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第288章

逼上梁山-第288章

小说: 逼上梁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幸,在这高禛适应了林冲的时候,林冲已是领兵退到了當山。
    那當山山路崎岖,只有一线,易守难功,林冲设重兵在那里安下营寨,那高禛用兵虽然老到,却也是急切难下,这才被扼住了攻势。只不过林冲得意的骑兵游击优势,也是荡然无存,彻底在當山变成了消耗战的死守了。甚至连原先设想的支援青州,都无法做到了。
    好在,李民及时的回来了。
    李民闻听李纲介绍,很是一愣,没想到这个高禛,竟然是高宠他爹。
    要知道那高宠,那可是原本历史上岳家军的第一猛将,甚至比岳飞他那大儿子岳云还要猛上许多。
    故此,李民也是暗暗忧心,很是担心林冲的安危。
    不过,林冲此时既然依山固守,短时想来也不会出什么事情。只要他李民及时领兵赶到救援,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那高宠虽猛,想来也总猛不过他李民手下进化了的鲁智深。
    李民却是不信那高禛即使再厉害,还能厉害的过那茅山刘混康,以及那金丹劫,哪怕他是那传说中猛将高宠他爹也不成。
    而除此之外,李民对于高禛的十万边军,却是没有过多在意,这倒不是李民小看高禛的边军实力。实在是李民如今已经回到了二龙山,这二龙山的真正实力,也只有李民才会运用,才能运用。
    故此,李民在了解完大致军情之后,连自家还没见过的孩子都没顾得上看,径直就抓住李纲问道:“我与陈规等人布置的军兵,如今训练的如何了?”
  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回 高禛
    寒风阵阵,虽然天上没有下雪。可當山山口前的寒风聚集,却也跟刀子一般。聚集在山口前的大宋东北边军,不断的跑动着佯攻,可却没有几个人真的拼命上前,一个个心中无不咒骂,到底是哪个脑子进水的傻瓜大臣,竟然想一处是一处,在这大冬天的,竟然围剿什么青州。
    后阵督阵的高明,看在眼里,心里跟明镜一般,可却也不想说什么。毕竟,这季节,易守不易攻。原本这山路就够危险难登的了。如今天寒地冻,前些日子下的雪,落在山路上,士兵一踩一化一冻,那根本就站不住脚,守在山上的敌军,根本不用过多费力,就可守的安稳。
    而且,山上有早就修好的营寨安身,而他们这些远途赶来的军兵,就只有帐篷了,那晚上的寒风一刮,哪怕是烧的再旺的篝火,那也挡不住彻骨的寒冷。这季节,根本就不是开仗的季节。
    不过,高明却也知道,开不开仗,不是他能说的算得,甚至就是连他家老爷,堂堂的高家家主高禛,也是决策不了的。朝廷发下命令,却是不考虑他们这些小兵如何的,他们当兵的,只有完成任务一说。
    高明也只能无奈的继续督军骂阵。
    而此时,高禛坐在中军帐内,帐内四周摆放着十二盆的熊熊燃烧的火盆,把整个大帐烘烤的暖烘烘的,没有丝毫的寒气在内。这就是这个时代,将军区别于普通士兵的待遇。士兵只能睡烟熏篝火的营帐,而主将却可以享用无烟木炭取暖的火盆。即使是高禛这样以爱兵闻名军中的主帅,也是不能免俗,并习以为常。
    而此时,高禛坐在暖洋洋的大帐内,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暖意,面沉似水,恰如寒冬。
    虽说,现在乃是高禛在压着林冲打,打的林冲只能死守當山不出。可局势,却绝对不是完全偏向他高禛一边。
    要知道,他高禛可不是为了攻打林冲来的,更不是为了攻打當山来的。他的使命,乃是青州,乃是传说中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原国师李民的道场根基所在的二龙山!
