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妻悍家福 >

第124章

妻悍家福-第124章

小说: 妻悍家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一卷 菡萏 第二百零四章 做媒

    第二百零四章 做媒

    之后的几天,皇甫惜歌专门交代了客院那边的管事妈妈们,一定要将客居的母女两个看紧了。尤其是她与老夫人去元隐寺上香那日,定不能叫那母女二人四处乱窜,如出了不该出的事儿,相干人等皆乱棍打死。又专门问了句可懂什么叫做相干人等,说清楚些便是客院的三十仆妇一个不留。

    不出狠招不行啊。倒要瞧瞧这些婆子丫头们是看重她们自己的命还是看重那娘儿俩的赏钱。若不是有那么一个半个贪小便宜的,皇甫惜歌可不信这娘儿俩便能知道大老爷和离之事……

    等打发了这娘儿俩再说吧,客院也该好好整顿了。该说的自然不怕,不该说的怎能乱讲,事关家主的和离之事又不是什么长脸好话,如何容得下人口中翻来覆去咀嚼。

    最好叫三郎陪着大老爷与她和老夫人一同去上香才好。已故婆母的祭日从来都不曾大操大办过,今年正是整日子,总该去寺中捐些香油钱,一个大老爷一个三郎,是已故婆母最亲近的人啊,若能一同跟着去也算尽一份心,更省得留在家里被那母女俩设了计。

    于是皇甫惜歌便嘱咐流苏称出六十两黄金来——叫寺里的出家人自己拿着银票去换银子使总是不大靠谱儿不是?又叫人去前院将三郎唤回来,这事儿也算个大事了,还是提早知会商量为好,省得大老爷将日程排满。

    三郎回来后,听妻子说已与祖母商议好大后日要去元隐寺烧香,又提到了生母的祭日,不由有些汗颜。惜儿都替他记着这档子事儿,他自己倒忘得一干二净

    “还有那个章家姑娘,嗯,就是祖母挑中的三个之一,打听回来的信儿说,章家姑娘为人甚好,就是八字不大对头,我也想与祖母求了智念大师给她瞧瞧,若是智念大师能化解或是说根本无碍,就寻了好日子去下聘。”皇甫惜歌与萧孟朗说道。

    媳妇出马,一个顶俩。萧孟朗与妻子调笑了几句,便说这就往前院去和父亲商量,大后日一同去元隐寺上香。就算不为了生母与章家姑娘,祖母多少年不去寺里一次,这次总得陪同不是?

    “别跟公爹说的太清楚。若叫他知道这是给章家姑娘算八字去,回头万一不成,容易心灰意冷。”皇甫惜歌又嘱咐道。

    萧孟朗连连点头,只觉得先不说妻子比祖母想得周到不周到,总之一个儿媳妇能替公爹想到这些,真是不容易。他再次感叹道,我萧孟朗何德何能得此贤妻,倒将皇甫惜歌酸得受不了,连连笑骂着你赶紧去吧。

    撵走了萧孟朗,皇甫惜歌便琢磨起来。五郎的亲事要不然还是再放放?叫公爹与小叔双喜临门总是不大合适吧?五郎这孩子又与别人不同,单不说庶子身份不尴不尬,他又进了京城国子监读书,何必早早定下个亲事扯后腿?

    她不由得想起去年秋试五郎又考中了之后与她和三郎说的话——先读好书再成家。这孩子也是惦记着读好书后做个小官、好将二老爷的梅姨奶奶他的生母接走奉养吧。那时便与三哥三嫂提前知会,怕也是想在萧府里找两个强有力的支持。

    再想到四奶奶于若兰前几日还曾与她提起的那件事儿。于若兰才说了一句她叔父家有个女儿正当年华,只可惜是个庶女……皇甫惜歌便皱了眉。

    还好四奶奶当时很知趣的住了嘴,不但是因为看见了皇甫惜歌脸色不对,也是想起了娘家母亲和大嫂说过的话——到了婆家莫总将娘家的事儿挂在嘴边,不要将娘家生与婆家往一起牵扯。

    懂规矩如四奶奶于若兰,得知萧家的这个爷那个爷要议亲都忍不住推荐自家姐妹,是想在婆家多几个同盟,还是想给娘家谋些福利?

