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太平盛宋 >

第44章

太平盛宋-第44章

小说: 太平盛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不出那王母所料,这棺材行的人的确是为了那王李氏而来。因着如今王禹偁那般颓废,葛云也只好擅自做主了一回。替那王禹偁先行找来了那棺材行的人,毕竟如今天气炎热。这尸体也不宜存放的太久。

这王禹偁在见到那帮子人后,倒也是明白了几分。虽说心中万般不舍,但也不愿因自己而害的那巧儿无法安然下葬。倒也乖乖的在龚美的劝说下,退了出去。任由那几个婆子替那王李氏小敛。

因着这里同这那家乡相隔甚远,再加上那王李氏已经王禹偁两人,也的确没有什么亲戚,这报丧一事倒也是显得轻松不少。王禹偁只是在这书院里,各个先生之间相互通告了一声。倒也算是过了。

王禹偁本想着托人,在附近寻一处好些的尼姑庵。替那王李氏停灵三日,怎想到这附近最近的尼姑庵竟也是在百里之外。只得作罢,龚美知那王禹偁同那王李氏夫妻情深。倒也是颇为理解这王禹偁这般模样,只是因着这些日子,还有不少的事情需要那王禹偁去打理。龚美少不得在一旁好声提醒。

对于龚美的好意,王禹偁自是领情。倒也只好收拾好心情,忙碌了起来。因着这王李氏一直住在书院后院,王禹偁虽有心倒也不得不顾及一下。书院中其他先生和学子的感受,这丧事倒也不能大办特办。

随着那一铲接着一铲的沙土,将那漆黑的棺材缓缓的淹没。那王李氏也算是正式的同这个世间告别了,王禹偁因着这些时日以来是身心具受到了重大的伤害。整个人竟是硬生生的瘦了一圈,若非是龚美每日用那从京城带来的老山参给他滋补。

恐怕这王禹偁还没有等到这丧事结束,自己就已经倒下了。整个葬礼中,哭的最为凄惨的倒也不是那王禹偁和王母,而是那年仅三岁的惠安。这么些时日,惠安始终都见不到自己的娘亲。就连当初娘亲说好的小妹妹,也迟迟不见踪影。

这惠安虽然还小,但也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好事情。知道今日他方才明白过来,那娘亲和小妹妹是再也不会出现了。一时之间倒是哭的凄惨无比,口中不停的叫着“我要我娘,我要我娘。”无论是谁来哄,都没有用。

倒是把一旁的人,都给心疼坏了。可是无论他们做什么,这惠安就是依旧嚎啕大哭。仿佛是想要用自己的哭声,将那王李氏唤醒。一旁的王禹偁看着,是疼的心都在发抖。恨不得此时棺材中躺的,不是那王李氏而是自己。

一旁的王母心中也是难受非常,自己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岂能不凄凉,看着那惠安哭的那般撕心裂肺。王母自己也难过非常,怨只怨自己当初为何不依着那王李氏。为什么当初自己非得说什么女儿好,害的那王李氏铁了心要生一个闺女。

可是如今就算她再怎么懊悔,这死人终究是不会复生。也不知怎么的,这惠安的哭声倒也是渐渐的止了。最后却是昏死了过去,自是把一旁的人给急的不行。最后还是那葛云一声大哄“赶紧散开!”这局势方才是稳定了下来,葛云替那惠安号了号脉。一时间,脸色竟是变的古怪非常。

倒是把那王禹偁给吓得不行,生怕那惠安有个万一。过了片刻之后,这葛云方才开口说道:“惠安,惠安他是得了风寒之症。”就这么一句话,竟是把在场的所有人全都给骇住了。毕竟这风寒可不是开玩笑的,而且还是会感染的。

王禹偁也知道这事情的紧急性,当机立断道:“等回到书院后,各位请不要先行离开,等那葛先生替各位诊过脉之后再行离开。”

自然是不会有人,对王禹偁的这番说法有所反对。可是刚一回到书院,那衙门里就已经有人来报。说是最近城中有不少人感染了风寒,要这王禹偁做好防护措施。毕竟这书院中的人数可是不少,若是真的传染开了,那恐怕就完了。

VIP卷 九十八、皇天不负苦心人

ps:  小生今天姨妈来了,发晚了。还请各位见谅,现码现发的孩子伤不起啊!

