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槿娘 >

第25章

槿娘-第25章

小说: 槿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月初一,天气好的不能再好,连着几天的阳光让温度变得极为适宜。

槿娘穿着靛色的花草纹纱衫,鹅黄色的罗裙,又在外面罩了一件交领褙子,腰上束着梅花结的腰带,看起来倒更有几分娇柔。

只是跟六娘比起来,还是逊了一筹。

银红色的撒花缎面对襟半臂,粉色圆领绣牡丹的上襦,粉色绣花百褶裙,金色的腰带使腰肢更显得纤细,娇艳的脸上点了厚厚的朱唇,远远的看去,就像一束盛开的罂粟。

显然她还不知道老夫人的决定,依然带着几分得意之色,站在台阶上,带着优越感,居高临下的看着槿娘。

直到一声猫叫传过来,她才轻蹙眉头,施施然的躲了开去,站到了马车旁边。

七娘笑盈盈的走了过来,冲着槿娘一笑,小小的眼睛里透出几分光彩。

自从养了汤团,似乎那些以往看不顺眼的小事儿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她回头摸了摸在兰草怀中沉睡的猫儿,不紧不慢的上了马车。

辰时一刻,马车缓缓的驶出了白府的大门,排着整齐的队伍往护国寺而去。

护国寺是京中名寺,位于京城的城西,每月初一、十五是上香礼佛的大日子,自有庙市。这会子时辰还早,但依旧游人如织,很多人坐马车或骑毛驴到寺里上香。

途中更不乏像白家这种大户人家的车队,即使出门已经很早,但这一路之上也是走走停停。

走到离寺庙还远的地方,马车轻轻一晃,便慢了下来,跟车的常福家的回过头来冲着帘子道,“两位小姐,前面就是护国寺了,只是这会子路上人多,恐怕还有些时候。”

七娘笑嘻嘻的抱着汤团,不准备搭理,倒是兰草随意的应承着,“妈妈且小心着些,回头自有赏钱!”

撩开帘子,槿娘就看见这是一条直直的路,一直通到庙门,路的两侧一溜小摊,皆支着蓝布或白布的棚子,或卖吃食、或卖玉器、或卖扇子、茶碗等日常用度之物,琳琅满目。

槿娘的眼睛一闪,就看到拥挤的路边摆着个破旧的算命摊子,摊子前那个精瘦的老头儿似有几分眼熟。

那老头儿穿着半旧的道袍,白眉白须,握着摊子前一个戴了大红绢花的小媳妇的手,眼睛里透着几分精气,看着还有几分猥琐。

翠玉似也看到了,不由轻轻的“呸”了一声,见七娘和兰草看过来,这才道,“明明是个出家人,还当街拉着女人的手,真是不害臊。”

兰草扭头看去,猛的红脸了,连忙放下帘子,“别看了,小心长了针眼!”

随着车帘放下,那摊子上的老头儿松开了小媳妇的手,“大嫂,你再嫁无妨,只是那孩子需得一直跟着你,不然恐怕你的性命堪忧!”

那小媳妇听了眼睛一瞪,“孩子是他家的,那死鬼虽死了,好逮还有老娘兄弟,怎么能跟我改嫁!”

老头儿摇摇头,“你的手相里是这样说的,一共五文钱!”说着懒得再争辩,只是摊开手来要钱。

小媳妇脸色一变,“什么五文钱,你这老道,借着算命摸老娘的手,还敢问老娘要钱!”

老头儿脸色一红,只觉得四周的人都看向自己,有些慌乱的道,“大嫂,是你老是不把拳头摊开,我这才帮你,你怎么能……”

小媳妇见老头儿慌了,一面站起身来,一面嘻笑着道,“你急什么,我又没说不让你摸,反正钱是没有,要是不然再让你摸一回?”

话没有说完,就听到有马蹄声传来,那老头儿诧异的看过去,只见路边的小贩都急急的收起摊来。

顾不上那小媳妇脚底抹油的溜了,老头儿这才问起旁边卖油条的刘小二来,“小二哥,这是怎么了?”

刘小二一向在城西的某一处街巷里做生意,只是初一十五偶然才来一回街市,自然不认识这老头儿,却还是耐心的道,“道长,二王妃今儿要来寺里礼佛,咱们要把路让开!”