    皇甫惜歌摇头微笑,好在她自己没这些奇(…提供下载…)怪的想法儿,可又一想到萧家两个姑奶奶都攀上了皇家,姻亲这事儿扯上了就断不开越缠越紧,还真是令人无奈。

    三天后一早,卯初初刻。天还不曾亮,萧府大门口已是灯火通明。马车与马匹排了半条街,只等大老爷说出发了。大老爷却自打前两日三郎与他说罢亡妻祭日将到,一直都有些恍惚。直到上了车坐好还在兀自琢磨,为何迎娶二八俏佳人还恍似昨日,猛然间却已是绮芳离世将满二十年?

    萧孟朗见父亲半晌也不曾出声儿,便到老夫人车前去请示,问祖母可已经坐好,若坐得舒坦了咱们就出发了。老夫人笑自己这孙儿事无巨细都来请示,却还是连忙说可以走了。萧孟朗又到了妻子车前说声惜儿你坐稳,咱们走了。马蹄声与车轮辘辘声便与萧府所在的永丰里渐行渐远,直奔殷州西郊而去。

    元隐寺远在西郊的群山掩映中,从永丰里出发坐得又是马车,还是数辆马车连成的车队,行程更是缓慢,到了寺中至少要一个半时辰。好在流苏心细,早就备好了丝绵被与几个大靠枕——皇甫惜歌坐马车最爱睡觉。

    马车轿厢里燃着熏笼,却没放任何香料。皇甫惜歌不喜(…提供下载)欢那些杂七杂八的玩意儿,尤其是当年怀上禹哥儿后,更是对各种香料避之不及。

    熏笼里煨着一小罐莲子羹,也许是今儿起得比往日早了小两个时辰的缘故,梳洗过后竟懒得吃东西,好在翡翠早知道主子这个习惯,半夜里就小火煨着那羹以备主子路上用。

    这不车队出发后,流苏便问主子可要先用些,皇甫惜歌摇头:“老夫人说元隐寺的素斋很是不错,只是不知到了寺里可还有剩的。”

    流苏扑哧一笑。她明知主子这话不过是怕到了寺中时辰已晚,寺中早饭时候已过,却还是忍不住想笑。不知还有剩的没,听起来好可怜。

    “满萧府里敢当面笑话我的也就是你们几个丫头了。” 皇甫惜歌无奈摇头笑道。

    头些日子萧孟朗请了楚沐阳来萧府做客,就是祝县那个主簿、萧孟朗的乡试同年。皇甫惜歌听说后,偷偷顺着夹道跑到了前院厅堂,从小门进去藏在屏风后偷瞧了那人一眼。

    后来等萧孟朗回了清苑,皇甫惜歌便缠着他要给楚沐阳做媒。萧孟朗还奇(…提供下载…)怪,楚沐阳来了妻子会知道这事儿倒不奇(…提供下载…)怪,可她连个人影儿都不曾瞧见,就敢说要给人家做媒?待得知妻子去偷看过,萧孟朗苦笑,妻子讲起规矩来真是比谁都不差,不讲规矩时也是什么都敢做……

    流苏这丫头除了身份差些,人品相貌倒是比些官家小姐都好得多。可楚沐阳这人,心高气傲自诩清流,做了个小主簿能养家糊口便知足的人,能答应娶个奴才出身的媳妇么?何况这奴才,又是他萧孟朗妻子的奴才,往后萧楚二人还如何相处?

    你与他提一嘴,成就成不成便罢,张嘴三分利不给也够本儿不是?皇甫惜歌如是说。萧孟朗当时无奈,只得说我去试试,谁叫我是个惧内之人。皇甫惜歌倒拍着手说这是个好主意,往后你有什么难以与人开口的,便往我身上推就好,更将萧孟朗弄得是哭笑不得。

    想到这儿,皇甫惜歌叹了口气,对流苏道:“这也是你最后一次陪我出来了,等从元隐寺回了府,你便回你房里做些针线活儿踏踏实实备嫁吧。五月初的好日子,眨眼也便到了。”

    楚沐阳当时听了萧孟朗与他提亲,女子却是萧三奶奶身边贴身的丫头,他本是个不同寻常的男子,行事并不古板甚至有些不羁,因此并不曾觉得萧孟朗这是瞧他不起,只是奇(…提供下载…)怪道,萧三爷是个多么循规蹈矩的老实人,怎么如今竟不按常理做事?