那县太爷虽说有些昏庸,但到底也不是一个酒囊饭袋之辈。还是分得清孰轻孰重的,在得知了这王禹偁之子感染了风寒之后。自是下令将城中的大部分大夫,全都调到了书院。对书院的所以学子进行统一的检查,这几日天气变化多端。

正是那风寒最易传染的时候,若是不早做准备。自己的乌纱帽恐怕都要不保,而且那书院中的学子。多半都是这城中士绅之子,这县太爷有哪里敢怠慢。不过幸好一路检查下来,除了那王慧安同那王母以及葛灵三人之外。这书院里的其他学子,到都因着一直练习骑射。身子强壮,都侥幸逃过了一劫。

不过却也少不了,每日一碗的草药。来防止意外发生,因书院中如今已有三人身患风寒。县太爷为了谨慎起见,倒也是不得不将这书院暂时封闭了。将其中的大部分人,全都移了出去。只剩下了那王慧安,葛灵,王母三个病人,以及那身为大夫的葛云和两个书院中自愿留下的婆子之外,倒也是再无他人了。

不得不说这县太爷办起事来,倒还有那么几分像模像样的。一时间这城中的风寒之症,倒也是渐渐的缩小到了可控范围之内。那些风寒患者,也由县衙拨款的到了妥善的治疗。只是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在加上这次的风寒爆发,来的是颇为蹊跷。这县太爷到底还是愁白了头,其实这回倒也真的并不是有什么人,恶意为之。只是真的是凑巧而已,毕竟最近这老天爷也不知怎么地。隔三差五的来场暴雨,若不是这城中早就已经把那排水设施一早就已经安装到位。恐怕不知有多少人会流离失所啊!

可是也因着这时暖时冷的天气。倒也是害的不少人都得了风寒。一个两个那还能过的去,可是如今区区一个南康县,身患风寒的人数竟然将近半百。这也的确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可是就算这县太爷用尽了一切的办法。却也不能将这风寒从城中,赶走半毫。

其实不单单是这南康县,其他的地方也分别遭受了不大不小的洪灾。这风寒还算是好了,有些条件落后的地方。已经是快要变成一座空城了,在听那师爷说完各地的灾情后。这县太爷才算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原来自己还不算是最差的。

可是这太宗却是一口气也松不得,毕竟这各地的灾情折子已经快要将他的御案给淹没了。太宗无论如何不清楚。自己明明每年都会拨大笔的银子给各地。用来修建防灾建筑,可是为何每次一到这汛期,却又会有一大堆的灾情折子飞过来的原因。

只是这无官不贪。只是贪多或贪少的区别。这太宗倒也是只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毕竟自己也无能为力。总不能把这全天下的贪官,全都杀尽吧!只好有再一次的将那些赈灾粮发放了下去,只是这些官员又会从中牟利多少,却是不得而知了。

民间虽然也有人自发的为那些灾区捐款。却多半是进了那些贪官富豪的口袋之中。又有几分是真实的落在实处呢?那些寒门出身的的官员,虽有心要一改那当地的风气。但也终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那些当地的士绅土豪们。

一手把持这粮价,死活都不肯松手。纷纷都想从中谋些好处,府衙中的一帮捕快差役。也一早都受到了那些人的贿赂,自是不肯替那官员办事。久而久之一些官员也都心灰意冷了。渐渐的同那些奸商们。勾搭成奸慢慢的形成了地方的土皇帝。

有的人则是誓死不肯向那些恶势力低头,可是这些当地名流们。又岂是吃素的,那京城的的一些官员。也有不少是同他们有往来的。自是没过过久就把那些“硬骨头”给清理干净了。刘娥自是清楚如今的这种局面,也知那赵恒这回前来自己这里买醉是为了什么。

