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第14章

逼上梁山-第14章

小说: 逼上梁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李民坐着轿子,虽说是头一回,一路上颤颤巍巍的,可不禁没晕轿,而且还有着一种飘飘然的舒服感。而且,领着这么长的轿子大队,在数千人的簇拥下,被无数的百姓瞩目,李民也有些明白了,那些台湾党派领袖,引着人群游行时,为什么会这么兴奋了。果然很有成就感。很不错。
  只是,这么大的动静,几乎可以用浩浩荡荡来形容的队伍,一路冲向梁中书的府衙,却让那不知所以的梁中书,在得报之后,大惊失色,高声叫道:“来人!快去给我调兵来!”
  第一卷 第二十六回 惊了怒了
  “且慢!”梁中书身边的一个幕僚,眼看梁中书有些失态。急忙拦道。
  那梁中书看了一眼,见是心腹人,急忙说道:“高先生,你拦我作甚?数千人聚集一起,向我留守府来,必是刁民意图聚众生事。不调官兵弹压,迟些,恐怕你我性命难保。”
  那高先生,姓高名健,本是个不第的秀才,只因自觉才智不俗,只是缺少了官场门路,这才不中,故此投在了蔡京的门下,图个门路出身。为人胆大沉稳,也颇有几分才智,很受蔡京的重用。因此上,这梁中书外放北京留守,蔡京怕女婿手生有什么闪失,这才把他派在梁中书身边帮衬些时日。梁中书对其也很重视,因此,梁中书看此人发话,这才有那些话,若是旁人,如此紧急关头,梁中书那会跟他们废话,不乱棒打出去,那都是嫌浪费时间。
  不过,这梁中书虽然很着急,可那个高先生,却不愧是跟蔡京出身的人,一点也不着急得样子说道:“大人。莫要心急。这大名府,乃我大宋的堂堂四京之一,官军重镇,那来的那么多刁民敢在此聚众生事。想来必有其他缘故,大人还是问清楚一些的好。擅动官兵,可是我朝大忌啊。”
  这梁中书,本名梁世杰。能当蔡京的女婿,除了仪表堂堂,是个帅哥之外,本人也是很有几分能力的。只是来北京得时间还不长,又是文人出身,写字画画在行,贪污受贿摸门,对军事,却是十窍通了九窍,就剩一窍不通了。所以,他听了底下人禀报有数千人上他府衙涌来,这才像李民初次看到数千人云集那样的蒙了。
  故此,这梁中书听高健这么一点拨,也醒过味来,暗思:对啊。这大名府城高墙厚,官兵众多,那个不开眼的,敢在这里滋事?而且,最近北京太平,也没什么重大民怨发生。就算是有刁民,也没有生事的因头。我怕个什么?
  想到这里,梁中书也沉稳下来,冲着那个报事的问道:“你说,那数千人向我这里来,意欲何为?”
