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第165章

逼上梁山-第165章

小说: 逼上梁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晁盖自从用了吴用的阴招,以一封感谢信,害的宋江不得已走上逃亡之路,最终拉的宋江上了梁山。虽说因此得了宋江的人脉,好生壮大了梁山。可那宋江的天生天生魅惑不说,为人更是老道,却是把他的狗头军师吴用挖了去。每日里假托研究天书,却是把他晁盖这个大当家的排斥在外。一有什么对外行动,那宋江一声吆喝,更是一哄百应,很是有把他晁盖架空的意思。
    晁盖再怎么说,那也是一方的座山雕出身,坐地分赃的总瓢把子,如何看不出来。只是晁盖重义,一方面感怀宋江的救命之恩,另一方面也比较愧疚当初同意了吴用的下作,有愧于心。再加上宋江上山时就羽翼已成,大多数的梁山头领都是冲着宋江上山的。现在连吴用都倒过去了,晁盖这才一直没有发作。没别的,王伦怎么死的,当事人晁盖,却也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而且,如今梁山好不容易兴旺了,晁盖也不忍心就此散了。
    再怎么说,宋江还叫他晁盖大哥不是。宋江在江湖上的威望,就在于仁义。只要他晁盖不做不仁义的事,这宋江就反不了他,他晁盖就是这梁山的头把交椅。
    可这一回,关胜领兵前来围剿,宋江又不在家,晁盖却是认为一个机会到了。只要他晁盖能独自领兵胜了官兵,他这威望大涨,又是梁山名正言顺的总瓢把子,却是可以借势收回兵权,重新成为一个实权在握的头把子。
    可奈何,晁盖虽然自认武勇。河北这块地方,几乎没几个人能盖过他。可奈何,晁盖的名头,却是不像卢俊义那样打出来的。虽然也有晁盖本领不小的关系,可更多的却是他坐地一方的关系。而那关胜,却是官军中,有数的有真功夫的将领。
    晁盖领堂堂正正之师,与那关胜对阵当场。三五十个回合不到,就被关胜一刀给斩了,却是连个遗言都没有交代。若不是,梁山还有朱富等人谨守水寨,却是不等宋江回来,就已经被关胜灭了。
    如今,却是关胜与宋江等人在梁山打的热闹。
    李民听得明白,微微皱眉:这却是乱了。
  第十一卷 第一回 肃整还要靠忽悠
    历史的大事件,向来有着多方面的契机,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即使被李民破坏一两个,也不见得能够逆转。可这归咎到个人的小事件,那绝对是乱了一处,就乱了一片。
    晁盖死在了关胜的手上。对于大处,却是给宋江腾出了发展的空间,可相对的,宋江也少了晁盖这么一个坚定造反者的制约,却是没人能制约宋江的投降主义了,可晁盖死于官军,却又是加强了梁山与朝廷间的仇恨,宋江就是想投靠朝廷,却也多了一堵墙。
    不过,这一切,却还是先需要宋江领人打败了萱赞和关胜的大军再说。若是宋江败在了关胜手里,那大局逆转,却是连提都不用提了。
    可是,别看关胜行围魏救赵之策,调动了宋江大军往返奔袭,占了以逸待劳的优势,而且又是挟斩杀晁盖的兵威。可梁山有地利,光是一个朱富据山死守,就把关胜拖住了。待到宋江回来,却也难说谁胜谁败。
    不过,有一点,李民可以肯定。这一次,有着关胜杀晁盖这个茬口摆着,宋江就算拿了关胜,却也不好收服关胜了。而且,此时的呼延灼也跟着宋江打了一回高唐州,呼延灼也算是有了投名状的了,关胜想来也是不会相信呼延灼的了。呼延灼再想以此来诱伏关胜,恐怕也不好使。
