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穿越随我心by我心飞扬独醉 >

第22章

穿越随我心by我心飞扬独醉-第22章

小说: 穿越随我心by我心飞扬独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出出进进都有人跟着,怎么她来却是孤身一人。
其实,林芳是想岔了,大屏对这个大姑子确实不以为然,不过面子事还是会做,按她自己的标准,给李翠莲安排了衣食住行,身边伺候的人,也和她自己身边的人数一样。
李翠梅成亲时,大屏和子阳已然定亲,她知道自己将来的丈夫排行第四,她进门就是四夫人,谁知成亲以后,却是成了六夫人。子阳从小和三姐感情好,对李翠红和李翠莲本就以姐姐相称,那两人突然由丫鬟变姐姐,自己由排行第四降为第六,虽也别扭,倒也不觉如何,大屏却是愤愤不满。
李翠红嫁在同村,与李家常来常往,本身性格又直爽,有些大大咧咧,凡事不怎计较,时间久了,大屏觉着这个大姑子也还不错,放下心中成见,诚心相待,俩人关系真就如姑嫂。
嫁入周家的李翠莲,一年难得回娘家几次,每次回来,潘氏怜她婆家不富裕,又顾及她婆婆是大郎亲姑姑,都会尽量多的给她带东西回去,谁知她竟渐渐认为,此举理所当然,以至于后来主动索取,大屏对她,由不以为然变为反感,当着公婆和李翠梅的面,对李翠莲热情有加,背地里却是十分冷淡。
李翠莲今日特意没让人跟着,孤身一人来找李翠梅。
每日吃完饭,子阳夫妇及三个女儿,都会陪着李青云和潘氏闲话一会儿,李翠莲住在娘家,自然也要承欢膝下。昨日闲聊,子阳说起,三姐欲把村里的铺子改为制衣坊,正寻访人手,李翠莲心有触动,以她的手艺,比不得三姐,但相比一般人还算上乘,若是三姐能让她管理制衣坊,也不用日日在李家吃闲饭,还可挣得私房。
越思越觉可行,却也不敢当着李青云和潘氏面说出,若是两个老人知她想法,必会反对。李青云两口子告诫过每一个子女,兄弟姊妹间,有事互相帮助可以,若是着意搀和,不允。子阳这些年替三姐打理陪嫁铺子和地,那是无奈,自交接给大郎,除偶尔给以咨询意见,一概不再插手。李翠红和李翠梅间,则另当别论,俩人本就是一家人。
本想着先说与三姐,三姐若是同意,再禀报老人,谁知三姐竟要去看望郭四娘,三姐的女红师傅。郭四娘自三姐出嫁,由李家供养,未再收徒儿,三姐此时去看望,必是请她出山,教授手艺,管理铺子,那自己还有何希望。李翠莲内心失落,不像往日,每来三姐家,都要和外甥外甥女玩耍半日,而是匆匆告辞,门都未进。
李翠梅走后,林文上学,其他几个小的,留在院里,各干各事,可是不到半日,一个个便无精打采,林武说是想娘亲,林霞说想大伯娘,就连林翠娥也无心做事。
林娟写了一张纸大字,便无心提笔,看一眼绣花绷子,也无心情。这几日,大伯娘忽然着力督促自己写字,说是绣花之事,暂且放几日无碍,今早走前,还特意给自己布置了课业,交代小姑姑监督,并说回来后要检查,若是不好,有所惩罚。还有,大伯娘嘱咐,练字之余,要跟随刘妈和小姑姑处理家事,唉,家里就这么点事,刘妈一个人足以,小姑姑帮忙都是多余,为何还要自己一起,林娟想不通。
对于娘亲的离开,林芳也不适应,可以说,自重生以来,林芳和李翠梅还从来没分开过。虐待了一会儿布娃娃,林芳爬到往日早该出门,今日却赖在家里不动的大郎身上,搂住大郎脖子,委屈道:“爹爹,芳儿想娘亲。”
轻抚女儿的背,大郎苦笑,我也想你娘亲呀。
 