    待得知是萧三奶奶撺掇的,楚沐阳大笑,说谁都说萧兄是个惧内的我还不信,原来却是真的。又半玩笑的说,至少得叫我见见那丫头才好给萧兄回话儿。他本是将这事儿当个乐事儿随口一说,不想萧孟朗两口子随即便当了真。

    于是萧孟朗再次将楚沐阳请到萧府做客,流苏懵懂间便被皇甫惜歌派着往前院去给三爷送账本儿。流苏当时还暗道怎么不叫吴妈妈送倒叫我送,主子不是最忌讳丫头们往前院跑的。她当时哪里知道主子这是叫她去给楚沐阳相看去了……

    萧孟朗并不曾抱一丝希望,不过是按着妻子的意思做完这事儿以便交差。楚沐阳是个连上司马屁都不屑于拍的主儿,叫他娶个皇家郡主的丫头,这不是寒碜他么。

    不想这楚沐阳见了流苏,竟平白生出好感,等流苏离开大书房后,他随即便与萧孟朗说我应了,萧孟朗还不敢相信。

    流苏更不敢相信,就连聘礼搁到了眼前都以为是个梦。在不相信之外,更多的是不想离开主子、不舍得清苑众姐妹和妈妈们。祝县虽然离得不远,毕竟也要随着夫君一起过日子去,那个楚沐阳又不是个生意人……

    如今见主子又提起她的嫁期,流苏不禁眼眶微湿,“茯苓也好,琉璃也罢,虽是恢复了良民身份,还能帮主子在生意上打点一二,我从此却只是个废物了。”

    “胡思乱想” 皇甫惜歌怒嗔道,“祝县庄子上的染坊越做越大,银子也越赚越多,难免会有人眼热捣乱,那个大坑你可还记得?楚沐阳是祝县主簿,你又嫁了过去,不是正好能帮着照看?怎么倒成了废物了”

    流苏知道这并不是主子的真正打算,这话不过是为了安慰她罢了。她太过良善,比琉璃几个都不如,主子根本就是想叫她好好过日子去。可这些话到底给她提了醒儿——毕竟祝县还有那个染坊在不是?不会打理,总会做些小活计吧。

    ……*不收费字数*……

    抱歉,这个周六日没有加更。也许大家已经看出来,花儿在逐渐写些圆满的事儿,《妻悍》要收尾了,加更的话,坚持不到月底就要完结~叫我再糊弄这一个月全勤吧OTZ~~

    新书已经筹备的差不多,关于一个穿越小匪婆如何成长为女商人的故事,宅斗种田稍带异能,其实就是便携空间啦,估计今天下午便能贴出新书试阅来,还请大家继续支持花儿的新书,鞠躬感谢,并谢谢大家陪我走过这一路~~我爱你们。

第一卷 菡萏 第二百零五章 急切

    第二百零五章 急切

    从元隐寺回来,习妈妈出去请人合的八字也拿回来了。老夫人瞧了瞧那结果皱了皱眉,当时并未声张,私下却与皇甫惜歌偷偷道:“章家姑娘这是得罪了谁?这八字根本就是恶意捏造的,怪不得和谁合都合不上。”

    说完这话儿,老夫人不由得暗自庆幸多亏听了三郎媳妇的,往元隐寺走了这一趟。智念大师毕竟是得道高僧,一眼就瞧出章家姑娘的八字不对头,若按那八字看,根本就是个男人……本以为越是大宅门越是是非多,有那个樊氏母女俩的事儿摆这儿,再加上这章家姑娘,原来小门小户杂七杂八的事儿也不少。

    想到元隐寺,老夫人又想起三郎媳妇递给智念大师的六十两黄金。老夫人本以为给绮芳点个长明灯也不过是她自己偶然想到的,却不想三郎媳妇不声不响也将这事儿记挂在心里,真是有心了。

    皇甫惜歌也庆幸。这不单是帮公爹找到了合适的继室,更是帮了章家姑娘的忙儿。她又想起阿四家的说的话,章家自打木器生意越做越大之后,章家老爷颇有些宠妾灭妻,越是商人家越不讲这些规矩呢。这八字,怕不是章家哪个姨娘做的手脚吧?

    于是便与老夫人玩笑着商量道:“本来您不是说,聘礼差不多就得了?如今可打算多给些聘礼、给我那未来婆母撑撑腰?”