    只是,宋江此时又有着水火二将,以及呼延灼的半套铁甲连环马,也未必没有实力正面击破关胜。
    李民琢磨了一番,最终却也是不好判断最终的结果。李民自打来到大宋,优势之一,就是大势的前瞻性。可人却是可以改变,适应地。一处变,处处变。如今梁山的小乱局已经彻底的脱出了李民大势的轨迹。李民的这一点小优势,却是彻底没有了。
    毕竟,如今宋江所能受到影响的环境已经完全改变了,就算宋江就此革命到底,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好在,如今李民的大环境已成,宋江无论是革命到底,还是依旧的投降主义,却也是与他李民没有什么关系了。
    李民随即借着与赵佶一年一度的年终欢聚之际,顺势就把李纲要了过来。别说,李纲在赵佶脑子里,还是真有点印象,不过却不是什么好印象。听闻李民说李纲乃是他一个护驾星宿转世,还很是为李民出主意的说道:“此等狂徒,狂妄自大,自命清高,如何当的贤弟你的护驾星宿。不如斩杀了他,让他再转一世,而后度化,也免得贤弟看他心堵。”
    李民虽然知道赵佶这是气话,却也是晓得了李纲在赵佶心目中,真地不怎么样。难怪历史上的李纲,虽然被赵佶不得不用,可却也始终没落好。
    不过,在李民的说笑中,赵佶还是很痛快的把李纲划拨给了李民使用。
    而随后,李民和徐知常、林灵素会面。在听取了他们二人的年终报告后,很是痛斥了二人的用人不当。
    徐知常很是无辜,徐知常神通小成,这一年来虽在皇上赵佶身边,可那却也是一心苦修。扩大教派,招人、用人方面,却是全都林灵素负责的,徐知常却是半点不知。
    不过,徐知常却还是很有点大师兄的风范。听闻李民呵斥,也不辩驳,直接认错。
    在徐知常看来:扩大教派这件事,乃是李民交给他徐知常和林灵素两个人负责地。他没尽力,已经是错了。出了错,那就更是错了。担待一些,也是应该的。
    反倒是全盘经手的林灵素,却是有些不服。
    虽然他很是敬重李民的神通。可是这么些日子以来,李民门下的几个弟子都大有长进。尤其是徐知常,更是能让人实打实的看到神通大增。就他林灵素一个人,任嘛的神通都没领会,完全还是外道那一套。林灵素本人也不是心性多么坚强的人,却是磨得有些消失了对大道的诚心。既是有些怀疑自身是不是没有什么大道仙缘,根本修不出神通。又是有些怀疑李民是不是偏心藏私,有什么诀窍没有教给他林灵素。
    这再加上神宵教十二神殿的整体框架,又是林灵素一手操持地。就算没有感情,也是一番心血。尤其是那些被林灵素委任的殿主,更是投林灵素所喜之人。林灵素还暗中惦着,若是今后修道不成,辅佐李民政教合一之后,其他的师兄弟都去修道,他林灵素统帅着一帮心腹,就继承这教尊,舒舒服服的过些世俗日子,却也不枉了他林灵素一生辛苦。
    可如今,却是被李民全盘否决了。林灵素忍不住有些抱怨道:“师尊,非是弟子不尽力。实在是如今世俗之人,能办事的太少。何况,弟子选派的那些殿主,也不是全无是处啊。最少,他们对本教的忠心,弟子却还是敢保的。而且,他们上交香火的供奉,也算是用心。至于他们压榨一些教外之徒,我想他们也不过是为了显出教民与非教民的区别。况且,就算他们为恶。师尊您不是也说过,善恶皆为人心,秉持自心,皆可得真如,却是不必在意什么善恶因果的么?”