老头儿回过头去,看着街上的小贩们都忙碌的收着摊子,而时不时过来的马车也已经被带刀的侍卫拦在街口,这才跟着收着摊子,嘴里却嘀咕着,“不过是过路的富贵,也值得这样招摇!”

随着几声锣响,两队骑着高头大马的王府侍卫急驰而过,将路中间拦住一条空路来。

“刁民,王妃娘娘就要到了,还不快让开!”随着一声喝斥,只见一个男子被推倒在地,随后“嘭”的一声,一只油锅被掀翻,滚滚的热油泼到地上,“滋滋”的冒着热气。

白家的马车此时已经进了寺门,就听得寺外传来吵闹之声,越来越大。

连汤团都被惊醒,眨着大大的眼睛,往车帘处愣愣的瞅着。

偏翠玉看了半晌也没看到什么,还是常福家的去问了一回,才知道是有贵人将至。

“真是可怜!说是王府侍卫因着一个卖油条退让的慢了些,就把油锅打翻了,热油流了一地,烫着了不少人!”常福家的摇摇头,脸上带着气愤。

二王妃讲排场,哪一次来礼佛都会有这种那种的事儿,可真没处说理去!

槿娘却问道,“那二王妃就没有让人出来安抚一番么?”

上官脂说过,二皇子可是极有可能当上储君,若是名声不稳,被御使弹劾,可不是好玩的!

常福家的掩嘴笑笑,“小姐真是心善,二王妃又不是大王妃!”

见槿娘不明白,方又解释道,“大王妃每月十五都来护国寺礼佛,只是没有人知道她什么时候来,不过每回都有侍女坐了马车到处看,若是遇到孤苦老幼,还会想法子相帮,所以啊,这护国寺,一向是十五比初一的庙市要好的多!”

槿娘听了笑道,“还是大王妃心善。”瞥了一眼七娘,只见她依然抱着汤团,一副漠不关心的模样,不由转了转眼睛。

“大王妃是借这个来扬名声呢,可惜我没什么钱,不然也做一回善人!”槿娘说着看着七娘,“七姐姐你说是不是?”

七娘抬起头来,似乎没有听到刚刚众人说了什么,槿娘却不解释,只对那常福家的说,“我也没什么钱,给你一吊钱,回头去给那卖油条的治治伤,记得说是白家的九小姐赏的。”

似乎听明白了一些,七娘眨眨眼睛,也不愿落人后,“也算我一份,我给你一两银子!”

常福家的听了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两位小姐真是大善人,那些人不知怎么感谢小姐呢!”虽说七娘给的是一两,但常福家的哪有不明白的,看着九小姐的眼光恭敬许多。

待入院下了马车,槿娘趁着七娘不注意的时候,拉了常福家的道,“妈妈只需拿那一两银子去办差就是,我那一吊钱是给您喝酒的!”

常福家的本来也想着留上几个钱,如今小姐正式发了话,更是高兴,脸上笑的献媚,“小姐放心,老奴定然给您办好了!”

第一卷玉屏风 第六十章讨好

跟着白老夫人去正殿上了香,白家众人便被主持请到了寺后的厢房歇息。

今儿是大日子,来礼佛的人家真是不少,寺后的厢房全是官家的女眷订下的,现在若只是有钱也都住不进来。白家虽是相府,但也只分了一个小院,三间厢房。

七娘东西多,下人也多,便要独占一个厢房,而六娘虽不这样高调,却也说自己不习惯与人合住。

白老夫人皱了眉头,却没有多说话,只看向槿娘。

槿娘脸色不变的盈盈下拜,“祖母,槿娘愿意伺候您,不知道您给不给孙女儿这个机会!”

老夫人面色微霁,看向槿娘的目光就带了几分柔和。

自己的事情还要着落在这位老太太的身上,反正她要的不是一门好亲事,而是上祖谱。

如今七娘和六娘无意中倒是成全了自己,槿娘没有窃喜,只是暗暗思量着如何才能不着痕迹的讨好这位老太太。

七娘并没有在意,她以往也曾经讨好的要服伺老太太,却总被老太太拒绝,在她看来,不过是讨好老人的一种方式罢了。

而六娘却是斜了一眼过去,并未说话,心里只是冷笑。老太太精明的很,以为一两句讨好就能把人哄了去,真是痴心枉想,该联姻的时候,才不管你有多孝顺!

