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穿越之一朝为农女 >

第17章

穿越之一朝为农女-第17章

小说: 穿越之一朝为农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午的时候我和李嫂子都回家了,给了李嫂子半个时辰的时间休息,有了李嫂子的加入加工速度很快一个白天就做出了三大包袱的头花,应该有三百多个了,看来这次的货很足,光光上街卖不行了,还要到其他店铺去推销才行。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老板娘能多进一点货,看来得想个办法。

下午临走前和兰兰姐说需要她房间的那些布料,兰兰姐没有犹豫,让我自己去拿,那本来有2箩筐的,后面陆陆续续用掉了一些,现在也只剩下1箩筐多一点了,把那些布料拿出来整整齐齐叠好,再用包袱皮裹上打个结,这样就不显得大了。

回家的时候身上背着2个包袱,有点怪异,不过幸好没人遇见,不然解释起来还真有点麻烦。

晚上一家人照例聚在厨房,不过这一次一家人都没有再做头花的活,而是一起在动手做屏风。

在现代做作业的时候,我也有设计过屏风,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而那时候我正在钻研软装饰,把屏风跟软装饰相结合,在材质上也没有选用平时常见的木头、塑料、金属等材料,但是采用了竹片加上布料做成了具有柔美气息的屏风,尤其是在当时很流行的新中式风格中,我设计的屏风就很适合。

 第34章 递出橄榄枝

这次我打算给老板娘送上一份礼物;让老板娘承一份情,希望两人能有确定的合作关系;有了合作伙伴,以后发展起来也有一定的基础和依靠。

几次上街经历;我知道盛朝还是很看重经济的;商人的地位也比较高,而且商籍也可以进行科举;没有什么排商政策,大家也对商人也并不排斥;这也算是这个时空的优点了。

第二天,爹爹赶着牛车送我和兰兰姐上街了,本来是想让李叔送我们去的,可是爹爹没让;说我们整天2个姑娘家自己乱跑可不行,地里的活不重了,后娘一个人也可以,再说了,下午回去还是可以去地里的,就一个早上的功夫罢了。

我想想也是,现在已经不是很忙了,有爹爹在比较好,还想着老板娘这里走不通的时候还要上别家推销的,有爹爹在比较好,大人让人感觉比较靠谱吗!

送我们来到老板娘的店铺,爹爹就先把牛车赶去大榕树那里,让同村的人帮忙照看,自己等会再过来,反正老板娘这里2个丫头都熟悉了。

进门就看到老板娘在整理绣品,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纳闷,大伯母称呼老板娘为绣品店的老板,可是这家店有是叫李记布店,后面才知道好些店家都是这样的,又开布店又收绣品卖绣品的。

“哟~~~你们两个来了啊,先坐那里跟你琴儿姐姐聊会天吧。”说着对后院喊了一声:“琴儿,你那个青青和兰兰妹妹来了。”

声音刚停下,就有个人快步出来了,“青青,兰兰,你们来了。”

“琴儿姐姐,几天不见了,你还好么?”

“好的。”琴儿用力地点点头。

“能不好吗,最近这丫头可高兴了。”

琴儿面对自家娘亲的打趣,有些不好意思了,“昨天去外祖家了,很开心。”

我注意到琴儿的头上戴着一个发带,是上次我们做的那一批,只不过发带的头花上缝上了3颗米粒大小的珍珠,看样子是自己后面加工的。虽然头上没有别的饰品,但是却更显脱俗风雅。

可能是看到我注意她头上的发带,有些羞涩地说:“珍珠是外祖母前年送的,我见和这个头花很般配,就缝在一起了。”

“嗯,琴儿姐姐,很好看了,清新脱俗。”

“我外祖母也是这么说的,我表姐和表妹也都很喜欢。”那天娘亲给带了好几个加工过的头花当礼物,表姐表妹都很是喜欢,祖母也夸奖了,娘亲很是欢喜。

感情是外祖母夸奖了,姐妹们羡慕,难怪那么高兴。“琴儿姐姐,这次我们又有新花样了,你瞧瞧喜欢不?”我把早就准备好的那些比较精致值钱的头花拿出来,放在桌子上,这些是单独放一个包袱的,是这次的精品



传来一声惊叹,“好漂亮啊!”

