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田园巧妇 >

第159章

田园巧妇-第159章

小说: 田园巧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子仪不想撤兵,可他还不敢违抗军令,只有找皇帝去问。

皇帝只说了一句:“军令如山。”郭子仪只有退下,等候皇帝下令再去抗敌。

郭子仪焦急的踱步在帅帐等到了晌午,也没有得到皇帝的圣旨叫他去抗敌,他心烦意乱的都没有吃晌午饭,一直到红日西沉,还是没有消息,皇帝让他等在帅帐,他也不敢乱动。

直到天黑,李继才来了旨意让他回家休息,郭子仪还是不敢抗令,只有乖乖的回家。

 第312章 增加二十万

这些军队是哪儿来的?这些军队来自大唐北方欧洲的移民,自从格美西亚死而复生逃走,她一路吃死人肉喝死人血回到了自己的部落,她是誓死要报仇,组织了她的部落的老弱病残,部落只剩两万多老幼,她觉得也没有多大希望,就想到了每年往这里移民的欧洲人,就对那里抱了极大的幻想。

经过多少日子的谋划,终于打通了去往欧洲的那条驿道,欧洲那里连年的干旱寒冷,人无以赖生存,千年前顺着那一条干旱的海底往这里迁移的欧洲人在极寒冷的地带定居了有百万人。

格美西亚探到了这个好消息,就派人到处散布说在中土地带,极其的温和生活条件比大北方优越的多,这里初建立了一个国家,就是大唐搬迁过来的一部分。

他们建设了皇宫和皇城,到处都是他们的军垦田,粮食堆成山,皇宫壮丽宏伟,价值白亿金,如果占领了这座皇城,就是天下的堡垒,一万年的基业。欧洲人是非常狂野的,听到了这样的好消息岂有不动心之理。

格美西亚亲自出马,钓住了大部落的首领,她是见一个就收服一个,全都成了她的裙下之奴,甘愿为她拼一把,奉格美西亚为皇帝,浩浩荡荡的杀向盛唐皇城。

他们已经行军几个月,才来到这个地方,粮食吃光就吃马匹,到了这里已经把车辆都扔掉,马匹杀掉了九成。

已经饿着走了两天路,他们也没有找到大的农场抢劫,沿途的住户算是糟了秧。

到了这里哪还有力气动,死人一样的躺倒地上,沿路抢来点粮食,杀了马煮肉吃一顿,就被催着攻城。

吃了一顿饱饭,还真攀到城墙几万人。可是就是城门没有打开,大海里的游鱼一去不返,格美西亚现在手里有十八大部落。都听她的的指挥,那些男人俯首贴耳。任由她调遣。

格美西亚疑惑重重,几万兵上了城头,一点回应没有,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盛唐的皇后是不是有妖术呢?格美西亚怀疑的苗头渐渐的滋长,以前她就对青青怀疑现在更加深。

可是她也没有办法探消息,城墙太高,她是不敢上去。

只有和十八部落的首领商量对策,想法探出盛唐皇后的虚实,到底她是用的什么招儿。把自己人变得无影无踪。

商量了半天,几个男人也没有好招儿,他们只是让军兵上城头,他们自己可不敢冒险。,研究了一天也没人上。格美西亚就觉得凉肠子,找她的便宜行,为她效力的可没有一个,都是为坐那个龙椅来的,想得美!你们谁也别想坐,得到了江山一个都不会留你们。

自己要那个盛唐的皇帝做自己的皇后,还能显得到你们这些大黑熊?

没人上城头。就让军兵接着上,格美西亚不在乎,这都是你们的族人,都死这儿干我什么事。

五天之后,格美西亚的队伍都进了城,只剩了那些个首领。城里也不出入,也不射箭,一点动静没有,好像没有一个人的样子。

突然城门大开,格美西亚差点从马上欢呼得掉下来:“我成功了。我顺利了!盛唐的皇帝是我的了!”

