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朱门千金 >

第11章

朱门千金-第11章

小说: 朱门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家则不同,出自承平侯府,苏闻笙本身前途不可限量。母亲文氏更是这些年在文人官场上风头直逼孔家的文家嫡女。
苏闻笙这样的女婿,孔氏跟陈大人都是求之不得的。
不同的是,陈大人希望女儿的出嫁对自家有助力,自然乐得得个好女婿。孔氏则是觉得女儿嫁到好人家能享福,也为自己面上增了光。
当时,上京的文家老太爷有意让外孙苏闻笙在国子监读书。
苏老爷跟文氏商议了一下,果断送走了大儿子。
苏云筝不用深思都知道,不单单为了大哥有个好前程,哪怕为了躲陈蔓然这个牛皮糖,这次大哥也必须去上京了。
在苏闻笙去上京国子监念书的第二年,姐姐苏云箫出嫁了。这是苏老爷跟文氏几个子女里,第一个成亲的,两人都很重视。为此,文氏特意准备了好些既实用又贵重的东西做陪嫁。
曲州离上京不远,离朱州还是有些距离的。苏老爷不好私自离开管辖之地,只好让文氏亲自去曲州,为女儿准备婚礼。
在上京的苏闻笙,为此特意先去了曲州苏家备着的宅子里,等着迎接文氏带着苏云箫几个过来。
对于自家大姐夫,苏云筝的感官是,如大哥般的人物,温文尔雅,气质不凡,兼潜力股一枚。大姐夫长相倒不是很帅气,只是通身的气派让人很舒适,眼神也很正。
记得自己跟回门的姐姐讲这些的时候,姐姐笑得满脸绯红。苏云筝是真心为姐姐高兴,希望自己的好姐姐能过得幸福。当然,也夸到祖母挑人的眼光不错。
文氏对这个女婿也很满意,有些事,她没让苏云筝知道——这件婚事来得不易。
文家老夫人和夫人们一得知承平侯夫人在为苏云箫挑夫婿,立马搜罗了许多试婚男子的消息。从中挑出了几个最为合适的人选,偷偷的让与承平侯夫人相处的不错的夫人透给了承平侯府。就是这样一番忙活,最后才得来这个让文氏满意的结果。
不是不信婆婆的眼光,而是自家大嫂在一旁,文氏实在不放心啊!大嫂怎么会让箫儿越过她亲生闺女儿琦儿去,使绊子什么的,也不得不防!
这之后要让文氏最开心的事要数大儿子娶了跟文家一向交好的傅家的嫡出大小姐傅羽衣。这个女孩儿的母亲还是自己的闺蜜,文氏怎么能不开心?
再后来,苏云筝发现自家二哥见到玉儿会变得很局促不安,而自己的好友萧玉儿竟然也喜欢上自家二哥。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吗?苏云筝不懂自家二哥又不懂哄女孩子,怎么赢得玉儿的芳心的。那么迟钝,连玉儿伤心了,都只会站在一旁手足无措的二哥,怎么就把自己的闺蜜把到手了呢?
这个问题萦绕了苏云筝好几年,知道后来她忍不住问了已经成为自己二嫂的萧玉儿,疑问才得到解答。原因竟是那么的简单,让苏云筝不得不佩服自家二哥傻人有傻福了!
等到文氏与韩氏都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两人也没有多提什么体统不体统的事了,直接很有默契的定下了两人的亲事。
苏云筝看着之后时常当着自己面眉来眼去的两人,很不爽。年纪小小的,在现代绝对是早恋中的早恋,也不知道收敛些,自己还在,好不好?她绝不承认自己是嫉妒了!
不过美好的日子不是很长,没有多久,苏闻策跟着萧骥投身军中。玉儿跟二哥就不得不分开了。
由于任期久远,劳苦功高的萧通判调到了省府担任正四品府判。萧家跟苏家两家人说再见了。
据说因为皇帝要平衡势力,把自家二舅三舅都派到外省去了,自家老爹则以卓越功绩的理由直接任命为四品的国子监祭酒。职务不高,却是能轻易得好名声的位置。身为文家的女婿,这个职务还是很适合苏老爷的,他自己也是乐意去上京干这个的。
苏家一家人员众多,浩浩荡荡地搬到了上京。这近一年来,苏家都熟悉了上京的日子了。
幸好早在大哥苏闻笙成亲前,就在上京修整了苏老爷名下的宅院。大哥成亲什么的也只是在侯府拜了堂成了亲,在大嫂回门后就回苏府的宅子里住。
这样一来,苏府就跟跟承平侯府划分开来。回到上京,苏云筝她们也不用住在承平侯府,跟侯府里的人掺和在一起。
早在苏老爷离京的时候,侯府其实已经分家了。文氏也不愿跟侯府混着,在家住不舒服,出去应酬也膈应。
这一点,使得苏云筝对自己娘的智慧无疑敬佩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苏闻笙考中进士后,很顺利地呆在了翰林院任职。
在瑞王朝,二甲的进士也可以直接任命官职。只是刚好,苏云筝的大嫂是在苏闻笙参加科考的前一年嫁进苏家的。苏闻笙考中之时,傅羽衣身怀有孕,不可舟车劳顿。
傅家不愿女儿身子因为随女婿去外地任职而有任何不妥,但又担心女婿独自前往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后果。
因妻子不在身边,夫妻情感淡薄了,纳妾,又宠妾灭妻,这样的事例太多了。不是傅家不相信苏闻笙,而是这些事儿,不得不防啊!
傅夫人江氏自幼与文氏相识,对女婿人品还是相信的。怕自己女儿不喜,傅夫人背着女儿,悄悄地亲自找了女婿详谈了一番。
苏闻笙与妻子傅羽衣虽成亲不是很久,却也夫妻恩*,举案齐眉。
对着岳母,苏闻笙也不局促,只把心中原本就想留在京中的想法一一道出。
对着如此晓得为自家女儿考虑的女婿,傅夫人也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安心地回家去了。
结果,在文家跟傅家的力量之下,留下一个二甲进士,当然不费吹灰之力了!
在上京的生活,跟在青州、朱州相比,多了很多纷扰,这是毋庸置疑的。
苏家虽然跟承平侯府分家了,但毕竟承平侯现在还是苏老爷的爹,苏云筝的祖父,而且祖母也健在。血浓于水,再怎么分家,苏家跟承平侯府的关系是不可能完全断开的。
这不,四月里,祖父六十大寿,苏家一家都前往了承平侯府。