果然,这一次的货物一下子掳获了琴儿的心,不负我们的努力啊。兰兰姐和琴儿一起在那里看头花,兰兰姐在一边介绍着,经过这几次,兰兰姐早就不拘谨了,原本兰兰姐就是活泼开朗的性子,这下不怯场了,加上这些大多是自己做的,介绍起来口如悬河,把琴儿听得直点头。

留下她们两个在那里讨论,她们年纪相差不大,比较能谈到一起。我则来到老板娘身边,看着她整理绣品,整个店货物分成2个柜台,横着的柜台是摆放布匹的,竖着的是放着绣品的,墙上也挂着荷包之类的绣品。

看到我来到身边,老板娘就笑着问:“怎么~~~对我的绣品感性趣?”

“是感兴趣,但不是对绣品,而是对你的店面摆放感兴趣。”

“哦?怎么个感兴趣法?”

“您知道我对这个店的第一感觉吗就是奇怪,家里人说您是绣品店老板娘,但是进来的时候才知道是布店,我还有点奇怪。”

“嗤~~~”老板娘轻笑出声,唇角微扬,笑道:“你是第一次来布店的吧,其实大部分布店都是即做布匹买卖,又做绣品买卖的。只有大店面才只卖布匹,一般在县城才会有那么大的店面。其实我小时候也好奇,家里的布店为什么还要做绣品生意,却不叫绣品店。”

听到老板娘的嗤笑声没有含有歧视,我的心放下来,我不希望和人品太差的人做合伙人,现在我是出于弱方,难免比较吃亏,要是对方人品太差,吃的亏更大了。

我指一指两排柜台,“其实你家的东西摆放不是很好,区域划分不清楚,这样不利于生意,要是进来的人又想买布又想买绣品还好,要是只想卖绣品或只想买绣品,这样的摆放方式不妥,容易让想买布的人和想买绣品的人向冲撞。”

“哦?你一个小孩怎么知道这些?”老板娘一脸感兴趣地问道。

果然年龄什么的是个硬伤,“如果我说是天赋,老板娘信吗?我看到这些东西,心里琢磨就会有念头出现,你,信吗?”

老板娘听后神情变认真了,“那你说说该怎么摆才好。”

“要是我,绣品柜台我会撤掉,把裱好的绣品挂起来,荷包之类的小件东西挂在进门的侧面墙壁,这一块,从这里到这里都用来摆挂小件的绣品,这里到那里,用来摆中等大小的绣品,至于门口对过来的那一面墙,这个是重点,很重要。把这个柜台搬走。”

“搬走?”老板娘疑惑地问。

“是的,搬走,移到待客的那一边,再把客桌椅移到这下面,至于墙面,要在高处挂上一副有特点的大绣品,要能压住场子。”

老板娘听到这的时候表情很严肃了,“你真的只有56岁吗?一直以来布店都是这样摆放的,为何你想到分为两部分,还知道要压场子?”

我微笑而不语,好吧,我其实是在装X一下,我能说我心理不是56岁,而是20岁吗?能说我学过设计吗?不能,我还没傻到把把柄送到人家手里。于是我只能微笑了,装一下高深莫测。

静默一段时间后,轻吐两个字:“天赋。”好吧,天赋什么的最好用了,反正装修也不是什么要命的事,不会有什么高危的事情发生。

我在指着进入后院的门口,“从这里起,用屏风拦着到这个位置,折个角,一直到这里。这样就可以把桌椅遮挡住大半,有什么贵客可以引进里面详谈,这样愿意来的贵人也会多一些不是吗?而这个屏风也不能太高,只是与成年男子平齐,这样从外面看依然可以看见墙壁上的大绣品。”

