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果蔬青恋 >

第182章

果蔬青恋-第182章

小说: 果蔬青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看了小葱和香荽拟出来的收支清单,心里大概有一本账,要不然也不能说得这么清楚明白。

永平帝和宰相等人目瞪口呆地看着玄武侯:这哪里是领兵打仗的侯爷,这分明比内宅掌管家务的妇人还要算计精明。

亏他算账快,竟是一点停顿都没有,而且账目清楚,让在场的人都听得明明白白,一丝假都不掺。

“若是在乡下,这些都好办:米粮菜蔬都是自家种的,鸡鸭鱼肉都是自家养的,柴草炭等物勤快些也不愁用。然在这京城,哪怕是一粒米、一根针线都要花钱买来。张家才得朝廷赐还家产,今年的收成一应全无,不算计过日子,难道胡大人出银子养我们?”

板栗盯着胡敦冷笑。

哼,确实要胡家出银子,他这就跟他讨要。

还有,打皇帝的脸又如何?

他就是要打皇帝的脸!

因转向皇帝道:“臣并非叫穷。在乡下,几乎所有人家都是这么过日子的,嘴里也常说这样算计的话,并不觉丢人。朱雀将军不懂家计,然他自小被爹娘管得严,去投军之前,又不曾出过清南村,性子莽撞却最是天真憨直,牢记爹娘教导,不敢乱花银子,故而才说出怕挨骂那样的话。”

永平帝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杜宰相见皇帝难堪,忙打圆场,对板栗笑赞道:“没想到玄武侯不仅精通兵法战事,对家计生活也熟练,比犬子能干多了。”

板栗肃然道:“晚辈并非只知读书习武、不理俗事的公子哥儿。张家当年虽然富有,然晚辈爹娘自小就教导我兄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晚辈十来岁的时候就帮着爹娘打理家业,对一应家计用项和物价行情等都清楚的很。”

杜明被噎得无话说,讪讪低头。

板栗解释完,才对永平帝跪下叩首道:“皇上。天下人皆可嘲笑玄武侯穷酸,独独胡镇嘲笑不得。臣听他嘲笑臣,那真是‘恶从心头起,怒向胆边生’,骂他是狗算是网开一面了。”

永平帝听这话有内因,急忙问为何。

板栗便将刘黑皮所言云州之事说了一遍。

“臣去刑部查过案底,张家云州那处产业根本不在抄出来的清册上,然如今已归王家名下。这王家又是胡镇的姐夫王统本家,王统三年前曾任云州知府。这一切难道只是巧合?臣的爷爷奶奶听说了此事。都气得病倒在路上,所以才耽搁了进京行程。”

偏殿中人虽然不理俗事,对这些可是通透的,那还不明白此中内情。

永平帝更是勃然大怒,眼一扫御案,见有一摞书堆在眼前,随手抓起两本,用力对胡敦扔过去。骂道:“你胡家怎会养出这样的畜生?说!这是怎么回事?”

胡敦浑身冰冷,面如死灰——他竟是不知这档子事的。心中对着二弟胡敬叫道:“二弟。二弟,你养的这个孽障,要毁了胡家了。”

面上却丝毫不显,不住叩头道:“微臣委实不知此事。其中定有内情和误解,望皇上明察!”

礼部尚书黄真忙出面奏道:“皇上,此事尚待查证。不如请刑部出面查核此事。”

板栗道:“启禀皇上。臣还有一事要奏。”

永平帝听了一惊,他现在可真怕张家和郑家了,可是,又不能置之不理,只得勉强问道:“何事?”

板栗就将郑家、赵家以及仁王妻女进京后。在德胜路被胡镇袭击的事说了一遍,“臣刚才正带表弟们去往京都府衙告状,路上碰见皇上派去召唤臣的内侍,这才跟了来。郑家表弟已经去了府衙。”

“胡敦——”

永平帝终于爆发了,一挥手,将御案上的书砚等物全部扫落在地,“哗啦啦”一声响,惊得宰相等人一缩脖子,齐齐后退一步。

赵耘却不管这些,他听说爹娘被袭击,顿时慌了神,忙一把扯住板栗,也不叫侯爷了,直问道:“板栗,我爹我娘没事吧?受伤没有?”

