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村妇清贫乐 >

第131章

村妇清贫乐-第131章

小说: 村妇清贫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帮着侯三收拾赵家宅子的时候怎么发现那包裹。祖母怎么觉着那东西眼熟的事说了出来。大家听完这事不甚唏嘘感叹,赵掌柜摇头说包裹到底是谁的为什么会放在那样隐秘的地方自己也不清楚,可惜自己的爹娘都已作古,不然倒可以帮姚舜英问问。英娘姑姑丢失了那么多年,要想找到线索谈何容易,姚舜英原本也没有抱很大的希望,所以听完赵掌柜的回答也不是很难过。

再说文氏在丈夫那里受了气,看儿媳妇越发不顺眼,借着些小事时不时地呵斥姚舜英。不是嫌她沏的茶太烫,便是怪她走路步伐太大。因为是一些小事,姚舜英也就忍了。这样的场面多了,国公府的下人们便开始在背地里议论,说姚舜英毕竟出自乡野,哪里配做国公府的三奶奶,你看二夫人摆明是对她不满意。乐仪听到这些议论很不高兴,跑回来悄悄告诉姚舜英,还嚷着要去祖父那里告状。

姚舜英赶紧阻止女儿,内宅之事男子不好一直插手,公公可以替自己撑腰训斥婆婆一两回,可毕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倒会让婆婆越发厌憎自己。在这个时代,自己低微的出身还有至今无子都是硬伤,要想让婆婆对自己高看一眼谈何容易。因为心情郁闷,姚舜英晚上梦到了前世母亲因为没生下儿子被奶奶羞辱的情景。醒来后不禁怅然若失,想不到母女两个在不同的时空遭遇了相同的事情。

王家的早饭各院不在一块吃,但姚舜英得先去晴岚院伺候公婆用饭。王明通因为要去都察院点卯早早出了门,姚舜英伺候文氏吃完早饭,文氏照例又挑剔了一番,然后才漫不经心地道:“今日大长公主府举办菊花会,我老早便接到了帖子,人家虽也邀请了你,可你这上不得台面的做派,我若是带着你去没得丢了咱们国公府的面子。文靖今日不去简先生那儿而是在家温书。国公爷不是老夸你满腹才学嘛,索性留你在家伺候文靖吧。”姚舜英低声道:“是。”

文氏转身对周氏道:“芍药啊,大长公主府的花会可是京城的头一份,有资格参加的大多是公卿之家的夫人小姐们。我重返京都头一回亮相,可不能叫人轻视了去,你给我好生掌掌眼挑挑衣裳头面。”周氏忙不迭地点头答应。文氏又道:“让你那大儿媳妇进来。”周氏出去喊焦氏进来。文氏对焦氏道:“你这孩子机灵,带出去想来不会叫我丢脸,今日跟你婆婆一道随我去大长公主府开开眼界吧。到了公主府上要守规矩,嗯,等下还是叫你婆婆先教教你吧。”

焦氏还没顾得上谢恩,文氏又道:“这孩子一个年轻媳妇,头上怎么什么都不戴。芍药啊,你将我那个金丝楠木的梳妆匣子打开,里头有只银质鎏金簪子,横竖我也不戴它了便赏给焦氏吧。”焦氏喜得双腿发抖,颤声道:“多谢夫人赏赐!”文氏转身看到姚舜英,沉声道:“不是叫你伺候文靖读书吗,还杵在这儿作甚?”姚舜英低身福了福,转身准备出门,不期对上焦氏的目光,对方眼里的得意再明显不过。姚舜英心里一动,不动声色地走出了房门。

回到馨梅院王文靖父女已经吃好了早饭,王文靖去书房用功,乐仪学规矩去了。姚舜英一个人喝了小半碗枸杞粳米粥,又吃了半个素菜包子便再也吃不下去了,侍奉的婆子见她吃得少忍不住劝她再吃点,姚舜英摇了摇头,让婆子将东西撤下去,然后说自己想一个人静一静不用人伺候。焦氏以前在田家湾的时候便跟自己不对付,周氏和自己的情分也不过尔尔。这对婆媳时刻围着婆婆转,姚舜英不相信她们不会说自己的坏话。婆婆本来就不大满意自己,这下子肯定越发对自己不喜,这困境该怎么破还真是个难题。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好计策,姚舜英不禁有点心灰意冷。