大丫鬟春桃显然对槿娘的作为大为惊讶,却又对老太太道,“老祖宗,这小院还有一间厢房,只是放了杂物。辛妈妈已经让人去问了,看着能不能让寺里的人给清理一下,倒也能住人!”

老太太颔首,又对槿娘道,“嗯,你的心意我都知道,只是这寺里不比家中,明儿个你三姐要回来,你们几个晚上好好歇着,记得明儿个都打扮起来,也让她高兴高兴!”

最终,在春桃和辛妈妈的努力下,槿娘住上了离院门最近的一处破旧厢房。

虽然已经清理了杂物,也有人清扫过,却还是有一股子沉旧发霉的味道。

一进门,绿柳便捂了鼻子,“我的天哪,这怎么住人!”

可不是,连白府的丫鬟住的地方都不如。

槿娘倒是觉得无所谓,“去把香炉点上也就是了,好在你翠玉姐姐把它带上了。”

日后真的逃出府去,恐怕住的还不如这里,早一点习惯,对她来说倒是好事。

绿柳带着小丫鬟们忙碌起来,槿娘信步走出厢房,仔细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这才发现,这小院本是建在山腰之上,周围大半是山石和花树,并没有正式的围墙,放眼看去,远处的山上似乎有水流落下,却又看不真切。

槿娘住的这一间厢房位于院子的西南角落里,本是杂物房,与院中的另外三间正式的厢房离的很远,且院中的几棵花树遮挡了视线,站在这里,根本看不到那边厢房门口的人,想来反过来亦是如此。

回头看了看距此不过数丈之遥的院门,槿娘嘴角轻翘,若是府中的那个猫洞行不通,这里倒也是不错。

午时刚至,便有寺里的小丫鬟送来斋饭。

只是一粥一饭加两个素菜,虽不如府中的精致,倒也别有一番风味,槿娘吃的干干净净。绿柳一面收拾碗筷,一面道,“小姐出来一趟连食欲都好了许多,倒比七小姐强。”

见槿娘不明白,方道,“听小丫鬟说,七小姐掀翻了食盘,还把那送斋饭的小和尚骂了一顿!”

算来七娘有日子没有这样嚣张跋扈了,这回又是什么惹到了她?

翠玉端了茶碗进门,笑道,“七小姐要吃鱼,可这寺里全是素斋,哪儿有鱼?”

原来是为了猫儿,槿娘失笑,接过翠玉的茶碗,便对绿柳道,“你去见七小姐,就说我有办法弄到鱼,问她要不要!”

过不多时,槿娘便陪着七娘去见白老夫人。

“祖母,坐了一上午的马车,气闷的很,我想着到这后山去走走。”七娘笑脸盈盈,若不是在外头,恐怕就要扑到老太太的膝上去撒娇了。

白老夫人眉头微蹙,“这可不是家里的花园子!”

槿娘上前道,“祖母,槿娘也想去逛逛呢,何况看这后寺里清静,应该不会有外人才是。”

见槿娘的眼睛闪亮,而七娘撅起了小嘴,辛妈妈便上前道,“老祖宗,这后山都是官家家眷,倒也不会有旁人,若是您不放心,便让小姐们穿戴整齐,再派了人去跟着也就是了!”

老夫人点头,“那就这样吧,叫上六娘,逛一会子就回来,莫要贪玩!”

七娘大喜,拉着槿娘就出门去,她的汤团如今还饿着呢。

待出了门,槿娘趁着七娘去抱汤团的功夫,低声向辛妈妈道谢,辛妈妈点头,“还没谢过小姐的香包,我那孙女儿喜欢的紧!”

