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果蔬青恋 >

第142章

果蔬青恋-第142章

小说: 果蔬青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鸾公主嘴角噙笑,喃喃道:“不急!黎章,本公主会回来找你的。”

看着两千铁骑消失在山峦后,靖军才止住喊叫。

黎章扭过头来,微眯双眼,死盯着钱明。似笑非笑地赞道:“老钱,你这嗓门够大呀!”

钱明刚要谦虚两句,忽然魏铜用马鞭敲了他后背一下,又轻咳一声。

“这个,将军,属下就是听不惯她一个女子如此嚣张狂妄。对了,是……是林队长让我喊的。”

关键时刻,他毫不犹豫地把林聪给卖了。

林聪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质问道:“最后一句也是我让你喊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思。咱将军有你那么龌龊吗?”

钱明忙赔笑道:“那是。咱将军岂是贪图美色之人。我这么喊就是想气气那公主。她想给咱将军做小妾,将军还不要呢!”

黎章脸上笑容一收。喝道:“别啰嗦了。走!”

调转马头就走。

走了两步,又吩咐道:“这事回去不许乱说。听见没?”

钱明和魏铜慌忙答应了一声,彼此都心照不宣。

五千人都知道的事,想要隐瞒,是何等的艰难!

不到晚上,这则消息就以急行军的速度在军中传播开来。所有人都知道了青鸾公主发誓要活捉黎章,并囚禁他一辈子的事——注意,没说杀了他哦,是“囚禁一辈子”!

至于以什么样的身份囚禁,实在令人遐思遥想。

而黎小将军也发誓要灭了南雀国。第二次活捉公主,并纳她为小妾。

这几乎是另类的海誓山盟了!

汪魁偷偷闷笑,几乎憋成内伤。他之所以如此努力控制,那是因为军中正为何老将军发丧,到处一片白幔,实在不宜放开了大笑。

胡钧比较能克制,出于对老将军的尊敬,反应没汪魁那么大。

他听说这话还是林聪最先吩咐钱明喊的,忍不住微微一笑,轻声对她道:“你倒热心,帮黎将军张罗了一门好亲。”

林聪心里正后悔呢,闻言白了他一眼,低声道:“你就看笑话吧!”

他们腰缠白布,正准备去校场祭奠老将军。

胡钧轻咳一声,道:“怎能说是笑话呢?看这情势,南雀国势必会再挥军来攻,黎将军也必定不能容他们张狂,灭了南雀国,收了青鸾公主,那是迟早的事。怎么,你不希望黎将军纳公主做小妾?”

他紧紧地盯着林聪,不知为何,心却提了起来。

林聪就沉默了。

这无关她赞不赞成哥哥纳妾的问题,而是他们兄妹眼下是逃犯的身份,哥哥连正妻还没影呢,还谈什么小妾!

胡钧见她神情忽然落寞下来,顿时心里一沉,莫名抑郁悄悄蔓延。

何老将军的灵棚设在点将台前。

顾涧也学乖了,他站在点将台上,面对几万将士,历数何老将军运筹帷幄,派黎章等三位小将军深入敌后,擒获南雀公主,然后索要赔偿和赎物,为军士们挣得了活命的机会等丰功伟绩,又言道老将军临终前留下遗言犒赏三军,校场上顿时一片哀嚎。

再言及南雀公主临去之时,放言不肯善罢甘休,哀嚎声就变成了怒吼声,数万人在老将军灵前发誓,要踏平南雀国,杀光南蛮子。

严克等人看得目瞪口呆:乖乖,果然新官上任三把火,老顾这一招高明,哀兵必胜啊!

送走何老将军的灵柩。顾涧在中军营帐召集副将军以上将领商议军务。

“黎章,听说青鸾公主放话要活捉你,还要囚禁你一辈子,你也要二次活捉她,讨她做小妾?”