  报事的说道:“回大人,小人也不详知。小人只是听本府的家人说,看到数千人云集向这里来,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小人怕有大事,这才先来向大人通知一声。不过,小人听说,他们为首的,好像都是坐轿来的。”
  梁中书一听,顿时放心了不少。没听说过刁民生事还有坐轿来的。只要不是民变,或者暴动,文事上面,来再多的人,梁中书还真不怎么在乎。
  梁中书当即呵斥道:“废物!连事情都没打听清楚,就慌慌张张的禀报,成个什么样子。速去打听了清楚回来。”
  那报事的也是冤枉,李民来这里的意图,也就那两百来个名流知道清楚,连他们的跟班随从,都是不知道,这行走之间,那些名流坐在轿里,自是不会和那些普通百姓解释什么。那些跟班随从,也没机会跟那些百姓显摆。乱哄哄的,都是百姓各自揣测。传到梁中书家人的耳中,自是什么都有,当然要把那些家人吓得够呛,急急忙忙赶回来禀报了。
  那报事的,虽然不像那些听风就是雨的家人一样没见识,可数千人的大场面,也不是他这么一个小人物能压下来,担下来的,向梁中书通传,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总比之情不报,事后被梁中书追究的好。可谁成想,这梁中书也是一个不经事的人。
  那报事的见没得好处,还挨了骂,心中微有报怨,可面上却恭敬无比的应了一声,出去了。可这报事的出去没多大的工夫,又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脸都白了的说道:“大人,大事了。大事了。我刚到府门,准备亲自给大人打听个明白,可还没出这个门呢,就听见外面乱哄哄的。我探头这么一看,就见一大群人向咱们这里来。我随大人校点过兵马,虽然我看不出这有多少人,可我觉得,这些人,绝对不比大人的五营兵马少,绝对不是数千人,我看数万人都不止。大人您还是早作打算吧。”
  梁中书听完,当时脸也绿了,看着高健报怨道:“先生,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数万的人啊。这还不是民变,又是什么?你还不让我调兵来,你我命休矣。”
  说道这里梁中书又猛然惊醒似的,高声喊道:“来人!快点给我备马。”
  此时,那高健也不像刚开始那么镇静了。毕竟,人都是有心理极限的。这高健虽有点才能,可毕竟也不是什么大材,本人也只是文人,不是什么刚猛的军人,数万人的规模,实在是突破了他那可承受得心理极限。毕竟,他也想不到,除了民变,还能有什么事,能聚集这么多人,须要聚集这么多人。
  不过,他总算还能意识到梁中书最后那句话,是惦着跑。他跑到没什么事,有蔡京关照,最多罚两年俸禄,避两年风头,过两年出来,照样还是高官显贵,仕途坦荡。可他高健,那可就完了。在他高健的帮衬下,这梁中书还出这么大的事,那蔡京还能饶得了自己?就算那蔡京饶得了自己。自己也别想在蔡京那里受重用。
  高健当即一把拉住梁中书说道:“大人,您守土有责,您可不能走。您要是走了,北京有失。圣上怪罪下来,恐怕就是相爷都吃罪不起。您就是能保得性命,您的仕途,恐怕也就完了。”
  危机当头,高健也只能先拉住梁中书,一块往海里跳。其他的,以后再说,当即是能怎么吓唬,就怎么吓唬。
  果然,梁中书被这一吓唬,也不敢跑了。可整个人,也彻底傻在那里了。
  就在这时,门外又是一阵跑步的声音,一个管事跑了进来说道:“大人,有府前门子递来得承事。说有人要给当今圣上献宝。特来向大人通报。请大人去迎宝贝。那门子说,如今咱们府外,少说也云集了万余人,都是看热闹的。请大人早做决断。”
  那梁中书先前还没那心思理会什么献宝的。只想着那几万人是要来干什么的。可最后,猛听说有万余人看热闹的。当时理会,这万余人看热闹的,就是那把自己吓的够呛的数万人。
  梁中书当即大怒:“什么献宝人?竟敢聚集数万人滋事。先把他给我抓起来。打上两百杀威棒!”