还是前世好,前世爸爸不要妈妈了,妈妈还可以分到财产带着自己独自生活。可这个时空,自己若是被休弃那可是什么都没有的,别说财产连女儿都不归自己。还是当初在乡下好,自由自在就算受些小气自己也能轻松化解。嗨,当初怎么就不知道田三这厮其实是王三呢?若早知道祖父肯定不会将自己嫁给他,那也就没有今日这些糟心事了。想到这里,姚舜英不禁想起了祖父祖母,还有当初在李家庄度过的快乐时光。可惜啊,眼下自己在京城孤立无援再也不能找祖父祖母求援诉苦了。想到这里,姚舜英不禁深深叹了口气,神色无限怅惘。

文氏不带姚舜英去大长公主府,家里的下人又在背地里嘀咕,乐仪听到了再也忍不住,跑到书房跟父亲说。王文靖这阵子因为忙着应付简先生那儿的学业,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事情。听到女儿的话才知道妻子在府里过得一点都不开心,于是立马放下书本来找妻子,正好听到姚舜英的幽幽叹息声。看到妻子眉头紧锁的样子,王文靖不禁心头大痛,来京城才多久,英娘妹妹下巴都尖了。

姚舜英听到脚步声,回头看到丈夫,开口问道:“你不是在为明日应付简先生的考校做准备嘛,怎么不看书跑过来了。”王文靖奔过来一把抱住妻子,半天不说话。“你怎么了?看累了泄气了?”王文靖还是不说话。姚舜英急了,扳过丈夫的脸认真察看,又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低声道:“没发烧啊,三哥你到底怎么了?”

 第二百二十章 衷肠

“英娘,你是不是后悔了?”“好好地,为什么这样说?”丈夫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姚舜英莫名其妙。王文靖叹了口气:“我是说你是不是后悔嫁给我了。自从到了京城,你过得一点都不开心。”“没有,你瞎说什么,我哪有不开心。”“还瞒着我,你方才叹气我都听到了。娘成日寻你的不是,今日去大长公主府参加花会也不带着你去。英娘妹妹,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后悔嫁给我了。”

原来他都知道了,姚舜英和丈夫四目相对,认真地道:“我一点也不稀罕什么富贵荣华,只要一家子在一起和和美美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是吃糠咽菜我都欢喜。相比较京城国公府的王三奶奶,我更喜欢做启汶田家湾的林三媳妇。说老实话,若是早知道会有今日,我祖父绝对不会答应你的求亲,我自己更不愿意嫁给你。什么国公府的三奶奶,在我眼里一钱不值。”

“我就知道。”王文靖神情苦涩,“可是英娘,我这辈子最开心的事情便是能娶你为妻。比起你来,这个国公府的三爷又算什么。想起来我这辈子也真可怜,之前在田家周妈妈虽然待我不错,但现在回想起来,总少了几分亲生母子的那种亲密。好不容易回到亲娘身边,却因为分隔多年加上年岁已大,母子之间的情分也不过尔尔。母亲明知你是我深爱的妻子,却处处挑你的不是。待焦氏都比待你好,这样的娘亲想起来都叫人喜欢不起来。”

那可是你的亲娘,你怎么能这样说。见丈夫神色愤愤,姚舜英习惯性地想教训人,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文氏训斥自己的难看嘴脸一下浮上了心头。文氏百般嫌弃自己。自己又何必做好人,让她母子离心自己看热闹有什么不好。想到这里她索性添一把火,故意做出夸张的样子。一把捂住丈夫的嘴巴道:“三哥你胡说八道什么!叫婆婆听见了还当是我挑唆的你,到时候倒霉的还是我。”

见妻子眼眶微红一副恐惧害怕的样子。再对比之前在乡下自家小院里虽劳累辛苦但自信快活的英娘妹妹,王文靖心里越发难受,黯然道:“要不是王家就剩下我一个儿子,我真想带着你和乐仪回启汶,这个国公府的三爷不做也罢。”姚舜英苦笑道:“你也是读圣贤书的人,历朝历代孝道可都是最紧要的。这话可不能乱说,叫人听到了可不得了。”王文靖愤然一掌拍在椅子扶手上:“明明大伯都说过往后要让你管家的。我娘这样做分明与大伯的意思背道而驰,我今晚便跟伯父说。”

