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秦小猪 >

第14章

秦小猪-第14章

小说: 秦小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叔和郭二叔一道谢过送信人,又叫帮忙的众人,各子都散了吧,转天再叫樊家三人,和那秦小猪做东答谢她们。众小心中大喜,口上还客气道不敢不敢,不值那些。

老刘婶也拱手要告辞,如今人已找到,且在主家好生呆着,她正好回去看看。一会等方秀才从书院回来,她还要和秀才回禀一句:樊大郎今日也一切安好。樊家兄弟谢过她,送她出了门。

众人走的走散的散,席驴儿不好再待下去,又有狗丫在一旁盯着她。只得也假装正经,客客气气告辞。最后院子里只剩了樊大郎、樊二郎,和满满一院子东拼西凑来的板凳碗碟,忙活好一阵才把该还的物件还了,自家该放好的东西摆放好。

两人这才得闲,不禁相视一笑。秦小猪总算要回来了,以前没这人都不觉着,自从有了秦小猪,像是油锅里滴了滴水进来,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过日子。秦小猪会惹事会折腾,让人不省心,可也让人活的有些生气。过惯了鸡飞狗跳的生活后,再回头去看看过去多少年的平淡如水,觉得自己都要惊讶,不好说死气沉沉,也是单调的可怕。

笑完了,两人都不说话,各自安静想心思。

再看方宅,读书人爱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也说“敬鬼神而远之”,这两条却都和方章氏没有丁点关系。他是个男子又是个中老年男子,平生不爱读圣贤书,也不想学了学问识字明理教化天下。他就是一个恪守本分、心存慈悲的后院男儿,心思全挂在一家老小身上。城隍娘子就是他平日里除了夫人女儿外,最大的心灵寄托。甚至有时候,城隍娘子比夫人女儿还管用。

这不,他刚为秦小猪的事情心生烦恼,去城隍庙烧香求了。说来也怪,极少见庙祝那么热情留人吃饭,正好他又喜欢她那个新徒弟,也爽快应下了。在那里一顿饭吃过,什么烦恼都没了,出得门来就遇到想要找的人。

这该有多巧,可不就是城隍娘子真个显灵,叫他心想事成,方章氏把这事颠来倒去地给秦小猪说了许多遍。

亏得是秦小猪,一般女儿家,哪有这个闲工夫听一个老男人絮絮叨叨的八卦。可这是秦小猪,她来的那个世界,女人有哪个不爱八卦的。又是这种灵异事件,还和自己有关。秦小猪眼睛瞪得溜圆的,听得份外仔细,还不时插上两句,评点一二。

秦小猪是宅人,灵异帖子也没少看过,听着听着,一会功夫她和方章氏两个就倒了个,她说方章氏听。俩人讨论的热火朝天,连边上伺候的小小子们,也听得眼神火热,几人那叫一个专注啊。倒把秦八角晾在了一边,她因是和秦小猪一块来的,又是秦小猪的新姐姐,也不算是外人,便一道进了方章氏的小客厅。

她端着杯茶坐在一张靠背椅上,听着那边说的热闹,她却插不上口,虽然她在山中的时候还很能说,可那是对着女儿家,如今身处一堆男子中,她有些不大自在。看秦小猪在大大小小男子中,手舞足蹈地说些神神叨叨事件,唬的那些人一惊一咋,眼神全放在她身上,秦八角又笑了。这个妹子啊,自己只道这妹子的脸讨男子们喜欢,却不晓得她的口才也如此了得啊。

秦八角坐的腿脚麻木,幸好方夫人今天回来的早。听说有外女来访,就让把人请来书房叙话。方章氏只叫带秦八角过去,把秦小猪留下了,还叫人给方夫人说,正和秦小猪说话呢,一时走不开。老爷一把年纪了,一时任性也是有的。方夫人见只来了秦八角,又听了方章氏叫人带过来的话,笑了笑摇摇头。便招呼秦八角坐下,又叫人上茶。

秦八角一进书房便觉着这里书香扑鼻,令人顿生亲切,什么焦躁心绪都放下了。看这书房陈设,布置得倒也简单。临窗一条长案充作书桌,靠墙许多书籍。房中间摆了两张靠背椅,中间夹个茶几。看来方夫人在府中的客人,可比方章氏少得多。