“妙。”老板娘拍手道。

“娘,什么事那么高兴。”琴儿听见自己的娘高兴到拍手,很少见她那么高兴。

“我在说这屋子的布局呢,没什么事。”我解释道。

琴儿看见自己的娘亲没有注意力转到自己身上,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不由纳闷,就是个布局而已,那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不都一样吗。也没纳闷太久,就继续和兰兰一起挑选头花了,这次的头花好看的很多。

我继续指着中间的过道说:“这里,放上2盆植物,不要太大,遮路,过往不方便,也不要太小,不协调,也起不到分隔的作用。”

老板娘仰头想象了一下,如果按照小姑娘说的做,店面档次一下子就提高了,在镇上来说还是头一份,很容易脱颖而出。

看到老板娘回神了,继续说道:“还有一样既重点又独特的东西。”

“哦?什么东西?”

“屏风。”我指着放在箩筐旁边的竹片。

老板娘顺着我的手看过去,看到后挑一挑眉,看来是有备而来。

不过这样更好,对自己更好,只是要看看对方的要求是什么了,值不值得合作。

经过刚才的一番交谈,对眼前的小姑娘已经没有小看之心,即使那些不是她所说的天赋,而是有人教的,那背后的人可是很了不起,肯定是个厉害商人的角色,如果不是,而是真的像她说的,是天赋,那么自己更应该抓住机会了,趁着她现在还弱,一起合作,对自己也是很值得。

父亲一说过,祖上能人辈出,都是有着天生的经商之才,对生意敏锐至极,可惜现在家族落败,远没有祖上的风光了,着三代都没有什么大才的商人,借着便利把有天赋的人笼络住也是不错的,有空还要回趟家啊。

我继续说:“屏风最好不要实木的,而是要镂空的,要很大的空洞,这样光线才够亮。颜色还不能太单一了,你这里是布店,也是卖绣品的,所以颜色要缤纷多彩些,布料也不好太单一。”

“看样子你已经给我做出了最适合的屏风了?”老板娘的声音拖了尾音,表情似笑非笑。

我没有绕弯路,直接点头,“这个屏风是我家里人一起做的,尺寸我按着你的店来。”

“你怎么就那么肯定我会同意你的说法,还跟你买屏风。”

“屏风不卖,只送,送给我的生意伙伴。”

“哦?”老板娘很吃惊。

“老板娘,今天你’哦’了很多声。”我笑着打趣。

老板娘眉心微动,很快抿嘴一笑:“厉害,连我这做生意的老手都绕进去了。”

“在家准备多日,脑中场景排练千百次了,实话说,我很紧张,但是我觉得没认错人,我觉得你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

 第35章 焕然一新

“说说你的条件。”开门见山。

“我要你留一个平方米的地方专卖我们的东西;比如说像上次的储物盒这次的头花之类的,而我们会帮你规划布局;提供最新的产品给你,我们的东西你也有所了解;都是很新颖的东西;无论什么情况,最新供货给你的李记布店;价格也是最优惠。如果你同意,我们接下来再讲合作的细节;签文书。”

提供地方卖她们的东西,这点自己倒没什么,毕竟1平方米并不大,自己的店面还是挺宽敞的;而且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最新的货物都是优先给李记提供,那小丫头的货物都是新鲜的紧,价格也便宜,很好打响招牌。

“成,我们谈谈细节。”老板娘拍板,这事不算什么大事,用不着犹犹豫豫,找人商量。

“第1点,给我们提供一张方桌,新旧随便,可以摆放货物就可以,桌子放在右边门口的那个地方,也就是我说的挂荷包的那一片,我们就要一张桌子的大小就可以了,包括2米以下位置的那面墙,都要挂我们的东西。”

“这个没问题。”

“第2点,就是关于进货,每次进货要先付一半的货款,3日后付另一半货款,至于那些3日后还没卖掉的货物那一日可以退货,就是还给我们,然后不算钱,但是每次不能退超过一半的货物,而过了那3天的货物,以后也不能再退货。”

那个可以退货的条件很诱人,因为现在做生意的哪里能卖不出去后退货的,但是每次都要先交一半的货钱,拿货的钱不多还好,要是多了还是得和当家的的说说才行,不过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如果好卖,上哪里不用花钱进货的。

没有再多想,开口道:“可以。”

“第3点,就是我们的合作时间,我订为3年,老板娘,你看可以吗?”