格美西亚这句话有两个含义,盛唐的皇帝是她的,一个是她是盛唐的皇帝,一个是盛唐的皇帝是她的,她是说的李继是她的。

十八部落哪能让她坐皇帝,急忙都抽出武器向她刺来,格美西亚一见大惊,自己要被他们杀,果然没一个好东西。

她急中生智大喊了一声:“盛唐的人马杀出来了!”众人一看还真是盛唐的人马杀出来了,慌忙的逃窜。

格美西亚得意的掉转马头,往里一看,就是目瞪口呆,最前边的就是盛唐的皇帝和皇后,后边跟了几十军兵,格美西亚大骇,匆忙的要逃走,可是她的脚就像被粘到了地上,听到后边的脚步,扭头看到了十八部落的首领,他们也都回了来,站在了自己身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这些人都没了自由。

“你什么妖术坑人?”格美西亚怒吼。

青青笑道:“老朋友了,还不了解我,兵不厌诈,你啥都不懂怎么能坐皇帝?”

“你……你就是有妖术!”格美西亚强调这句话,她有些害怕,她担心自己最后还是胜不了,和一个法术无边的人斗是什么下场,格美西亚想不通透。

可是她要是有一分之路也是不会放弃的,她这样问就是想探出青青的秘密,只可惜青青不搭她这个茬儿。

青青嘲讽的一笑:“一个女人就得安分点,整天的想入非非,看着人家的男人顺眼就想抢,你也不问问人家喜欢你不?

一个女人成天想坐皇帝,你知道皇帝是怎么坐的?整天的做梦净想不着边的,你看看你勾来那么多男人,哪个和你是一心的,你说你活得亏不亏?

女人的自尊都让你踩得精光,做了皇帝也没人服气你,你拿什么本钱坐皇帝?

我盛唐的建设你是出了几文钱?就等着抢人家现成的,也不看看自己有那个本事没有。

别把自己想得那样高,我给你十次机会,你可以带着二百万大军来抢,看看你能抢走不?

现在放你走了,希望你再来给我盛唐送人口,祝你一路顺风,走好啊!”青青放走格美西亚,翻译和她一说青青的话,格美西亚气得暴跳,我再也不会给你送人,你死了那心吧!”格美西亚骑马疯跑,她恐怕被妖精吃了,要活着离开这里,找机会再来报仇。

十八部落的首领看到格美西亚走了,哇哇乱叫一通,他们也想走,青青就和翻译说了一套嗑,他们叫的更凶。

与这些野人说话没用,青青再不理他们,手一指就把他们装入空间,皇城顿时一片肃静,侍卫军关严城门,没人管城外一片狼藉,意想之外的收获让青青精神大振。

二十万人的收获不算小数目,是盛唐的一笔大财富,格美西亚带来的部队就是杂牌军,男人占了多数,女人占了少数。

繁衍人口可是最便利,让他们在空间待上半年,混乱一下儿他们的脑子,就把他们放到各个军垦,二十万人,十年后就可以变成六十万,如果格美西亚能弄来百万军,二十年后就变成千万人口,在这个时代这个数目可是真不小。

李继和青青胜利回宫,郭子仪和苗苗都等在大殿里,知道了事情的结果,苗苗才蹋了心。她对这样的事情也说不准,那时她小只是在空间里玩,至于空间都是有什么用她是不知道。

到了现在才明白了空间能装千万大军,苗苗想的倒远,如果边境起战争,带着大军去边境平敌是多便利的事,更直接更便利的办法就是把敌军装进空间,他们就不战自败了。

天底下竟有这样的好事,苗苗感到是不可思议,青青也不用背乎郭子仪了,他已经知道了空间,跟他说了这个事儿。

郭子仪是嘴大张眼大睁,震惊的半晌说不出话。

母后这是得了什么宝?这样奇异的东西世上也有,郭子仪回神之后就想到了自己这个殿前督检点还有什么用呢?

一个空间可以收起全世界,这些个国家都是母后的手下败将。

母后要是个贪心的,是不是就要占领整个大唐以外的国家?郭子仪笑了笑,母后是上天派下来助大唐的吗?