秦八角没仔细看别的,只大致打量了下书桌。见上面有个白瓷青花的笔筒,里面许多秃笔。一方卵石形的砚台,上面还雕了个活灵活现的小螃蟹。一个哥窑的莲花大笔洗,里面是刚换的一汪清水。旁边是个沉香木的山子笔架,尤其有趣,山子上雕了个摘桃子的小猴。

秦八角看着看着便不禁笑了,方夫人见秦八角是个愿意亲近学问的人,也是高兴。自古读书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方夫人书读的比方秀才通透,并不鄙视秦八角的江湖游医身份,一样以礼相待。秦八角虽未正经读过经史子集,但她自幼行走江湖见多识广。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得多经的事多,许多道理自然不言而喻。

一番言谈下来,方夫人觉着秦八角不简单,是个真个有本事的。便有心请秦八角为老父老母看个平安诊,秦八角正好随身带着行头,她为人也大方,并不推辞。跟着方夫人去了老太爷老夫人的正宅,望闻问切仔细看了。以二老的年纪来说,他二人身体都还不错。只是老太爷因着时令变化,有些畏寒。

秦八角便提笔给老太爷开了个温补的方子,又写了几张食补的粥谱,递到方夫人手里,道:“药补不比食补,吃药救急,膳食改善才是长久之道。”叫先给老太爷吃几副药,见效后便停了,这些粥食倒可以长久吃。

正文 第二十二章秦小猪返回樊家

方夫人对秦八角的建议深以为然,又要拜谢。秦八角哪里敢受,慌忙过来扶住不让行礼。方夫人只好作罢,叫老刘婶把秦八角开的药方和粥谱都拿去给方章氏,自己带了秦八角回书房。

二人重新落了座,上了茶,愈加地惺惺相惜。一个觉得秦八角是个有大智慧的,又叹息自家方秀才读书读的有些迂腐、见识短浅,有机会还是要出门历练历练才好。另个也觉得方夫人气质温和儒雅,学识渊博,一派学者风范,真个是做学问的人。便是她这般不怎么愿意服人的,对上方夫人也只有竖起大拇指赞好的份。

如若不是方章氏答应了要放秦小猪、秦八角回去樊家,秦八角这新结义姐姐也不好不去樊家拜访。方夫人真想留秦八角在方宅小住几日,指点指点方秀才道理。秦八角闻言吃惊,忙笑道:“夫人实在抬爱,我是个俗人。又不曾好生读过书,只是一介郎中,怎敢指点秀才娘子。这话莫要说了,实在叫人羞惭。”

方夫人却不以为然,道“读书明理”四个字,前者方秀才书读得狗屁不通,后者道理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她那秀才名衔就是个虚名,不值什么,倒是秦八角自己谦虚太过了。

这话好巧不巧叫刚进门的方秀才听到,又听说秦八角是秦小猪的结义姐妹,事后便把郁闷全记在秦小猪头上。她对那笨蛋小猪原先只是有些不屑,现下却被老娘几句话又加了仇恨,秦小猪躺枪。方秀才进书房给母亲见礼,方夫人便给她介绍秦八角。方秀才因听了适才方夫人说她不如秦八角的话,面色有些不好。

秦八角也不恼,脸上带笑,给方秀才还了一礼,道:“今日确是不方便,我与我那妹子还要去樊家,不好再叨扰夫人和秀才娘子了。”便要告辞。

方秀才心说赶紧走,走了正好,省的母亲再提什么让她请教的话。她一心只读圣贤书,虽人还生活在市井,却常自觉自己与别个不同。如今读书明理,将来是要为国为民做大事业的。看这秦八角,一身灰蓝旧布袍——这还是为了今天去樊家拜访特意换上的,昨日还是短打——头上一方葛巾束发,一张黑红脸膛,怎么看也看不出这人哪里高明。

也不觉得这位无甚名望的郎中,能给她什么指点,莫不是要她指点自己抓药吗。听话听音,方夫人这时也醒悟过来,自家秀才的脾气有多傲气,自己刚才说话叫秦八角尴尬了。有心教女,现在却不是好时机,便道:“也罢,既是秦娘子今日有事,我不好强留你,改日我们再叙。”