只是她此时只是一名赵恒养在外头的美姬,又岂能插手那种朝事。故而那刘娥虽然心中早已是成竹如林,却是半个点子也没有说出来。只是一个劲的替那赵恒顺毛,然赵恒把那心中的不快全都说出来。

她知道这赵恒有事总是一直憋在心里。前世如此,今世亦是这样。当初这赵恒若是肯把心中的烦忧说出来点。或许就不会导致他后来时不时的产生精神恍惚了。当初若不是自己将那些宫人的嘴全都封住了,这恐怕就要酿成天下最大的丑闻了。

刘娥知道那赵恒此时有心要改变这一切,但她也无能为力。只好“嗯”、“哦”的应和着那赵恒,没过多久这赵恒倒也是渐渐的昏睡过去了。刘娥在那张顺的帮助下,将那赵恒抬到了床上。看着躺在自己身边的那个男人,刘娥心里到还真有那么几分不是滋味。

自己一向都不是一个大度之人,赵恒身上那一股那潘氏特有的脂粉味。刺得她很不舒服,眼泪也差点掉下来。可是她却不能哭,因为她现在只是一个外室。又哪有足够的资本去和那潘氏相提并论?叹了口气,刘娥倒也是在那赵恒身边沉沉的睡着了。

此时的书院中,倒也是算的上是灯火通明。这葛云因着那葛灵身感风寒,便自告奋勇的留了下来。诸人念在那葛云同葛灵两人,祖孙情深。再加上那葛云的医术,也的确是这城中数一数二的。这葛云倒也是留了下来。

望着往日一直充满人烟气,而此时却是凄凉无人的书院。葛云此时却是没有时间来做过多的感慨,毕竟眼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出那治疗风寒的药方。来治好那葛灵。其实这三个人当中,最为严重的倒也不是葛灵。

而是那王母,因着这王母本就是心中郁结难消。在被这风寒这么一击,自是整个人都陷入了昏迷之中。身边是一刻也离不了人看守,不过幸好那葛灵和惠安两人。虽然年纪尚小,但是倒也没那王母那般严重,这才让葛云稍稍放宽了心。

虽然这古人的确留了不少医治风寒的药方,但是如今这王母已经陷入昏迷,而且她又年事已高。自是不能按照普通的方子来治疗,至于那两个小的。更是让葛云头疼的紧,既怕那要下的重了。他们那小身子吃不消,又怕下轻的没有用。尤其是那葛灵,她身子本就不好。这回病的虽不及那王母来的严重,倒也是十分危险。

再加上她先前一直是在用补药滋补着,已经对有些药材产生了抗力。若是只用一点半点的,对她来说更本就是没用。可是用多了,恐怕她那身子伤的更加厉害。为此葛云倒也是急的头发都掉了许多,只恨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多学些东西。

可是这老天爷终究是残忍了,这王母尚未等到那葛云研制出药方。就已经急急忙忙的走了,书院外的王禹偁听到这个消息。硬是吐出了好大一口鲜血,若不是一旁的龚美及时扶住了他。不然那王禹偁恐怕整个人都要直直的摔倒下去了。

龚美自是赶忙前去替他寻大夫,不过幸好他只是一时的气结于胸。只消的休养一段时日,便可无恙。只是却是再也受不得半点的刺激了,等那王禹偁醒后。龚美自是变着法的哄他开心,生怕他一个不下心有昏了过去。

就连一贯贪玩的张顺和黄贵两人,此时也是收了心。乖乖的呆在那王禹偁的身边,给他讲笑话听。因着那王慧安此时也是只剩这王禹偁一个亲人了,王禹偁就算是再怎么想不开。只要一想到自己这个儿子,他倒也是又有了生活下去的信心。

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这葛云倒也是终于治好了那葛灵和惠安。只是因着这长时间的劳累,这葛云第一次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人们都纷纷以为那生病的其实不是那葛灵和惠安,而是他葛云。

在这风寒大潮过去之后,龚美自是立马给那刘娥休书一封。只是此时的刘娥却是在忙着,替那刘希准备远行的包裹。因着刘娥好歹也算是多活了一世,她虽然不知道这历史是不是还会向当初那样行走。

