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第302章

逼上梁山-第302章

小说: 逼上梁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不说宋江明明就是为了李逵求情或申冤来的,却非要口口声声的说什么是为了李民,以及他宋江的忠诚。单单就是李民一听那宋江所说的大将乃是李逵,林冲给李逵定罪名是杀降,李民就觉得百分百,林冲不可能冤枉李逵。
    事实上,李民还真没猜错。不过,李逵与林冲有怨,也是不假。只不过,这却是李逵单方面的怨恨林冲,林冲却是没工夫惦记李逵。
    没办法,李逵那种性子的人,连在大宋军规相对宽松,乃至于无的厢军中呆着都极为不满,又如何能受得李民军中这些军规的约束?
    何况,李逵可还是死忠宋江的,跟着宋江一同归顺李民,都是惦着趁机杀了李民,保宋江当大哥的。虽说被李民的神通镇住了,认了跟随宋江保李民的扣。可李逵那忠心,却依旧是挂在宋江身上的。如此,除了宋江,以及宋江之上的李民,李逵又能服谁?
    更何况,李逵跟着宋江时,不单是在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平日里有着小喽啰伺候,打骂小喽啰由心,就是宋江走霉运当马贼流寇哪会儿,李逵也是没短了酒食,更是没有那么的管头。
    而李民军则不然,军兵将士的待遇虽高,可那也只是月俸,兵饷高,军兵将官之间的特权差异,却并不是很大。
    如此,军兵将士的特权待遇差别不大,最大的受惠群体,自然是军中基数最为广大的底层军兵。这些军兵不仅少了当今社会,无论是大辽还是大宋,都有着一帮喝兵血的腐朽分子的盘剥,上下如一,更给了这些军兵职业兵的尊严和自尊。
    故此,李民军的底层军兵虽然多是最近投降加入的,可在这指导员的心灵引导下,以及军中的环境气氛下,全都无条件的全身心信任李民,忠诚李民。否则,若是没有这些关系,哪怕是李民神通再高,没有具体实惠的军兵,又怎么会死忠李民?哪怕是李民再能打,最多也就是成为一个大魔王,让人闻名而逃,千里成其赤土,而绝不能像如今这般的成了一个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人全心信奉的精神领袖和统帅。
    而这样一来,没有了特权的将官方面,虽然李民给的俸禄不小,可大宋原本就是一个高薪养廉的政体,官员,将帅的俸禄,原本就差不多到了某种极限了。李民虽然爆发成长,掠夺了不少大宋州城府县的积存,海外关税,以及海外贸易的财富,更成了稳定的经济源泉,可李民给这些将士定的俸禄,自然也不可能比原有高出许多。
    再加上那高出的这些,相对于那些将官在大宋朝廷体制下的灰色收入,更是少了许多,那些跟随李民的将官,实际上各自的纯收入,不仅没增长,反倒都降了许多。
    如此,那些心性耿直,不欺压下层军兵,爱兵如子的纯军人,如鲁智深,林冲,武松等,自然没什么不满的,反倒更认同李民的军制,更加以假想的李民理想为自己的理想,意图建立一个纯粹的大同之国。
    可那些原本就是在大宋体制下的既得利益分子,出于各种原因,不得已跟了李民,加入李民军中的高级将官们,却是有很多不适应,不满。
    只不过,李民的指导员政工制度,以及对底层军兵的务实,得到了全军底层军兵的一支信任与忠诚,普通将官,根本拉不走人,翻不了天。甚至以前惯用的打着军兵不满哗变的手段,也是用不出来。再加上李民的神通广大,所有人都对李民军的前景看好,图了日后开国元勋,封妻荫子的念头。自也是克制住了心中的不满,全都一心改朝换代,坐了江山之后,再徐图其他利益。