顾涧看着坐在最后排的三员小将,心情十分好。不由得打趣起来。

众人不料将军上来就问这个,顿时轰然大笑。

不待黎章出声,刘副将军跟着凑趣道:“你们在两军阵前海誓山盟,也算是一段佳话。”

黎章恶狠狠地瞪了笑得东倒西歪的汪魁一眼,起身应道:“都是兄弟们不肯吃亏,胡乱喊的,让各位将军见笑了。”

顾涧笑得:“怎么是胡乱喊的呢?我看这事不是不能成,将来咱们真的带兵灭了南雀国——”环视帐中诸将——“大伙儿可要把青鸾公主留给黎小将军。”

又是一阵大笑。

严克板着脸道:“我等老了,自然没意见。就怕胡小将军和汪小将军不答应。”

汪魁正笑得欢畅,没想到扯到他头上来了,愕然张大嘴巴。

黎章笑眯眯地说道:“末将出身寒门,没有纳妾的习惯。”

顾涧忙道:“那就娶她为妻。她身为一国公主,做妾也委屈了些。”

严克等人连声附和。

黎章摇头道:“末将的亲事由爹娘做主,虽未定下,然心中已有人选,所以末将是没那个福气的了。只好便宜胡将军和汪将军了。”

众人再次大笑。

胡钧听了此话,心中暗暗高兴。忽然想到自己也是奉父母之命定了亲的,还不是一样!

说笑一会,顾涧才正容道:“青鸾公主此次吃了大亏,含恨而去,已经放话不肯干休,南雀大军多则两年。少则一年,必定会卷土重来。诸位有何看法?”

这才是今日要议定话题,刚才的笑话不过是个引子而已。

帐中顿时沉静下来。

汪魁忽然粗声粗气地说道:“他们卷土重来,我军难道是死的?”

胡钧面色绷着脸,用脚踢了他一下。

顾涧肃然道:“我靖军自然不怕他们。本将军是问诸位可有应对良策。咱们未雨绸缪,以免到时候被动应战,处于下风。”

严克道:“退军回防,全力筹集粮草和军需。不然,大军呆在眉山,人吃马嚼,耗费太大。长此以往,不等敌人来攻,咱们自己就要饿死了。”

刘副将军等人纷纷赞同,都提出不少意见。

黎章一直沉默着,这时插话道:“不如效仿唐代时的府兵,让将士们助百姓耕种,或自行耕种,也好维持军队开支。否则,两年后朝廷和岷州地方照样无力支持我们大战。”

顾涧眼睛一亮,点头道:“这是个好办法。军士们大多都来自于农家,耕种不在话下。”

一位副将军愁眉道:“可是,俺老周只会带兵打仗,不会带兵种田啊!”

黎章深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扬声道:“咱们也不用做什么,只要把将士们分派清楚,余事就跟当地的农人请教就是了。前两年,末将家乡按照官府的教导,种树养殖,再以畜生粪便肥田,真是不错。要不是打仗,末将恐怕都要翻盖大房子娶媳妇了。”

严克懵懂地问道:“官府教你们种田?”

帐中忽然安静下来,连胡钧和汪魁也闭口不言。

顾涧轻拍了下桌案,道:“前岷州知府张杨,在岷州呆了将近六年,在农事方面实行了各项举措,政绩卓异。为此,陛下特地下旨,调任他回京,就任户部侍郎。谁料这个时候,南雀国就抢了岷州筹集的军粮……”

他缓缓叙述了去年那桩乌龟案。

众人皆不出声,独严克恼怒地骂道:“老子就讨厌这样事,勾心斗角,颠倒黑白。那胡敬好歹也是条汉子,胡家怎会如此……”

顾涧喝道:“严将军!”

严克住嘴。他也不是莽撞之人,当下便意识到失言。

顾涧威严地说道:“此事内情如何,我等无权置喙。关于官兵耕种之事,本将军知道如何做了。”

遂一一分派调遣,各人都领了一项任务。

259章 神龟庇佑之人


京城,皇宫御书房。

永平帝坐在宽大的紫檀桌案后,目光炯炯地望着跪在前方大理石地面上的官员,静候回禀。

这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身着三品官服,眼光特别有神,举止虽恭敬却不唯唯诺诺,甚为从容洒脱。

“陛下,那神龟一切安好,桃花谷的乌龟也都回来了,足以证明之前传言纯属子虚乌有。”

