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一品天下 >

第350章

一品天下-第350章

小说: 一品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最让人可恨的是,这家会所里兼营着不少藏污纳垢的行当。尤其听说,那里还养了不少健壮魁梧似男子的女人,或是年轻俊美的面首,供那些夫人淫乐。

一粒老鼠屎就是这么坏掉一锅汤的。

等着消息渐渐传开,人们对去外头某园会客的贵夫人们也产生了不好的联想,以至于大半京城贵妇都不敢出门了。

闲园的生意,自然一落千丈。

昌乐得知后,想了一想,扮做个富商太太的模样,去了那个秘园。骄纵任性本是她的拿手好戏,等钓出那些面首来,她再翻了脸,说这店不正经,要坏人名声。把店的招牌,连同里面人和东西,统统砸了个稀巴烂。

店里的掌柜不认得她,还说自己宫里有人。

昌乐却是亮明身份,非逼他说出究竟,结果那掌柜的反倒不敢吭声了,任由着昌乐报了官,把店还查封了。

这种事,无非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折了胳膊往袖里藏。反正昌乐是外嫁女。嫁得又那么远,谁敢真拿她怎么办?

轰轰烈烈的闹了这么一场之后,昌乐才备了礼物去了破园。

可念福却是不见,只打发人出来说。孕至后期,格外疲惫,见不得客,不过却给她送了一些点心。

“……我们郡主说,好不好的,都是自家做的一点心意,请公主不要嫌弃。”

雪梨说着,又拿出一只锦盒,“这一套给孩子准备的长命锁等物,原是郡主给还没出世的小主子挑的。听说公主也有了儿子,就送您了,到底也是花了心思的。若是现买旁的,反倒显得不真诚了。”

要是从前的昌乐,十九要拂袖而去。可如今的她。却懂得思考。想了一时,道谢走了。回了驿馆就开始打听从前高显故乡的旧吃食,打算亲手做去孝敬父皇。

那边念福得了回禀,却抚着已然明显隆起的肚子,叹息着道了一句,“这世上,到底是做女子的最苦。还为我得罪了皇后。等她走时,我再给她好好送上一份礼吧。”

到了十一月,不知是昌乐的孝心感动了皇上,还是怎样,总之高显终于肯诏回宁王,另派人接手他的工作。继续寻人。也下令边关,在“适当”的时候,协助草原稳定局势。起码,总得保证皇长孙的安全不是?

冬至过后,千家万户都开始盘算着准备过年时。突然发生了件大事。

让皇上如鲠在喉的前叛将闵晔,被杀,尸首已经被飞骑送往京师。

而立下这一奇功的,谁也想不到,居然是那位被皇上流放出去的齐王。而他会立此大功,主要得感谢一个人。就是那位失踪已久的嘉善郡马,欧阳康。

据送往京师的战报称,那闵晔是因为要贮存过冬物资,找到的漕帮。当然,漕帮是善良的,被骗的,并不知道找他们做买卖的是反贼。

然后,这一情况被协助当地渔民捕渔出海的齐王意外发现了,然后,他当然要去找漕帮交涉,又无意中见到了嘉善郡马。

经过一番晓以大义,嘉善郡马帮助齐王劝服了漕帮,配合着演了一出好戏,将计就计杀了闵晔,替朝廷除了一个心腹大患。

然后齐王给皇上送了一封急报,不如趁着这个大好机会,把久攻不下的平山岛给灭了吧。反正已经是群龙无首,省得夜长梦多。

至于那位郡马,他落水之后,如何结识的漕帮,又如何迟迟不归,恰好配合着做了这么大件事,齐王没有过多解释,也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过这个不重要,皇上当即下旨,命嘉善郡马带着漕帮的有功之臣进京领赏。至于齐王,就允他带队去收伏平山岛了,等到事毕,也一同进京领赏吧。

消息传开,老百姓觉得挺好,能解决一些造反头子,少打点仗总是好的。象是西南,平定之后,可不就安稳多了?

可有些人,却并不欢迎这样的消息。

后宫。

王皇后就很是震惊,“欧阳康立的功?齐王怎么就这么巧遇到他了?”