“别,这事你别管,别为了我弄得你们母子失和。那我的罪过就大了。”姚舜英这样说,王文靖对文氏越发不满,哼了一声:“什么母子失和!她要真心疼我这个儿子,就不该轻慢于你。”“这原也不能怪婆婆,你想婆婆自己是侯府千金。你这个国公府的三爷却娶了我这样一个乡下穷秀才家的闺女,这对于她老人家来说怎么样都是一个污点不是,更何况我又没生下儿子,想起来我都觉得愧对王家的列祖列宗。老实说我都做好了准备,等着婆婆哪天跟我说给你抬姨娘进门。嗨。人怎么都强不过命,我姚舜英曾经发誓不跟人共侍一夫,没想到最终还是逃不过这样的命运。”

姚舜英神情幽怨,王文靖大急,赶紧道:“英娘你别担心,我不是早跟你说过了,我这辈子只要你一个。我娘若是跟你说什么抬姨娘之类的话,你便说我不要,叫她亲自来跟我说。不行,我一定要抓紧跟大伯说,不能任由我娘欺负你!”装小白花的效果真是不错,姚舜英暗自好笑,嘴上却道:“不急,眼下婆婆也就是找点小茬呵斥我,这点小委屈我还受得了。毕竟我和婆婆相处的日子不长,她老人家不了解我,她训斥我我一直不顶嘴忍着,久而久之说不定她老人家便看到了我的好呢?”

再怎么样文氏都是自己的亲娘,这些年流放乌煌又遭了那么大的罪,王文靖张嘴想说什么却又不说了,抚着姚舜英的头发低声道:“那便先看看吧,只是委屈你了英娘妹妹。你记着往后受了委屈一定要跟我说,千万别忍着,你冲我发发脾气,骂我一顿出出气你这心里也好受些不是。”“嗯,咱们两个说好了,我心里有事不瞒着你,你心里有事也不能瞒着我。咱们两个初来乍到,这京城有许多咱们之前在乡下没经历过的事情,咱们一定要抱成团一道想法子才行,千万别一个人扛着。”姚舜英笑着打预防针。王文靖重重点头:“知道,我若是遇上难事了一定跟你说,谁让我媳妇满脑袋的稀奇法子呢?”

夫妻两个互诉衷肠之后姚舜英之前的郁闷心情一扫而空,真是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难怪周氏那样不着四六拎不清,因为她这主子文氏显然也不是个高明的。自己这个儿媳妇出身不高,她瞧不上眼原也正常。若是那有心计的,看到儿子儿媳夫妻恩爱,自己又和儿子分隔多年。肯定得先设法拉近和儿子的距离,然后慢慢离间。她倒好,做得这么明显不光得罪了儿子连乐仪这个唯一的孙女都得罪了。

照目前看来,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让文氏彻底交出管家权乖乖的颐养天年才行。至于周氏和焦氏这一对讨人厌的婆媳,还是让她们滚去田庄别在国公府晃悠为好。只是在这个世道儿媳妇想跟婆婆斗还真得借力不可。之前在田家周氏之所以没有真正让自己吃亏,还不都是田阿福一直压制着她。到了王家想和文氏斗,自然也是一样。可是国公府和田家不同,男人们外头应酬较多,谁会有那么多的功夫来管内宅之事。自己借助大伯和公公之力的次数是越少越好,最好是一招致命,永绝后患。目前形势还没到最佳时机,所以姚舜英阻止了女儿和丈夫的告状打算。

这边文氏的大长公主府之行很是快活,不但见到了阔别多年的一些老友,还见到了前几年帮助她夫妻逃离乌煌的大长公主的长女常慧茹,常慧茹的夫婿是长据西北的巡盐御史温抱朴。幼年时代便仰慕王明通的学识风采,加上地理之便,常慧茹才会对落难的王明通夫妇施以援手。文氏见到恩人,少不了要感激涕零一番,然后知道恩人之所以会回京都娘家,是因为其爱女那位额外得到皇上盛宠的温晴郡主。许是皇上的特殊宠爱将温晴的福气用完了,这位郡主嫁到夫家不满三个月,夫婿便坠马而亡。如今她替夫婿守孝满了三年,其夫家怜她年青且无子女傍身,许她回娘家择婿再嫁。常慧茹是特地带着女儿来京都娘家散心顺便挑选合适的夫婿的。