、第十七章庶妹与堂姐

二哥不在家,今天大哥请假来了侯府,跟着爹一同在前厅照顾客人。
娘带着大嫂去了祖母的福荣堂陪着女客了。
简儿跟笠儿去跟着一群孩子玩儿去了。
心里数着家里人的去向,苏云筝带着庶出妹妹苏云笛前往熙和院。
走出游廊,眼前是一个大花圃,浅浅的篱笆围着,各色的花儿星星落落,点缀其中。
“哇啊,真美。”苏云笛经不住叹了声,突然意识到自己在二姐没出声之前开了口,又立马住了口,有些瑟瑟的。
是挺美的,苏云筝也被这些花花草草惊到了,侯府里的花匠比吴叔(苏云筝奶娘的丈夫)的手艺更甚一筹啊!
早已习惯自家这个庶妹在自己面前拘谨的样子了。唉,嫡庶有别,苏云筝也不希望对庶出妹妹太好,养肥了她的胆儿,做出什么对不起自家或者自己的事情。
可是,看着苏云笛这样一副畏缩的模样,苏云筝又有些不忍跟无语。
一方面,身为家中唯一的庶女,苏云笛早就预示着没有跟自己几个兄弟姐妹一样的地位跟未来。也得不到跟嫡女一样的教养跟外人的尊重。
所以,即使她也同样身为苏家的小姐,却比自己少被出门去赴宴什么的,这是自己同情她的一面。
另一方面,毕竟,娘从来没有苛待家中妾侍,对这个家中唯一的庶女也是从未克扣份例。几个兄弟姐妹更是没有对这个妹妹(或姐姐)没有欺负什么的。
她这样儿,不是本身性格懦弱胆小,就是故作可怜,扮猪吃老虎。如果是这样,那自己就是想跟她对她好点,都要考虑好限度。
苏云筝一向觉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那些小说里的勾心斗角不一定有那么严重,却也不是完全假的。人,到底还是自私的动物,古代人又有何不同!
见到自己长久没出声,已经绕过花圃,快踏进熙和院,苏云筝才附了一句“是挺美的!”
见到自己的话得到了姐姐的应和,苏云笛表现的很兴奋,脸颊升起来酡红。
瞥见苏云笛的表情,苏云筝更加矛盾了,进到熙和院才集中了精力。
熙和院是大堂姐苏云琦待字闺中的住所,这次作为小姐们开宴前的聚集处。
说道苏云琦,苏云筝就想到自家大姐随着大姐夫外放,路途遥远,这次没能来京。
一进熙和院,下人们纷纷行礼。
苏云筝不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景了,很是淡定的走过,顺手拉着了苏云笛的手。
似乎有些惊慌,又有些受宠若惊,苏云笛手心沁出了汗,面上还强装镇定!
哈,果然,苏府的孩子都是有着倔强的一面的!苏云筝没有心思管苏云笛到底什么心理,不过,她这样的表现,还是有些不同于平时小白兔式的表现。
这样不一样的一面,很像苏家人,至少没给自家丢脸,苏云筝表示满意了!
院子很多有好几个小姐在赏着花,其中一个,苏云筝认识,自家大嫂的亲妹妹,跟自己一样大的傅彩衣。
站在水池边的傅彩衣一眼就看到了苏云筝,跟身边的两个女孩儿说了几句,就走了过来。
“云筝,你怎么才来啊?今儿还是你祖父寿辰呢!”拉过苏云筝空闲的手臂,傅彩衣就埋怨了起来。
她实在是无聊啊!刚来承平侯府,就被娘打发来这边了,她又没有见到熟识的人,正不自在呢!