    可如今这當山的地理,再加上如今这季节。林冲一心死守,龟缩不出,他高禛却也是真地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策略。
    外面的战况怎么样,高禛即使不去外面战场观看,也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若不是大军攻坚,必须令军兵活动开了,不能让军兵有闲心去想别的,高禛却是连这做做样子地佯攻,都懒得进行。
    只看那林冲前些日子的行军手段,就知道这种程度的佯攻,根本消耗不了林冲守军的多少精力,甚至对方那他们这种佯攻,当一种看乐的消遣,也是背不住的。
    高禛这倒不是悲观主义者,实在是高禛领军作战多年,早就没有了年轻时的那种不切实际,跟老曹家死掉的那个小三书呆子绝绝对对地不是一路人。
    那當山战场的地理环境和路况,高禛早就知道。哪怕他手下的这些边军比那林冲率领的叛军更能打,更勇猛,那也不可能无视这些地利差距,轻易抢占山头的。除非他高禛舍得不计伤亡地拿人命垫,如此,他这十万大军去了七八万,倒也是有可能把这个當山拿下。
    只是,他高禛的使命,乃是赶往青州与徐宁大军合军一处,平定青州、登州等地的叛乱,可不是只为了拿下这當山。就这么一处小小的當山,虽然说算是要地,可要为此就消耗他大半的兵力,那青州和登州,到时候他高禛拿什么打?何况还有那据说一声轰响就灭了曹家小三以及近万兵马的二龙山山口,那又拿什么来打?
    故此,高禛在舍不得兵力损失过重的情况下,暂时却是根本拿这个當山没辙。
    只是,这當山毕竟是通往青州的要路,且不说不走这當山,光是绕着山转,那通往青州就要多出上千里的路程,沿途的补给越发困难和加大。就是不考虑这些,高禛也不放心有林冲在當山这么一处兵马,如钉子般的埋在他的腹地。那样的话,那几乎就是把他高禛后勤补给的路线,全都放在了一头狼的嘴旁边。
    虽说高禛现在压着林冲打,可高禛却也不得不承认,这林冲绝对是他所见过的将门之外的第一高手,不仅是枪法,其兵法也是如此。尤其是那林冲率领的骑兵,那指挥的绝对是如臂使指的一般,就连他高禛,也在交战中学到了不少。高禛却是不认为他不盯着林冲的话,他的手下,还能有何人能稳稳的压住林冲,把林冲堵在这當山不敢动。
    没人啊!
    高禛情不自禁的为此感叹。林冲,配合其手下的骑兵突袭,就算是他那儿子高宠也是压不住林冲,那怕高宠的武艺有天赋,能跟林冲不相上下,甚至压着林冲一头,可在这军阵冲锋上,他那儿子高宠,毕竟还是太小。只有十四啊,若是再有几年,等他高禛把高宠带出来,那时候,也许就该他们高家军再次独领风骚了。
    可就在此时,猛有一声惊喜若狂的喊叫响起:“大帅,大帅。敌军要与我们决战了!”