温晴郡主容颜俏丽出身高贵,举手投足却散发出一种温婉可爱的气质,叫人不喜欢都不行。难怪皇上会额外偏疼她,连常慧茹都没能享受到的殊荣却落到了她的头上,小小年纪便封了个郡主封号。“郡主金枝玉叶的人儿,怎么年轻轻地就守寡了呢?”文氏拉着常慧茹的手不甚唏嘘。常慧茹叹了口气:“这都是她的命。”“此番回京,夫人可给郡主找到合适的人家了?”常慧茹摇了摇头,黯然道:“毕竟是再嫁,哪有那么容易找到合适的。家世不好的咱们瞧不上,门第高的人家又嫌弃咱们。要不就是鳏夫,年岁大不说还儿女成群,我们温晴还未满十八岁,花儿一般的人一进门便给人做后娘,想起来都糟心。儿女都是债呀,不满夫人说,为着这丫头的婚事我这大晚上的都能愁醒。”

文氏感同身受:“谁说不是。我们文靖眼看就要三十了,可连个儿子都没有,想起来就难受。”常慧茹眼睛一亮:“听人说令郎跟王大人年轻时候一般模样,改日还真得瞧瞧。”文氏道:“这不是不知道夫人进京了吗?不然我今日便带他来给夫人磕头了。”常慧茹道:“令郎这个年纪该成亲了吧,怎么还没个儿子呢?”文氏将情况细细说了一遍,常慧茹感叹了一番然后劝慰道:“既然如此那夫人便耐心等待,左右令儿媳年纪也不算大。”文氏叹息道:“就怕她生不出了,自打我那孙子没了之后她这肚子便一直没动静。据她自己说是郎中诊断她身子没事还能怀上,可那乡下小地方的郎中能信得过?我怀疑她是诓骗我们。”

常慧茹道:“果真如此也好办,又不是令郎的毛病,抬几个姨娘不就是了,夫人哪里犯得上为这个发愁。”“夫人哪里知道我们家……”“原来你两个躲在这边互诉衷肠,我就说怎么半天瞧不见你们。”文氏正要诉苦却被人打断了,回头一看却是福王妃,她身后跟着温晴郡主。“王妃。”“舅妈找我们何事?”两个人赶紧起身。“坐下坐下,我这有件趣事要告诉你们。”福王妃笑眯眯地道。

“趣事,什么趣事?”“这趣事跟王家的三郎和温晴有关,你们不知道吧,那一年温晴不是哭着喊着要跟着她舅祖父去启汶看龙舟赛嘛,结果偏巧王三郎就在那船上划船,而且人家那只船还得了第一。哎呀,王三郎那时应该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吧,长相英俊身形高大,岸上看船的小娘子都对他着了魔。咱们温晴虽只五岁也瞧上了人家。”福王妃边说便促狭地看着身旁的温晴郡主。

 第二百二十一章 郡主

“舅外祖母,您怎么能拿人家小时不懂事出的丑来取笑人家!”温晴脸蛋微红,不满地扭着手中的白色绣牡丹的丝帕子。“哈哈,这孩子害羞了。谁叫你那时胆子那么大,硬是要她舅外祖父将自己喜爱的两样东西送给王三郎。让我想想是什么东西。”福王妃抚着脑袋想了一阵却想不起,只好放弃道:“瞧我这记性,居然忘了,回头问问我家王爷去。”“还问还问,这都是陈年旧事了,求求您不要说了!”温晴郡主跺脚嗔道。“好好好不问,舅外祖母不问了。不过这王三郎我是无论如何都要见上一见的,我总得看看他到底有多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居然能让我们的小温晴疯狂如斯啊。”“您还说您还说!”温晴郡主的脸红得似乎要淌血了。

“舅母,您饶了这孩子吧,您看她都快叫您给臊哭了。”见女儿窘迫不堪,常慧茹赶紧解围。福王妃挑眉道:“我呀就爱看这孩子使小性子,活泼泼地看着人心里舒坦。谁说守寡之人就该成日里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地,花骨朵一般的年纪就该衣衫亮丽,之前穿得那么老气横秋地,没得糟蹋了咱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