    可这李逵,那有这些理想和心性。虽说李逵不怎么好财,没吸兵血的习惯,也不怎么好色,没有什么个人作风问题。可李逵却是绝对好酒,而且喝的不管多少,那都是沾酒,嘴就没有把门的。一个别扭,更是张口就骂,抬手就打。打人更是没有轻重之分,这自然就与治军严谨的林冲有了最直接的冲突。
    要说,李逵这毛病,这脾气,早就应该在跟了李民不久,就要闹出事来了。
    只不过,李逵跟随宋江投靠李民,却不是一两个人的加入,而是整批大部队的合兵整合。李逵原先的军兵虽然被整合了出去,可总还是有几个身边的老人跟着李逵混事由,自然忍得李逵。再加上李逵又是锋将,而不是正将,在李民这里只是那高薪,上阵厮杀,不用正式统兵。李逵这些喝酒,骂街,打人的等等陋习,却都是遮盖住了。
    而如今李民带着大部来支援林冲。李逵身为其中一员,只忠于宋江,连李民都是怕多过于忠,又如何会心服林冲?李逵上梁山时,可是听说过这林冲原本也是梁山一员,后来让一个大和尚鲁智深给叫走当官去了。那时,单纯的李逵,就早就在心中把林冲定性为了一个背弃梁山,贪慕名利的狗官。如今在林冲的帐下听命,如何能自在。
    结果,还不等李逵军中喝酒,以及虐待军卒的事情被林冲所知,李逵先就因不服林冲军令,被林冲责罚了三个六十军棍。
    这李逵也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拧性子,又皮糙肉厚,挨了打,不仅不悔改,反倒更加怨恨林冲。
    而此次攻入彭城,李逵领兵杀入城中之时,高家军多以丧胆,没了斗志,李民惯行的喊出跪地投降不杀之后,很多高家军的军卒,都是直接跪地了。这别人,自然让过去,捡抵抗的杀,那些跪地的,留给后续兵丁看押收服。
    可李逵这个锋将,杀的性起,只求杀人的刺激痛快,连普通的百姓都顺手就杀了,那还管什么投降不投降的,那些跪地,自然也是顺手就杀了。
    如此,有军情处的禀报林冲,自然生出事来。
  第十八卷 第十五回 口若悬河
    李民心有臆断,不过却是还需要一些举证的,李民当即命人把林冲传了来。
    李民当着宋江的面一问,那林冲说的,果然与李民想的差不多。
    不过,一旁的宋江却发话道:“林司令,你为集团军统帅,那军情处也隶属你管。军情处有何举报,还不是你一人之言。你何不寻那阵前锋将佐证?”
    这宋江不愧是刀笔吏出身,一句话,就把林冲与军情处扯进了关系人之中,就算有实证,也不好作准。
    林冲当即气的很,面沉似水的喝道:“宋江!那李逵屡次违命,屡教不改,今又犯了了我军杀降大忌。某家处置李逵,全是为公!倒是你,往日里多于军中结党,李逵犯事,你找某家关说不成,又来国主这里谗言!欺某家杀不得你么!”
    林冲真是气急了,敢请这老实人也是有火气的。
    李民看的暗暗摇头:无怪乎原先传记中的林冲,被吴用等人一叽咕,就被当成刀子用的火并了王伦。
    不过,那宋江一方枭雄出身,早是不知在油锅里滚了多少遍的老油条了,面对林冲的怒火,丝毫也不心慌,恐惧。只是拱手对李民说道:“国主。臣先前早有明言,李逵之事,臣未得亲见,不敢说毫无偏差,可李逵是臣之兄弟,若是李逵有罪,罪在不赦,臣可亲斩之。可李逵若是冤枉,臣也绝不能坐视。林冲虽说是为公,可他与李逵有怨在前,自要避嫌。且,就算林冲一心为公,全无私心,无需避讳,可林冲也有被奸人下属蒙蔽之可能。”
    说道这里,宋江扭头直视林冲质问道:“敢问林司令,李逵杀俘,你可是亲见?你就敢保通报之人没有偏差,或是曾与李逵有仇,借机诬陷?”