  第一卷 第二十七回 冤啊
  李民很无辜,李民很冤枉。
  虽说这件事的起因,就是李民想弄一个轰动效果,嚷嚷的热闹些。可如今这种规模,却远远超出了李民的意料之外。李民开了个头,可如今再想控制,却是无能为力了。那些好奇的百姓,追着李民他们的队伍跑,想看个究竟,人是越聚越多,当到了这留守府。也不知道有几万人了。
  没办法,人的能力,都是一点点锻炼出来的。谁让李民在现代那会儿,只是一个普通的维修工,而不是一个优秀的策化呢。虽然他现在穿越了,忽悠能力因为生存需要,不退反进。可这策划与场面控制能力,那决不是说有就有的。李民的平生第一次策划,能有这效果,那就很不简单了。有些瑕疵,那也再所难免。何况,就算是一个优秀的策划人员,在就自己一个人,没有任何帮手的情况下,若想控制几万人的情绪,那也是绝不可能的。
  而且,最最主要得是,人类的情绪,往往是互相感染的。这就像人们在灵堂上,会感到悲伤,压抑,在婚礼上,会感到喜庆、欢愉一样。
  当越来越多的百姓,因好奇,因无知,因凑热闹,因无聊等等因素,追着李民他们的队伍跑,大声地议论赞美时,无论是李民,还是那些大名府的名流,都被那种万众瞩目,众望所归等等情绪感染了。兴奋了。自觉不自觉地,就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这是百姓的拥护,自有一番各人的感慨,有荣誉,有责任,有满足,有自得。不一而足。
  故此,当梁中书的虎狼差役,冲出府衙,准备抓拿李民时,李民懵了。而那些名流则怒了。后面的百姓,则起哄了。
  卢俊义当即上前一步,挡在李民身前,怒喝道:“大胆!有我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在此,你们哪个敢动李先生。”
  这卢俊义虽说今天没骑马,也没拿枪,可含怒往那一站,顿有无边的威风,镇的那些止住了脚步。天下第一高手的气势,果真半点不参假。
  啊?这卢俊义怎么也来了?他怎么还护着这人?
  卢俊义的名望,当即让这些差人心里打个突。
  可还没等这些差人回话,李民身后的其他名流,也全都爆发了。
  他们可还没认识到这是梁中书被吓得恼羞成怒。只热血上头的想到:在数万的大名府百姓面前,他们联名保举的李民,竟然还有人敢不给面子的刁难。这么多百姓看在眼里,他们今后还有什么面子。尤其是,这还是他们自认为正义,崇高,伟大的行动。
  不得不说,咱们中国人这种好面子的传统,那绝对是根深蒂固的。为了面子,一时热血上头,那真是什么都敢干的。不过,这也是咱们国人的血性。若是做人连脸面都不要了。那咱们中国,还有什么可自豪,可荣誉的。
  当即,就有人冲出来站到李民前面,冲这那些差人骂道:“瞎了你们的狗眼。先生身上有重宝,乃是攸关我大宋国运的重宝,你们这些没遮拦的家伙,冒犯了先生,害了我大宋的国运,你们谁吃罪得起。”
  这个人还没有骂完,又有人冲出来骂道:“你们这些无钱不动得破落鬼,想要讹诈财货,也不洗干净了眼睛看看。李先生这种大富贵人,也是你们冒犯的。莫说是拿了,抓了,就是你们声音大了些,惊了宝贝,坏了我大宋半点国运。就是把你们扒了皮,碎了骨,也难偿万一!”
  一时间,接二连三的骂声、呵斥不断。就连稍后的那些百姓,也看得高兴,凑热闹的,跟着起哄,骂个不休。虽然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骂。可还是乐此不疲。
  那些梁中书的差人,平常时,欺负欺负良善的百姓,那个顶个都是行家里手。可这一回,被这么多人指着鼻子骂,那还真是头一回。一个个的别说羞愧愤怒了,全都吓傻了。
  怎么的?
  你说怎么的。他们这些人奉命出来拿李民,不过才二三十人。刚开始勇猛,不过是在百姓面前威风惯了。一时没意识到那些百姓的数量。可现在,不算那些看热闹的数万百姓,也不算那些数千的跟班,光是李民身前的名流,那就二百来位。
  只有当你真正的置身于人民群众的海洋中,你才能真正明白人民群众的力量可怕。
  正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这些差役,现在就是这种心态。尤其是这两百来人骂的痛快。背后更有数万百姓跟着起哄。这就愈发的让骂者越骂越兴奋,越骂越爽。越骂越有成就感。而那些被骂的,自然在那些骂人者背后无边的百姓烘托下,越来越熊,越来越傻。
  何况,这些差人的眼力都不差,虽然因为身份的缘故,这些差人对这些名流也认得不全。可只看认得地那几位,以及这些骂人者的气度与衣着,就知道这些人,绝对都是大名府的名流,个顶个的身份都不差。若没有茬口,被骂了,也是白骂,也只有乖乖的挨着。
  好在,此时李民也缓过味来。虽然李民现在也控制不住场面。可李民却明白:一,民心可用。二,绝不能让梁中书把自己拿了。输人不输阵。若是被梁中书在此时拿了。自身可依仗的神秘感,也就荡然无存了。连自身都保护不了。别人又怎么能信服你的宝物可以振国,护国。此外,此时也绝不能和梁中书闹翻。否则,自身这纸老虎,也是一戳就破。甚至那梁中书若是个愣子,二百五,直接把自己咔嚓了,那自己岂不是死的很冤。很对不起这个穿越的使命。
  恍惚间,李民有些迷茫。若是茫茫中有使命,那自己就绝不应该死。可若是因此死了,岂不是说自己根本就是一个巧合,没有什么使命?