“不过是小玩意,不值一提!”槿娘脸上笑着,心里却叹了口气,那东西虽小,用的可是镜花堂独一无二的香粉,不过一指甲盖,足足花了自己半两银子,可不便宜。

可是辛妈妈的确重要,这样的妈妈可不是一点子银钱可以收买的。

由着辛妈妈的安排,槿娘与七娘戴着帷帽出了院子,六娘不屑的拒绝了,倒让槿娘放了心。没有六娘,她行事更是轻松许多。

一路往山上走去,虽有张福家的带着众丫鬟婆子跟着,但槿娘却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轻松。

果然如辛妈妈所说,这里都是官家女眷,此时正午刚过,正是午睡时分,后山上几乎没有人。

槿娘一路走,一路记着环境,可惜她天生就记不得路,只走了一刻,便晕掉了。

看来这事儿还得早些拉人入伙,瞥了一眼旁边扶着自个儿的绿柳,槿娘心中打起主意来。

张福家的笑脸盈盈的嘱咐着众人,“大家小心着些,辛妈妈说了,回去有赏!”

半晌,终于走到了一条小溪边,溪水清澈见底,水底半尺长的鱼儿飞快的游动着,让七娘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山顶破旧的凉亭里,闪出两个人影,远远的看着溪水边的两位小姐和一众丫鬟婆子们。

“你就是为了她才让我放出想成家的消息?”亭下的阴影里一个男子浅笑着露出半张白净的脸来,身上自有一股世家的气质,颇有几分威仪。

另一个男子则从腰间抽出一把折扇,“啪”的打开,笑意浓浓的点点头,“是!她跟别人不太一样,总觉得她与众不同。”那飞扬的眉眼,惫懒的神情,若是让槿娘看到,恐怕恨不得要打上一把掌。

依稀看着山下的一个小姐模样的人竟脱了鞋袜下水捉鱼,五殿下一面笑着摇头,一面冲着那男子道,“徐陵,她何止与众不同,简直是大逆不道!”

第一卷玉屏风 第六十一章提亲(已修改)

护国寺后山的溪流边,常福家的苦着脸站在一旁,苦口婆心的劝着槿娘,“九小姐,您快把鞋袜穿上吧,若是让老夫人知道,可是不得了的!”

槿娘眯了眯那双桃花美目,将双脚在清澈冰凉的溪水里轻轻涮了涮,这才坐回溪边一块大石头上,由着一脸担忧的翠玉用绢帕给自己擦起脚来。

旁边的七娘坐在另一块铺了棉垫的石头上,看着地上的汤团低头瞪眼,努力的啃着还在扑腾的鱼儿,猫头都不抬一下,露出极为满意的笑容。穿好了鞋袜,槿娘冲着常福家的眨了眨眼睛,常福家的便带着丫鬟婆子们去了远处,或是洗手,或是摘花,虽还时不时的往这边看,却是离的远了。

槿娘这才坐到了七娘的身边,“七姐姐,你可带有银钱?”

看七娘诧异的看着自己,槿娘又附耳说了几句,七娘轻轻颔首,回头冲着兰草道,“给我三两银子!”

兰草吃惊的看了看两位小姐,有些不情愿的从腰间掏了几个小银角子出来。

七娘果然很有钱,槿娘眼睛一亮,对于赚钱的法子她不是没有想过,但最初的资金的确不容易存下,她一月的月银也不过是一两,还要赏人还要打听消息,何止是存不下?

槿娘轻轻眯了眯桃花眼,起身走到常福家的跟前,取了一半左右的银角子塞了过去,“这些是赏给大伙儿买点心吃的,今儿的事千万不可传出去!”

常福家的堆起笑脸,“哎,奴婢自然知道!”回过头去,便大声对一众下人道,“小姐们赏了银钱吃点心,人人有份,回头来我这儿领,今儿的事儿谁也不许传出去!”

别人都在院子里清扫收拾,她们能跟着出来耍,已是极好,还能有赏银得,自然都高兴的应了。

槿娘眼睛转了转又道,“这几日每日弄几条鱼送到七小姐那里,还有赏钱!”

常福家的眼睛一闪,透出几分恍然,“奴婢谢九小姐提点,若是日后有什么吩咐,尽管来找奴婢!”

山顶的凉亭里,隐约听到了常福家的喊话,五殿下笑着冲徐陵道,“不错,倒是个会赚钱的!”

徐陵撇撇嘴,露出得意的笑,“放心,西北若真的打起来,那粮草一事属下自然尽力!”

五殿下满意的点头,“好,不枉我为你这事儿得罪了宫里那帮娘娘们!”随之又感叹一声,将双手背到身后,看着湛蓝的天空,“皇兄是个好人,可是论权谋,输的太远!”

徐陵看着山下的丫鬟婆子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