永平帝静默无语。

好一会,他抬起眼皮正要说话,见下跪之人眼光闪烁,便沉声问道:“赵培土,尔有话要说?”顿了一下,板脸道:“若是想要据此为张子易求情,就不用开口了。”

赵培土——跟张杨一块从清南村走出来的赵耘,赵锋的大哥赵石头,昂然大声道:“微臣不为张子易求情,微臣要为微臣的姐姐喊冤。”

永平帝正端起茶盏喝茶,闻言手一抖,禁不住呛了一下,旁边侍立的太监慌忙上前接过茶盏,替皇帝轻拍后背。

永平帝挥手示意太监退下去,没好气地问道:“若是朕未记错的话,培土好像是家中长子,并无兄姐吧?”

赵培土点头道:“臣确实没有兄姐。臣所说的姐姐乃是张杨的大嫂,小时候曾经救过臣的性命。从那以后,臣一直当她是臣的姐姐。”

永平帝面色就沉了下来,“哦”了一声,冷冷地问道:“朕倒要听听,你要替姐姐喊什么冤,是不是要告朕害得她流放啊?”

赵培土镇定地答道:“微臣不告谁,也不怪谁。关于神龟祥瑞。当初各人都有一套说辞,微臣不能说谁对谁错,谁忠谁奸。微臣来自乡野,只凭事实说话。道出事实,任凭陛下决断。”

“你要陈述什么事实?”

“微臣此次回乡,想要接父母前来。以便在膝下尽孝。然爹娘都说,他们在小青山生活惯了,不愿背井离乡。人尚且如此念旧,何况生活在桃花谷不知几百几千年的乌龟了。故而,微臣猜测神龟绝食不过是乍离故里,一时难以适应罢了。”

“那桃花谷的乌龟一夜间消失无踪又是怎么回事?”

“微臣猜测,桃花谷龟巢之下必定另有洞穴。去岁大旱,龟巢旁边的湖干了,加上张家被抄。无人喂养那些乌龟,它们定是通过地下转去了别的地方。此次臣回乡查看,果然有乌龟回来了。”

永平帝微眯了一下眼睛,淡淡道:“这些并不能替张家开脱隐瞒祥瑞之罪。”

赵培土朗声道:“陛下,臣说过,不替张家开脱。臣另有一套说辞,请陛下决断。”

永平帝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他道:“你不用在朕面前耍小心眼。朕知道你鬼点子多、言辞也犀利,你就不用装老实了。起来回话。朕要听你如何舌灿莲花。”

赵培土重新磕了个头,一边起身。一边道:“谢陛下。陛下怎能如此笑话微臣呢?如今,纵观满朝文武,像微臣这样忠心实诚、又精明能干的官员可不多,哪一回陛下交代的事,微臣不都办得妥妥贴贴的?”

永平帝好险没被自己的口水呛了,幸好没喝茶。

他忍不住翻眼道:“你再啰嗦自夸。不说正事,朕就要赶你出去了。”

“不,不!别赶微臣走,微臣这就说。微臣都想好了,要是耽搁时辰久了。就厚脸皮跟皇上讨一顿晌午饭吃呢!”

这下,连书桌旁站立的太监都转头忍笑。

永平帝也努力控制脸上的笑意,并不觉得这话唐突僭越。

这个赵培土,不仅忠心能干听话,最主要的,他不像其他朝臣死板无趣,也不会动不动就来个直谏、硬谏和死谏什么的。

去年乌龟案发后,他先也据理力争,但张家流放后,他便撂开手不提,且不含一点怨怼。

永平帝实在喜欢他,便提拔他做了户部侍郎,正是原先准备委任张杨的职位。

“你再不说,连水都没你喝的了。”皇帝故意发怒道。

赵培土忙整整官服,正色道:“微臣这就说。自古以来,天子被誉为紫薇星,又称真龙天子、九爪飞龙,而乌龟,即玄武,是四灵物之一。”

永平帝微皱眉头,这个话题是否太过放肆了?