    李民却是没想到这个林灵素还敢顶嘴。而且还是拿他李民的原先随口乱忽悠的话来等着。李民不禁暗暗叹息:果然这忽悠不是乱盖,不知道在哪就等着你呢。
    不过,林灵素不比旁人,不仅是他李民的二弟子,而且他那一套神宵理论,更是深得赵佶信任,而且林灵素还把他林灵素自己也编入了赵佶的神宵体系之中,说他前世乃是侍奉赵佶这南极长生大帝君的神官。在赵佶入世后,自愿抛弃神体,入世随行,这才有的大机缘,得以拜入赵佶前世好友,今世的李民门下为徒。
    他这番说辞,弄得赵佶深信不已。李民虽然因此得了赵佶莫大的信任,落了不少好处,可这林灵素却也同李民捆了一个实着。如今这林灵素,却也是少不得的人了。
    李民闪念之下,随即呵斥道:“孽障!不想本尊经年没见你,你却入了魔。难怪你师兄弟的道法都大有长进,唯你至今不得触摸天道!”
    林灵素一听,当即就是一激灵。练了这么多年,始终没得神通,那可已经成了林灵素一块心病。
    林灵素当即就情不自禁的想到:难道我道法无成?就是因为我入了魔?
    想到此处,林灵素更是联想起入魔的传说和恐怖,当即更是惊恐。
    而此时,徐知常已经先一步的起身跪地告罪道:“师尊息怒,师弟之错,乃我管教不力。还请师尊责罚与我,救助师弟除魔。”
    林灵素问听,当即有了一线的曙光。连忙抢步跪在李民脚下,连连磕头道:“师尊救我!师尊救我!”
    李民看透了他二人的心神,这才冷哼一声道:“秉持自心,随心所欲。此乃大造化,大智慧,大毅力者才可行之。人生于世,五欲六尘,皆蒙心志。凡俗诱惑,无处不在。你等又如何分辨何是真心?何是本意?何事不沾因果?你自称秉持自心,可随心所欲,已经是着了魔。心为之放纵,于大道自不钻,如何能是真心本意?若那是真心本意,你又何来大道之修。”
    徐知常听闻,联想林灵素修炼的辛勤程度,确实不如他徐知常。自是觉得李民说的有理,当即在一旁有所悟的说道:“天道不明,故随心。本心不知,故要有规,弟子明白了,多谢师尊指点。”随后又对林灵素说道:“师弟,人非圣贤,不可见本心。自需以规条道德磨砺本心,方可触及本心乃见。今师尊提醒,你不可自误!”
    李民暗自郁闷:这徒弟的悟性还真高,我这还明白呢,他倒明白了,他明白什么了?
    不过,林灵素却是听得汗如雨下,心恐不已。同时也是心喜不已,满以为这会算是找到自己至今没有修出神通,走上大道的原因所在了。却是他林灵素不经意间迷失了本心。只以为是尽力用心了。可没有本心,诚心。却是再尽力,那也是表面文章。无怪乎他林灵素至今什么都没修出来,而与他几乎同时拜师的徐知常,却是进步这么大呢。
    林灵素,当即连连告罪。
    而李民也借机又白唿了一番以神宵教之命,做善事可得功德,可利于大道修行。而作恶事,却不仅没功德,而且还有因果,如无功德抵消,必招报应,大道难求的因果论。确实让徐知常和林灵素明确了神宵教的功用,那就是绝对不可为恶的。
    随后,李民神宵教的戒律堂,也是顺理成章的建立了,并直接由李民任命了李纲为第一任的戒律堂堂主!