    老夫人笑着给了她的肩头轻轻一掌:“就你的怪话儿多,你是嫌咱们萧家银子多,还是以为只要上赶的多送些、就能叫章家姑娘头出嫁前将腰杆儿挺起来?若被章家扣下不给她添箱了呢?”

    这倒是。连八字都被改得面目全非,还真是个可怜的……皇甫惜歌猛然想通了阿四家的是如何能得到章家姑娘绣的香囊了,难不成这是拿了绣品出来换银子的?皇甫惜歌越想越胆寒,既是老夫人已经认定了这姑娘,还是越早下聘越好,早早娶过来也算叫她脱离苦海了。

    若真是她想得这样,怕萧家去下聘还会被章家某些别有用心的拼命阻拦呢。不然叫三郎陪着三老爷去,介时随机应变好了。至于什么儿子帮父亲下聘的话,管他好听不好听。

    结果才和老夫人提了一嘴,老夫人笑道:“就叫你三叔父去吧,倒不是祖母嫌三郎一同去不好听,你嫁进来几年,怕是一直都以为你三叔父是个不善言辞不懂拐弯的老学究吧?他若能叫章家讨去了便宜才怪。”

    “当年他若不是牙尖嘴利得罪了上峰……唉,过去了的不提也罢,反正他本身那颗心就没放在做官上,否则早进了御史台了。”

    哦,三老爷实则是个牙尖嘴利的?还差点进了御史台?能当御史的人,嘴头子可都不是只有一般的两下子呢,还真是没看出来。

    不过谁都说三老爷迂腐,皇甫惜歌倒真没那么想过,单看三老爷那双眼,也不是个迂腐老夫子能有的眼神。否则又怎么坐得上新族长的位子?

    既是如此也就放心了。其实就算三郎一同去又有多大用场,他才是个老实头。否则头几年不会总被丫头们算计了不是?还有小时候受的萧林氏那些气……于是祖孙两个又接着商量起了何时正式下聘、迎娶又定在何时比较合适。

    此时的老夫人也罢,皇甫惜歌也罢,心里都清楚章家姑娘在娘家的日子委实不好过了。本来是想着,即便是娶来做填房,六礼也不该马虎,如今却只想着早早完成。

    何况当初什么问名纳吉都已经简化,章家姑娘的庚帖都是媒人直接送来萧家的,大老爷从打元隐寺回来后更是看起来心情不大好,早点办了喜事也能了了他些许心病。

    五天后,三老爷打虞州章家下聘回来,也不急着往老夫人那里去,洗了澡换过衣裳方才不慌不忙去了鹤年居。到了鹤年居给老母亲施过礼,老夫人便急急的问道:“那章家怎么说?”

    三老爷撩袍坐下,接过孙妈妈递上的茶盏也不急着喝,“儿子与章家老爷提起想早些为大哥迎娶,那章家老爷如释重负般就应了,说是已经找人看了吉日,叫咱家再商量一下,若是没问题,想将婚期定在四月九号。”

    “果不其然呢,就是母亲给儿子交代的那般,章家这姑娘是个不受宠的。说是小时候还好,自打她爹那个什么姨娘进了门,就一切都变了样。章家太太身子骨越来越差,这几年都是那个姨娘协助管事的。怕那章家姑娘的八字,都是过了姨娘手……”

    老夫人本就知道一定是这么回事,也就没太气愤,反倒松了口气。本来她还怕章家会借着萧家急于迎娶要这要那……怕那章家如此痛快也是觉得姑娘实在不小了,再将萧家拖黄了可就机不再来。既是如此,再找人看看四月九号这个日子吧,若是不错,得抓紧准备了。

    就算如此,那章老爷的姨娘背后还指不定笑成什么样儿呢还,好好一个大姑娘给个半大老头儿做了填房。可这姨娘怕是千想万想都没想到,章家姑娘还没进萧家门儿,便已令未来婆母如此怜爱了。

    之后的日子说慢也慢,说快也快。说慢是总怕章家姑娘在娘家多受委屈,老夫人与皇甫惜歌都是强势惯了的,越发见不得别人吃苦。好在章家已经收了聘礼,姑娘已经算是萧家人了,章家并不敢真的如何。

    说快是因为离着四月九日也就还有一个多月,越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