    喊话间,一条大汉猛地撞开高营帐的厚棉门帘,带着一股寒风,直冲进来。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在外面为高禛督阵的,也是高禛手下第一家将的高明。
    高禛先前猛听高明喊时,就已经是反应过来,大喜过望,可是在高明闯进营帐后,为了在众将面前保持主将的威严,还是沉着脸呵斥了一声:“慌慌张张!成何体统。有何军情,慢慢报来。”
    高明闻言,也是知道失了体统,可更知道自家家主的脾气,绝对不会为这个跟他较真。否则,就不会是这么两句不轻不重的话了,高禛发火,那可是从来都是直接推出去斩了。
    不过,高明还是吸了一口气,稳住了神,重新向高禛禀报道:“大帅。我军今日佯攻骂阵,那敌军有所回应,准本与我军决战当场,让我军后撤十里,空出场地,容他们下山决战。”
    高禛闻言,微微一皱眉。此时已是错过刚开始那惊喜劲,以高禛的兵法老道,如何能不琢磨一下这里面是不是有诈。
    要知道,林冲领军和他高禛对阵,从长山第一阵开始,林冲屡战屡败,一直败退到了这當山。这倒不是林冲兵法差他高禛多少,实在是他高禛的兵马,全都是东北边军,与那大辽对阵多年的百战之兵。无论是从凶悍程度,还是大军之间的配合默契,那都远远的超过林冲手下的兵马,而这战力上的问题,绝对不是短时间能扭转的。尤其是两支打惯了部队,一方打顺了手,一方老败,更会养成胜利的一方交战轻松,愈发放得开手脚,而失败的一方,则会未战先怵,一战就慌,稍有不利,立马溃败。
    如此情况下,若是没有什么意外,以那林冲指挥兵马的手段,不应该不知道他是不可能战胜他高禛的。除非一种可能,那就是林冲的援军到了。而且其中还有令军兵信服的大将高手,林冲大军这才能重新获得信心,与他高家军再次决一雌雄。
    高禛想的明白,心中感叹:我这里兵力捉襟见肘,这叛军倒是来援兵了。
    不过,高禛感叹过后,不仅不惧,心气反倒越发高涨。高禛这等将门世家培养出来的精锐,又经过了数十年的战场磨砺。那可不比李民等现代人尊重人权,爱惜生命的人生观。那绝对的是漠视生命,有我无敌。战场只有胜利失败,人只有活人与死人。什么高手,兵力,那只不过是盘算如何胜利的一个筹码,盘算了,也是为了去掉这个筹码而通向最终的胜利,绝对没有敌军厉害,敌军兵力多,那就不想打了,畏战了。
    此时,对高禛来说,敌军来援军了,主动出战了,正是打破他与敌军在这當山僵持的最好机会。敌军来多少的援军,一起打杀了,也就是了。高禛盘算清楚,当即哈哈大笑道:“这帮叛军竟然还敢与我军决战。好!他们既然要十里的战场,我们就给他十里的战场。他们出得山来,正好让我军一鼓作气的全歼!传我将令!全军拔营,后撤十里!”
    “喏!”众将齐声应了一声,也是欢喜无比的散去调动各自的手下军兵了。对他们来说,与其老在这山脚下受冻,还不如与敌军死战一场来的痛快轻松。尤其还是那种长败之军,竟然还敢决战,这一回,就打的他们彻底听到高家军的名声发抖,看到高家军的军旗就跑!
    一时间,高禛军营就忙碌起来,所有军兵都出动起来收拾营盘退后。
    不过,高家军虽忙不乱,高禛更是命儿子高宠统兵两万,在营门的正前方摆下阵势,严阵以待。虽说是应对方之请后退,而且高禛也猜出对方可能是有援军到了。可这两军交战,兵者诡道也,谁能保对方就没有坏心眼。若是敌军趁着高家军主动后撤之际,突袭掩杀,那高家军岂不是要吃大亏了。
    这年头,打仗上当,那可是只能愿自家不小心,怨不得敌军太狡猾!
  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回 诡阵
    “咚!咚!咚!——”
    随着节奏明快的鼓声,當山山前,列出了一队人马。
    远远观阵的高禛,当即就是一皱眉:这林冲搞的什么鬼?