  第十一卷 第二回 幸福
    李纲很兴奋。
    虽然李纲正式罢了官,已经不在大宋的官员体系中了,可李纲却正式成了李民二龙山清福宫的戒律堂堂主。
    不过,一个戒律堂的堂主,虽然能展现李民对他的重视。可也不足以让李纲像如今这般兴奋。李纲如今为之兴奋不已的,却是那戒律堂堂主之后兼任的职务——总理天下神宵殿观诸般事务院首席大长老。
    这个貌似很长的官职,虽然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而且还有一种打杂的感觉,甚至事实上也是一个打杂的官职。可这却是李民为李纲特设的一个职务,一个让李民可以名正言顺偷懒当甩手大掌柜的职务。
    但这对李纲来说,那却是李民对他李纲的绝对信任,以及李民与他李纲共建理想国的雏形。君主立宪!尊君主,而选贤才理国事。君主受宪法制约而不得干预国政,一改无代代贤明君主的弊端。
    李纲绝对要把这个理想国的雏形,借用神宵教的这个小天地,完善成功。进而辅佐李民建立真正的理想国,实现天下大同。
    李纲本就是大才,在他遇到了李民,受了了一点跨时代的点化,有了无比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之时。李纲却就是与那众多的革命先烈一般,更加的坚定,无畏了。
    他那冲天的热情,像一把火,他那严格的律己,像一面镜子,他那铁面的执法,如一杆秤。
    李纲担任戒律堂堂主。只是短短几个月,李民就已经是确认,这绝对是他李民来大宋之后所做的。绝对绝对,最最正确的一个英明决定。
    要知道,以前,李民虽然有林冲和郑鹏的提点与帮衬,再加上伴随着李民神通的飞速进步。这些跟随李民的手下,也是逐渐有些敬畏李民,可这种敬畏,却是总让李民不喜,有些觉得疏远的感觉。而且,对与特亲近的,李民更是有恩无威。
    可如今,李纲简直就是一个黑脸包公转世。秉持戒律,谁的情面都不讲,一切都按着规整制度来,没有的,就公平公正的议定一个,并形成条例,完善规章。李民威不威的,也就无所谓了。
    而且,李纲这人特正。不仅内心正,气质正,形象也正。一身的正气,刚正不阿。又绝对地严格律己。就是那些受过李纲警戒处罚的,也都是心服口服,承认李纲是一个正人君子,没有什么怨气。而那些看不惯李纲的,在李民面前给李纲使坏的。却是在李民对李纲的了解下,反倒把自身暴露出来。
    如此,有李纲这个大黑脸一出来,却是把李民的恩,以及仁慈,衬托的更加凸显了。所有人,却是更加贴心李民。与此同时,李纲的威,却又是李民给地,李民力挺的,以至于李民虽不显威,可却也无人不感觉到李民的威严所在。李民无形中,却是恩威并重了。
    这再加上李民绝对的天道权威,以及亲善的人格魅力。不知不觉中,李民二龙山的风气大变。
    李民很舒心。果然,用人,用对人,这才是一个人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如此,才能把自身解放出来,办更多的大事,而不是纠缠于琐事之中。
    当然,这不过是李民一家之辞。不过是李民为自己偷懒找的借口,但也是不无道理。最少,李民现今就是一个既得利益者。有了那个什么李纲担任的总理天下神宵教殿观诸般事务院,简称总务院的机构之后,李民把郑鹏、张山,以及王六,张青,孙二娘,潘金莲,以及出差还没有回来的武大郎,全都往那里面一塞。交给李纲这个首席长老统合,完善机构。诸多的琐事,却是不在用李民操心了。
    李民如今只需偶尔关心一下刘锜、林冲、杨志分领训练的众兵丁以及护教团之外,也就是在修炼之余,享受老婆们的温馨了。唯一有点小麻烦的,也就是那慕容娘娘的妹妹,江南慕容世家的小丫头,慕容箐箐,又追来了。不过,这此却不是什么协调了。而是驻北方商务总会,南方商务总会代表,却是有些监督权。
    不过,这小丫头早被李民欺负的惯了。除了给李民增添一些小乐趣,以及拉拢腐蚀鲁玉他们给李民耳边添些小念叨,却也翻不了天去。李民唯一盘算的,也就是吃还是不吃,以及什么时候吃罢了。
    故此,李民这段时日,却是过地前所未有的舒心和悠哉。
    不过,那怕是李民如此幸福,可李民这几个月来,却还不是二龙山中最高兴的。毕竟,李民的高兴,不过是从琐事中脱身出来的,并得到了一定的物质享受,爱情滋润罢了,也就是人生的低级欲望满足感。李民的高兴和幸福,甚至连那接替了他李民一应琐事的李纲都不如。为了理想而奋斗,并逐渐实现的满足感,却是情感的升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