第〇四五章 慧圆
更新时间2013728 10:00:59  字数:2353

 刘妈从外进来,道:“大老爷,大夫人吩咐,若是少爷小姐不乐,老爷您可带着出去走走,夫人说,人立于世,不可拘于一苑,大老爷您见多识广,是少爷小姐最好的夫子。”
“呵呵,夫人怎不直接说与我,反而让你传话。”大郎说这话带着醋意,甚是失落。
“娘亲讲,怕爹爹过于忧心,即使说与爹爹,恐也不往心里去。”林芳帮刘妈补充。
“你娘亲真如是说?”大郎惊喜,看来妻子没有忽略自己。
听在林芳耳里,就像是,一个小孩子说,我真的有糖吃?哦,爹爹很有妻管严的潜质。
大郎抱起林芳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嚷嚷:“翠娥,娟儿,霞儿,武儿,走,跟我出去走走,今日你们想吃什么,想玩什么,都依你们。”
他这心血来潮不要紧,倒是唬了刘妈一跳,老爷这怎么说风就是雨,姑小姐和三小姐还好,文静守礼,绝对会老老实实跟着,四小姐和五少爷,那可是两个飞人,一个不留神,就不知窜到哪里去了,赶紧吩咐几个大点的丫环,还有周三晓,放下手里的活计,跟着大老爷出门,并一连声的警告,若是少爷小姐有丝毫损伤,小心揭了她几个的皮。
家里买了下人,李翠梅却坚持让几个孩子凡事自己动手,只有做不了的,才可让下人帮忙,具体哪个下人跟随哪个主子,也有所指定,以免真遇事时不知所措,乱上添乱,平日里,所有的下人都由刘妈统一分派差事。
一个富家大老爷,怀抱女童,身侧几个孩子,最大只有十二岁,跟随的下人们,最大也不过十五岁,在男子抱孙不抱子的时代,这个现象可谓是超世脱俗,说的直白点,应是伤风败俗,一路走来,不时有人驻足观看,指指点点。大郎却毫不在意,谈笑风生,时而与孩子窃窃私语,时而被孩子的童言逗得哈哈大笑,我自清风独醉,管你东南西北。
“阿弥陀佛,林大老爷,好兴致。”
“慧圆大师,一向可好?”
“老僧云游归来,听闻大郎置得一片家业,做的风生水起,好奇之下,便来看看。”
“正好大郎要带妹妹与子侄游玩,大师请。大师有口福了,大郎妻姐伺弄的一片暖棚,冬日里种出新鲜蔬菜,二郎媳妇做的一手好菜,待会儿让她做与大师。”
“哈哈哈哈,还是大郎知我心。”
半路杀出个胖和尚,看起来和爹爹还很熟,除了林武和林霞,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一脸好奇,其他人都换成满脸肃色,林芳看了一圈,最后眼睛定在慧圆脸上。请问,你是弥勒佛转世吗,怎生的这般福相,肥头大耳,满脸笑容,呵呵,可见是个吃货。
“大郎,这是你家女儿?”
父女两个一般样的大眼,女童初时只是好奇的看着自己,不知想到何事,两眼弯弯,嘴角勾起,满脸难见的血瘤,随之变得鲜红,慧圆一时来了兴致。
“是,已快满两岁,起名林芳。”
“可否让我看看。”慧圆伸出两只大胖手。
不要,我又不是物件,什么叫给你看看,听说得道大师都长有慧眼,可一眼识破人的前世今生,要是真让你看出我并非这个时代的魂魄,把我当妖精怎么办。林芳扭头不再看慧圆,使劲搂住大郎脖子,任大郎怎么哄,就是不撒手。