太监无法回话,只能告诉她,“大人传来消息,这样一来,只怕日后的格局,又有变数。如果可以的话,大人还请娘娘早做定论,否则……他们也很难办。”

混帐!这是想做墙头草吗?

王皇后沉了脸,心中大为恼怒。

凭什么一个二个都要来跟她儿子争?那齐王不是最谦谦君子,与世无争吗?全是骗子,骗子!

已经努力了这么久,就算是为了儿子,她也绝不能输。

***

白薯:今天更得晚了点,不好意思哈,昨晚去看了下好声音。其实,话说,伦家觉得自己唱得也很好啦。

薯爹:那你试试?

白薯:嗯嗯……啊啊……哦哦……哟哟……

薯爹:够了!

白薯:随意打断别人唱歌是不礼貌的,讨厌,不要见到你啦。

薯爹:……

 第577章 怎么勾搭上的

破园。

老太太喜笑颜开,拄着拐棍招呼着众人,“你们快去把那年货多多的备上一些,到时康儿回来,是要吃的。”

是!下人们同样喜笑颜开的齐齐答应着,一个个脸上容光焕发,好似连腰杆子都硬了三分。

谁能想得到呢?原本以为家主能够平安回来就好了,谁知道居然还立下这么大功。这下子,他们破园又要扬眉吐气了。让那些讥讽他们,漫骂郡马的人都去死去死吧。

算了,大过年了,郡主说做人要厚道,不让说外人的坏话,那就让他们去悔恨交加,内疚不安吧。

不过大家也忙得很,要迎接欧阳康归来,还有许多正经事要做,谁有空去惦记外头那些不相干的人?

只是忙忙碌碌间,大家也没办法不留意到,有一只裹得毛茸茸的小人儿,叮叮当当满园子乱窜。

那是小主子,全园上下没有不认识的。

鉴于这位小主子自学会爬行以后,多次在园内乱走引发恐慌的不良记录,所以如今他的小鞋子上,还有系着围兜的后扣上,全都拴着小铃铛,走起来,叮叮当当一阵乱响,极是好认。

当然,他的身边还跟着旺财。还有新分来的小陪伴,白宣的儿子白丹。这个大名是郡马亲自取的,听说意思很深,下人们不懂,依旧亲切的称他为小狗子。

白丹虽然年纪不大,但很懂事,每天都尽职尽责的跟个大哥哥似的,早上下午各来陪小弟弟玩一个时辰。

看着小薯仔又想跑到水边玩冰,他坚决的拒绝了。

“那里不能去,去了会掉下去的。掉下去了,就没有小薯仔了。”

胖白薯睁大眼睛看着他,可看到小哥哥眼里的坚持,只好一步三回头的被拖走了。

听得园子里有人敲起报时的钟声。白丹把小薯仔交回主院,他也到了下班的时候了。

春苗帮他把手套帽子戴戴好,又给他挂在胸前的小暖炉里换了一枚新炭,然后提出一只轻便的小篮子给他。“这些点心和菜给你拿回去加餐,里头有一包膏药,是给你爷爷治老寒腿的,让他记着用。郡主说这下了雪,让他自己也保养着些,别跟年轻人抢活干。”

白丹点头记下,又懂事的道了谢,拎着篮子回去了。

贺嬷嬷在后头瞧见,忍不住感慨了句,“这孩子。倒是象他爷爷,不言不语的,不象白宣……不,也象的,心地终归都是好的。”

听见她的声音。念福意外的在屋里招呼,“嬷嬷怎么亲自来了?有什么事,打发人来说一声不就行了?快进来坐。”

贺嬷嬷自上回摔伤了腿,腿骨虽接上了,但到底年纪大了,恢复得不太好,走路总有些跛。甚少出门。

贺嬷嬷进来瞧她正给小薯仔脱衣裳,换小靴子,笑道,“还不是为了大少爷?老太太刚刚想起老家的四色酥,要人去做。可别人哪有你懂?少不得只好要郡主费神了。我便自告奋勇,领了这差使出来走走。省得成天坐在屋里,人都坐傻了。”

念福笑道,“要是嬷嬷都傻了,我们更没主心骨了。那个酥我会教人做的,嬷嬷也别慌着走。就在这里用个饭吧。”

“那我就叨扰郡主了。”贺嬷嬷乐呵呵的坐下,逗弄起换了身短打扮的小薯仔来。

“爹就快回来了,小薯仔高不高兴?”