说话之间,竟是与秦八角平辈论交了。又亲自引着秦八角去叫秦小猪,方秀才无法,也只得跟在后面,还没进方章氏的门,就听到里面传出说话声。

秦小猪正说到个无头鬼掉脑袋,吓死自家娘子的紧要处,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屋子人都以为故事里的无头鬼索命来了,那小小子并秦小猪自己,都“亲爹亲妈”乱叫着,扑到方章氏身上抱作一团。方章氏就算没被吓死,也被他们压死了。

众人定睛仔细再看门口,发现原是方夫人引着秦八角回来了,这才都吁了一口气,放下心神。外面一行人也看清楚了屋内情形。方夫人和秦八角是又好气又好笑,这些个人,还有这个秦小猪,真是会胡闹。方秀才眼里都要冒火星了,恨不得立刻跑上去,把秦小猪的爪子从自家父亲身上掰下来。可是有方夫人在此,她一时不敢妄动。

秦八角适时开口说了来意,叫秦小猪不要耽搁了。趁着天早,赶紧去席家村吧。秦小猪这会也想起这事了,把话题就此打住,道今日就说到这了。若欲知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气得方章氏牙根痒痒,要伸手扭她的脸。

秦小猪闪身躲到秦八角身后,笑嘻嘻和众人行礼告辞。一家子人甭管乐意的不乐意的,都作一拨送了秦小猪和秦八角出门。临行前,方夫人叫老刘婶备车送她们,又硬是给秦八角封了一封诊金。秦八角再三推让不过,只得收下。

此去席家村还有一段路途,秦小猪二人也不多推辞。乘了老刘婶叫来的马车出门,因刚才买的点心都给方府做了手礼,二人又拐回头去了趟点心铺子,才出镇子。

一路无话,不多时到了席家村口。秦小猪领着秦八角往樊家走,她走的有些慢,实是有点不好意思进樊家门。那晚她不声不响地走了,倒叫大家伙好一番忙碌担心,如今又跟没事人一样自己回来了,不知樊二郎会如何骂她。正愁苦间,一下子被个人从身后抱住了,回头一看正是下学归来的锦儿。锦儿脸上都是喜色,道:“小秦姐,你可回来了,我们都急死了。”

秦小猪还没回答,就见村中许多大小丫头冲着她跑来,她心道糟糕,果然下一秒,便被人山压倒最下面去了。狗丫得意道:“小秦姐,你可不能走,花三叔替你许下了许多点心给我们吃哩。不等做完这些点心,你连席家村都出不去了。”

秦小猪道是什么难事,原来只是让她做点心。这却是小事一桩,忙讨饶道:“那你们也得先让我起来啊,我新认得姐姐还在这里站着呢,不会再跑了。”

狗丫和锦儿听秦小猪说认了个姐姐,这才仔细去看秦八角。这女子可比秦小猪看起来正常多了,都好奇她怎么会眼神那么不济,认秦小猪做了妹妹呢。众小放开秦小猪,七嘴八舌地向秦八角打听经过。

秦八角哭笑不得,她不怎么会跟小孩子们打交道,可见她们都似模似样问地认真,也只好据实答了。把她上山采药,救了秦小猪,二人言谈投契,就此结拜的事说给众小。狗丫等人尤其对插香磕头结拜那段,最是感兴趣,叫秦八角说了好几遍,问明了插得什么香,拜得什么方向,说得什么词。

又问可有用刀子插肉滴血烧黄纸,听得秦八角暗自撇嘴角,这些熊孩子整日都在想些什么啊,应该是都跟秦小猪玩,被她带坏了的。

再看秦小猪那边,正跟锦儿说她如何历经艰险攀上险峰呢,锦儿跟个小大人一样听着,一会担忧地皱眉头,一会一脸高兴地弯了眉眼。

秦小猪头天晚上睡不着,和她细细说过樊家三人的情况。听了那么多故事,樊锦儿对她来说,也不算是陌生人了。秦八角感慨锦儿的早熟,又羡慕锦儿尚且有兄长照顾。自己却年纪小小,混迹街头。待想到不光救了自己性命,还给了自己一条崭新人生的师傅,心里又温暖起来。暮色下,这两人便在一群孩子的簇拥下走向樊家小院。