“呵呵,罢了,此事不急,待哪日清闲,你和翠梅一起,抱着女儿来看我老和尚。”
“是,芳儿平日里并不认生,却不知今日为何。”
“呵呵,无碍,快带老和尚去吃你所说美味蔬菜,若再拖延,口水脏了老和尚的衣衫,你家翠梅须赔我一件。”
“哈哈哈,无须赔,翠梅早已准备好,就是不知大师何日归来,带她回转,便拿与大师。”
原本怪异的一班人马,又多了一个胖胖圆圆的老和尚,与一帮孩童嬉戏玩耍,若不是穿着一身禅意,完全就是一个平常人家老顽童,路人与老和尚互相问候的同时,摇头好笑,要说这是一位得道大师,你信否?
二郎和李翠红看起来和老和尚也很熟,李翠红把所有的活计都交给大丫二丫,还有新近跟她学炒菜的袁莉,自己亲手整治了一桌素菜。老和尚把几个大人统统赶开,让一帮小孩子陪着他吃,期间故意引得小孩子和他争抢,林翠娥和林娟也不再故作矜持,一老四小,嘻嘻哈哈,顷刻间,满桌就剩下空盘狼藉。
吃饱喝足的小孩和老小孩,各个摸着肚子,完全无形象而言,其他三个大人都忍俊不禁,林芳却是没多大兴致,一直思考着,老和尚为何执意要看自己,难道老和尚真是得道高僧,已看出端倪?她原本不信神佛鬼怪之事,可是,自己既然能带着记忆重生于这个世界,又怎能断言,没有神佛鬼怪。
乐呵完,和慧圆分手,大郎一行走路回家,林芳问出疑问。受妻子影响,大郎与孩子对话,并不刻意把对方当做不懂事的孩童,而是有问必答,有惑解疑,所以,家里这几个孩子,显得比别家同龄人聪慧。
“爹爹,老和尚是何人?”
“是你二祖父的好友,也曾为捕快,后看破红尘,自行出家。”
自行出家,就是没有在寺院受戒,自行落发,自己给自己封禅号,说白了,就是一切都是自说自话,不是正规的和尚。可是为何别人与慧圆问候时,都满眼敬意,看样子,似乎双方并不陌生,难道慧圆真有两把刷子?
“刘妈讲,和尚都是高深莫测,为何老和尚不像?”
“呵呵,芳儿可知何为高深莫测。”
“二哥给五哥讲时,芳儿听过,就是看不懂,貌似很厉害的模样。”
“哦?你二哥讲的倒是浅显。和尚本也是俗家人,只比常人看的透彻些。”
林武和林霞学同样的课程,他俩年龄刚好到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见什么都问,听到什么也问,每日里,下人们被问的愁眉苦脸,巴不得见了他俩就躲。
“慧圆很厉害吗?”
“嗯,似是而非,在爹爹眼中,慧圆只是一个开通长辈,比世人活的惬意而已。”
“和尚是否只吃素菜?”
“和尚吃荤犯戒,不过,慧圆出家前,本就不吃肉。”
“慧圆出家前可杀生?”
“不吃肉即不用杀伤。”
“大哥讲,捕快很是厉害,见血伤人那是常事。”
“慧圆虽为捕快,却和你二祖母一样,是医者。”
捕快医者,就是专给犯人或相关人等,治疗伤口,行医用药的。林芳郁闷,合着这老和尚出不出家都是一样,连个适应过程都省了,谁知道他是真得道,还是冒充的。
其实,大郎还有一句话未出口,若是林芳听了,估计更是郁闷。这慧圆,原名叫做辉垣,想着女儿还小,妻子给家里的孩子启蒙早,可再早,女儿也不会认得许多字,说出来,反而会把女儿弄糊涂。
 