    宋江这一通问,当即让林冲哑口。林冲虽然火大,可林冲的本性却是一丝不苟的正直人。他在城外指挥全军四面攻城,光是攻城的反馈探马情报,那就不断流,林冲又怎么可能跟着李逵后面监视。这未得亲见,林冲虽然火大,可也依旧只能实话实说道:“某家统领三军,军务繁忙,如何得看,不过……”
    林冲刚待要军情处自有监督职能,其内人员也都可靠之类的,却是被宋江一口打断拦道:“好了,林司令既然也知自家未曾亲见,这就足够了。”
    随后,宋江又对李民拱手道:“国主,林司令的话,您也听到了,林司令也只是听人说的,道听途说,难免以讹传讹,有失精准。难保那李逵就不会有冤情。别人臣不敢保,那李逵却是一个真性情的直人,若是怨他,他绝对担当。”
    宋江这话,倒是说地李民有些认头。
    上次李逵意图刺杀李民,李民没有宰了李逵,一来是李逵乃是跟着一大群的军官一同投诚,那些梁山好汉们,虽然背地里怎么样不说,可最少外面上都是以义气为重,都好个脸面,当时杀了李逵,难免让这些人寒心,不满,甚至再产生什么差头,耽误了李民回军救援的进程。另一个,也是因为李民虽恶李逵有些接近疯狂的杀性,经常的滥杀无辜,可李逵终有千般不是,却也是恶地真诚,确实是一个直人。
    故此,李民才寻了一个借口,放了李逵一命,意图用体制驯化李逵,让李逵在良好的体制下,能有一个正常的人生观。
    所以,而今宋江一说这话,李民也是不禁微微点头。
    那宋江可是一直在直视着李民呢,虽然状似忠臣义愤,可却是在仔细小心的观察着李民的脸色。李民这微微点头的动作虽小,却还是让宋江看了满眼,宋江当即大喜,知道李民可能也有些欣赏李逵的纯真率直。
    宋江当即更有把握把李逵救出。毕竟,虽然说李民放权,李民更经常给近身之人宣讲大同之道,可军队就是李民一人的,却是李民手下这些集团军的所有军官将士,一致看法。
    这不仅是李民领军连站连胜,本人神通更是屡被众军兵亲见传闻,无敌天下,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和众多的崇拜。更主要的是,李民的那套指导员政委的政工体系。更是把全部的基层军兵之心,牢牢的抓在了手里。
    以前,哪怕就是在大宋防范武将做大的体系下,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营一级的军官,还是能直接掌握全营军兵的,而一些边军名将,在长期战斗中,更容易掌控诸多没见过的军心。可李民这里,却是不行。
    大宋体制下,兵不知将,可那些小兵,还更不知道皇上呢。他们卖命作战,全是看主帅的赏罚,与个人魅力。
    可如今李民这里,士兵在那些指导员的宣讲下,全都知道他们是在为什么作战,不是为了某个人,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一个能让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望。更明确无误的知道他们要效忠的对象是谁,是谁在给他们发饷,是谁在引领他们共建美好的明天。
    如此,这些军官平常指挥各自的军队没问题,可真正触及军队所有权,谁心里不和明镜一样。
    故此,宋江当即认为,只要李民看好李逵,看重他宋江,看重他宋江带来的这些兄弟军兵,哪怕林冲就是李民身边的老人,心腹,那也是有机会扳倒的。最少,救出李逵,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宋江当即慷慨激昂的说道:“就算军情处也无私怨,可战场之上,敌我混扎,顽敌隐于降兵之中,不同地方,军情也未必一致,也许后队人员正自接收降俘,可前队冲锋过头之人,还尚在敌军包围之中。此等军情,林司令莫非不知么。”