3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是可以的,有什么事情也好打算。点点头,“成。”

“那成,我爹也来了,我们今天就可以把店铺搞起来。”

“今天就动吗?现在街上已经开始有人买东西了。”

“现在应该就是辰时末而已,我们只是动放布匹的柜台,把它和桌椅掉个个,不用太多时间,一刻钟就尽够了。”

老板娘最终还是同意了,早一些弄起来也好,反正现在还没客人。

把在门口等候的的爹爹叫进来,老板娘的夫君儿子都不在,出门了,店里也没请伙计什么的,只好2个大人3个小孩一起上阵。

先把布匹搬到放绣品的柜台,把桌椅移到中间,布匹都搬走之后就开始移动柜台,别说,实木的就是死沉死沉的,要是布匹还在上面,我们这些人肯定移不动。一群人好不容易把柜台移过去,刚把桌椅搬到原来放布匹的那一面墙,就有人来卖绣品。

刚进门还因为走错了,放绣品的柜台乱糟糟的,都是布匹,还是老板娘最先反应过来,“荷包做好了是吗?”

“哎~~~对的,您这是~~~”

“这不,把位置挪一挪,收拾一下罢了。”

“哦,是这样啊,您看看这荷包。”

老板娘接过绣品放在空空的那张柜台上,查看清点,“和以前一样价,总共是24文,你看对吗?”

“对,对。”妇人接过钱就欢喜的走了。

兰兰姐看着那个妇人有些感慨,自己以前也是这样呢,觉得自己半个月的功夫能得几十文钱已经很不错了,完全没想到自己也可以日进百文,还是受青青的影响才自信的,觉得自己可以做到更好,赚的更多。

柜台移好了,众人七手八脚的把布匹搬回去,我和爹爹则把屏风装起来,屏风的骨架为厚实竹片,穿插在四边,里面是布条揉搓变圆后编织的像渔网一样的镂空装饰,屏风骨架的支撑部位则是用竹筒做成,骨架和竹筒之间拼接做成三角形,这样就稳定了。

拼接好后就移到指定位置,其实整个屏风就3米长,摆放之后变成宽1米,长2米的半长方形。即使绣品还没按照要求摆放,但是整个空间已经变样了,分隔成2个区域。

老板娘看着很满意,跟她打声招呼,说我们先摆摊去了,中午再做写文书之类的事,老板娘点点头,“去吧,也耽误你们的功夫了。”

帮老板娘搬好东西,我就把爹爹打发走了,要他去逛一下街买点东西,尤其是窗户纸,迫不及待的想把窗户糊好。突然想起来不知爹爹身上带钱了没有,不知道够不够,想问一问,爹爹就摆摆手打断了:“放心,这次还要买东西,我出门前带钱了。”

我点点头,和兰兰姐在老板娘店门口摆起了摊。我和兰兰姐刚把头花摆出来,立马就有人过来问了,“是前一次街天在李记摆的摊不?就是说什么活动的那个。”

“大娘,是我们,您要看看吗?”

“你们还买一送一不?”

“这一次是买三送三,以后就说不准了,活动结束就不搞了。”

“不搞了?咋不搞了?”

“这个本来就不是什么赚钱的事,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李记布店的,就搞那么一段时间。您要是想买就快点了,下次没准就不送了。”

“是吗?那我要赶紧买了,我孙女想要呢。”

“是吗?那您赶紧挑挑啊,现在花样颜色什么的都是最多的。”

大娘乐呵的挑着,家里孙女就有3个,外甥女有2个,家里条件一般,过年也送不出太贵重的东西,这些便宜的头花正好适合自己家,也比平常卖的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