胖白薯瞅她一眼,低头继续跟跟鲁班锁作斗争。

这是苏澄弄来的玩具,九根小小的木头,完全不用钉子,按照榫形扣成一把锁。

初拿来时,念福觉得很简单,哗啦一下拆开了,可要复原就费劲了。折腾了两天都没折腾出来,她不动这个脑筋了,转手塞给了儿子。

小薯仔不明所以,拿着扔来扔去的逗旺财玩。后来给苏澄瞧见,当着小薯仔的面,把这把锁组装起来,又拆开,再组装起来,再拆开,反复几次之后,小薯仔明白了,也试着拿着木头开始拼装,可怎么也拼不好。

不过他倒是比他娘有耐心,也不着急,反正闲了就来拼拼凑凑。能有个东西能让他打发时间,安静的呆一会儿,念福也觉得挺好。

看人陪贺嬷嬷说着话,她让人把姚诗意叫了来,说了四色酥的做法,并交待了几个要点。

姚诗意才记下走了,却听小薯仔嗷嗷叫了起来,念福转头一看,他已经把那把鲁班锁拼出来了。正高高举着,向她献宝。

“是嬷嬷帮你的吗?”

贺嬷嬷连连摆手,也是一脸惊喜,“可不是我,这东西我也没玩过,就见他在那里弄来弄去,居然就拼出来了。这拼好了,是不是要送给你爹呀?”

小薯仔又看她一眼,没有说话。

只把那个锁又拆开了,只是这一回,他很快就装了起来,然后送到念福面前。

因为有教过他,不许乱扔东西,所以念福以为他是要自己帮他收起来。就帮他摆到了柜子上,“回头给你师公,还有你爹都看看。”

可小薯仔忽地又扯着她的裙子叫唤,就算是亲娘,念福也有点搞不懂了,他到底要干嘛?

小薯仔仰着小脸望着她,突然就冒出一句,“给旺财。”

虽然咬字还没那么清楚,但念福愣了一下,还是明白过来了。明白过来之后,她瞬间就激动了,“小薯仔,你会说话了?”

这孩子都一岁多了,迟迟不开口,比起那些八九个月就会叫爹妈的,实在是让人有些担心。

只没想到,她家薯仔,不说则已,一说惊人,张口都是短句了。

贺嬷嬷高兴得坐不住了,“我得赶紧告诉老太太去!小薯仔终于会说话了,实在是太好了。”

然后,当天下午的破园里,就成一家子围着胖白薯,不断的说,

“薯仔。来叫下娘,妈也行。或者叫你爹,爸爸也可以。”

“薯仔,来叫太奶奶。”

“叫师公。叫爷爷……”

胖白薯望望大家,低头颇为苦恼的拼着一个升级版的鲁班锁,保持沉默。

至于那个被他惊鸿一瞥叫过的旺财,趴火炉边打着瞌睡。毛茸茸的尾巴那儿,圈着那个拼好的鲁班锁。

而直等到晚上,念福才突然想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简直是岂有此理!

柴荣气得静不下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欧阳康!怎么会又是他?”

贺宪瞅他一眼,淡定的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倒是赶紧想办法。怎么保住闵晔手下的队伍才是。否则你那么多钱,岂不白花了?”

提起这个,柴荣就更生气了,“闵晔那几个儿子,哪有一个得用的?知道老子死了。连个报仇的人也没有,只会找我要钱,想躲得远远的。实在不是些东西!”

“那他手下的人呢?”

“彼此不服……”

贺宪道,“那唯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了。”

“什么?”

贺宪语气平静,好象在说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那么多人。既然不能听命于你,何必白白花钱养着?趁着现在人心还没完全散掉,不如拿他们当刀子,赶紧捅出去,起码也能替你效些力了。”

柴荣听了,终于稍稍冷静了下来。“那这刀,要捅向哪里?”

忽地,京中传来消息。

“皇后那儿,似有异动?”