但是她却知道,这刘希若是真的想挣军功。只是一味的呆在京城里,是更本就没有用的。他只有去那边关,才能发挥他最大的能力。在得到那刘希的同意后,这刘娥倒也是试着同那赵恒商量了起来。

这赵恒见那刘希有心想要拼搏一番,自是全力支持。同时他也的确是有心想要让着刘希,有一番大作为。只是因着那潘美的原因,这赵恒倒也不敢把那刘希往那应、蔚等四州安排。虽说他信得过那潘美,但也生怕那潘美因爱女心切,从而挟私报复。

毕竟这刘娥和那潘氏可是不死不休的死对头,可是这边防上。自己却是只认识这潘美一人,思来想去,还真是被赵恒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不仅家世雄厚,而且为人又厚道。关键是自己和他倒也算是有几分亲戚关系,若是去求他,想来是做好不过了。

VIP卷 九十九、险些娶回河东狮

ps:  求票票,求打赏,各种求啊!

打定主意之后,这赵恒倒也是马上收拾了一番就进宫去了。因着这日正好是十五,因着惯例赵恒都是会前去李皇后那里请安的。这回倒也是不例外,那李后看着赵恒支支吾吾的样子。哪里还猜不到这赵恒是有事想要求她,便开口说道:“你我母子二人之间,还有什么好见外的,你想说什么就说吧,反正这里也没有外人。”

赵恒见那李后都发话了,倒也不好再藏着掖着来,便说道:“臣此次前来一是向娘娘请安,二来则是因着臣有一朋友一心想要上战场杀敌以报效朝廷。只是苦于无人推荐,所以臣就想请舅舅帮个忙,能否行个方便?”‘

李后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没想到竟是这么一件事情。自是满口答应了下来,说道:“我还当是什么大事呢!你这孩子也太实心眼了,赶明我就修书一封给你舅舅,让他答应不就行了?”

得了李后的首肯,赵恒也是放心了不少,当即就把那刘希的资料告诉给了那李后。李后一听那人姓刘,心下倒也是有了七八分的明白。看来这人同那刘娥是脱不了干系了,因着这刘希本就不想太过借助那赵恒的名声。

故而这回赵恒也只是让那李继隆把他给要去,做一名小兵。这事情倒也是进行的顺利非常,因着自家妹子的嘱咐。这李继隆自是清楚这刘希,所象征的可不仅仅是那赵恒的一次请求。更是意味着自己李家,日后恐怕是要依靠这赵恒一脉了。

自家妹妹虽然位主中宫,但是这么多年以来膝下却始终没有一儿半女。不仅仅是因着这李后命中同那孩子无缘,更是因为自家的处境始终是如履薄冰。虽然太宗并没有差劲到,需要用那后宫来牵制前朝。

但是这李后出身名门,家中族人又多半是手握重兵。太宗自是有所忌惮。这后宫诸人亦是如此。谁愿意自己的儿子,有一个家世雄厚的嫡子作为竞争对象呢?一来二去之下,这李后倒也是在那后宫诸人的手笔之下,渐渐的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

可是为了保证这李家长盛不衰,能够继续讨得下一任皇帝的欢心。这李后不得不在宫中诸位皇子身上,打量了起来。虽然为了避免让那太宗猜忌他们结党营私。这李后始终是没有,和那些皇子们联姻,但是私底下这李后却是的确在那赵恒和赵元佐兄弟二人身上,下了不少的功夫。

李继隆并不是一个愚笨之人,那里不知道自家妹子的心意。是要自己同那赵恒多多交好。这一回的刘希自是最好的切入点。在那李继隆的有意无意之下,这刘希倒也算是过的一帆风顺。最起码没有受到什么不平等的待遇。

这李后本就是一个聪明人,自那赵元佐“去世”之后。她倒是就一门心思的把那赵恒。当作亲生儿子来对待了。太宗对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李后这反做法也是情有可原。只要她不是很过分,那他也是乐的给自己这位皇后一个面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