    没别的,林冲列出来的阵势,实在是太出乎高禛的意料之外了。
    要知道,在高禛的盘算中,林冲应该是又有了强援,以至于林冲再次认为有能力跟他高禛决一死战,这才意图跟他高禛决战一番,摆脱当前的僵持,好回兵作战。毕竟,讨伐青州的,也不仅仅是他高禛一路军兵,那可还有着朝廷禁军的徐宁呢。
    可现如今,林冲出阵,既不是主攻的偃月阵,也不是攻坚的锋矢阵,也不是大军常用的方阵。而竟然摆开了以强凌弱,虚张声势的一字长蛇阵。
    这一字长蛇阵,虽说变化多端,打头则尾击,打尾则头击,打中间则首尾合击。可那却是建立在兵力远多于敌军的情况下,这才能以阵势运转的优势,以人多欺负人少。
    而这要是双方兵力差不多,只要对方把兵力集中一点突击,那就能立刻在局部一点形成极大的兵力优势,不待对方阵势运转以及合围,那就突破了。
    何况,那高家军的战力又远超过了林冲手下的这帮乌合之众。即使在林冲兵力稍稍占优的情况下,林冲也不应该晕头的用这一字长蛇阵来对敌他高家军。
    更何况,此时林冲摆出的一字长蛇阵,更是没多少人。尤其是中央主阵,更是只有区区的三千人左右,分成三排战列。倒是左右两翼,各有一个万人的方阵,护住两侧。
    可是,且不说那两侧方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防御阵,只是为了护住当中的一字长蛇阵不被包抄突击,根本没有什么移动力和突击力,就是那中央的长蛇阵,那也是太单薄了。
    这点人,根本就不够他高家军一个突击损耗的。只要中路突破,直接攻破其后的林冲主阵,那两侧防守的方阵,那就是白给他高家军慢慢吃的肉。
    这林冲怎么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误。
    反常即为妖,高禛可不认为前些日子打的不错的林冲,冷不丁就成了一个低能儿,那林冲无论怎么说,也不可能在决战上,给他高禛送这么一个白捡的便宜。
    只不过,高禛虽然纳闷不已,可却也猜不透这里面有什么玄机。更不敢肯定,这会不会是林冲的虚张声势之策。毕竟曹操疑心失汉中,那也是兵书上赫赫有名的,高禛可不想被林冲的扰敌之策给吓跑了。
    故此,高禛只能越发谨慎的加着小心。
    说实在的,高禛的军事经验,那绝对不是白给的,猜测林冲的援兵到了,那绝对是猜对了。只不过,即使是以高禛这么强的军事经验,也是无法揣测到林冲的援兵。不仅仅是什么青州、二龙山的援兵,而是李民亲自从东南那边领兵穿过大半个中原杀回来了。似这等长途救援,尤其是穿插这么大敌占区的救援,在这个时代,根本难以想象地。也只有李民的神通,配上大宋此时的中央兵力空乏,这才能有此奇迹。
    而此时,若是林冲知道高禛如此了解他,高看他,相信也是会很荣幸的。只是,此时的林冲,也是提心吊胆的很。
    说实在地,此时的林冲,也根本不看好这个一字长蛇阵。以林冲的统兵经验,以三千正面对敌高家军的主力部队,并与之决战。那根本就是开玩笑,不可能。这要是别人对他如此建言,他早就治他一个怠慢军机的罪过了。
    可如今,下令摆下如此阵势的,却偏偏不是旁人,而是林冲最最最信任和尊重的李民。
    虽说,林冲并不认为李民有大神通,就一定能懂得军阵,可是出于李民的一贯正确思维模式,以及觉得即使军阵对决失利,凭借李民那强大的神通,也可扭转乾坤,林冲这才在维护李民的尊严下,丝毫没有跟李民反驳发问的,就坚决的执行了。
    可执行归执行。担心,却也是免不了的。只不过林冲也有些好奇,何以李民竟然对陈规奉命训练的这三千火枪手,有如此信心。
    林冲当然无法想象,火枪的时代,那就是冷兵器时代的终结。只不过,火枪的初始阶段,却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不完善,发一枪的时间,足够弓箭射出四到五箭,而且射程也远不了弓箭许多,其射击环境,更是远比弓箭要求的严格,这才在火枪一冒头的时候,就被中国早已完善成熟的弓箭技术给彻底压制住了,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而其后的清政府,更认为火枪比弓箭好操作,容易让他们满族丧失骑射的优势,进而不仅没继承发展大明的火枪、火炮,更是直接封锁了火枪、火炮的发展,这才让西方弓箭技术没得以一统天下的情况下,继承发展了火枪,并凭借几千人,就把大清几十万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