贺宪一笑,“这不就是最好的地方?捅成了。天下大乱,你又有机会割踞一方。捅不成,也闹得皇室动荡,你仍有机会浑水摸鱼。不过,别怪我没提醒你,一旦让欧阳康帮漕帮和朝廷搭上线,你将来再想捅刀子,就不容易了。这回闵晔的事,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些江湖人,行事不按常规出牌,防不胜防的。”

他瞟柴荣一眼,“他们这回能杀了闵晔,下回说不定就是你。”

柴荣忽地下了决心,“我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只是那个欧阳康,究竟是怎么跟漕帮勾搭上的?是皇上的授意,还是无意中认识?”

这个贺宪挑了挑眉,无法作答。

柴荣想想,一面命人去给姬龙峰带话,然后打点行李,准备亲上京城。既然准备做一票大的,他总得亲自去盯着才行。



皇宫。

徐子骞第一次得到了皇后的召见。

“小徐大人,近日辛苦了。”

徐子骞不知何意,答得谨慎,“这是微臣的本份,劳皇后娘娘挂心。”

王皇后和颜悦色的道,“知道小徐大人忠心。对了,听说小徐大人成亲也有几年了,可有子嗣?”

徐子骞一哽,他与妻子自新婚起就不顺遂,妻子总是各种别扭,不愿与他亲近。偏偏岳家钱财丰厚,连住的院子也是岳家奉送,实在不好提纳妾的话,如今哪来的孩子?

王皇后笑道,“这样吧,我送两个人伺候你。子嗣之事也要讲缘份的,兴许有人带了头,小徐夫人就能很快诞育子嗣呢?”

这样也好,气气那个女人,反正皇后送的,又不是他纳的,有何不可?徐子骞很从善如流的答应了。

王皇后一笑,吩咐把人直接送到他的府上,这才又道,“小徐大人常常给皇上办差,难免得罪些人,有时本宫听着,都替你打抱不平。”

徐子骞心头一紧,这是何意?

却听王皇后意味深长的道,“本宫心里是明白的,可这世上多的是糊涂人。小徐大人当记得积毁销骨,众口铄金,万一哪天有人误会了大人,在皇上面前说些不好听的,那可就不好办了。”

徐子骞终于明白过来了,皇后娘娘想要拉拢他。

如果皇上过世,他迟早是要找下家的,可这位皇后娘娘,值得投靠吗?

***

薯爹:乖儿子,叫声爹来听听?

白薯:对不起,你谁啊,我失忆了。

薯爹:……

 第578章 归途

“多谢娘娘厚爱,不过微臣近来事忙,尤其是郡马即将还朝,还是忙完了这一时再说吧。”

徐子骞走了,王皇后的脸色也阴沉了下来。

旁边心腹宫婢道,“这个徐大人也太不识好歹,娘娘您都这么说了,他还一味敷衍是什么意思?要不要找人把那两个丫头追回来?那可是王家精心调教了,要帮您伺候皇上的呢。”

“不必了。”王皇后道,“他也不算白收我这份礼,方才那话倒是给我也提了个醒。说来那欧阳康到底是怎么遇到齐王,又立下这一大功?不如等郡马回来看个仔细,再做定论吧。皇上那儿,咱们还是小心着些。”



夜深沉。

呼啸的寒风却刮不动那些巨大的石像,只能徒劳的离去,看它们沉默的守护着身后的大周皇陵。

“将军,咱们去挖墓真的没关系吗?”

“当然没有。先帝曾经告诉过我,若是有朝一日,需要用到钱的时候,就让我到这里来取。否则,他也不会把穴眼的位置告诉我了。好了,你们这队从这边过去,解决看守皇陵的人,剩下的跟我去开陵。”

“那我们为什么不光明正大的来拿,还要冒充大梁军队?”

“你蠢啊?这种事还要问将军。咱们冒充大梁的军队,岂不是可以在拿走钱财的同时,还让天下人唾骂大梁?这样顺手的好事,为什么不做?”

“哦哦,知道了。”

……



浩浩荡荡一支船队,并不如何奢华,却是进退有序的逆流而上,前往京城的方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