闺女的一条命。她再也不想体会那种眼睁睁看着孩子离她而去,她却无能为力的感觉,那种像要窒息一样,让人恨不得去死的感觉。

这一夜,全家人都不能眠,或是悄悄地,或是抱在一起,不定哭了多少回。

这一夜,家里的门大敞着,并没有上门闩,只是等着莲子回来的时候,能直接进来。

但是一直等到天亮,仍然没见莲子的影子。

刘景仁叹息一声,道:“报官吧。”

杨氏一听这话,又是梗咽不能语,只得点点头。

刘景仁套了马车,路过鱼塘的时候,又将家里其他的事情托刘平安两口子照看着,这才把马鞭在马屁股上狠狠地一抽,向前疾驰而去。

这日一早,苏可言仍和往常一样,天微微亮就起了床,在学堂屋后的那片林子里诵诗书,等到陆续有学子来了,这才收了书本,也进了学堂。

他刚刚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正要用笔在书上做个记号,只见虎子一阵风似的冲了过来,站在他面前,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儿。

“咋了?急成这样?”苏可言笑道。

虎子状似很用力地咽了口口水,道:“莲子,莲子不见了。”

开什么玩笑?莲子怎么可能不见了?

苏可言刚开始以为虎子只是戏言,但是观他这副焦急的样子,以及严肃十分的神情,心中再也轻松不起来。

“你说啥?莲子咋不见了?”苏可言急道。

虎子此时稍微平复了因为一路狂奔,蹦跳不止的心,说道:“昨儿晚上莲子她爹娘去我家找了,说是从鱼塘那边走了,没回家。今儿早上还没回来,已经去报官了。我这不就——哎,你干嘛去?”

他还没说完,就见苏可言扔下手中的笔,快步跑了出去。被他扔下的毛笔在桌上滚了几滚,晕黑了一大片书页。

“这是咋了?”才进门的张子贺一时没留意,被夺门而出的苏可言撞了个趔趄,“火急火燎的干啥去?”他自言自语道。

这家伙平日里总是一副胸有成竹,淡然稳重的样子,还真没见他如此着急过。

“莲子不见了。”虎子又向张子贺道,将刚才的话对他重复一遍。

张子贺口中发出“嗤”的一声,走回自己座位上坐下,“她不是能耐着吗?不会这么容易丢的。”

话虽是这么说,但是他脸上紧张的神情,早已出卖了他。只坐下一眨眼的功夫,便又站起身,和刚才苏可言一样,夺门而出。

两人都走了,虎子虽然不知道他们是干啥去了,但是自己又帮不上忙,横竖只有干着急的份儿。

上课的铃声不久便打响了,苏可言和张子贺不在,虎子虽然在课堂上,但是也是心不在焉,先生讲的东西一点儿也不往脑子里进。

张子贺一路狂奔,路上不曾歇上一歇,直接奔着莲子家去了。

到了莲子家之后,见谷子豆子和栗子都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坐在自家门槛上。就连平日里最不待见他的栗子,见他来了,也是没了撵他走,和他斗嘴的心情。

张子贺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办,索性也一屁股在门槛上坐了下来。

“快,备马。”苏可言一进家门,便冲小厮道。

卢坤一脸的茫然,此时应该上课了才是,何以这会儿竟回来了?

“少爷,您是要去哪儿?”卢坤问道。

苏可言哪里有心情细说,只道:“回城里。”

卢坤也没敢再多问,麻利地备好了马。

苏可言一个翻身上了马,马儿一抬前蹄,苏可言紧紧地抱住马脖子,这才没被摔下来。

他学骑术已经一年有余了,但是从来没有自己一个人单独骑马跑过路。然而此时情况紧急,管不了这么多了,马车的速度实在太慢。

卢坤还没来得及牵了马跟上,就见自家少爷早已扬长而去。

苏可言一路狂奔,径直到了自己熟悉的县衙大门前停下。

门口值岗的差役认得他,忙小跑着过来给他牵马,笑道:“少爷您咋来了呢?”

“刚刚是不是有来报失踪的?”苏可言着急问道。

那差役心下一阵好奇,一年到头报失踪的多了,这小爷这次咋就上心了?但是他仍马上回道:“是呢,刚才有对乡下夫妻来报,说是闺女失踪了,这才走了没多久。”

苏可言不再和他多说,跑进去找了这群差役的头头,交代了他几句,催着他赶紧带人去找。

莲子是昨天黑了天之后不见的,那时候早就关了城门,说不定此时还藏在城里,只要好好找找,说不定还能找到。

如此一来,苏可言也没了再回去读书的心思,反是跟着差役一起,在这小小的县城里四处搜寻。而此时,一辆装着大半车稻草的牛车,正在城门口,排队等着出城。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九十五章 远离

莲子吓了一跳,忙睁开眼睛。

这不看不打紧,一看莲子瞬间怒了,是哪个杀千刀的把她塞进这稻草堆里的。

她想用手拨开盖住自己的这层厚厚的稻草,但是谁料竟动弹不得,手脚都被绳子紧紧地绑着。

这时,她才想起来到底发生了啥事。

昨晚上她从鱼塘回家,路上发觉竟有人跟着自己,她撒腿往前跑,谁料马上就要到家了,竟被一重物砸中了头,随即便没了知觉。

又是头,还能不能换个花样了?莲子心中吐槽一番,上次穿越是因为头上受伤,这回还是被砸了头,只是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穿回去。

这么一想,莲子真觉的后脑勺处隐隐作痛,她想喊出声,但是冷静思考一番,又觉得那样不妥。

现在已经很明确,她是被绑架了,或者说是被掳掠了。如果贸然张口喊的话,难保坏人不会一时害怕,再将她打晕过去。

虽然此时身陷困境,但是莲子倒也还算清醒,如今一定要冷静思考对策,尽自己最大努力确保安全的同时,想办法虎口逃生。

被稻草盖着,莲子看不清外面是个啥样的情形,只是觉的自己现在应该是在一辆牛车上。她家只是最近一年才买了马,以前出行,可都是靠的牛车。对于坐牛车的感觉,莲子再熟悉不过了。

盖在身上的稻草虽说很厚,但是也不至于一丁点儿外面的东西也看不到。

莲子小心翼翼的,瞪着眼睛仔细地看外面的情形。但是稻草遮住了太多的视野,莲子只能通过这清透的光线分辨出,此时是早上。

牛车晃晃悠悠地走了一会儿,莲子感觉透过稻草看到的光线越来越暗,同时还能看到微微有些发黄的树叶,便猜测恐怕这是进了树林。

又走了会儿,在树林的深处,牛车停了下来。

“你他娘墨迹的啥?咋这会子才到?”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说道,语气里满是不耐烦。

“这不是等着那群差役松懈了之后才走吗?要不这破车,哪里能藏得住?”那赶着牛车的男子道。

莲子突然间瞪大了眼睛,这声音,这声音她绝对知道是谁的。就是那前段日子,老是在她家新买的那十亩地边上转悠的刘土根。因为他声音有些嘶哑,又透着股子阴森,所以莲子印象很深刻,也断断不会冤枉了他。

“行了行了,别他娘的废话,赶紧把人送过来。”那男子又道,催着刘土根赶紧办正事儿。

刘土根答应一声,又道:“没问题,只是宋大哥,按照事先说的,二两银子。”

“呸,奶奶个腿的”,那中年男子骂道,“弄这么个丫头片子,能不能卖的出去还不一定,你小子还要二两!”

那刘土根也不是个服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