“四灵物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称四方星宿,谓之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灵常被运用于军容军列,成为行军打仗的保护神。《礼记曲礼上》曰:‘行。前朱鸟(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后道教也以四灵物为守护神。”

赵培土踏前一步,望着永平帝道:“臣以为,四灵是助皇帝镇守四方、守护天下臣民的。神龟一直生活在小青山中,然近年才现身人前,确是祥瑞面世,当此国难之时,其中寓意,陛下当谨慎思之。”

永平帝忽然心跳加速,沉声问道:“爱卿以为呢?”

赵培土一反之前的轻松,肃然道:“陛下忘了,微臣与张杨、刘四顺都来自小青山——神龟栖息之地。后来,恩师又在那里开了书院,为靖国培养何止三个弟子;更有医学院,培育的可是济世救人的良医;战争起时,一批青壮投入军中,如今也在军中强势崛起。当此国难之时,良医、良相、良将,都从小青山面世了!”

他猛然提高声音:“神龟寓意,即是奉紫薇传召,于国难之时,引出良臣贤士,辅佐陛下,此乃天佑我大靖是也!”

永平帝面上还能保持镇定,藏在龙袍宽袖下的手却攥紧了,并微微颤抖,连身体都不住颤抖。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狂跳的心,继续问道:“那张家占据桃花谷,又作何解释?”

赵培土自豪地言道:“神龟世代居于小青山,那里地灵人杰,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谁也不知神龟庇佑的重臣是谁,也许是张杨,也许是微臣,也许是张家的下一代。陛下还不知道吧,这桃花谷原先只是荒山野岭。这地方可不是张家买的,是我菊花姐姐买下的。我菊花姐姐小时候就放生过一只大乌龟。”

永平帝有些疑惑地问道:“你菊花姐姐?”

赵培土点头道:“就是张杨的嫂子。”

他便从小时候说起,把郑菊花救他,放乌龟,郑家和张家如何发家,又如何助办了医学院和书院等,细细向永平帝道来。

“所以说,我菊花姐姐很早就跟乌龟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才是神龟选定的人。后来张郑两家行事,也确实展现了济世报国之心。”

见皇帝沉默不语,他又道:“陛下请细想:从小青山出来的人,文有微臣和张杨、刘四顺等人;武有臣弟赵锋、郑昊、李敬武等,还有刘家的那只老鳖——臣不知他的大名叫什么,这难道还不能证明小青山地灵人杰?”

听他这么一数,永平帝心中也震惊,慢慢问道:“你是说,朕判错了?”

赵培土却大声道:“不,陛下没有判错!”

“啊?”

永平帝张大了嘴巴:难道他绕了这么半天,不是要为张家平反?

这一篇道理,说得他都动容了,怎么临了却说没判错?

见皇帝神情疑惑,赵培土不等问,立即就道:“神龟庇佑的良臣岂能平庸?微臣很想说,微臣就是那个人,但陛下和朝臣必然不信。”

他神情凛然,话语铿锵有力:“微臣以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佛乱其所为’,是贤臣也罢,是良将也罢,若是不能历经磨难,从逆境中脱颖而出,且矢志不渝,报效朝廷,怎能证明他就是神龟庇佑之人?”

永平帝连连点头,“那依培土之意……”

“微臣说过,微臣不为张家求情平反,陛下什么也不用做。张家,当有此一劫!张杨,以及张家的后代,甚至菊花姐姐娘家郑家,若是不能历经考验,便是愧对神龟托付;若是能从逆境中崛起,便验证了神龟的托付,那时陛下只要顺势而为就行了,一切自有天意。”

这话听得永平帝有些发懵。

他什么都不用做当然好,但张家都被流放了,要如何崛起?

他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赵培土忽然轻松下来,笑道:“陛下,眼下举国臣民都在为国效力,张杨当然不能吃闲饭,那不是浪费粮食么!流犯更应该戴罪立功才是。他既然精于农桑经济,不妨让他在流地带领流犯们开荒种地。陛下,这边关一时半会儿不得安定,还有得耗呢……”

永平帝嘴角隐露一丝笑容,慢慢扩大,终于咧开了嘴。

听听:张家当有此一劫,而不是他这个皇帝不明事理,这也是在变相地劝诫,但是听着多顺耳啊!

这话合情合理还合法,更是处处为国为民,还不损帝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