  不过,李民万万不会用自己的生命,去试验自己是不是真的赋有使命。
  李民振作精神,看那些衙役全都被骂得没有了半分火气,一个个乜呆呆的缩在那里装孙子。这才让鲁熊分开人群,潇洒的走了进去。
  第一卷 第二十八回 民心可用
  “各位请静一静。”李民走到里面,冲着那些名流抱拳说道。
  别说,李民如今虽然控制不了那数万的民众,可对这两百来名流的说话,还是好使的。毕竟,这些人跟李民来,就是为了给李民捧场,好在李民献宝成功后,分些好处富贵。虽然他们现在骂得痛快了,可那不过是刚才抹不开面子的冲动,若是光为了骂人,他们这些名流来此,岂不是成了傻冒。
  故此,这些名流在马痛快之后,看到李民出面,都很给几分面子的闭上嘴。而这些人一不骂了,这些人的跟班,当然也很会来事的不叫嚣了。而那些更后面的百姓,猛觉得前面叫骂的声音没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当即也收了音。
  数万人的叫嚣,就如同多米诺骨牌的效应一般,在李民的一句话之后,逐渐熄了声音。
  李民很满意。
  而那些差人,看着李民的眼神,那可就变了,冲满了敬畏。
  要知道,他们这些差人,都是一些小人物,不知道什么大道理。在他们的眼中,就是面前这个人,刚刚他们不过只是说了一句要抓,就惹怒了如此多的民众,喊打喊杀的。就差把他们磋骨扬灰,诛九族了。而现在,又是这个人,只是轻轻一句话,就让这么多的名流,以及数万的百姓全都安静了下来,这得是多么高的威望,才能如此?这得是多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啊。
  李民此时还不知道这些差人已经在心中把他暗暗的神化了。还是按着既定的盘算,对着为首的差人问道:“差大哥,就是你要抓我?”
  李民很平直的一句问话,可落在刚刚暗中把李民神化的衙役头耳中,很自然的就把李民的问话,和李民背后数万的群众联系了起来,顿时觉得一股无边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好家伙!这人能领数万人来此,就我一个小差人,抓他?那还不被大伙撕巴了。听说,前两年清水县闹民变时,整个县衙的差人,一个都没跑了。都被百姓剁巴了。我若也是这么倒霉。到时候,我那老婆还不得改嫁啊。我那儿子,何人来疼。我那老娘,谁人来照顾。
  别说,这位还是个孝子。虽说他把老娘想到了媳妇后面,可这时候还能想到娘,那就不错了。
  这个衙役头,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觉得这份差事不值。毕竟他们不是什么正规军,不过是梁中书招募的一些爪牙。欺负一些百姓没问题,拼命,那就不值了。终于这个衙役的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到了极限,心防崩溃,“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嚎啕痛哭道:“大人,我错了!我该死!我哪敢抓您啊。您放了我吧。”
  李民万万没想到,这个衙役头,脸色变换了半天,竟然来了这么一出。完全打乱了李民的思路。而那些跟李民来的名流,一个个顿时觉得,这李民果然深不可测,只是一句普通的问话,竟让这差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