板栗拍拍他的胳膊,安慰道:“石头叔别急,三爷爷三奶奶都没事。就是我外公从车里翻出来了,受了些伤。”

他俩站一块细说当时的情形,而另一边,胡敦不住对永平帝叩头,说此事定是诬陷,胡镇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做出这样的事。

永平帝哪里肯听他的解释,骂道:“他没这个胆子?他不是混世魔王吗,他什么事不敢做?”

见胡敦还苦求明察,皇帝恼火,大叫“来人”,吩咐龙禁卫带一名内侍去京都府衙,“严知府审案情形如何,如实回报。若有半句虚言,朕唯你二人是问!朕事后可是要跟严知府对证的。”

两人便飞奔去了。

这里,皇帝喘气坐下,才问板栗,郑家亲长和赵家亲长摔坏没有。

板栗谢过皇帝关心,说乡下人,长期劳作,虽然年纪大了,然身子骨还好,赵家三爷爷和他外公从马车上摔下来,只受了些轻伤,没大碍。

皇帝又急忙问仁王妃和女儿怎样——她们可是不种田的,要是有个闪失,皇叔那里不好交代。

板栗道:“幸好王妃一直练拳养生的,有些身手,紧急时抓住了那故意冲往女眷马车的胡府家丁,才没酿成大祸。臣的两位表弟素日也练习拳脚的,合力拽住了受伤惊窜的马儿,只撞翻了好几辆拉货的车。”

众人听得惊险,都吐了口气。

胡敦浑身颤抖,嘴里却道:“玄武侯如何认定那人就是胡府家丁?”

板栗见这人不见棺材不掉泪,眼一翻,将脸转向一边,懒得理他。

杜宰相忙道:“胡御史,皇上已经派人去府衙听审了,实情如何,稍后便知。”

第326章 全杀了?

 在等候内侍归来的空儿,永平帝不理众臣,只顾漫无目的地回顾今日之事。

今日从早朝开始,他就没个消停的。

先是仁王爷和肃王爷金殿争婿,后是孔雀王逼玄武侯娶他女儿;这两桩事还没解决呢,玄武侯、白虎将军和朱雀将军又把胡镇打得半死;招他们进宫一问,又问出借钱、霸占家产、蓄意谋害郑家亲长等事。

他转头望向偏殿窗户,看了看天色,暗自道:“如今快要天晚了,还有没有其他的事呢?”

不知为何,他觉得这事不算完,肯定还有其他的事。

宰相等人站得两腿发麻,且都屏息不敢出声,觉得有些气闷,想要提先前议论的朝事活跃气氛,可皇帝根本不看他们,谁敢打扰?

正等得日月无光的时候,先前派出去的龙禁卫和内侍回来了。刚到偏殿门口,内侍那尖细的嗓音就惊慌响起:“皇上,皇上,大事不好了!”

那名龙禁卫要有眼色一些,慌忙想阻止他,可一把没扯住,只得任由他叫了。

永平帝正想得出神,被这声音惊得汗毛乍竖,浑身一激灵,忙直起身子,紧张地问道:“出了什么事?快快道来!”

内侍结结巴巴道:“朱雀将军……朱雀将军……”

永平帝急得两眼冒火,站起身骂道:“蠢东西,朱雀将军干什么了?他杀人了?”

他是知道朱雀将军性烈如火的,暴怒之下杀死胡镇绝不是不可能。

胡敦和赵耘也都紧张不已,同时逼近内侍喝问,只不过两人关心的对象不同而已。

内侍忙擦了把汗,一口气道:“朱雀将军带人去胡府了。”

他见皇帝和两位大人都着急,因而想一气说完。但这样一来,说得不清不楚,却更加令众人震惊了:若是杀胡镇一人倒还真不算大事,若是带人杀上胡府,把胡家给屠了,那可就是天大的事了。

赵耘眼前一黑。几乎不曾栽倒。

胡敦更是身子一软,瘫倒在大理石地面上,忽地放声大哭道:“皇上——皇上可要替臣做主啊——”

永平帝想起内侍刚才喊“大事不好”,肯定是酿成大祸了,遂一屁股跌坐在御座上,神色呆滞:他才封了四灵,就出了这样的事,要如何对臣民交代?