樊家兄弟早得了秦小猪回来的消息,院门敞开,两人就在院子里等着。不一会就看到一群人朝自己走来,里面那个笑得最开心的可不就是秦小猪,樊大郎这才真觉得秦小猪回来了。樊二郎见不得秦小猪嚣张,这会有心想骂她,却临到开口说不出一个字来。

他也说不清自己对那小猪是欢喜的多,还是埋怨多。见那秦小猪脸上有伤,怕是在外面遭了罪,人能回来就好,其他都好说。低下头理了理衣角,把眼里的酸涩忍了回去,再抬头时又是那个刚强的樊二郎。他几步走上前,给了秦小猪当头一个栗子,道:“可算是舍得回来了。”

秦小猪捂住头,大叫:“且慢,我姐姐在这呢。”

樊大郎早注意到那个陌生女子,听得秦小猪叫嚷说是她的姐姐,便要细问,早有众丫头挤过来叽叽喳喳说了,说的东一句西一句,樊大郎也算是听明白了,知道是秦八角救了秦小猪,二人做了结义姐妹,并不是亲生的。不好都站在门口说话,樊家兄弟把一群人迎进院子,又请了秦八角坐上座,秦八角推辞不过,便坐下了。

樊二郎去厨下准备饭食,樊大郎和锦儿就陪着秦八角和秦小猪叙话,秦小猪先主动承认了错误,说完又说起自己的得意之举,半夜竟爬到那么高的山上去了。又说那山有多高,她嫌坐着没法表现山的高大,几乎要站到凳子上去。被樊二郎偶尔路过,一个眼神又打回原形,安分坐着说完了这两日两夜的遭遇。

本来众人听她说的可怜,是打算安慰她几句,再顺道谴责下这樊二郎如何口不择言。不知为何,听到后来,越听越觉得此人实在欠教训,满心的同情怜悯都化作了莫名的奇怪感受。秦八角又见识了回,啥叫彪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

说到掉到树上,找到登山包。秦小猪又现宝,把包从秦八角的药篓里翻出来,又将里面的东西天女散花一般摆了一院子,众人看得都觉新奇。秦小猪愈加高兴,她来来回回,一样样给大家伙解释了用法用途。

若是方家母子在这里,见了这些,怕是便要立刻怀疑起秦小猪的身份来历了,这些可不是本朝物件。秦小猪要不被当做奇人异事叫官家收藏了去,要不就要被当做他国的可疑人物下狱刑讯。

可这院子里的不是没见识的乡野小民,就是国家宗族观念淡漠的江湖闲云野鹤,谁管那么许多事去。况且就以秦小猪这幅摸样,上面哪一个猜测都是大大的没可能。

正文 第二十三章秦八角认亲樊家

秦小猪说的高兴,又求秦八角把那柄军刀拿出来供大家观瞻。秦八角也不介意,把刀拿出来,大家看过又是一番大惊小怪。不一会,又有村人听得秦小猪回来,都来樊家探望。见到这一院子稀奇玩意,也都过来围观讨论,一时之间樊家小院热闹地跟菜市场一样。

有人不识得秦八角,开口询问。不用她回答,旁边小丫头们就用崇拜又熟络的语气,先给那人介绍了。村人听说这位是秦小猪的姐姐,还是个了不起的郎中,都赶忙向秦八角作揖行礼。秦八角从没受过这般待遇,也觉得新奇。

先是一个老头儿有些轻咳,秦八角一时好心给他说了一个偏方。小地方很少有郎中主动进村诊治,村人有了病痛都要到镇上,请坐堂的郎中切脉抓药。若遇上急诊且病患起不了身的,坐堂大夫也给出诊,只是那费用可是不低。老头儿得了方子心里高兴,就在众人面前夸赞秦八角。说她医者父母心,年纪轻轻就四处行医,日后定要成一代大医家。

他这么一宣扬,后面就有许多人求秦八角给瞧着开付药。有了秦八角在一边诊脉开方,秦小猪的稀奇玩意不由地受了冷落,只有小孩子们还在问东问西吵闹个没完。秦小猪倒不在呼这些,她和小鬼向来能玩到一处。他们问什么她就答什么,末了还拿出登山包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