    宋江说话间又是将了林冲一军,林冲张了下嘴,最终却是什么也没说。林冲可不是那种只会嘴上谈兵,平日都稳居后方,从不上前线的官僚统帅,林冲可是多次领军突击到过敌军军阵之中的,自然知道宋江说的确实不假。林冲自然不会昧着良心说没有。可这虽然是事实,可林冲却又觉得那里有些不对,只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最终,林冲也没那脸乱说。
    而林冲的被问住,更是助长了宋江的气焰。宋江越发显得正义凛然的慷慨陈词道:“具体环境不同,那李逵作战又是勇猛之人,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冲杀在最前方,也许李逵身后敌军军卒已是投降,可李逵身边敌军军卒还在顽抗,也是未必没有其可能。乱军之中,锋将领军冲锋在最前,周身都是敌军,生死都在一线之间,怎么可能从容分辨那个是投诚的降兵,那个是隐藏突袭的敌军。别说李逵未必杀的就是降军,就算误杀了几个,那也是情有可原。只为了几个敌军小兵,就杀我军大将忠诚,也难怪同僚寒心。敢请我主明察,莫要让赤胆追随我主的将士心冷。”
    这宋江一番话,振振有词,又是举例又是推理论证,弄的好似一个全心为分析厉害,不畏生死的直臣一般。
    甚至,就连林冲也被宋江的神情和说辞,弄的有些疑惑不定,有些动摇了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些疏漏了,冤枉了李逵和宋江。可李民从来都是忽悠别人的主,虽说这些年没有人敢来忽悠他李民了。可李民那功底,却不是那么好让人忽悠的。且不说李民早就心中认定了此事八九,单单就是宋江的说辞,那也多是推理,没有几个实例。甚至,宋江说军情处不可信,更让李民气氛,连军情处都不可信了,那他李民组建的这套军政体系,那还有什么可信的。
    要知道,别人不知道,李民可是清楚的很,这军情处,采风处,虽然是李民立国之后新出来的部门,可原先的框架,却还是李民的那三套情报系统。那三套情报系统,可是互不统属的,不仅监督着内事,外事,这三套情报系统之间,那可也是相互监督的,军情处自然也是不例外,若是军情处有了私情,有了徇私之举,那就不用宋江来上访了,早该有直通李民的秘密渠道,直接向李民禀报了。
    这在联系李逵好杀的天性,以及连普通无辜百姓都滥杀的过往经历,李民早就认定李逵这事假不了,自然不好被宋江忽悠。
    只是,宋江走的也是正规渠道。事情捅到他李民这里了,林冲又被宋江那话问住了。李民自也不好武断。
    但是,杀降这件事,且不说伦理天性,以及李民自身正义感的排斥,单单是坏规矩,那就是不可纵容。
    任何事情都是开头难,规矩一破,再想维护,那可就难了。今天是讲情违纪,明日里乱用职权,也推说讲情的关系一番,那他李民要见的大同之国,岂不是还没维持多久,直接就腐败了么。
    为求慎重,李民当即留林冲和宋江两人在旁,随即又把军情处,以及宋江提及的与李逵同时冲锋在前的几员锋将一同喊来问话。
    而这一问,出乎李民意料之外,却是发现一个大问题。
  第十八卷 第十六回 隔离审查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历朝历代,那几乎都是开国圣明,而后经过百十年,随即腐朽,直到百姓不堪忍受,最终在有心人,或是大贤者的引导下,重新洗牌,推翻久有王朝,再重新开国,推动历史前进那么一小步。
    此规律,千百年来无一例外,就是李民来的那个法制时代,虽说是盛世民主,却也是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这绝对不是什么制度的问题,盖因,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人能安贫,能艰苦创业,但在安逸富足之时,却很少能经受外部的诱惑。毕竟艰苦创业的目的,也是为了生活的更好,真正无私的圣人,实在只是少数。
    故此,严谨的制度,只能是堵漏是的看管众人,当执法者也堕落了,再严谨的制度,也就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