杜宰相还算镇定,想着细问详情:“全杀了?”

那声音也发颤。

内侍一呆:什么全杀了?

板栗度其神色。再以他对赵锋的了解,知道肯定有误会,见这内侍糊涂,忙对那龙禁卫喝道:“你来说,朱雀将军带人去胡府干什么了?”

胡敦以为他幸灾乐祸,看胡家笑话,遂气得哭骂道:“干什么?你听我胡家满门被灭高兴了?老夫与你势不两立!”转向永平帝,“皇上——”

永平帝耳朵嗡嗡响。眼冒金星。

那龙禁卫听胡敦说“满门被灭”,知道众人都误会了。忙道:“皇上,众位大人,朱雀将军什么也没做,不过是带着爹娘去找胡家长辈讲理去了!”

什么,朱雀将军跟人讲理?

这可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皇帝和众臣一时间都转不过这个弯来,胡敦也止住哭声。愣愣地看着那名龙禁卫。

板栗松了口气,他就说么,赵锋再浑,也不会干出杀人放火的勾当,误伤人命倒是有可能。

他便催那禁军细细说来。

那禁军就将缘故说了。

众人听说白虎将军的爷爷奶奶和娘、朱雀将军的爹娘和嫂子。跟胡家二位太太在大街上对骂,都惊呆了,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赵侍郎,哦,还有玄武侯。

赵耘离家早,对乡下这一套不大能适应了,气得骂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瞧我不在家,都反了天了。等我回去一个一个收拾他们。皇上息怒,臣这就去劝他们回来。”

皇上板脸道:“收拾谁?收拾你爹娘?”

赵耘忙道:“一定是臣二弟闹的。臣一定好好教训他。”

板栗却拦住他,对永平帝道:“皇上,臣明白了。在乡下,有那儿女在外闯了祸的,人都喜欢上门质问他爹娘,是如何管教子女的。想是我外公外婆和赵三爷爷三奶奶咽不下这口气,去胡家找他们长辈理论去了。”

胡敦听见家人无事,放下心来,马上又涌起新的怒火:“那也不能堵在胡家大门口吵嚷,让全京城的人来看胡家的笑话。朱雀将军是何居心?”

板栗冷笑道:“是何居心?当然让全京城的人都来瞧瞧:你胡家是如何教导小辈的。”

胡敦气得脸色紫涨。

板栗见皇帝皱眉,铿锵言道:“皇上,市井百姓日常纷争,不可能全经官府,自来有他们一套处置方法,大家心中更有一副尺度,仿若头上悬了一柄尚方宝剑,轻易不敢为非作歹,否则,定会为世情所不容。”

他看着赵耘道:“就拿朱雀将军来说——赵侍郎离家早不知道——他自小就顽皮暴躁,赵家三爷爷那是一天要打三遍,因他闯祸后上门跟人赔礼道歉那是常有的事,老母鸡、老母鸭更是不知赔了多少给人。为何?因为他们觉得儿子做错了,觉得理亏,做长辈的没管教好儿子,觉得没面子。”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点头颔首,觉得赵耘父母教子有方。

赵耘微微一笑,挺了挺胸膛,觉得倍有面子。

板栗转向胡敦道:“胡大人以为人人都跟你那侄儿一般无法无天?哼,若说朱雀将军因跟人打架误伤人命,那本侯相信;若说他带人屠了胡府,本候是万万不信的。”

他又转向永平帝道:“因为朱雀将军虽然性烈,却绝不会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皇上请想,他连多花了银子还怕爹娘责罚,怎会做出那种人神共愤的事?那赵三爷爷非得拿绳子勒死他不可。”

永平帝连连点头道:“朱雀将军虽然性子暴躁了些。可生性至孝,是个性情中人。”

板栗道:“不错!必定是他听说父母遭到胡镇暗害,勃然大怒,然后带着他们上胡家问罪去了。”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板栗又道:“皇上和众位大人休怪三爷爷和我外公莽撞,实在是他们心思淳朴,想不通像胡镇这样的。他家的长辈到底是如何管教的?为什么每次闯了祸,胡家不是管教胡镇,而是千方百计地维护他、替他遮掩?世情又如何一直容他到现在?”