青青也很累,整整的收了五六天贼兵,这些贼兵是没日没夜的登城,他们把马匹全部杀着吃了,意思就是豁给了这里,就是只准胜不准败,没有了坐骑指定是回不去了,兵士一定会拼死击败盛唐,夺得盛唐的皇宫,他们觉得是轻而易举的。

是很轻易,一箭没有放,一块滚木礌石没有往下扔,他们可能是认为,盛唐没有料到他们来,一点准备没有,所以他们才那样顺利。

这个事情郭子仪想的最多,盛唐还需要练兵吗,有这样一个空间就完事大吉了。

武将就要有用武之地,在母后身边自己还有什么用,母后可以把皇宫装到空间里,就是不能走的话,也是谁也看不到的,好像自己这个侍卫军的统领没有什么用了,只有到边疆去守护大唐的江山才是正理,郭子仪生出了要去大唐边疆开疆拓土的丰功伟业的念头。

次日苗苗就和母后一说郭子仪的想法,青青就笑了起来:“郭子仪是大将之才,让他做一个侍卫统领是有些可惜了,他是能开疆拓土挽救江山的帅才。母后是为了你不想让他远行,他去了边关,把你们母子扔在这里,他也惦记你们,母后也不想让他有第二个女人,你们要是分离两地,他在军营难免要有别的女人。

这个问题还是真难解决,苗苗也想发窘,一提到丈夫她就是困惑。

为什么男人离不开女人,一个男人非得多少个女人陪着,女人为什么不留恋那么多男人?这就是不公平,苗苗气愤的一说:“男人就是没出息。”青青就哈哈的笑起来。

 第313章 科举

盛唐现在只是一个雏形,要是建国的话还缺了很多官员,这里只是建立了到现在截止才三十二个军垦和农场,这里的原住民只是以前那些自己来投的部落,都组成了一个个的农场,因为青青要实现现代化,就不能小家小户的耕种,把那些部落的土地全都归拢在一起,拖拉机播种机是务必一个部落四台,这些部落种地的极少,他们过的是游牧生活。

他们的祖先绝大部分是欧洲人,对种田是生疏的,他们这些部落一来投,盛唐就派下军队进行管理,带来了机器,开垦土地给他们种,不许部落的酋长征收他们的农业所得,有现成的地种,有了粮吃,大部分人都热衷了种地,自己都动手开垦土地,谁开归谁有,五年不收税,这些部落的人口都诚服了盛唐的皇帝,倒是很安分,这些原住民的游牧猎物部落酋长只需收百分之一的税务。

这样的决定附和了大多是人的利益,极小的一部分人失去了利益,可是他们现在是不敢跳壕,是他们自己来投的,条件都已经讲好,酋长和其手下是吃了亏,可是要是把他们的权利撤掉,他们也是没有办法,他们也不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敢不受朝廷管束。

他们的部落也会和后来那十几个部落一样被拆开插到盛唐的军垦里,他们这些酋长就连一点权利也保不住了。

不愿意也不敢说什么,以后青青都会把他们变成农场,得受国家统一领导,各自为政的好事会一去不复返。

盛唐即将开国,农场军垦倒是管理人员齐备,低层的官员好找,中央机构可不是什么人都执掌得了的,现在盛唐只有一个张说管理着电网发电站的建设,农业就是李继的八大侍卫分工掌管三十二个军垦农场。谷侍卫掌管全局。就等大唐三年一度的科举选拔人才,盛唐才会获得管理人员。

这次科举主要就是从青青办的学院里选拔数理化文兼备的优秀人才,特别是那些穷苦的学生,富贵人家的孩子怎么会漂洋过海去受苦?