早就猜到傅彩衣的心理了,苏云筝记得见到梳着牡丹髻,带着赤金凤凰发簪,皮肤白如玉,有着小巧鼻子的大嫂的第一眼,就感觉跟嫁出门的姐姐给人的感觉很相像。
而这位傅家二小姐跟自家嫂子长得很相像,性格却很不同,有些大大咧咧的。傅伯母每次来家里跟娘提到她,都会忍不住说上几句,连带着夸夸自己。她听了,丝毫不介意,依旧我行我故。
这会儿,就知道她不耐了“刚刚在福荣堂呆了会儿,彩衣,你怎么来这么早啊?”
嘟着嘴,傅彩衣回“娘说,来能看到姐姐,叫我早点,我就跟着来了!”
哈哈,是觉得两家是亲家,来晚了不好吧!估计傅伯母也是刻意早些来,给娘跟嫂子长长脸的。
对着傅彩衣亮晶晶的眼神,苏云筝一个我了解的眼神飘了过去。两人相视一笑!
看的一边不明所以的苏云笛,满目不解。
像是刚刚看到苏云笛,傅彩衣笑嘻嘻地跟苏云笛打了个招呼“苏家小妹好!”
苏云笛难得遇到这么不介意嫡庶,愿意主动跟自己打招呼的人,也很开心的应了应,问问好。
苏云筝却一脸黑线,幸好庶妹没有看到彩衣眼中闪烁的狡黠啊!不然自己该怎么解释?难不成告诉她,你姐姐我无聊的时候,一不小心讲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刁蛮娇妻苏小妹》。人家彩衣想到妹妹你刚好是苏家的小女儿,所以每回见到你,都特别“友好”,并不是真的对你热情!
额,这样的话,恕苏云筝说不出!苏云笛才十岁而已,很容易会伤到自尊心。再怎么说,也是自己妹妹,苏云筝不好意思,也不忍开这个口。
偷偷打着手势,苏云筝向傅彩衣发出适可而止的信号。
傅彩衣习惯了苏云筝的除口述外的语言,看到即止,道出了苏云琦在正房里,又回去跟之前一起的小姐一起了。
领着苏云笛,苏云筝信步走进了正房。
果不其然,正房里,只一眼;苏云筝就看到了大堂姐苏云琦,正春风得意,嫣然巧笑跟身边的几个来得早些的小姐和年轻妇人闲聊着。
今日的她,又跟昨日自己听到的传闻想象的面容大不一样。不,应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等有几个小姐妇人走到了另一边闲聊时,苏云筝走到苏云琦身边,才开口“琦姐姐”,打断了苏云琦跟身边剩余的两个夫人的谈话。
苏云笛也紧跟其后“琦姐姐好!”向自己大堂姐问好。
看着自己的两个堂妹,苏云琦顿了顿,朝着苏云筝淡淡一笑“筝儿来啦?”
对着同是堂妹,却是庶出的苏云笛,苏云琦则有些不那么热络了,只答了一个“嗯”
大堂姐的态度,苏云筝早就猜到了,毕竟以前偶尔碰到苏云琦见到庶出的弟妹的时候,她从来都是看着可亲,实则泛着不耐跟疏离。
想起那几个堂兄弟姐妹,心思聪慧的,估计也看出来了吧!自家大堂姐,怕是以为谁也看不出来吧?苏云筝只能在心底摇摇头了,苏云琦的道行真的是不够啊!可惜,她自己还浑然不知。
这时,苏云琦身边有个少妇,小小的鼻梁下有张小小的嘴,嘴唇薄薄的,嘴角微向上弯。刚刚散出笑意,嘴里就飘出几句话“这是大嫂的妹妹吧?哎呦,长得真是可人啊!韵儿才一点点大,长大了也一定是个美人。大嫂家也是贯会出美人,大嫂就够漂亮了,几个妹妹也是不遑多让。今儿,大嫂这两个堂妹也都是大美人儿啊!”