第〇四六章 旧事
更新时间2013729 10:00:37  字数:2388

 在林芳的忐忑中,十几天过去,进入年关时,李翠梅由运城返回,走时的两辆马车,回来成了四辆,李翠梅的师傅郭四娘跟着回转,同回来的,还有李家送给她的两个丫环及几个家丁,丫环已嫁给家丁,只能称为婆子,经过郭四娘这些年精心培养,俩个婆子完全可以独挡一方,郭四娘建议,让她俩协助自己管理铺子,李翠梅已然答应,正好她缺人手呢。
林芳和大郎有同样的感觉,这李家是否早有预谋,哪就这么巧,李翠梅要办制衣坊,郭四娘就恰好培养了人,等着李翠梅来用。父女俩又不谋而合的想到,不管是不是真有预谋,你就是有胆子去问,李家也绝不会承认,本来人家郭四娘就是干这行的,贴身伺候的人学到她的本事,也是理所当然嘛。
“翠娥,来,拜见师傅。”等一切停当后,李翠梅要林翠娥给郭四娘行拜师礼。
“不可,”郭四娘赶忙阻止:“即是大老爷妹妹,我自会悉心教导,不过,拜师礼就免了,可是要折煞四娘。大夫人说过,还有一位侄小姐,可是这位三小姐?”
“正是。”李翠梅知郭四娘不自在,也不勉强。
郭四娘原是李子易妻子郭佳怡的闺中密友,早年丧夫,无子无女,公婆去世后,便剩她一人,生活困顿,又有骚汉不时打搅,实在无法,回娘家求助。她嫁入夫家,五年之内,婆家死了三口,娘家兄嫂嫌弃她是不祥之人,打发她一顿饭食,便赶出家门。正好郭佳怡回门,听说此事,李翠梅那时正寻女红师傅,郭四娘又做的一手好针线,郭佳怡问她可愿屈身,进李家教授女红。郭四娘已生活无着,哪有不答应的,跟着郭佳怡回李府。
直到李翠梅出嫁,郭四娘才得以离开李府,因她的双面刺绣,针法少见,李家提出,只要她不再收授徒弟,从此将一生供养她,保她衣食无忧,进出有人跟随保护。李翠梅出嫁时,郭四娘已年近四十,眼睛不再适合长时间绣花,况且年龄已大,本也无心再收徒,便答应下来。那以后,郭四娘算是真正依附于李家过活,虽没有身契,却也不算自由身。
若是真让林翠娥和林娟称她师傅师祖,她绝会心中难安。
“姑小姐,侄小姐,往后就称呼我一声郭四娘,凡四娘所会,绝不藏私。”
“翠娥见过四娘。”
“林娟见过四娘。”
林翠娥和林娟见李翠梅暗示,仍屈身行礼,算是正式拜师。
两人立正身后,李翠梅道:“翠娥,娟儿,往后你两人不止跟着四娘学习技艺,还要学着管理制衣坊。”
“是,大嫂,翠娥必将尽心。”
林翠娥又是一礼。大嫂和刘妈都给她讲过,女子要学会打理事物,即使将来嫁人后不如意,也有自保能力。
林娟的反应就不一样:“大伯娘,娟儿还小,字识的不多,针线做的不精,怎能当此重任。”
郭四娘笑道:“呵呵,三小姐,您今年九岁,当年大夫人当家理事时,也才八岁,字识的一些,针线尚在起步,整个李家,却是大夫人一人打理。”
“啊?不会吧,大伯娘这么厉害。”
“三小姐若是不信,可问你娘。”
李翠红赶忙作证:“是呀,你大伯娘当年是很厉害。四娘进府时,你大伯娘七岁,八岁时,也才学了一年针线。那时你大姨已出嫁,你大舅母跟着你大舅随军,你外祖母刻意培养你大伯娘当家理事,见你大伯娘悟性极高,调理分明,索性全部家事均交与你大伯娘,你外祖母自己乐得逍遥。”
“那,娘你呢,可是也有大伯娘厉害。”
“我?嘿嘿。”李翠红结舌,暗怪不该这个时候好奇的小女儿,哪壶不开提哪壶。
“呵呵,你娘也很厉害,”李翠梅替李翠红答话:“小小年纪就炒的一手好菜,大伯娘可是有口福了。”
“真的呀,原来娘亲你也是很厉害的。”林霞满眼的佩服,李翠红不禁脸红。
郭四娘和李翠梅莞尔。
李翠红从小就大大咧咧,李翠梅管家时,她才七岁,派给她的差事,几乎没顺利完成过,即使勉强过得去,也留有后患,李翠梅多次教导,总也难改,急的她自己直哭。无奈,李翠梅就只交给她传唤饭菜的差事,其他暂不让她沾指,谁知她竟对做菜兴趣极浓,反正无事,整日里缠着厨娘。做为当家小姐院里的丫环,即使不得重视,也是得罪不起的,厨娘不敢敷衍,倒也真心教了几样拿手菜。却没想到,李翠红以一及三,自己会想出别样搭配,做出来味道不比厨娘差,李翠梅因人制宜,专让她管理厨房,所以李翠梅这话,也是所言不虚。
郭四娘感叹:“当年太老爷和太夫人选你和翠莲陪嫁,不只是因为你两个从小跟着大夫人,也是看中你厨艺出众,翠莲理财精明,对大夫人会大有助力,却没想,你两个与大夫人,由主仆变姐妹,真是大造化呀。”
一直闷闷不乐的李翠莲出声:“四娘,都已是过去的事了,你还提这些作甚。”她今日来此,可是带了随身丫环的,虽然整个李府都知道她这个姑夫人是丫鬟出身,可是被当面提起,脸上还是无光。
“是,五姨夫人,恕四娘孟浪。”郭四娘以后就跟着李翠梅了,算是李翠梅的人,所以称李翠莲姨夫人。
“这有何不可提,四娘说的没错,”李翠红不以为然:“你我本就是三姐随身丫鬟,要不是当年三姐放咱俩自由身,你我早不知被卖于何处,说不准性命已无,哪能得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