盛唐已经盖好了官员宿舍。没有什么高官的府邸的待遇,从零开始,读书都是国家的扶持,读完了书就想享受是不现实的,只有自己挣工资慢慢的攒,盛唐的官员也不会有什么油水,官员都要白手起家建立自己的家园。

如果这些有才干的学子得中了榜首,不想到盛唐效力在大唐也不会得到官职,就让他们做一个技术人才拉倒,因为他没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没有回报国家的良心,这种自私的官员大唐是不会抬举他们。

李继也不讲什么春闱秋闱的了,盛唐建国急需人才,大冬天的他就开起了科考,不但招收数理化人才。八股文作得好更受欢迎,如果你数理化加八股文样样都精,皇帝会点你头名魁元,就是盛唐的翰林院编修。

昭告天下,大唐的学子激动万分,有很多八股文写得好的穷举子学了数理化,预备不能高中用以谋生路。

那些进入太学的穷苦学子。他们没有举人的功名,这次也能和举子一起考试,个个都是激动不已,熬多少年才能中举,他们连束脩都没有花过却享受到了举人的待遇,人人都憋足了劲。他们不是那些死读书的学子,都是青青请来的大学教授认真教的,文采也是不错,这些人会被放到高科技的领导岗位,青青准备建立农科院。数理化研究所,引进高科技全仗这些人才。

盛唐要成为现代化的王国,宰相都得懂得数理化,张九龄的儿子张宇锋具备宰相的潜质,又兼数理化大才,李继准备把张说和张九龄调换,让张九龄到盛唐为相,等张宇锋接他父亲的班,他太嫩需要锻炼几年,张九龄老了,他就可以接上了。

张九龄跟皇帝来了一次盛唐,就喜欢了这个地方,他有雄心壮志可以大展身手,张说料理完这里的事情,就回大唐和张九龄交接手续,宰相有了,其他的官员就由宰相选李继批准就好。

李继就不操那个心了,全部交给张九龄办理,李继知道这个人是个聪明的,不会逾越权限,他办事李继很放心。

这次科考是由一个班子,十人的小组掌握,取士的名额是二百,这些人主要是担任国家的重要岗位,主要是给盛唐选官,也就是明着告诉你了,不愿意去盛唐的你干脆别来。

虽然取的名额不多,全国的举子也是来了大部分,这一科是李继加出来的,开春还有春闱,生活比较富裕的举子就是琢磨中不了也都来了,觉得这是个锻炼的机会,虽然浪费了一些钱财,开春也不用急慌慌的往京城跑了,来一次科举两回,天底下头一次有这样的事情。

大概来了上万的举子,京城的客栈全部爆满,青青就想到了贫困的举子,应该给他们一点待遇,京城有三处破落的官员府邸,李继就让户部查阅了这些举子的户籍家庭状况,把这些穷苦的举子都送到这几个府邸居住,要等几个月,需要消费很多钱财,举子虽然有米粮可领,也是剩下些好,可以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别在这里熬几个月饿得骨瘦如柴还考的什么科举,让他们舒舒心心的备考,也能考个好成绩。

这样的决定,大受举子的感激,皇帝连这样的事情都为他们想,有几个没有人心的,本来这次不想考只是来看热闹怕去盛唐为官的举子也都改变想法,盛唐的皇帝和皇后值得他们去扶保,决心一下,就都报了名。

大唐是不缺官员,大唐的人才济济国蕴十分的丰厚,依着永恒就让父皇把大唐的很多官员挑走,李继怎么会拆儿子的台,好好的大唐班底,要是抽走一勾,也会乱了套。

还是招收官员自己去组合的好,盛唐的人口还少,也不需要那么多官员,随着盛唐的人口增加再逐渐添加官员,李继说服了永恒只要他管好大唐就行,怎么能挖他的墙角。

永恒担心新人管理不好国家,没有人传帮带,他们怎么会干好,干不好就得让父皇操心。

青青和李继的想法一致,全都是新人更好,给他们整一套为官之道新的管理方法,那些个旧的腐朽的东西一概扔掉,盛唐没有保守的势力横档新事物,这样的国家一定是个全新的帝国,从零开始的国家才是彻底改革的国家。

一定会按着自己的意志发展,有二百名官员现在就够用。

李继一看报考的人员太多,取士可固定不了二百名,那就多取。

只是盛唐用不了那么多官员,大唐也不缺多少,怎么办?那就多往高科技上边用人才,就选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