“臣不觉得外公外婆上胡家质询有错。市井民心,大多代表世情公理;而世情公理则是悬在百姓头上的尚方宝剑,令他们心有所畏惧,约束自身,不敢恣意妄为。若是百姓们不受世情公理约束,必定国将不国、天下大乱!”

一番话说得永平帝面色深沉,杜宰相也连连点头。

黄真则看着板栗眼神闪烁。出言道:“但如此在大街上吵闹,太不成个体统,也太没规矩了。”

板栗怒视他道:“黄大人这话是指责我外公外婆?那胡镇为非作歹多年,为何不见你说他没体统、没规矩?我外公外婆一把年纪,被人冲撞,上门质问却被你称没规矩,黄大人可真是儒门杰出弟子!”

黄真面色讪讪的嘀咕两句,也没听清说什么。

胡敦面色发白。手脚颤抖,强辩道:“案情尚未查明。如何就认定是胡镇所为?”

永平帝阴沉着脸,问那龙禁卫道:“府衙审案如何?”

那禁军忙道:“这个要问林公公。小人听说了景泰路的事,就跟他分开,往景泰路去了,后来又会合一处回来。”

林公公刚才回报不清,差点误了大事。吓坏了,再也不敢马虎,急急忙忙地将严知府审案的情形说了一遍。

永平帝见没出大事,虽然赵家和郑家上胡家闹,有些不成体统。但还在他承受限度之内,加上玄武侯一番话也让他觉得有理,因此放下一颗心。

正好有宫女送上茶来,他就一边喝茶,一边听林公公说堂审经过。

待听到讼师辩胡镇蓄意谋害郑家亲长无罪时,忍不住怒道:“哪里来的奸诈讼师,如此狡辩、颠倒黑白?严知府是怎么判的?”

林公公忙道:“郑家兄弟不服,跟讼师吵起来。后来,那个郑小兄弟就……”

他快速地将黄豆当堂掐住卫讼师的脖子,勒得讼师要断气的事说了。

永平帝一口茶呛入气管,咳得惊天动地,吓得林公公停住不敢再说。

杜宰相等人都同情地看着皇帝,心里也都腹诽:怎么沾上张家和郑家,不论什么事,都那么吓人呢?

板栗也纳闷不已:黄豆这是在玩什么花样?

宫女太监一阵忙乱,好容易永平帝顺过气来,挥手让把茶端走,有气无力地对林公公翻了下眼皮道:“接着说,那讼师死了吗?”

有了刚才朱雀将军屠杀胡府的误会,对公堂上掐死人也能接受了。

林公公见皇帝没怪他,慌忙一气呵成,将下面的事都说了。

听完后,永平帝和大臣们呆了一会,然后一致调转目光,看向板栗。

皇帝开口问道:“玄武侯,白虎将军这两个弟弟……”

板栗忙道:“老二叫郑昃,小名黄瓜;老三叫郑旻,小名黄豆。刚才说的是老三。”

“这个老三……”皇帝显然嫌他说的不够详细。

板栗就补充道:“黄豆如今是秀才,师从云州黄致远。二表弟黄瓜也是秀才。”

他不愿意多说——手上的牌哪能都亮出来示人呢!

这也够了,永平帝仰头看着殿顶出神。——今儿他对这殿顶上的雕刻可是看熟了,那些珍禽异兽都数了好几遍了。

将刚才的事又梳理了一通,永平帝命太监去景泰路传旨:晓谕众衙役和虎禁卫只准维持秩序,以防民众生事,不准干涉赵、郑和胡家的纷争,只要不触犯刑律,任其自己解决。

第327章 女将军的气势

胡敦顿时面如死灰,颓然道:“皇上……”

永平帝冷冷地说道:“怎么,赵侍郎的爹娘都能为了儿子打架的事跟人赔礼道歉,你侄子犯下如此大过,朱雀将军的爹娘、玄武侯的外公外婆——白虎将军的爷爷奶奶还当不起你胡家赔罪认错?”

又严厉地对杜宰相道:“令京都府衙将胡镇伤人、霸占张家财产一案移交刑部,与原公孙匡追杀张家幼女一案并列审查。查明后据实上奏!”

杜明忙上前躬身应道:“臣遵旨!”

永平帝又下旨:“从南雀国缴获的财物中,拨白银两万两给玄武候做安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