少妇身边的另一位妇人神色一紧,连忙轻轻地拉了拉她的衣角。那个角度,或许苏云琦看不到,但是刚好站在对面斜角的苏云筝看得一清二楚。
大嫂?原来这几位都是南信侯蒋府的啊?看来这位说话“直接”的应该就是大堂姐的三弟媳了。
这位蒋三夫人据说是南信侯夫人的亲外甥女啊!那刚刚那位拉蒋三夫人衣服的应该就是那位蒋家庶出二少爷的夫人了!
像是刚刚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蒋三夫人瞬间变了一个模样,颇似很急切的样子解释“那个,不是,大嫂,我是想说大嫂长得好,要不然大哥怎么会……”
苏云琦明显神色恼怒跟尴尬,却竭力按捺住,挤出了些许笑意,却不忘打断蒋二夫人的话“二弟妹的意思我怎么会不知道呢?想来二弟妹家里姐妹长得都不是很出色,不然怎么看到我们家的姐妹,就忍不住要夸呢?”
要是可以,苏云筝真想扶额出门。这是怎么回事啊?刚刚进来的时候,感觉气氛还是不错的啊?怎么现在?这两妯娌,一个来自己大嫂的娘家给大嫂的长辈祝寿,说话却有些含沙射影,包含讽刺意味;一个在自己娘家给祖父祝寿,对自己弟媳还斤斤计较,不能完全收敛。
是了,自己来之前也没有想到会同时遇到蒋家的人。昨天下午,娘就跟自己说过,大堂姐回来了。注意,是她自己回来的,蒋大爷没有一起回来,孩子也没带回来。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苏云筝就想到了小说里的情节。独自归家,莫不是因为在夫家受了委屈。受到的委屈让女子最伤心的,莫不是丈夫有了其他女人。
一直以来,大伯母自鸣得意地表达的意思就是大堂姐嫁的比姐姐好。论家庭关系?论朝中地位?论丈夫官职?
苏云筝都没有考虑,她看到的是大堂姐嫁入的蒋家不平静。比起跟着丈夫上任,没有妾侍烦忧,出嫁三年多已生下两个儿子的姐姐,上有公婆,侧有妯娌、小妾,成亲四年里只生下一个女儿的大堂姐的“幸福”,她并没有看到。
蒋二太太像是经常做和事佬,遇到这样的场面,她还笑眯眯的赶上来圆场“弟妹,咱们可是来给承平侯祝寿的啊!大嫂,外面客人都来了吧?”
苏云琦像是很适用这样的解围,虽然她心里不一定这样想。但朝着蒋二夫人的笑容却更加的灿烂了,这个笑容在苏云筝的眼里,比之对着蒋三夫人多带着几分真心。
蒋三夫人像是倏地想到什么了,脸色变了变,不再来个“温柔一刀”,好似默认了蒋二夫人的劝解。
这样一来,紧张的气氛虽然消散了,几个人间却流淌着一种诡异。

、第十八章才女

刚刚同样有些被紧张的氛围感染到的,还有苏云笛。
苏云笛本来出门交际就少,看到苏云琦脸色冷淡,她就心情更低落了。庶出是她身上揭不去的伤疤!
之前的场面,是她从前没有见过的。除了见到姨娘有些时候落寞的眼神,和独自垂泪的场景,她感觉府里一直那么安宁祥和。
眼前的暗潮涌动,她似乎懂些什么。脸色涨得通红,想开口说些什么,却不知道以什么身份说话,用什么话劝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